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点与线 点と線(2007)

简介:

    20世纪50年代,日本九州香椎湾海滩,一对殉情者的尸体被人发现。男人是正陷入贪污丑闻的产建省助理科长佐山宪一(大浦龍宇一 饰),女人则是银座某酒店的酒女阿时(原沙知絵 饰)。表面上这是一起平常的畏罪殉情自杀案件,来自博多的中年警官鸟饲重太郎(北野武 饰)以及警视厅搜查二课的年轻刑警三原纪一(高桥克典 饰)却发现案件背后疑点重重。经过一番缜密调查,他们将目标牢牢锁在佐山的上司石田芳男(竹中直人 饰)和机械工具公司经理安田辰郎(柳葉敏郎 饰)身上,然而两人却有着无可辩驳的不在场证明。为了找到确凿证据,鸟饲和三原进行了艰难的取证工作,终于……

演员:



影评:

  1. 说明:

    《万叶集》——日本第一部和歌集,大约成书于奈良时期,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堪比《诗经》在中国的地位。

    大伴旅人(665 — 731)——日本古代著名和歌作者,长于短歌,特别是抒情短歌,后世评论家这样说道:“旅人在淡淡的流水似的短歌旋律中寄托自己的郁悒和哀伤,沁人心脾。”

    以下为正文:

    春天的大海是一片静静的蔚蓝。

    神龟四年,大伴旅人来到香椎海岸,吟咏良辰美景的著名诗句被收录在《万叶集》中:“香椎湾,诸位莫避白袖湿,采菜佐早餐。”自然之美和歌颂它的短句一起世代流传,在许多人心里留下这片海岸恍如世外桃源的形象。

    美的表象之外也藏着另外一幅面孔,却少有柔和的抒情诗加以书写。昏暗的天空压迫下的无边阴沉,瞬间涌起滔滔浊浪,翻滚着轰鸣着要吞噬一切的黑洞,那也是海。

    也可能就像“点与线”电影的开头:清晨去上班的工人,在蒙蒙亮的曙光里,发现笼罩在乳白色晨雾中的海滩岩石上,躺卧着一双青年男女孤伶伶的尸体。

    美好宜人的风景悄无声息地变成了死亡现场。

    爱也是一样,无论诗人为它创作多少动人的比喻,一时是清流一时是满月,它自身却仅仅是一种无所谓善恶美丑的信念。遇到障碍了,如果是邪恶挡在面前,爱就化成战胜邪恶的力量;如果是正义挡住去路,爱也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它摧毁。人在其中,有时就忽略了生命的沉重。

    《点与线》是推理小说大师松本清张的代表作,最初于昭和32年(1957年?)到昭和33年间在杂志上连载,随即被改编成电影。2007年朝日电视台庆祝建台五十周年,重新拍摄了总长近4个小时,分上下两部播出的新版“点与线”。在看这部改拍的电影之前,我并没有读过原著。

    观影时,多次联想起森村诚一的名作《人性的证明》。日本的推理小说秉承一贯的优良传统:并不以探明事实真相,抓获犯人为终点。时常向外拓展到犯罪的社会背景,同时又向内探寻至人物的内心深处。无论是罪犯还是参与调查的警探,当案件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时,就踏上了心灵的冒险之旅。一部小说剖开一个特定时代的断面,更像是用显微镜在观察网状社会的微小局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除了前述《人性的证明》,还有松本清张自己的另一部推理小说,《砂器》。

    影片“点与线”中令我印象至深的正是《万叶集》的诗句。后来读原作,并没有找到同样的情节。由是恍然,电影的编剧们此处显然刻意借用了《人性的证明》的创作手法。任何读完那部小说的人,掩卷之余,一定会深深回味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的“草帽歌”。

    相类似的,在“点与线”中,青年曾经怀揣收入四千五百多首古代诗歌 的《万叶集》,带着对祖国的眷恋踏上战场。同样也是因为喜爱大伴旅人描写香椎湾的诗作,才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博多,那正是仲春时节,眼前宁静的大海一片蔚蓝。憧憬着和平生活的年轻人不禁感叹道:“这是多么美啊!”那时他不会想到,十二年后的自己,会在同一片大海前,也许就是脚下站过的同一片礁石上,亲手杀死一个爱他的女人(不是他老婆)。选择这里还是因为太熟悉了。在谋杀案发生的当晚,临近午夜的海是一片阴沉的寂静,连尚不知晓自己即将被杀害的女人都感受到了。“这里可真静啊!”就是她留在人间最后的声音。

    在前来质询他的警察面前,名叫安田的男人依然能投入地吟诵《万叶集》的诗句,声音平静略略含有一丝向往。想是即便杀了人,他仍然以为心中的感情与当年一般无二。直到同样亲历过战争,失去了家人,身体上也留下了多处创伤的老刑警站在他面前,毫不避讳地告诉他:“你早就在战争中忘记了爱,回到日本的你,是一个戴着人脸的恶鬼。”终于让他微微变了脸色。

    在书里,中心人物是警视厅的年轻警察三原,博多警署的老刑警是个辅助角色。电影则把老刑警鸟饲塑造成安田的头号对手。他们两人都曾经在中国的战场上杀过人,却不曾想这一经历带给他们今后的人生以完全不同的影响。鸟饲从此痛恨杀人,誓将凶手绳之以法,安田却对人命不置可否。

    安田杀人的动机,一半是对旧日部队上官的忠诚,一半是对患上不治之症的妻子的爱。这两种感情支撑起了他的人生,也是至死依然坚定不移相信着的东西。一直到死,他没有出卖身为建设省大臣却贪赃枉法的上司半个字,一直到死,还紧紧握着妻子的手。执着是令人感动的,然而以执着去从事犯罪,甚至不曾想一想还有别的选择,则又是令人觉得悲哀的。

    在这场逐渐昭然的悲剧里不能不提到另一个角色,安田的妻子亮子。 身患当时的医学水平尚无法治愈的肺结核,三年来一直卧病在家的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柔弱,谦和,脸上总有一抹微笑。卧床闲居中出于爱好,常给业余文学杂志写点散文。有一篇文章叫作《数字上的风景》,她写道:“某日,外子还家,把火车时间表忘在家里,我在闲极无聊时,取过闲看……我的空想发展到时间的领域。例如,偶尔看钟,现在正是下午一点三十六分。我就遍寻火车时间表,寻找火车在十三点三十六分到站的站名……就是这样,我在床上用小指一指的一瞬间,全国各地的火车都停止了,人们为了追寻自己的生活,有的下车,有的上车。”

    这样的文字使人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极富诗意和想象力的女人。然而在需要的时候,感性的敏锐可化作精明的心计,这似乎是人类独有的可怕本领。亮子能半天半天地捧着一本翻旧了的时间表天马行空,也能利用对火车进站离站时间的熟稔,同丈夫一起策划近乎无懈可击的谋杀,亲自加入犯罪,最后和心爱的人一同吞下氰化钾迎接死亡。是什么毁了他们?是爱吗?

    《点与线》被誉为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书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极度精密的时间推理。这一部分被电影忠实地保留了下来,而电影又更进一步,渲染了日本文学历来推崇的,或者说是这个民族性格的一部分的“物哀美”。只是一句诗,一首曲子,却包含了我们由生到死的所有内容。对推理迷和电影迷来说,这都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作品,我觉得比原作更好。
  2. 根据日本推理小说大师松本清张同名小说改编,朝日电视台开播50周年纪念作品。这是一部有着小津安二郎风格的电影,全片4小时,所有镜头都是固定机位拍摄,只使用了一个运动镜头,作为一部推理片,没有做任何剪辑、音乐上的气氛渲染,连演员表演和对白都是那么平平淡淡。看完上面的介绍,你可以想象得出这部电影是多么的“静态”。《点与线》,像一件明清时的家具,朴实无华,但每一个细节都是精雕细琢的。这样的作品,让我在4个小时的观看中没有觉得沉闷。它的叙事手法细腻,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带你回到57年的日本,风格平和淡静,像对一个时代的回忆,和原著风格接近。
    松本清张、森村诚一的小说,在中学读了很多,当时不是太喜欢,它们写得都太单调死板,仿佛是按照一个版式写出来的,而且日本人天生消极悲观,故事的结局大都是悲惨的,让人看完觉得很无趣。今天重看,看到了很多当年忽略掉的细节。故事的背景是在日本战后重建完、东京奥运前。二战的影响还没有消失,主人公鸟饲警官曾在中国、缅甸参战,老婆是在上海认识的,养女和另一位主角三原警官的生父都死于战争。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日本作家似乎都在刻意回避对那段历史的正面回忆,对于战争、政治的反思都是小心翼翼的,看不到清晰明白的观点。
  3.        题记:是什么让战后的日本在短短20年间就重新恢复强国本色?是美国的帮助?还是特有的历史机遇?是统治阶层们的成功政策?还是大量社会精英的智慧创造? 《点与线》是部普通的推理电影,但正是看完这部普通的电影后,我确找到了一个最质朴同时也是最永恒的答案。

       “香椎湾,诸位莫避白袖湿,采菜佐早餐。” 这是日本古代著名和歌作者大伴旅人在《万叶集》中的诗句。
        大伴旅人在淡淡的流水似的短歌旋律中寄托自己的郁悒和哀伤,沁人心脾。但是他却不知道,多年以后,同样哀美的表象之外却出现了另外一幅恐惧的面孔,在蒙蒙亮的曙光里,在笼罩着乳白色晨雾中的海滩岩石上,躺卧着一双青年男女孤伶伶的尸体。美好宜人的风景悄无声息地变成了死亡现场。
        1957年,在日本九州的香椎湾出现了一对殉情的男女,男的是目前正陷入贪污嫌疑部门的佐山宪一,而女的是在银座小雪酒店的服务生阿时。乍看上去,这是一常见的殉情案件,在抽丝剥茧后,老手刑警鸟饲重太郎和年轻警官三原纪一发现其中最有嫌疑的是和政府贪污案件有着联系的商人安田,但嫌犯因案发时间正在前往北海道的列车上,所以有牢不可破的不在场证明。为了戳破凶手的不在场证明,鸟饲和三原搭乘列车从东京到了九州博多,又跑到了北海道札幌,从西日本到北日本,穿梭在铁道线上和大街小巷中寻找嫌疑犯的伪证,但是他们却面对着比案件本身更复杂的幕后政治压力。
      《点与线》被誉为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书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极度精密的列车时间推理。这一部分被电影忠实地保留了下来,而电影又更进一步,即渲染了日本文学历来推崇的,或者说是这个民族性格的一部分的“物哀美”。同时又加入了当时日本政治的黑暗和底层社会民众的执着和勤奋。影片包含了日本民族对历史美学和社会态度的所有内容。对推理迷和电影迷来说,这都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作品,我觉得比原作更好。而著名导演北野武这次出演的这部戏的主角,他将一个尽忠职守甚至有些顽固的老警察鸟饲重太郎刻画得入木三分,虽然气氛有些压抑,但是却透露着浓浓的人情味。
        和松本请张同时代的另一位日本推理巨匠森村诚一在其名作《人性的证明》中已经把日本的推理小说发展到另一个层面,就是时常向外拓展到犯罪的社会背景,同时又向内探寻至人物的内心深处。无论是罪犯还是参与调查的警探,当案件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时,就背负了心灵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一部小说剖开一个特定时代的断面,更像是用显微镜在观察网状社会的微小局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除了前述《人性的证明》,还有松本清张自己的另一部推理小说,《砂器》。
        在“点与线”中,凶手安田在年轻时曾经怀揣收入四千五百多首古代诗歌的《万叶集》,带着对祖国的眷恋踏上战场。同样也是因为喜爱大伴旅人描写香椎湾的诗作,才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博多,那正是仲春时节,眼前宁静的大海一片蔚蓝。憧憬着和平生活的年轻人不禁感叹道:“这是多么美啊!”那时他不会想到,十二年后的自己,会在同一片大海前,也许就是脚下站过的同一片礁石上,亲手杀死一个爱他的女人。爱就是这样,在政治和历史的背负下会显现的如此的渺小和不甘。如果是正义挡住去路,爱也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它摧毁。人在其中,有时就忽略了生命的沉重。安田的作案动机其实是站在一个民族本性的高度上来实施的,但是他却玷污了人性的纯真,那就是爱。他的理由可以为了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上司,同时也为了一份对战后民族的荣誉,日本民族自卑的尊严在他身上显现无疑,他的行为可以理解二战时那群疯狂屠夫的行为。
        但是日本民族不光只有这种人,能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重新走上历史颠峰的是那些如同鸟饲重太郎那样对历史和国民有着深刻反省又那么勤恳质朴的日本民众们,这些人占据着大和民族的主流。正是鸟饲和三原的坚持,他们在顶着重重政治压力下依然用顽强的民族信念将凶手查获,他们的行为感染了那些曾被政治压力而屈服的同事们,这些底层的草根实干家给那些社会精英上了一堂课。正如鸟饲所说过的话:我为何要那么拼命的查找凶手,因为我也上过战场,我知道死亡的可怕,我们对死者的尊重是为了让我们的民族清醒的意识到活着的价值。而那些罪犯们是来自政府的高层,如果不将他们抓获,等到他们将来执掌统治着我们国家的时候,对这个曾经失败遭受屈辱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如今我终于明白影片为什么叫《点与线》?同时也明白了是什么让战后的日本在短短20年间就重新恢复强国本色?是那些质朴顽强的人民,是那些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坚定责任感的小人物,这些不屈的小人物如同一个个不起眼的小点,但他们连在一起便汇聚成了整个民族奋进的洪流直线。
        当今的中国,何尝不象四、五十年前发展中的日本,我们同样面对着社会发展期所带来的种种矛盾,腐败、贪污、贫富差距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等等,我们靠什么来改善呢?靠移民国外逃避?靠统治者的政策?还是靠老天爷的眷顾?也许从《点与线》这部电影中能得到启示。我们要靠的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来自社会底层的责任感才能构建整个民族之魂!用我们每个人奋进的小“点”来汇聚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巨“线”!
  4. 说起来第一次看到这部电视剧很可笑,是个周六下午,我从超市买回了一大包东西气喘吁吁的走到门口竟然忘了拿钥匙,家里人只能晚上才回来,我无所事事来到附近的旅社,包了三个小时钟点房,房间里的电视只能收几个台,当然有正在播放这部电视剧的中央一台。首先是我在电视里看到北野武大叔的惊讶,然后这个面瘫大叔发挥着寅次郎夏天那股执着的呆劲。看到站台相遇的设计我真觉得日本人扯淡的功夫太强了,无论是松本、横沟还是现在乙一,我对新旧本格的概念不是很深刻,但总体感觉日本推理作家过分专注于诡计,充满各种的唯一性,各种不可能,甚至演变到今天像北猛那样的偷换概念。所以看到安田安排时间证人巧遇阿时,这都能编出来的话不自觉就说出来了,上部戛然而止。直到前天我才再次偶然想起了这部电视剧,重新看起了已经看了一半的推理剧。再看时凶手玩杂耍捉迷藏的游戏其实仍然让我不爽,但我却看到一群真实的日本人,一群战争后遗症的患者。安田无非扮演着一个忠于职守的日本军人,就像他在战场上执行杀人指令一样,最后他也选择做战败剖腹的日本军人。其实全剧最精彩的是鸟饲和安田关于战争记忆的对话。他们努力的从死亡中求生了,可有些人仍然活在战场上。还有老生常态的日本精神。当然影视剧免不了正面宣传,但从头至尾我看到一群为了寻求真相敢于违抗命令,坚持到底的警察,而且他们彻底到简直是固执,变态的固执,失去真相后,他们又彻底羞愧,无以复加。最近我在看《日本镜中行》,老外搞不懂日本人,而就算长相几乎无异的我们到现在也没法彻底了解彼此。这部片子的社会性远大于他的推理,果然是松本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