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杀戮禁区 Beyond the Gates(2005)

杀戮禁区 Beyond the Gates(2005)

又名: 战地救援:卢安达风云(台) / 猎犬 / Shooting Dogs

导演: 迈克尔·卡顿-琼斯

编剧: 大卫·沃斯登克罗夫特

主演: 约翰·赫特 休·丹西 多米尼克·霍卫兹 Louis Mahoney

类型: 剧情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德国

上映日期: 2005-05-12

片长: 115 分钟 IMDb: tt0420901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在春天后一百天, 一百万卢旺达难民在massacred 遇到由他 们的头领Hutu 带领一群士兵,并遭到屠杀,使一个非洲小国瞬间变成地狱。野 蛮是在想像力之外。联合国维和士兵是在那里观看。观看但不行动。一个英国的教士和他的年轻随从目睹这一幕,一时间他们的信念, 他们的勇气和心理极限受到极大的冲击, 最后, 他们被迫做出选择,要么留下来要么与难民一起跑。

演员:



影评:

  1.       对于震撼人心的真实的事件而言,是不需要任何加工的,文学化的渲染往往更显得造作可笑……这句没头没脑地话从我手中敲打出来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其实这是个人尽皆知的事情,然而在《杀戮禁区》这部电影遗留给我的血腥气息渐渐消散后,我开头写的那句话就莫名其妙地在我脑海里浮现。
          “杀戮禁区”这个名字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场面,不过这部电影在反映1994年卢旺达内乱胡图人疯狂杀戮西图人时并没有采取真正血腥的手法。这不是一部恐怖片,一群胡图族年轻人手上血淋淋的弯刀,在灌木丛的掩映下像剁排骨一样砍死西图人,以及街上堆积成山的尸体已经足以说明问题。然而被电影用近乎冷静地语言记录下的这些流血事件并不是《杀戮禁区》这部电影的全部,在这一“种族灭绝”事实发生的时候,联合国维和部队与国际组织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与身处事件中的人们思想上受到的冲击才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所在。
          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名为“维和”,但在面对这种真正的种族冲突事件的时候却形同虚设。碍于联合国公约的重重规定,只要卢旺达人不对他们开火,这个地区就是依然是“和平”的。卢旺达人当然没有愚蠢到与驻扎在学校里荷枪实弹的维和部队开火,他们只是用长长的弯刀杀戮与自己不同种族的同胞而已。驻扎着维和部队的小学校成了当地唯一安全的地方,成千上万的难民纷纷涌进来挤满了学校。假如不是学校里的神父克里斯多佛坚决要求把学校的铁门打开,维和部队的首领还不打算对卢旺达的难民实施庇护。然而形势越来越紧张,维和部队虽然数次向上级打报告要求对当地的暴力分子开火,联合国总部却依然不相信卢旺达正在进行着的种族屠杀的事实。
          其他打着“和平”旗号的白人国家也大多持隔岸观火的态度,学校里的人盼望支援盼穿了眼终于盼来法国的部队与卡车,却被告知卡车只接走法国的公民。事实上,只要你的皮肤不是黑色的,法国人都会把你安全的送走。难民们拼了命想挤上救命的卡车,却被白人士兵粗暴地打了下来,就连黑白联姻,不是卢旺达人的黑人丈夫也被拒绝上车,落得个妻离子散的下场。
          只要维和部队在小学校里多停留一天,学校里成千上万的难民就可以暂时保住性命,要命的是这支只有数十人的维和部队最终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在他们临走前,直到在劫难逃的难民甚至联名写信要求维和部队用枪射杀他们,这样比起被乱刀砍死会少遭点罪。明知道走后这里血流成河,维和部队还是只能带着精良的装备一走了之。果不其然,他们走后胡图人冲进了学校,他们连一个老幼妇孺都没放过。
          血腥事件对在学校里教书的白人老师乔跟神父克里斯多佛的信仰打击很大。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尸体与形同虚设的维和部队,他们对自己一直信仰的和平与上帝产生了深深怀疑。乔无法理解为什么几天前跟自己很要好得胡图族少年摇身一变成为冷酷的的血腥杀手,克里斯夫佛则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把自己信了一辈子的《圣经》拿给难民当燃料烧掉了。维和部队撤退的时候乔跟神父都可以跟着部队一起安全的撤退,乔还好,可是假如神父也选择离开,克里斯多佛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神学信仰、在卢旺达民众中建立威望以及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该拥有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必将荡然无存。生死关头,乔带着破碎的理想跟随部队撤出了卢旺达,神父为了神学信仰为了道义毅然选择留了下来。最后神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救了十几个本该死于非命的卢旺达儿童。
          幸免一难的玛丽为求生而不断奔跑的时候,联合国的发言人也在记者会中回应了卢旺达这个事件。他们无视卢旺达在100天内8被屠杀了100万难民的事实,面对记者的责难他们只会运用狡猾的外交辞令闪烁其词。看到这里,难以抑制的怒火油然而生。“和平”只是个幌子,面对种族屠杀这种大事,联合国的官员的良知还不如一个小小的神父……
          事实上,联合国在卢旺达驻扎了大批装备精良的军队,只要稍稍行动,此等惨不忍睹的血腥事件就可以避免。人命关天,关键时刻不仅联合国居然踢起了皮球迟迟不愿行动。面对这样的事实,“和平”还有能留下几分让人相信的余地呢?带着这个问题,跟电影里的乔与神父一样,我也很困惑。待照着的规矩通过重重关卡层层审核,联合国确认了卢旺达冲突的“种族灭绝”性质终于做出行动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数以百万计难民的生命了。今天我才知道,原来,联合国也是吃干饭的。
  2. 《猎犬》又名《杀戮禁区》讲述了1994年震惊全球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事件,这个人间悲剧之所以得以发生原因很复杂,主要是西方殖民统治期间统治者利用少数民族图西族来统治较多数民族胡图族从而引发了两族之间的民族仇视。在屠杀开始时,联合国军的坐视不理和西方各国驻军的观望态度也直接导致了胡图族激进分子更加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地杀戮图西族。
    很难想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一个国家,一个种族仅仅因为种族的偏见和仇视就可以动用人间一切残忍之手段来屠戮自己的同胞,更何况胡图族和图西族本是同一个民族,只不过不同支系罢了。
    非洲向来被称作遗忘的大陆,因为其贫困、战争、疾病、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之种族偏见的根深蒂固,这个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被称作孕育人类的祖先的神圣大陆就一步一步地堕入深渊。我们一方面指责非洲之所以遭此厄运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以来这片大陆就被西方白人不停的掠夺、蹂躏,不仅仅是它的资源、能源,还有这片土地上的居民鲜活的生命。西方白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几百年里总共从非洲贩卖了2亿多人口,其中大多在残酷高压的工作条件中悲惨地死去……
    人性的悲哀啊,那些号称虔信上帝的基督徒们号称上帝赋予了他们权力,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天赋人权,是天经地义的。一个宗教,其教义肯定是秉持着爱人的原则,而这些所谓的教徒们在杀戮、奴役数以亿计的黑人时不仅没有觉得这是会遭到上帝惩罚的下地狱的行为,反而觉得是上帝在庇佑他们,因此他们要再接再厉。由此可见,当所谓纯洁的信仰和锃亮亮的黄金同时摆在这些虔诚的殖民者面前时,他们还是会选择后者,如果你质疑他,他肯定会说又有谁能拒绝的了黄金的诱惑呢?
    殖民者们带给非洲的灾难远不止枉死的上亿黑人,还有几近耗尽所有能量的又遭受到常年炮火、污染的伤痕累累的土地,还有那混论的内政。西方殖民者为了让本土人更加听话采取了殖民者惯用的以国人治国人的方针政策,这就为日后非洲动荡的政局埋下了一条危险脆弱的导火线。卢旺达大屠杀就是其最尖锐的反应。
    我们再来看看一向标榜人权、自由、仁爱的西方国家在此次屠杀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吧。他们和联合国维和部队其实一样都是胡图族激进政府的帮凶。当屠杀开始之初,维和部队只要有所行动来警示这些叛乱分子,相信日后的局面也不会这么糟糕、惨烈。但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明哲保身,以未接上级命令不得随便行动为幌子,对身边的血腥屠杀坐视不理。其实命令啥啊的都是幌子,因为这些国家穷,在国际社会上作用不、影响不强,所以联合国根本没有买这些非洲国家放在心里过。
    种族主义的阴魂和民族主义一样总是散之不去。西方的漠视不作为直接反应了他们对有色人种一向持歧视的态度。记得法国军队来解救人时,可以上车的只是那些白种人,这就意味着在他们眼里和心里只有白种人才有生存的权利,他们的生命才更有价值和意义。这样本来平等的生命在一辆通向生存的卡车前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卢旺达大屠杀是场巨大的悲剧,但这样的悲剧会不会再发生谁也不敢给出断言。但我想说倘若种族歧视、民族偏见一直不能被根除的话,这样的悲剧就有可能再一次出现在人间。
  3. (芷宁写于2009年4月2日)
       看过以卢旺达人亲历的视角来真实反应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影片《卢旺达饭店》的观众,或许在看这部《杀戮禁区》时,观感会没那么强烈震撼,也或许后者的叙事手法、整体呈现以及所剖视的力度深度都不似前者那样纯熟专业且深广通达,甚至一些拍摄技巧还有笨拙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有一颗反应事件真实面的坦诚之心。
       看过该片很久都没为它写点什么,大抵也是因当初为“饭店”一片痛得过深之故,而《杀》片本身也的确存在问题。另外,在面对文艺爱情小生休·丹西饰演的援卢英文教师乔·科纳时,总觉得他的表现力不够,不过,老家伙约翰·赫特的表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饰演的克里斯托弗神父行为和内心一样博大,那以爱心换取和平的希冀,在被仇恨蒙了心和眼、失去理智的枪炮和屠刀下,显得那么脆弱而孤独,却令人感佩。其原型是牧师威詹克·库瑞克,库瑞克是那场大屠杀中两个自愿留下来和卢旺达人同命运的非非洲籍牧师中的一位。
       如今,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发生即将15周年之际(1994年4月6日,卢旺达胡图族总统因飞机失事而丧命,4月7日,有计划有组织的杀戮开始,其后三个月的卢旺达如同人间地狱),感到似乎有必要为这部被评论界认为“只是想搭上非洲题材的‘顺风车’”的影片说几句公道话。
       《综艺》诟病该片选错了视角,“不应该用白人的眼睛来讲故事。”自然,用该国发生大屠杀时胡图族或图西族人的视角来讲述,是比较能达到效果的,但该片主创显然想用另一种心态和感受来再现惨剧,有点类似于新闻特写,他们以白人的视角剖白这段沉痛史实,似有一种愧疚之情在里面。
       至少众所周知的是,在卢旺达不幸的历史中,比利时人在殖民统治期间,故意采用拉拢一族打压一族的做法,令卢旺达的民族矛盾趋于白热化。而在1994年血腥屠杀发生之初,美英政府曾游说联合国安理会不要派军队前往卢旺达,甚至在屠杀开始后的一个月内,都拒绝承认这是“有计划的种族屠杀”,于是,在短短的3个月内,卢旺达血流成河,近100万人命丧街头。
       而卢旺达被遗弃的原因,一如《卢旺达饭店》里解读的那样,它于政客们而言,是没有利用价值的。通常一旦发生流血冲突,西方各国便纷纷派专机专人接走自己的工作人员,不论是惊恐的外交官,还是羞愧的记者,最后在失去11位维和士兵后,维和部队也接到了不得不撤离的命令。
       似乎在这个星球的近代史上,一直有两条外交潜规则——如果身为白人,或者和西方世界有所关联的,就能得到相应的保护;如果你不幸是个穷人或黑人,那么就请忘了这世界上还有组织这回事,请自求多福吧。可见白人的命是值钱的,在他们撤离后,无利可图的卢旺达终被丢在了遗忘的角落里,任其自生自灭。
       影片毫不掩饰地揭露了现实中很多发达国家人们的真实观点和心态,剖视了人性中客观存在的虚伪面,一如那个女新闻记者,她拍着那些残肢遗体,平静地向理想主义的乔·科纳解释,如果被杀的是白人,她或许会想到自己的家人,但面对黑人,她会变得比较麻木,虽然她没任何种族歧视,也在非洲卖命报道着真实新闻。
       所幸,这世间还有像克里斯托弗以及科纳这样的人,在他们心中不存在肤色差异和贫富差距,只以人道主义精神助人,在血色浸淫、暗夜无边、暴力肆虐的时候,因为有他们,梦魇中也闪现出些许的人性光辉,虽然微弱绵薄却生生不息,为此,人类还抱着美好的理想和希望而存活,虽然利益、权势的砝码在这个世间日益加重,但具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的人依旧是暗夜中最亮的光。

    (附2007年12月4日所写影评《《卢旺达饭店》:童声忧我心》)
       闻听有个老朋友打算去非洲做生意,便冲口而出很没礼貌地问:“不会是像某些国家那样把电子垃圾运到非洲填埋?再或者就是以帮助之名,拿非洲人做临床药品试验?”他一愣:“你不会是中了电影的毒了?我怎么可能那样做?”
       的确,近年来有关非洲伤痕主题的影片层出不群,不论《卢旺达饭店》、《不朽的园丁》、《血钻》还是《末代独裁》,但本人很确信没有中电影的毒,很多历史著名事件都表明——某些强盛的发展常常是以牺牲弱小的利益为代价的。
       自十六、十七世纪始,非洲就陷入伤痛,强大的欧洲人在这里贩卖黑奴,划分势力范围,侵占丰饶资源,并不断制造矛盾和事端,把一些民族和地区分隔开来,致使许多国家长期为了边界、种族、宗教等问题而战乱不休。
       即便在非洲各国相继独立的时候,欧洲人临了还不忘埋下日后争斗的祸根,例如在卢旺达,当初比利时人选择利用相对高大、肤色较浅的图西人来对付人口占多数的胡图人,临走时,他们又把政权交给了长期受压迫的胡图族。
       于是,一些心怀叵测的阴谋家们便蓄意利用这一经年累月的恩怨,等待时机,策划了一场空前的种族大清洗——1994年4月6日,当卢旺达的胡图族总统因飞机失事而丧命后,阴谋者就以图西族暗杀了总统为由,煽动胡图族人“砍倒高大的树”,鼓吹“胡图力量”,于是,一场二战结束以来最为血腥的种族大屠杀开始了。
       看过《卢旺达饭店》已两年了,可对片中那首不时回响的童声伴唱至今难以释怀。在影片残酷悲恸的氛围中,这首童音可爱,节奏清晰,曲调浑厚,又带着挥之不去惆怅忧郁情绪,充盈着浓郁非洲音乐特点的歌曲,仿佛在血雨腥风中渗出一丝丝对人性光辉的渴求,又似在对惨绝人寰往事的回述中祈祷希冀一般,特别是在影片特定剧情进行时的适时发声,令观众有欲哭无泪的悲悯感和盼求和平降临的使命感。
       在卢旺达已沦为种族屠宰场的时候,西方人在干嘛——驻卢的外籍人员和各国记者已获准纷纷撤离。离开的那天天空下着雨,那首童声伴唱无邪而纯真的响起,颇有反衬、酸楚的意味。曾在现场冒死拍过屠杀场面的电视新闻摄像杰克(杰昆·菲尼克斯饰演)在饭店服务生为他打伞时,连声说着不要,黑人服务生却坚持,因为这所隶属于欧洲人的酒店还在注重着品质和星级服务,然而撤离的杰克却惭愧难当,只能匆匆丢下一句“羞愧”,登上大巴。
       神父和修女带着孤儿们赶来,气喘吁吁地感谢外国军队的支援,然而他们被告知:这些军人只是来护送他们去机场的,孩子们和白人修女的手被迫分开了,神父无奈地坐上了巴士。作为个人,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留下来的当地人遭受厄运的来临,任他们自生自灭。当镜头依次晃过坐在巴士窗边的人们时,有位白人女士怀抱着她的宠物狗,她的狗也有离开的权力,而卢旺达的黑人没有!
       片中,杰克还说过一句大实话,当酒店经理、胡图黑人保罗(唐·钱德尔饰演)向拍了屠杀现场的杰克表示感谢时,酒醉的杰克那红红的眼睛盯着怀抱幻想的保罗,心情复杂地说:“你以为,拍下来的东西就有人看,就会有人关心这里的情况?我想不会,他们会边看电视边说‘天啊,可真恐怖!’然后继续吃晚饭。”
       上面命令维和部队只留300人驻守这个疯狂的地方,留给这家属于比利时航空星级酒店的守卫名额只有4个,他们虽有武器却不被允许射击,只能示警,“维持和平,而不能创造和平”。而饭店里有100多名工作人员、800多难民,街上到处是手持武器的失控暴徒,之前,杀红了眼的他们已经杀死了11名维和部队成员。
       维和部队的Oliver上校(尼克·诺尔蒂饰演)十分愤慨西方各国对卢旺达的遗弃,他悲愤地告诉保罗:你们被遗忘了,卢旺达于他们的仕途无足轻重,而你是个黑人,非洲黑人,甚至不是美国黑人,你没有投票权……你被他们耍了,他们觉得你们很脏……
       为人机智聪明的保罗素与来往酒店的各位要人保持着良好关系,以为有朝一日,会需要这些人来帮助他的家人。起先,他一直对西方各国持有幻想,希望他们能出面干预卢旺达的局势,然而,外籍白人的撤离让他认清了一个事实——他们只能靠自己。当他有机会离开饭店时,他毅然选择了留下,以保护那些无辜的人们,虽然他能力有限,但仍勉力维系着,利用和胡图军方高层以及民兵领导的私交,保罗冒险为大家运输粮食,想方设法救助他们。
       保罗是胡图人,其妻是图西人,在这个被遗弃的赤道小国里,他并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一名平凡的职场男,有着胆小自私、息事宁人的一面,但为了保护家人亲人朋友邻居以及更多的人,他这位好丈夫好父亲好胡图男人,不得不拼命张开他那并不丰满的羽翼,来保护他所能保护的,并逐渐拥有了越来越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影片伊始,看到他在各要人面前左右逢源,又极讲究生活品质,便很好奇以后的他是如何撑起“诺亚方舟”的,而演员唐·钱德尔给了观众一个可信的人性与磨难的碰撞历程。
       当胡图军人搜查保罗家时,他家里躲着二十几位图西族邻居,保罗拿出法郎赎回他的家人,妻子请求他救这些邻居,保罗顿了顿,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上写满了惊惧,他掏出了更多的钱,并请求军人跟他到饭店去拿美金。其中有个老者那干涸皱褶的脸上流着泪,当保罗能将他们接进饭店时,老人颤抖不已,保罗拥抱并亲吻老人的额头。此时的保罗依旧惊恐胆怯,但善良的他明白,这是他必须做的。
       在那场屠杀中,保罗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一共收容救助了1268个人,在该片的新闻发布会上,保罗的原型、真正的保罗·卢斯赛伯吉随同演员一同来到现场,他赢得了记者们长达1分钟的掌声。保罗说:“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回答,因为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在彼时生灵涂炭的卢旺达,也有没离开的白人,如红十字会的亚契女士,她和她那辆小货车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不时地运送孤儿和药品到饭店。她痉挛般地告诉保罗,胡图民兵强迫她目睹了他们是怎样杀掉那些她还没来得及救助的图西孤儿的,“……那个姐姐背着妹妹,求助地看着我,最后她哭了,说别杀她,她以后绝不再当图西人了……”听到此处,很多观众抑制不住痛哭失声。
       片尾,亚契女士将逃出屠杀圈的保罗一行人带到保罗妻弟的遗孤身边,两个劫后余生的可爱小女孩正在和难民营里无数的孤儿们一起转圈跳舞唱歌,那首童声伴唱再次响起,合着泪水也合着祈祷,并伴以字幕:在1994年4月至7月的这次种族冲突中,共有近百万人遭到残杀。
       血腥暴力的屠杀场面并不是该片的重头戏,虽然这是很多人对该片的不满之处,但这种做法恰恰是导演特瑞·乔治的用意所在——有侧重点的深度解读、大篇幅的冲突酝酿和细腻的人物内心刻画,突出了这场劫难中人性的部分,保罗的所见所闻所为和心理感受从一个侧面揭露了种族屠杀的残酷性灭绝性,而真实再现的西方各国对屠杀事件的“壁上观”反应,则既有惊心的力度,也有可贵的警醒作用和深思价值。
       这场大屠杀后的若干年来,世界各地的政客隔三岔五地前往卢旺达祈求幸存者的宽恕,对彼时没有伸出援手表示忏悔,并对未来信誓旦旦,然而,在非洲其他地方,像野草一样不被重视的生命和肆意的杀戮却接连发生,血腥的画面并不都能换来沉痛的教训,该何去何从,似乎是对掌权者良心的拷问,如果他们还有心的话!
       回顾伤痕累累的过去,不论是权贵还是生意人,请以坦诚之心帮助苦难的非洲,而不是利用它,它不并是地球上一块布满钻石黄金翡翠和石油的大蛋糕,也不该是钞票和选票。
    (若听《卢旺达饭店》主题曲,可去)
  4. 很久以前看过《卢旺达饭店》,印象深刻。

    前不久刚好看了也是反映民族大屠杀的《阿依达,你往何处去?》。只不过讲得是波黑地区的故事。我也写了影评,记录一下:

    今天看完了这部《杀戮禁区》。总感觉味道不是很足。尤其是最后那个黑人女孩,穿得衣冠楚楚的去找白人男孩,傻乎乎的问:“当初,你为何要离开我们?”好像这男孩不离开,这些图西族人就可以获救一样!

    这里不谈剧情,主要是谈谈卢旺达大屠杀的背景。

    一、卢旺达的民族构成。

    卢旺达由三个民族构成: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

    1、特瓦族属于几千年的原住民,类似于印第安人之于美洲。但很原始,也很弱小,可以忽略不计。电影里,也没有涉及到特瓦族,虽然在大屠杀中,他们也有不少人被杀死了。

    2、胡图人和图西人都是外来的。据说胡图人先来,所以人口占了80%多,图西人是后来的,人口较少,只有20%不到。

    3、三个民族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从文化、语言、风俗等都几乎一样。

    4、民族划分以前是没有的。是欧洲殖民者去了之后,划分的。

    二、卢旺达的政治统治

    1、卢旺达从1600年到1960年代三百多年里,都是占人口20%不到的图西人在统治着占人口80%的胡图族人。如何理解呢?

    可以类比于我大清,少数满族贵族统治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人。

    也可以类比于印度的种姓制度。图西人是高种姓,胡图人是低种姓。

    图西人是瞧不起胡图人的。

    当然,事实是图西人里面也有穷人。所以,图西人和胡图人底层通婚的也很多。

    2、殖民地时代,图西人和胡图人很难分清。为了方便统治,比利时人按照财产进行了民族划分。

    简单说,有钱的就是图西族,没钱的就是胡图族。

    然后,比利时人让图西族人担任统治者,统治胡图族人。

    3、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比利时国内不安定,这时候,法国出现了,背后支持占人口大多数的胡图人搞民主运动。结果图西人的统治被推翻。结果第一位胡图族总统产生。就是影片里说的飞机失事的那位。

    这位总统名为:哈比亚利马纳。这位仁兄1973年(36岁)担任总统,每次选举都是99%的支持率。一直到1994年(57岁),足足当了二十一年的总统!如果不是飞机失事,估计这位年富力强的胡图人,只怕还要干个二十多年!要说这不是独裁,估计,你自己都不相信。

    这个人在革命前是什么呢?相当于首都特种部队的头头,负责保卫首都的安全。或者相当于首都卫戍区司令。手握兵权。类似于袁世凯之于清廷。

    那么胡图人的革命如何呢?当然图西人要镇压啦!据说死了胡图人也有几十万。【需要查资料哈】加上几百年来的统治,胡图人当人对图西人恨之入骨啦。

    4、原来的图西族人被推翻之后,都到哪里去了呢?当然是流亡海外了。看看地图,卢旺达跟乌干达是接壤的。所以,原来的图西族统治者们都跑到了乌干达去了。还弄了一个“ ”,这么个组织。这个组织在乌干达于卢旺达边界处,目的当然是推翻卢旺达的胡图人的统治,恢复图西人的统治了。

    5、这样,卢旺达国内是胡图人统治,国外又有一个图西人的造反组织,两族人当然不得太平。这样打来打去的。最后,在大国协调下,胡图人总统哈比亚利马纳【57岁】和胡图人总理 阿加特夫人(Madame Agathe) 【41岁】,与图西人的组织 ,签订和平协定。

    但很不巧的是,刚刚签订协定,总统就被飞机失事了。这样,国家的元首就成了总理 阿加特夫人。

    阿加特夫人也是支持和平协定的,但总统失事第二天,她就和丈夫一块被激进的胡图族人杀害了。同时被虐杀的,还有十几名派去保护他们的比利时的联合国士兵。

    因为总统失事后,胡图人和图西人互相指责:

    胡图人称是图西人害死了他们的胡图人总统。

    而图西人则称是激进的胡图人暗杀了温和的胡图人总统。

    加上之前积累的民族矛盾,于是大屠杀发生了。

    这个可以类比于1927年“四·一二”的蒋介石在上海的”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