Home New

撒玛利亚女孩 사마리아(2004)

撒玛利亚女孩 사마리아(2004)

又名: 欲海慈航(港) / 援交天使(台) / 撒马利亚的少女 / 撒玛利亚城的女孩 / 萨玛利亚女孩 / 哭泣荒原 / Samaritan Girl / Samaria

导演: 金基德

编剧: 金基德

主演: 韩业云 郭智敏 李挚 郑仁基 吴龙

类型: 剧情 情色 家庭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上映日期: 2004-03-05(韩国)

片长: 97分钟 IMDb: tt0397619 豆瓣评分:7.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少女倚隽(郭智敏 饰)和洁蓉(韩业云 饰)梦想着去欧洲旅行,为了筹得费用,她们决定由洁蓉援助交际出卖肉体,而倚隽为她招揽生意打理钱财。越来越多的男人宣泄他们的欲望,两个女孩子离梦想里的欧洲越来越近。一次警方突然到旅馆搜查卖淫,脱逃的洁蓉从窗口跳下,受了重伤。倚隽背着她到医院 ,洁蓉渴求倚隽带她心爱的男人来见最后一面。男子答应去见洁蓉,却提出要和倚隽性交。清纯的倚隽不能接受这般惊诧的想法,但为了好友,她最终献出了自己的身体。

演员:



影评:

  1. 题记:
    当灵魂不得安宁的时候,活着,无疑是一种煎熬
     ―――――卡夫卡·陆 kavkalu


    从来无法想象有人会以萨蒂《裸体舞蹈》的音乐去描绘一场道德的杀戮。
    从来没有想到有人将死者的微笑凝固,让所有的生者陷入存在的荒谬里。
    但是,那个韩国人做了,在某种程度上他比法斯宾德更冷酷。
    只要有着男根就必然有着寻找泄口的人,援助交际发端于日本,到了21世纪它成为全球的普遍问题。男性压力的增加同时也扩增了他的自卑,于是向少女寻找慰籍,看似征服事实上却是对自己地位对等的迷失。
    网络为寂寞和饥渴的人找到了寻求认同的方式,网络让生命的沟通成为了瞬间的可能,可是,网络同样是鱼龙混杂的,每个人在夜色里寻找的东西不太一样。
    倚隽和洁蓉是一对搭档,她们为了圆去欧洲的梦(欧洲,又是一个关于自卑的指射)而在网络寻找猎物,提供援助交际。洁蓉接客,倚隽充当马仔。
    那个叫洁蓉的女孩子,长的甜甜的,纯纯的,那些内心自卑、猥琐的咸湿佬喜欢的类型。
    少女只有一次开门的机会,每个少女都对此充满憧憬,在那小小的刺痛之后,生命从此老去。

    【Vasumitra】你知道佛的原身吗?
    女孩说:任何一个和Vasumitra睡过的男子都会变成虔诚的佛教徒。
    舍生取义这是佛的见地,观音万千面目有一相就是妓女态(可见中国佛教典籍《五灯会元》),女孩,虽是托词却也正是以她们肉身唤起了那些臭男人对存在的认同,缓解了他们本质的自卑。
    金基德从来不想诉说传统,他依然以花季少女的故事给众人上一堂道德的课,所以在整部影片里裸戏极少,而洁蓉关于男性救赎的话语,想必对每个心藏非分之想的男人有所触动吧。
    洁蓉在男人身上谋财,在她的脸上浮现的却是一种宗教般的救赎情绪,金基德让一个孩子的肉体承担了拯救的重责,从而也鄙视了所有毫无肩膀的男性社会。
    倚隽和洁蓉在浴室里的场景纯洁毫无色情,它体现了孩子们内心的真实,当她们成为援助交际的时候,我们首先看到的理应是社会责任对他们的缺失。她们互相慰籍寻找着勇气和支点。
    只要细致观察,我们就能发现金基德的影片镜头有着深层的含意,那只被随手扬弃的猪手,为少女的恶死留下了基调,生命就是这样的简单,当放弃发生时,一切便顺理成章。同样十字架代表着上帝,可是上帝你看到了你身边那两个花季少女了吗?
    倚隽的母亲病故了,父亲是个警察,繁忙的工作让他无暇顾忌家里的孩子,此刻,他对倚隽所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导演细致描绘了父亲对孩子的爱,在萨蒂的音乐里,有着阳光般的暖意。
    可是,这样的关心实在太少,生命永远有着两难的境地,80年代中国张良导演的《少年犯》同样提出了这个问题。
    孩子在懵懂里奉出肉身却不明白所有的越轨都有着残酷的代价,警察的临检止住了他们敛钱的步履。
    而为了脱逃的跳越将你的对应亦走上了不归的路,金基德在展示死亡的时候一贯是冰冷的。
    这是令人不堪的刹那,花季少女洁蓉重重和大地相触,暗红的血慢慢渗出,可是,她的脸上一直凝固着奇怪的笑意,这将停留在你的脑海里一辈子。导演将洁蓉设计成至善是有用意的,她其实可以和倚隽重叠,因为倚隽和她的对话更像是灵魂的喃喃自语。
    死亡让一切变得生硬,金基德更将这份悲剧扩展成对生命的反思。每一个人都会对洁蓉死前神秘的笑意作出回答。而我认为这个场景有着浓重的宗教意涵,一种超越生死之相的意涵。
    一个人必须经历一次爱的震颤才能安详地死去,洁蓉最后的心愿是见到她所心仪的一个和她发生过关系的作曲家,他却不愿前往,为了完成洁蓉的心愿,倚隽只好委曲求全和他发生了关心,导演此时已经将洁蓉的灵魂附在了倚隽身上。出门的一刻,那个男人依然慢条斯理清除着车上的污痕。
    与生命比较,什么才是珍贵的,导演以这一细节毫不留情将人性的冰凉暴露在观众面前,让我们触及城市的寒。
    一具再也无言的小小尸体以拈花一笑式的微笑将生命的故事带向天堂。而活着的倚隽将开始了她的救赎之旅。
    死了,这是这个段落的结语。

    【Samaria】施洗者圣约翰的城市
    一个离去,一个活着,谁能讲活着是一种幸福?!
    当灵魂不得安宁的时候,活着,无疑是一种煎熬,倚隽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她成为了那些咸湿者的施洗人,还钱的本身是灵魂的归依,带着救赎的愿望。这个段落无意是圣歌式的。
    她告别金钱交易的本身其实是以自己的言行充当了他们的引路人,只有面对纯粹和善意人类才会审视自我丑陋的灵魂。
    导演以化妆的场景来表述角色的间离性,如同一个神性(化妆)的我扮演带着宗教感的“超我”角色。幻觉里洁蓉的扬手其实代表着一种接力,而拯救的意义升华为灵魂的拯救。
    当倚隽还钱的中年男人并言说谢谢的时候,那个咸湿的男人的灵魂受到了触动,这一刻他同样得到了拯救。在他打电话给自己女儿时候他重新找到了灵魂。
    一个个被划去的名字是划去的宿债,同样那些卑微的男人们此后也会重新面对生活,毕竟,人,大多数人是有着人性和内疚感的。
    从洁蓉的死到倚隽固执的做着一个施于者的角色,影片其实寓意十分明确。它构成了人魂魄的涅磐之浴火再生。从卑微的肉身欲求到对利的割舍,倚隽成就了自己。

    【父亲】圣母和世界末日
    作为警察的父亲,偶然发现了女儿的秘密,他无法和女儿沟通,也没有办法让一切回到正轨,他只能报复那些肮脏的男人来发泄痛楚和无奈,导演对此以其中一个咸湿佬受不了自己对自己丑行的审视和无法面对家人而选择了跳楼自杀。
    金基德,只让一滩污血和震碎的眼镜完成了对这种丑陋行为的道义审判。镜头十分简洁,点到为止。
    男人永远不会有着圣母的宽怀,他们总是以暴制暴,最终都是不归。
    因为愤懑和绝望,杀戮成为平衡的极端方式,不管是有意无意。

    【Sonata】金基德的灵魂奏鸣曲
    金基德似乎喜欢设置两个结尾让观众进行择选,我本人倾向于那个梦境的结局,一个瓷碗破碎了,就让它消失吧,那种营造出来的未来是经不起现实的阴雨的。
    对于我,影片已经在萨蒂的音乐里结束,在这样诗意的音乐里听任导演处置了那个叫倚隽的女孩。
    这样直指人性的题材是有理由获得银熊的。
    当女性以自己的身体承担现世的压力,本应该理性支撑其天空的男人你有干了什么?
    萨蒂的音乐里,灵魂的漂流。

    【注一】Samaria:撒玛利亚巴勒斯坦中部一古城,位于现今约旦的西北部,该城作为以色列北部王国的首都建于 公元前9世纪,又称 撒玛里亚,于721年被二世征服,2世纪时被希律一世大帝推毁并重建,据传说施洗者圣约翰埋葬于此

    【附录:影片资料】

      《撒玛利亚的少女》韩国2004
    【导演】金基德
    【演员】李乌、康吉敏 、申民军
    【简介】倚隽和洁蓉是高中生,为了储钱,做了援助交际,洁蓉卖淫,倚隽是她的经纪人。一日,因为警察的检查,洁蓉从窗户跳下,死亡。倚隽失去了好友,她按照洁蓉留下的通讯录找到了那些男人,是为了好友报复他们,当她做侦探的父亲发现她卖淫后,痛苦而愤怒的他,并没有当面责备女儿,而是跟踪光顾女儿的嫖客,毒打他们并且杀死了其中的一个。最后,父亲勇基和女儿倚隽来到乡下,祭奠倚隽母亲的坟墓。在这里,导演金基德设置了两个结尾,让观众受到了震撼
    【片长】95分钟
    【定级】18
    【奖项】5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

    2004年5月14日 星期五 23时56分 风雨中 寒鸦精舍

    此文首发于网易

    【原创作者版权保护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原创作者kavkalu(卡夫卡·陆)所有,未经作者允许,不得私自转载,以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后果。除本人署名发布的坛子外,不希望其他相关论坛用于商业目的转载。若需转载,须知会作者。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2.    《约翰福音》第4章有一个关于忍受苦难的寓言,讲的是耶稣时代,当时犹太教宗教领袖指责撒玛利亚人为异端,对撒玛利亚人避之不及,但耶稣并没有舍弃这个女人,相反,他对她和她的同胞们伸出了同情和拯救之手。[撒玛利亚女孩]讲的是一个类似的故事,不同的是,这里的耶稣是一个有罪的父亲,这里的撒玛利亚女人,就是他的女儿。

        对金基德来说,[撒玛利亚女孩]很可能是一个及时的、良性的突破。故事虽然还是很金基德,也就是说充满了极端的性和暴力,但结尾收的很漂亮,意味深长。两个未成年少女为攒够去欧洲旅行的飞机票钱相约去卖淫,其中一个负责和嫖客联系并望风,另一个则负责和嫖客交易肉体。一次,在警察抓嫖过程中卖身的女孩跳楼自杀了,目睹惨状的另一个女孩受到很大刺激,竟荒唐地决定和那些与朋友交易过的男人睡觉,并把钱换给他们,以期获得救赎。没想到却被她的父亲无意间发现,这个男人无法接受这个惨痛的现实,于是从跟踪女儿、殴打嫖客,到最后完全失控,在公共厕所里杀死了一个和女儿睡觉的男人,从而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杀人后,父亲带女儿进山给亡妻扫墓,还在山上农家过了一夜。第二天下山后,他打电话向警方自首,警察赶到时他女儿正在学开车,看到父亲被带走,她拼命开车追上去,却跌跌撞撞地搁浅在山道上。

        我很反对有些评论对金基德电影使用“伤感”这个词,“伤感”对金基德的电影与其说是奢侈,不如说是浅薄,金基德的电影是痛,是砸碎骨头连着筋的那种痛。

        金基德电影里有很多极端残酷的东西,在这个片子里,比如那个音乐人夺得女孩肉体的卑鄙方式,比如女孩父亲闯进嫖客三代同堂的家里对对方的羞辱,比如女孩最后被父亲杀死的梦(这其实是金基德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结局,一个符合他以往暴力美学追求的结局),都是极端反常态的人类行为,是对真善美进行无情的撕裂的野蛮动作——这部电影的色情场面其实非常有限,但却定级为“18岁以上观看”不是没有道理的。

        影片在结构上也独具匠心,头20分钟里,它似乎是一个讲述两个少女暧昧关系的青春片(像岩井俊二);然后是一个女孩死了,另一个为了赎罪而出卖肉体(像古老的日本伦理剧);然后当第二个故事进行到一半,女孩的父亲才意外出现,这个故事到这儿其实才算真正开始,接下来讲的就是一段撕心裂肺的亲情。

        我们应该集中探讨一下影片的收尾。这个父亲知道女儿卖淫后非常痛苦,于是一次次跟踪女儿并及时在暗中破坏她和嫖客的交易,他不敢被女儿发现,更不敢去面对女儿。金基德这样处理是很厉害的,因为父亲在一次次阻止和报复的过程中,会距离残忍的现场越来越近,他的心理也必然会越来越濒临失控,这时偏巧出现了一次他的车在跟踪过程中被意外阻挡的情况,于是他突然暴怒而殴打那个司机的情节就变得合理了。这个意外还造成另一个不可挽回的败局,那就是他终于有一次没能及时阻止女儿和别人发生关系,这也就导致了他后来的杀人——男人施暴的力度,从来都是和他所能承受的痛苦成正比的。

        从间接杀人发展到主动杀人,父亲的未来已成定局,但整个故事的导向却仍可回天,这取决于金基德现阶段的美学追求。按金基德以往的风格,这个故事的结局就是父女俩人都死掉,比如父亲开车冲下悬崖,比如父亲在山坡上碾死女儿然后自杀,还比如金基德给我们的那个答案,也就是女孩那个梦暗示的那样——父亲掐死了女儿,把她埋葬在河边。但这一次金基德没有这么做,真是万幸啊,如果真是安排两人都死掉,这故事就太平庸了。

        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在山间,父亲鼓励女儿学开车,女儿很兴奋,开的还不错,这时警察赶到,带走了父亲,女儿看到就开车追,这个踉踉跄跄的追赶动作实在是绝望啊,令人心碎。我们可以认为,这辆汽车就是暗示着女儿还无法驾驭的一种未来的生活,而渐渐远去的父亲,就是一种无法挽回的过往。这个结局是非常深刻的,远远比两个人因为绝望而死要坚硬的多,这就是我所说的,“[撒玛利亚女孩]很可能是金基德一个及时的、良性的突破”的原因所在。

        有评论认为[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金基德电影思想的一个转折点,看来并非全无道理,这部电影也许没能让他彻底脱胎换骨,但显然却完成了他个人的一次艺术蜕变,[撒玛利亚女孩]想必就是这种蜕变的结果。
        
        




        
       
  3. 看到了两个版本的海报,黑色的罪恶与白色的救赎。

    从海报上看,这部电影便充满了宗教意味,关于罪孽和救赎。
    影片的三个小章节分别取名为Vasumitra,Samaria,Sonata。
    在这部宗教意味浓重的电影中,分别象征了原罪,救赎,和审判。

    【Vasumitra】佛教中化身妓女的罗汉,任何一个和她睡过的男子都会变成虔诚的佛教徒。
    洁蓉是理想主义的,有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
    为了去欧洲的理想而去做援助,说着我从今天起就是Vasumitra,带给男人如痴如醉的性爱。你知道的,男人们做爱的时候都像是婴儿。
    微笑,有种圣母般的光辉。被巡逻的警察堵在房间里面,却选择从窗口跳下。
    在死前都想再见爱上的音乐家一面,却终究没有等到。
    微笑挂在尸体上,是种惨烈的的幸福。

    【Samaria】圣经中的撒马利亚人,当她死去,活着的她选择什么方法来给她救赎?
    倚隽像个虔敬的教徒,为了友谊可以放下自己的身体给音乐家,只为了能完成洁蓉的愿望。
    她为洁蓉化妆,回来后又为她擦洗身体。
    少女的身体是多么干净而美好,两个小女生在浴室里面彼此联系,彼此相爱者拥吻。
    之后倚隽化身为Samaria,这个圣经故事中的助人者,与一个一个曾经与洁蓉发生关系的男人做爱,将最初得到的金钱一一送还。
    “这样事情就简单多了,对吗?”她以她的方式完成这救赎。

    【Sonata】奏鸣曲,当一切罪恶受到审判,得到的惩罚应该是毁灭还是放逐?
    倚隽的父亲是极端的,他是个警察。
    与女儿相依为命,在命案的现场目睹了对面房间女儿依偎在中年男子的怀里。
    他隐忍着,在上学的路上给女儿讲了圣母与世界末日的故事,对她说他期待发生奇迹。
    他在捡到女儿的笔记本后或许了解了她行为的意义,带着她去祭扫母亲的墓。
    之后在河边的乱石滩上,将车泊在水里。

    而那些男人们,一个个被添加于记录本上又被划去的名字的男人。他们的欲望导致罪恶。
    那个音乐家,在被倚隽请求去见洁蓉一面时,仍然斯条慢理的打理着自己车上的灰尘,人性的丑恶在这里血淋淋的披露。
    而大多数人毕竟是有着人性和内疚感的,当他们取回金钱时,也取回了灵魂,他们肮脏的过去就此得到洗礼。
    一个给女儿打电话说,我们可以一起去吃晚饭吗。
    一个说谢谢你,我余下的时光都将为你祈祷。
    一个因为倚隽父亲的劝阻而返身离去。
    一个从高楼上纵身跳下。
    一个被倚隽的父亲打死在公厕里。

    金基德的结尾又是如此的富有深意。

    一个是倚隽的梦境,父亲扼死了她,将身体放在石滩上。
    之后象每一个早晨一样轻轻给女儿带上耳机,掩埋起来,按下Play。
    仿佛如此女儿就能被唤醒,得到重生。

    等到倚隽醒来,却是父亲在石头上涂了黄漆,教她开车,自己却给同事打电话自首。
    他对女儿说:接下来,你自己就能走了。爸爸不再跟着你了。
    镜头慢慢的拉远。黄线组成的车道打了一个圈,尾段是一个停车位。
    仿佛是这样的人生,兜兜转转之后终会停止。
    之后父亲跟着警车走远,倚隽发现了歪歪斜斜的开着车跟过去,仍是无力的越追越远。
    却终究因为车轮陷在泥泞中。
    倚隽不停加着油门,泥浆四溅,车尾扬起阵阵白烟,孤立在黯蓝色的天空下。


  4. 終於看了《慾海慈航》(港譯)。

    有人提出:上半部父親送女兒上學的過場戲,父親在途上不斷給女兒講外國的故事,特別是宗教故事;下半部便隨父親的視角發現原來女兒對西方的嚮往,是促成她援助交際的原因,於是恨錯難翻。有人提到父親拾到女兒的日記,暗場交代了父親得知女兒援交的原委;但值得注意的是,父親是在殺人之後(亦是對女兒援交顧客的最後一次攻擊)才拾到女兒的日記,而那巳接近電影的尾聲;所以父親得悉女兒援交後的情緒及行徑,開始時應與那本日記無關,他是最後才得悉真相的。父親於那些專門援助這些女學生的中年男人的仇恨,當中存在着一種心理轉移─這些中年男人做了他不敢做的事嗎?看來沒那麽複雜。首先,女兒的援交顧客也不全是中年男人,父親第一個截擊的對象便算不上是中年。我想我們可從父親的家庭背景(喪妻,與女兒雙依為命),作出些猜測。從父親對女兒在生活細節上無微不至的照顧,父親對女兒自然有愛的成份,但從下半部父親帶女兒往郊外給亡妻掃墓的細節看,父親得悉女兒援交後的情緒及行徑,大概更多地源於自己對亡妻的歉疚:沒有盡責好好照顧女兒;而完場一幕─父親坐上了同事的汽車結案而去,丟下女兒一個獨自學習成長,也就可看作對亡妻的交代。電影沒有交待妻子的死因,但在父親從女兒日記得悉真相後的平靜,以及父親在山村中所說的德蘭修女故事,父親與女兒所達至的大概是一種同病相憐的諒解。電影中不斷出現洗滌的場面,加上聖經故事的穿插,自然讓人聯想到對罪的洗滌。但在《慾海慈航》,主要要被洗滌的似乎不是當娼、殺人,而是難以磨滅的心靈傷痛(trauma)。值得注意的是,女兒在完場一幕做了一個夢,夢中女兒被父親殺死,並被埋在泥土裏。有趣的是,呼應上半部父親以CD機放音樂喚醒女兒的場次,夢中父親再給埋在泥土裏的女兒放音樂,這似乎把之前那些似乎是沒出路(無法藉此離苦海)的行徑(殺人)轉化為重生,給泥土中的女兒放音樂,不就是要讓女兒在死亡中重生(喚醒女兒)?《慾海慈航》也就一如它的中文片名,有了一重深沉的宗教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