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911事件簿 11'09''01 - September 11(2002)

简介:

    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且影响深远的“9·11事件”爆发。双子塔岿然垮塌,似乎预示着一个黑暗时代的到来。在此之后,法国Studio Canal电影公司迅速做出反应,邀请了11名享誉海内外的导演和演员分别执导了每部时长为11分钟09秒01帧的短片,最终汇集成这部思想独特、尖锐深刻的短片集。在他们的镜头中,有的饱受战争、饥馑、灾害的人们感同身受发起了悼念;有的则或戏谑或愤怒或尖锐批判着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的以寓言的形式解析着“圣战”的含义;有的则俯身聚焦小人物的生活琐事与喜怒哀乐。那改变世界的瞬间,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演员:



影评:

  1.        连看两部集锦导演的影片:《咏叹调》和《911》。
          《咏叹调》(aria,imdb编号:tt0092580),有趣的电影,十个导演,一人用一段咏叹调,拍一个短片。各人视角不同,趣味迥异,大导演戈达尔用《阿尔米德》,哑剧式的表演,暗喻男性女性的不可沟通。威尔第的音乐用得最多。导演们有借一段咏叹调另外讲个新故事的,也有拍成较煽情的MTV。很欣赏肯罗素(Ken Russell)根据《图兰多》中“无人入睡”拍的短剧。这个导演有段时间专门拍音乐家传记片,光怪陆离的《马勒传》尤其妙。这段“无人入睡”也是一个风格,极具装饰性的华美画面讲述一个投胎天使遭遇车祸的故事。Bill Bryden干脆用卡鲁索的原声配唱,演绎《丑角》中的“穿上戏装”。D版片名为“末日风情画”。
            像这样许多导演共同合作拍一部影片的类型,前一阵刚看过一部《11'09''01 - September 11》,题材要比《咏叹调》重大许多,而且条件也苛刻,十一个导演在11分09秒的时间内,拍一部有关911的短片。限制虽然多,但呈现出的视角和手法更多元。而且明显分出三个层次:
            ——埃及导演Youssef Chahine、印度导演Mira Nair、法国导演Claude Lelouch手法平平,虽有点巧思,但在如此重大的题材上,欠缺力度,感觉苍白。
            ——伊朗导演Samira Makhmalbaf、非洲布基纳法索导演Idrissa Ouedraogo、波黑导演Danis Tanovic、以色列导演Amos Gitai的四部短片最令人兴味盎然,提供了远离“事发现场”的另类视角:一个伊朗乡村小学女教师努力让孩子们感性上理解这场遥远的灾难;一群非洲小孩异想天开要抓捕本·拉登,获取赏金为母亲治病;波黑小镇的妇女在这场波及全球的灾难后,依然坚持自身抗争的权利;数千人瞬间罹难,让特拉维夫街头日常便饭式的恐怖爆炸变得无足轻重。
            ——最有力、最震撼人心的四部短片,直面灾难,各自交出了最雄辩的答案,甚至是彼此冲突的,你可能会不同意甚至感到厌恶,但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墨西哥导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类似先锋视觉作品,长时间的黑画面后面传来隆隆崩塌声,警笛、现场目击者那句著名的“Oh, Shit!”,短促的画面像眨眼一样掠过(着火的人坠楼),双塔在安魂曲样的音乐中缓缓倒塌,最后屏幕上耀眼的白色上缓缓出现一句箴言“神之光,到底是赐予光明还是让令人盲目?”先是阿拉伯文,后是英文,该片由于阿拉伯文单独停留太久而遭致非议。同样是11分9秒,但这部短片给人的感觉是最漫长的;
            英国导演Ken Loach给出了一份最令人意外震惊的答案,回顾历史,1973年9月11日,智利民选总统阿连德在军人政变中殉职,这场由美国中情局一手挑起和资助的灾难毁灭了智利未来的希望,数万名阿连德的支持者在后来的大清洗中丧命。Loach请悲悼亲人的美国父母也记住另一个911。此片争议最大,正因为这个段落,美国拒绝上映整部电影。抨击者认为导演将两场灾难混为一谈,是无耻的怯懦。但短片采用的大量历史镜头仍让每个观者窒息。所有的人类灾难都是相似的;
            日本导演今村昌平的短片看似离题万里,一名从侵华战争中回来的老兵精神失常,所有举止行为都像一条蛇。场景依然是类似《楢山节考》中的偏僻山村,依然穿插了大量动物行为的镜头。最后出现的字幕点了题:“战争无圣战。”导演将半个多世纪前那场生灵涂炭的“圣战”和本拉登的“圣战”并置,给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否定。美国评论家认为,今村昌平是合作者中唯一一个正面抗议原教旨主义的导演,虽然用了如此曲折的方式;
            极有才气的美国导演Sean Penn给出的短片,咋看来荒谬到滑稽的程度,而且因为导演是美国人,显得特别古怪――“一个居住在双塔阴影下的孤老终日不见阳光,一日早晨醒来,窗台上长久没有阳光滋润的盆栽突然鲜花怒放,双塔倒塌,阳光撒满老头的房间”。很多人从感情上厌恶这一段落,Penn真的只是在说“塞翁失马”的故事吗?有个朋友事先给我讲过这段的情节,就是按照上面的意思,感觉只是个荒诞剧。但临了这却是最能打动我的一个段落,那就再讲一遍:“一个精神压抑的老头,困守黑暗的斗室,墙上挂着亡妻的照片。在这个昏暗的环境下,老头甚至有近乎偏执的幻觉――老伴还活着,还和他一起生活。所以他每天细心地将老伴的连衣裙铺在身边入睡,一起回忆些往事。老头拒绝爱人的离去,用一种仪式来战胜死亡。911早晨,残酷的阳光射入,鲜花绽放,也改变了整个房间的面貌。在阳光和鲜花中,老头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亲人的‘缺席’,他伏在连衣裙上,失声痛哭。” 是灾难让我们睁开眼睛吗(那句箴言)?还是一个隐喻人类处境的象征?最最要紧的是之后怎样?这是留给这个老头、所有911受难者家人和观众的问题。
  2. 看得比较激动,忍不住想写点自己的看法,其实估计没什么价值。欢迎有理有据地拍我。欢迎提供更多参考文献。
    本片在上媒体综合评分61,15正面评价5混合评价2负面评价,我觉得是比较客观的,大部分美国媒体还是能够以较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待九·一一事件的看法的。

    [伊朗]沙米拉·马克马巴夫
    “天才少女导演”的作品。老师向在伊朗的阿富汗难民(?我不信任字幕)小孩讲九·一一。和《黑板》的联系很明显,教育同样显得荒诞而不合时宜。因为生存环境和所关心问题的巨大差异,老师没有办法让孩子们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也难以让他们接受她的人道立场。几个小孩子试图用他们对真主的理解讨论这事情为什么发生。

    [法国]克劳德·勒鲁什
    一看就是法国人拍的,但内容空洞,矫揉造作。毫无疑问是这些短片中最差的一部。

    [埃及]尤瑟夫·夏因
    以一个电影导演为主观视点,运用了多种电影技巧,故意设置了一些逻辑漏洞和超现实因素,串联起各方观点。提到巴勒斯坦人认为自杀式爆炸袭击是件光荣的事,提到民主国家的公民应该为政府的野蛮决策承担责任,美国用其他国家公民的生命为代价保护自身的利益。

    [波黑]丹尼斯·塔诺维奇
    一上来有个Made in China的闹钟。一个深受创伤、夜不能寐的年轻女性得知九·一一事件发生后依然坚持去游行。谷歌了一下,应该是为斯雷布雷尼察屠杀。很沉静的对战争罪行的控诉。

    [布基纳法索]伊德沙屋德瑞吉
    这国家在非洲。很欢乐温暖的小品。一个小孩为了给母亲治病和朋友们试图抓住本·拉登领取悬赏。情节非常生动。

    [英国]肯·洛奇
    老将出马就是不一样,手法老辣。流落英国的智利人给亲人死于九·一一事件的人们的一封信为旁白,讲智利1973年9月11日的事件。《圣地亚哥在下雨》里的那个事件。大量的历史影像,中间和一小段布什的九·一一演讲剪辑在一起,极富冲击力。
    我看有美国媒体对这个段落大肆攻讦(洛杉矶编年史,),但其论证无法立足,如果你不允许别人在你面临苦难的时候谈论他自己的苦难,为什么不将这样的逻辑加之于己?这个短片在2002年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FIPRESCI奖最佳短片,不可排除与其鲜明的政治性有关。

    [墨西哥]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通天塔》的导演!主要时间都是黑屏,开头有许多人念经(或祈祷?)的声音,浓郁的宗教色彩扑面而来。倏忽而过的镜头,闪现几次以后才能辨识出是从跳楼往下坠落的人。现场的嘈杂音效,多种语言的新闻报道的声音,非常强烈的代入感。楼里的人最后的留言。背景音乐让人非常紧张。很长的嘈杂和突然的静音。大楼倒塌的影像。抒情音乐和念经的声音。念经的声音变弱,屏幕缓慢地一点一点变白,字幕“Does God's light guide us or blind us?”阿拉伯文单独停留了很长时间英文才出,字幕在光中散尽。念经的声音再出。
    我非常喜爱这个短片。

    [以色列]阿莫斯·吉塔
    极为复杂的场面调度,一镜到底。在特拉维夫耶路撒冷街,镜头追踪着各种各样的人们在一个恐怖袭击的现场忙碌着,视点不停地变换。来了一位女记者试图报道这一事件,但尝试了很多次,电视台都不肯直播。结尾的声音透露出,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发生了更严重的事情。
    这段构思很巧妙,拍摄难度非常大。

    [印度]米拉·奈尔
    一个真实的故事,失踪的穆斯林印度裔美国青年被人怀疑涉嫌恐怖袭击,结果是为了救人牺牲了。这个段落我觉得很一般,要表达的意思过于传统,老调重弹无甚新意。

    [美国]西恩·潘
    哲理小品。这真的是导出我心目中的大烂片Into the Wild的导演么……我觉得这个段落拍得太精彩了。摄影、剪辑和表演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巧思和亮点,结尾又让人回味无穷。这要不是美国人拍的会被喷死的,不过凭什么在灾难面前我们就必须放弃全部的诗情呢?
    一个独居的老爷爷的生活。养着盆因为见不到光老枯着的花,老念叨太暗了有光就好了。不停地自言自语,为不在的老伴挑衣服穿。双塔的倒塌让阳光照进了他的家,花活过来了,他为离世的老伴痛哭。我觉得novich的“是灾难让我们睁开眼睛吗”说得很精彩。
    全片摄影角度经常很奇怪,用了多处大特写、高速摄影、分切镜头、变焦镜头,叠印的镜头。老爷爷洗脸的高速摄影特别可爱。

    [日本]今村昌平
    二战归来的士兵行为变得像蛇一样。结尾字幕:没有神圣的战争。

    我的评价(实在忍不住想要排一下):

    杰出:[墨西哥]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美国]西恩·潘
    优秀:[伊朗]沙米拉·马克马巴夫、[布基纳法索]伊德沙屋德瑞吉、[英国]肯·洛奇、[以色列]阿莫斯·吉塔、[日本]今村昌平
    还好:[埃及]尤瑟夫·夏因、[波黑]丹尼斯·塔诺维奇、[印度]米拉·奈尔
    恶心:[法国]克劳德·勒鲁什
  3. 911之后,曾经有11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导演,拍了11部长度为11分9秒01格的短片,来纪念911事件,这张碟也买了有些年头了,现在翻出来看看,发现还是有很多意外的收获的。

    911对美国人来说,至今都是比较敏感的题材,目前跟911直接相关的电影,一部是Paul Greengrass的93号航班,一部是老愤青Stone的世贸大厦,前一部走普通人的亲情路线,后一部也相对温和地走灾难片加美国式英雄的方式,看看连老愤青都不敢用多么激动的手法来表达,与其说是他们害怕主流的舆论压力,不如说,这场灾难给美国人心头的打击实在太大了,恐怕连导演自己也生怕亵渎了死难者的亡灵。记得当年事件发生后,娱乐圈里也是好一阵爱国情绪,汉克斯等明星或参与救援工作或展开慈善活动,或者干脆本人慷慨解囊,而珠尔等歌手也积极去带着大家唱国歌,美国人的爱国情绪,二战后首次如此高涨。连带着好莱坞的类似影片都“爱国”地(从经济角度考虑也不合适)避开这段紧张期,比如阿诺一部比较一般的《间接伤害》因为涉及恐怖袭击情节,愣是被压了大半年,而《蜘蛛侠》里所有跟双塔有关的镜头也被全部咔嚓。直到次年,杰克莱恩系列的《恐惧核爆》才真正敢于重新开始触及这类题材,到了2003年,精彩的电视剧集《24小时》才算是全方位地触及到美国人心头的伤疤,尽管每次结局都会危机解除,尽管煎包和参议员同学还是美国味道十足的英雄形象,但是对美国价值和政治的质疑,对灾难和残酷现实的毫不避讳,对文化差异的直面与反思,是前所未见的,正因为如此,《电影手册》才史无前例地将这部电视剧选入其年度十大佳片。后来的类似题材中,克鲁尼参演的《辛瑞那》是部难得的严肃之作,广阔的视角不说,关键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恐怖分子”本身的解析是很大胆和到位的,但即便如此,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看到一部有足够胆量和足够的理智去直接描绘911的电影,对美国人来说,这个问题远不像珍珠港那样善恶分明、一目了然,尤其是之后的阿富汗战争、第二次伊拉克战争表明其辐射至今并未消除,任何一个导演接手这个活都怕不讨好,也许不久,我们能看见迈克尔贝拿这个进行又一次烟火表演,看见斯蒂芬爵士拿这个再进行番善恶复仇的探讨(他在《慕尼黑》里就是如是进行,但遗憾的是,过于中庸所以做得并不理想),但这些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那个影像中的911。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短片集,更多是一个911事件评论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作品,我爱不释手,有的作品,我嗤之以鼻。

    先说喜欢的。最喜欢的一部短片是法国导演Claude Lelouch拍的。法国人的电影,唯一不会少的肯定是爱情元素,这部短片也是。一个法国的失聪女摄影师爱上一个纽约的聋人旅行团导游,但他们那天争吵了,第二天,在短暂的争执后,导游去带团游览世贸双子搂,那天的日期是9月11日。女孩很伤心,打开电脑,打算给他留下一封信就走,可写的过程中,屋子一直在震颤,养的小狗“钢琴”也很不老实,她想了想,写道:如果我们能重新开始,除非发生奇迹。这时候,头顶上代替门铃的灯闪了起来,女孩很高兴去开门,发现他站在门口,一身的墙灰,浑身颤抖。她惊讶着,安抚着他……片子的拍摄技法很独特,几乎完全是按照女孩视角来拍,所以整个片子几乎没有声音,但在这种静默中,却用很巧妙的方式将个人的生活和大命运联系起来,倒是让我联想到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好像这场灾难,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和好如初。

    另外喜欢的两部都来自第三世界,一部小马卡马巴夫导演的,讲伊斯兰世界听闻美国挨炸的消息后,一个乡村女教师带着孩子们哀悼,孩子们却似懂非懂。伊朗人总是喜欢选择儿童视角,文化间的隔阂在这个片子中体现得很突出,同样是对个体的影响,这些只会让那些孩子们觉得漠然,尽管很可能他们就将成为随之而来的灾难的受害者。而另一部短片则是个非洲导演Idrissa Ouedraogo的作品,他拍了一部喜剧,一个非洲的孩子妈妈生病了,他听说抓到本拉登可以拿一大笔钱,又看见一个阿拉伯人长得很像他,于是就拉了一群同学去捉拿“本拉登”,结果“拉登”坐着飞机跑了,他哭得很伤心,但还是回去上学了。片子拍得极有童趣,很多对话非常有意思,但也达到了喜剧的境界,拍出了微微的讽刺和浓浓的忧郁。

    墨西哥著名导演Inarritu的作品是最神叨叨的,整部片子除了一点点闪动之外几乎全部黑屏,配上事件发生时候的原声。他的意思,或许我能够理解,但何必非要用这种剑走偏锋的手法,有点哗众取宠。以色列导演Amos Gitai则是类似纪录片的手法,几乎完全一个长镜头到底,拍的是以色列国内一起爆炸事件后,军方在进行救援,而此时媒体却忙于报道,正当现场乱糟糟的时候,传来消息,纽约那里发生了更可怕的事情。作为恐怖事件的经常受害者,没有比以色列感触更深的了(讽刺的是,恐怖主义实践的先驱,中东的犹太人也可以算是一个),对他们来说,这些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只是规模的不同,在媒体眼里,更只是需要去报道的材料而已。跟前面说到过的Stone的态度一样,Sean Penn,这个数一数二的大FQ,也不敢在这个题材上造次,他这个系列中唯一的美国导演,也只敢小心翼翼地走温情路线,中规中矩。

    拍911时候,肯定会有对美国的质疑和批判,这也不是不可以,上面提到的伊朗和非洲导演的作品中就有这样的元素,但是如果做得太拙劣,那跟政治宣传片就没什么区别了。下面说到此系列里我最讨厌的两部。一部来自埃及导演Youssef Chahine,他试图用阿拉伯式的幽默把911解构,并且用更老套和拙劣的手法说明,我们可以和好,你们被炸很倒霉,但是你们自己的错误造成的。和其他的作品比,这部短片很像是中国80年代前,为了宣传我国和某某非洲国家友好拍的那种垃圾的所谓友谊的电影,看着片中说着阿拉伯语的美军士兵,我除了一阵阵恶心,没有其他太多的感觉。另一部是英国老左Ken Loach的,我一向对西方左翼没有太多好感,对于左翼的所谓更是尤为反感,除了宣传和展现自己幼稚的对政治的体验与了解之外,他们所做的常常是利用媒介的力量来颠倒黑白,来自他们的伟大手笔之一就是将一个以为人民战斗为口号但事实上只是建立新的独裁和捣毁人民幸福的切格瓦拉塑造成了大众偶像。来自Ken的这部短片,从手法上来说无可挑剔,但全片几乎全部在讲述智利的皮诺切特政变对智利人的伤害。且不说这个和主题词的关系究竟如何,当人们经过这么多年再重新看待当年的政变时,会发觉阿连德之所以能赢得目前的名声,与其说他真的是很得人心的政治领袖,不如讲是他后期亲苏的立场,让左翼的宣传机器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圣徒和殉难者。Ken的作品,不过是借题发挥的宣传延续。

    什么样的批判才是有力度的?看看印度导演Mira Nair的片子就会找到答案,一位母亲的儿子在911事件后失踪了,因为他们一家都是穆斯林,所以很快被怀疑,不仅被国家机器用对待敌人的手段来限制着自由,而且,更寒心的是所有周遭的过去还很热情对他们的朋友,那些美国人,都冷漠地看待他们,仿佛他们就是凶手。结果,她儿子终于找到了,不仅不是凶手,而且是911中勇于救人的英雄。周围的环境是逆转了,但她的心却永远寒了。这才是批判的力度!美国人的虚伪和偏见,在这个案例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还剩一部,我没办法归类,来自刚刚去世的今村昌平,感觉这不是这个系列中的电影,而是今村过去电影主题的一个延续,一个军人从残酷的战场上归来,结果只会按照生的方式生活思考,这个只会在地上爬的“人蛇”最终离开了家人。严酷的自然,和更加严酷的人世,这是今村的一贯主题,放在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显得很别致。

    911已经过去快6年了,但它的影响却远未休止,对于影像而言,这是个挖掘不尽的题材,但就和在废墟里救人一样,不仅要小心铲到废墟下的幸存者,还得担心头顶上的瓦砾会落下来。
  4.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第一部】 一. 残酷与天真、绝望与平静——双重二元对立 影片第一个场景是一个拉绳的老人,背后站满了难民,镜头下摇到很深的井。第一个场景切换到第二个场景时,用了一句话做声音转场:“美国要轰炸阿富汗啦,快造掩体啦,井快干啦。”很简单利落地交代了故事背景:911事件以后阿富汗人陷入战争随时爆发的恐惧中。而在第二个场景中可以看到一群干活的小孩,两个小孩蹲着砌砖,两人用一种十分日常的语气开启了话题。“有人掉进井里死了,有个人去救他,但把自己的腿弄断了。”

    这里只要看了后面就能知道,人掉进井里的这段插曲并不在主线剧情之内,导演在这里用小孩谈论人掉进井里死了的情节,一方面是表现阿富汗难民的苦难生活,一方面暗指在恶性恐怖袭击事件和战争即将爆发的恐惧之下,一两个人摔死了不足以引起风波,两个小孩谈起这件事就像谈论吃饭一样平常,也与后面小孩们进入教室之后再次讨论起这件事形成呼应。老师进入教室以后问大家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大事没有,于是小孩们围绕前面所提到的掉进井里死去的两个人展开讨论,小孩用的是极为认真的语气,眼神里是很纯净的真挚,也有茫然和无知,这里与事件的严肃与残酷形成一种反差。同样作为将小孩作为战争故事主角之一的电影,我还想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在二战期间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被屠杀,整部影片也是从一个德国男孩和一个犹太男孩看似平静的生活细节展开。

    战争的残酷与小孩的天真单纯、故事的绝望与表现方式的平静,形成两组二元对立,加重残酷感,也引发更深的反思。

    “在阿富汗,他们把姑姑埋在地上,埋到了脖子,然后用石头打死了她”说出这句话的孩子用的是一种很平和的语气,我们也可以由此推测出,这些暴力事件、自然灾害、残酷的意外,大家都早已习以为常。“下雨了,洪水来了,死了很多人”一个小孩说完这句话,身边的两个小孩露出了非常天真的微笑,导演对儿童演员的调度是成功的,捕捉到了这些孩子最自然的状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十分让人心疼。

    “真主毁了它们”——用小孩的一句无心之语,把宗教矛盾带出,极端伊斯兰教文明的笼罩下,有人以宗教之名,行魔鬼之事,而孩子一句无心的“真主没有飞机,真主会杀人吗?”在纯真的儿童话语中,提出全片最深刻的疑问。

    二. 手持中近景——纪实风格的营造 第一部短片和后面的几个短片都采用的是手持的拍摄方法,且中近景居多。特别注意的是影片中老师的出场镜头,是直接给了一个正面的近景镜头。没有任何铺垫,也没有特别的电影技法,观众直接看到老师表情严肃的脸。包括一开始老热拉绳子取水的场景,都采用了的是这种朴实简洁的拍法。手持中近景让影片有很强的纪实风格,因为手持拍摄有一种呼吸感。此外中景是所有景别中最客观的,不像大广角使得空间畸变,也不像长焦特写那么情绪化,展现的是一种客观冷静的视角。

    导演在细节上也体现出较强的把控能力。两个小孩蹲着砌砖头的正面中景,看似构图十分随意,但在两个小孩中间的景深处一直能看到其他做工的小孩,以及来来往往推着推车走过的人,这里体现出导演对画面真实感和细节的把控。此外影片中有许多其他细节,例如老师用一块黑板画钟,以手指做指针,来模拟时钟走过一分钟,这里在道具的设计上符合背景设定,实现了对真实环境的复原。 不过在影片的最后给了一个大广角仰角镜头,砖窑的烟囱上方的天空浓烟滚滚,烟囱下老师和孩子们驻足仰望。此时哀歌再次响起,远景大广角镜头显得更有肃穆哀婉的气势。

    三. 塔楼与烟囱——巧妙的对比和互文 在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的短片中,我认为最好的设计就是塔楼与烟囱形成的对比和互文。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塔楼是什么吗?”孩子们显然并没有对高楼大厦的认知,他所知道的最高的建筑物也许就只是砖窑的烟囱,这个设计很自然地表现了贫穷与富裕的对比。而老师为了告诉孩子们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件,只好把烟囱比作是塔楼,而烟囱上方的浓烟,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飞机撞毁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之后产生的爆炸浓烟。孩子们被老师叫出去站在烟从底下默哀,即使影片并没有对911事件现场画面做任何的展现,但无形之中已经形成一种巧妙的互文。

    观众此时脑海里也许会浮现出911事件的惨烈画面,大楼被飞机撞毁,浓烟四起接着轰然倒塌。而老师最终到底有没有让孩子理解到这一事件的意义呢?她苦心的人道主义立场是否让他们接受了?——这些都不得而知。

    冈萨雷斯【第七部】 冈萨雷斯这部短片是最具有先锋实验性的,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画面都是黑屏。那么它在电影本体上最具实验性的地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探讨电影声画关系。这部短片看似是声音脱离画面独立存在,但其实并不然。从这部短片中,我们可以从一个十分新颖的角度探讨声音在电影中的叙事功能。 一. 声音的叙事功能 首先在此影片多数时间处于黑屏的情况下,观众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在前面几部短片的铺垫下,我们当然知道这部短片也是讲述911事件背景下的故事。

    从刚开始的宗教祷告声,到第一句清晰可辨的人声“oh,shit”将观众带入911事件发生现场,我们可以听到不断的新闻播报声,偶尔看到一些人坠楼的画面,到影片最后一个猛烈的噪声以后,突然声音戛然而止,一个特写画面:爆炸的滚滚浓烟和废屑。最后给了一个大楼坍塌的全景。从声音和少量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出,且基本还是遵从了时间的线性关系——也就是从事件发生之前,到飞机撞毁大厦且不断有人坠楼,到最后大厦终于倒塌。声音显然是有叙事功能的,且在这部短片中声音承担起主要的叙事功能。影片中对声音的处理是纪实性的,用了大量失真的电话里、电视里的播报声,以及从头到尾忽强忽弱的噪声,营造出一种现场感。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冈萨雷斯把声音对应的画面全部拍出来会是怎样?那或许难以想象,因为我们可能会看到的是一系列的蒙太奇画面,也许观众会觉得影像乱七八糟,根本不像电影。不得不说黑屏带给人的是相当震撼的体验。在长时间的黑屏中,导演把观众置于一种惊恐、慌张、压抑的氛围里。仿佛只能被遮蔽了双眼,静静等待末日的降临,什么都做不了。

    再试想,如果冈萨雷斯干脆直接采用最“偷懒”的拍法,整部影片直接黑屏,又会是怎样?如果少了伴随“啪”的声音不断出现的坠楼画面,少了最后的爆炸画面,那带给人的震撼力也必然被削弱很多。 因此虽然这部影片中声音承担了主要的叙事功能,但声音和画面还是不可分离的。

    二. 表现性的声音蒙太奇使电影叙事完全脱离时空限制 我们知道凡是电影所讲述的故事,都存在一个视角。那么冈萨雷斯的第七部短片是从什么视角?谁的视角?——我觉得很难说是从谁的视角,也许这部电影不存在真正的叙事视角。

    正是因为表现性的声音蒙太奇配合少量画面,使得我们对电影画面的感知可以完全脱离时空的限制:听到飞机发出的巨大声音时,我们可能会可以想象自己是飞机上的乘客,体验到绝望与无助;听到新闻播报声时,我们可能会想象自己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惊恐又无奈;看到人不断从楼上坠落时,我们可能会想象自己是站在远处的人,目睹这如地狱般的现场。因此传统的遵循时空转换原则的电影叙事方式,在冈萨雷斯的短片中已经不复存在。但因为纪实感的声音模仿了真实环境中的感受,且影片基本按照事情的发生顺序来讲述,叙事性又仍然保留了一部分。

    所以对于观众来说也许更像是经历了一场梦,不断地在911事件发生时的各个场景里跳跃转换,却又如此真实,恍若一场身临其境的噩梦。

    只是对于普通观影者来说,如果一开始花了太长时间去接受“这个短片几乎全是黑屏”这个事实,那许多细节必然会被遗漏掉,也许导演最初想提供的那种纯粹的“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也无法实现,我想这部电影的表现力也会被削弱。

    一段沉默之后,刚开头的祷告声再次响起,接着悲壮的音乐也缓缓响起。画面变灰,又逐渐变亮。一行字幕出现在屏幕上——“神的光辉,是给我们以指引,还是让我们迷失?”当这行字幕出现时,我发现自己鼻子也酸了。倒也想起莎米拉的第一部短片中孩子们的无心之语:“真主没有飞机,真主会杀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