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部分粉丝,要讨论剧情分镜剪辑结论等,说我哪里不对请列1234,否则请移步夸张的帖。别给我盖锅收钱,烂剧骂就是收钱,那你们是谁?精英数据女工?一点开主页五星父辈荣耀,长相思,觉醒年代。还有因此骂我不爱国,要支持国产剧的二比分子,真爱国的人不会每天把爱国挂嘴边,这跟砸车的那群神金没啥区别,没脑子就闭嘴做你的青年大学习,看个剧还上升爱国可把你能的。
头回看到粉丝跑到别人帖里得意洋洋承认有号做数据……
我:6。但凡你认真讨论两句,我也不会闲得点开你主页查成分?
今晚加班的快乐是张粉丝给的。
非凡医者(翻拍),前面有两个标杆,一者为2013年的韩剧好医生(初代);其次是2017、18的美版,良医第一季(翻拍),还有个不太出名的日版,看了下分数,良医第一季分数最高,为9.2。 我目前看过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良医第一季,一个是好医生,现在,还有一个非凡医者(已弃,未看完)。 在看预告时,我隐隐预感不妙,告诉自己降低期待。首先是其色彩调度和镜头实在是很阴暗,其次,预告的剧情重心放在了医闹上。
这一概是国产剧的特色(无贬义,套路总结),家庭剧,哭和闹,谁出轨了;职场剧,爱和不爱;乡村剧,哭和闹,结婚八卦诸类;谍战剧,一定要有个为男主牺牲的女角色;医疗剧,不能见血和器官,只能集中在医生和患者吵闹;爱情剧,要死要活;青春剧,打胎;宫廷剧,女人斗,男人边斗边抢女人(笑,国产剧几大亘古不变之定律,与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别无二样。) 话题回归原剧,这剧的节奏问题很大,开头几个分镜就能看出来导演和编剧的改编水平很烂。拿美版来说,良医在一阵很有节奏的BGM中,用几个镜头就展现了主角的强迫症,走的是简洁利落的风格。男主自身的故事穿插在了走在路上遇到孩子,在救护车上想起了弟弟,救助他人的过程中,求得一个视觉变换,其情节展示像钩子搭着钩子,呈双螺旋上升状,在整个上升过程中没有任何画外音强烈暗示(指第三人口述出一些事实,排除医学上的阐述)。这样的叙述是尊重观众的,它牢牢抓住观众的视觉,让观众自己去发现角色的不平常。 韩剧的视觉观感是平和但有力的,作为最初的原版,它从小男主的视觉角度出发,但这并不耽误角色在路程上的行进。男主出发在路上,因为看见孩童的打闹而引发了记忆点,从而展开大片段的描述男主为什么要成为一个医生。这点内容上美版和它是一样的,只是手法上有不同,美版为分次插叙,韩版为大片段插入,稍有拖沓。而在具体事宜上,韩版对于男主的刻画是比较细腻的,从他小时候去翻书,去学习,画人体器官图种种。韩版那段小孩为兔子搭了墓碑,而后仰望天空演绎得很好,兔子死的时候他轻轻问老医生,它去天堂吗?它可不可以不去天堂?老医生说如果早点送过来,它就不用去天堂了,于是男孩树立起了目标。对比美版,美版视觉冲击很强,描写了兔子和弟弟的死带来的冲击和男主的悲恸。在医学上的天赋也没有表现出来,这仅是因为美版男主想成为一个医生,便能成为一个医生么?(美版缺失之处,动机展现格外强烈,但先天天赋展示置后,孩童行动力展示不足。) 中版的失败,在于节奏,剪辑和不必要的废镜头描写。首先,它用了类似恐怖片的灰色噩梦作为开头去制造悬念,对于开头喜欢剧情多于喜欢营造氛围的人来说,这会是一个很大的败笔。恐怖片抓的是观众情绪,而剧情的悬念是要靠情节去推动的。预告片和正片联结,会让人生出误入什么恐怖片片场的结论。在男主救人的同时,镜头后面本该展示的是院长要做一场为什么要医院录男主用的强有力辩论,为接下来的剧情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抛出问题给观众:以男主自身的情况该不该被录取?这和男主紧急救人那段会形成一个互相呼应,并且镜头和开头情节的展示会让观众偏向于男主应该被录取的结果。然而节奏里塞入一堆拖沓各种会议前的准备(包含开会前副院长去问院长,准备开会,一堆人跑去开会,查房的一群医生嘴里没有病人情况,全在八卦新来的医生男的女的如此诸类的废镜头),在男主一边紧张救人的同时,一边慢吞吞的会议会让人心生懈怠,节奏缓下来,无法集中精力。
这块展现,美版将辩论激情到底(美人辩论刻板印象)一大段富有哲理的鸡汤+歧视论+个人限制论直接让主任沉默。韩版则侧重于财阀干预和院长平和有力地斡旋。他的鞠躬,也让其它在场的坐着的医生虽沉默,但也微微欠身,主打温文尔雅有条有理。 而中版,拍得像院长动用关系把男主塞文件里面,而后引发主任对院长的猜测和试探,该废长镜头的行为除了加深我对中国职场官僚形式作风的刻板印象以外,没有别的看点。然后那主任跑到院长前面试探发问,说为了公平,男主不符合医院要求,我把男主抽出来了,你又放进去?
这段镜头直接砍掉,对后续剧情有任何影响么?是影响你呈现中国职场官僚推心置腹你争我斗局势之复杂?
总结:医院资料里平白多出首轮筛选被出局的男主。审核不瞎,按照程序必然会驳回,驳回后还要开会,所以这段镜头又臭又长,等于是脱裤子拿着喇叭说我要开大。
接下来,院长来了句——他是不是天才?那我们医院绝对不能错过。
在对一个人知根知底的情况下,尚可如此说明,可若不知道男主,那医院做法只是舍弃一人,并非无法运行,中版拍得跟没男主医院就开不了一样,强行给主角台阶下,很牵强。
这边,美版墨菲就算是翘班了,主治医师老梅虽然很无语,但事情还是照样做的,没有缺了谁就活不了的,这样铺垫医院好像没男主过不下去了,编剧导演你告诉我,这么低劣的手法,你觉得很有意思?
韩版和美版都在借院长之口描述男主的医术和他有资格能担得起这份责任(这是建立在他们对男主熟知的情况下),以及他的自闭症已经达到了一定可自控的阶段,而中版仅在竭力描述男主医术高超。
再有中版竭力刻画男主不正常的笔墨太过浓厚,镜头的表现力太强,演员的演绎空间很少,发挥了也显得刻意。
首先,用过多的刻量衡(床,杯子,被子角度,路边雕塑)表现男主的刻板,过于精确而形式,而男主眼神又过于呆滞,没有动作。此间,美版仅用了两个隐隐若现的白箭头,用在了走路的拐弯上,海默会在拐角处顿一下,转过身体再走过去,这就是演技细节。对比中版长而费力的镜头在费力地表现男主的不正常之外,美版在干净之余,会隐隐透露:①按照常理来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常人可能嫌弃麻烦在出门的时候走斜线,或不太直的直线②正常人走路拐弯的时候,是会灵活转动身躯的,而经过矫正的自闭症患者多少还是有些不一样。
细微的不同,是男主经过长时间去学习克服的结果表现,这与男主的年龄,身份完全符合。而张的表演却将角色固化在了一个阶段,这与他幼儿时何异?时间线在后延,而张的表演竟然没有体现出时间的变化?
需要重点表述的是,在这部剧中,张的眼珠经常保持一种瞳孔放大视物而没有动感,这对他的表演来说是一种致命伤,很容易让人分不清他演的是盲人还是自闭症患者。对比海默,海默的眼珠子在看非人的事物或生命体时,他是很正常的,只有在面对人的时候,他会东张西望,偶尔很快地扫一眼说话对象,看起来在游离,但演员异于常人的肢体语言会赋予这个角色一种在:我在听人说话的,虽然我看起来很不专心,但我的肢体语言和我的回答告诉你,我真的在听你说话。
韩版的朱,是严重的自闭症患者,但他的眼神也并没有呆板,而是一种我怕与人对视的低眉垂首,在别人没有和他对视时,他会显得委屈偷偷地抬眼去看对方,这点在和男二对手戏的时候尤为明显。
其次,男主在车上吃东西这点真没必要刻画出来,要知道,男主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它并非原版的自闭症,这种症状交流困难,智力没有缺陷,虽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二者是类似但有一定区别的,所以在车上跟猪一样吃东西这是在制造公共噪音,如果男主是个有刻板印象的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生涯,他应该要知道规则,否则便很难生存,因此也就不可能不把这个“公共拥挤写着不能吃东西”的当作印象行为的一种。编剧你能不能合理化?国产削弱了男主的负面BUFF,但表现却比韩版自闭症还要严重,我不理解。
这么看来,导演的拍摄,编剧的设置,张的表演让这剧也就更加悬浮,成为空中楼阁。
(以下有豆友"我也不知道"评论区中补充细节,毛巾随处放,这是阿斯伯格综合征表现不出来的,对比美版墨菲因为厕所卷纸筒方向,水杯牙刷的位置,和邻居因为这个直接吵架起来)
美剧是把镣铐做成了呼啦圈做圆周运动,韩国是把镣铐当成情人亲吻,中国是把镣铐拷在手上脚上圈在脖子上跳着热情奔放的桑巴,实际就是镣铐木偶剧,没想到男主也是。
10.19良医(良医短评,可以骂也可以说我哪里写得不对或者没说好。别说我收钱,我倒是想,有哪个人才写一篇赠二啊)
11.24补充韩版短评
土耳其和日版晚点
新剧《非凡医者》可能是近期国产剧中的一匹黑马。
篇幅不长,剧集紧凑,聚焦医疗行业。它以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天才医生的视角切入,讲述医院发生的种种有关医术和伦理、生命和选择的故事,道尽人情冷暖。
尽管主角是青年演员张晚意饰演的天才医生,本剧也有王志飞、杨皓宇等诸多实力派演员加持,但在目前已经播出的剧集中,最令我意外的表演当属王耀庆。这位常在国产都市剧中扮演精致中产海归的中年演员,在《非凡医者》短短前几集呈现了细腻自然的演技,令人印象深刻。
王耀庆的出场十分符合他在大众心中的定位——体面,小富,有礼貌但也有一定的距离感,不是暖男就是渣男。
在《非凡医者》中,他扮演一位十七岁男孩的父亲。男孩遭遇车祸,在医院的抢救下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他的肝受到损坏,换取人工肝之后,如果三十个小时内没有合适的肝移植,他仍将面临死亡的命运。
在如此短时间内,唯一匹配肝移植手术的只有孩子的父亲。他愿不愿意捐肝,捐肝手术能否成功,很快牵动了观众的心。
这个难题如果放在一个三口之家面前,几乎没有悬念,父亲一定会捐肝。但濒死的孩子从小在父母离异的环境中长大,母亲因为积怨,拒绝给父亲探视孩子的机会,这也造成了当孩子面临生命危险时,母亲和父亲同时陷入尴尬的境地——一个懊悔于这么多年没有给孩子父亲探视,一个面对的是十多年没有太强情感联系而一上来就要拿掉自己肝的儿子。
王耀庆的初次选择十分符合他的形象。精致利己的商人,能够用钱解决的,不动用身体和情感的成本。当主刀医生向这位父亲讲明肝移植手术的必要性后,王耀庆饰演的罗海涛的第一反应——“我有脂肪肝”,第二反应——“能不能借一步说话?”他想通过买器官的方式解决身上背负的伦理问题,但主刀医生明确表示,这个肝,只能由他捐,没有别的可能。
人们很快便感受到这位父亲的冷漠。王耀庆脸上的微表情,从进医院、到得知手术方案,到提出他自己的方案,似乎从来没有明确会站在垂死的儿子这边。他看起来是一个不想陷入麻烦的人,但如果他不按照社会伦理做出选择,他依然会陷入道德困境:一个对孩子见死不救的父亲,未来可能面临无休止的社会谴责。
正当所有人都对冷漠的父亲不报希望时,张晚意饰演的天才医生以其对生命的坚持,反而追踪到了罗海涛冷漠背后的原因。他跟着罗海涛,发现他到产科忽然变得慈善柔软。原来,他还有一位即将生产的妻子,罗海涛在新家庭已经有了新生命的希望。
剧情发展到这,不止医生,连观众都会笃定这位父亲一定会选择见死不救。因为从投入和回报来看,他最利己的选择已经太过明显。无论十七岁的儿子需不需要他,他需要的新生命即将到来,他大可不必冒着自己一死的风险,去救一个也可能死的孩子。
也许正因王耀庆身上同时兼有暖男和渣男的气质,让我这样的观众实在琢磨不透他真正的选择。在他深入生活日常的表演中,厌恶、为难、尴尬、冷漠,与和善、幽默、彬彬有礼一道,共同构筑了他面孔的独特氛围。
前一秒,你觉得他会推卸责任;下一秒,你又觉得他可能还是个好人。而他不需要太用力的言语、太夸张的肢体,就能将处于这一精致阶层的人的状态表现得自然松弛。他们太善于将问题掩藏,将自己稍有不适的距离感微微释放——但当中仍有一大段灰色地带,你无法接近他真正的内心,无从知道他将如何选择。
正因这种在临界点的模糊状态,为王耀庆饰演的父亲的选择,带来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悬念。而这个悬念明明是那样重的选择——如果想象别的中年男演员来演,定会表现得如同一个伟岸的父亲的符号,将人性的“边缘”刻画得过于清晰,以致故事失去神秘。令我赞叹的,恰恰是王耀庆身上有种模棱两可的氛围,自然塑造了这位处于两难境地的父亲,一方面人们对他没有太强的希望,一方面又保有一丝希望,因为他似乎只是在善的边缘徘徊,离真正的恶很远。
罗海涛最终决定给儿子捐肝,让所有期待的人们放下心中大石。掌握肝移植手术的医生们在一分一秒中与死神搏斗,观众的心也系于年轻的生命,期待他能获得父亲和社会的拯救。然而,这个故事的残酷在手术完成后突如其来——罗海涛在术后不久死亡,突然沉重地敲碎了所有人的心。
当观众们都以为孩子的生死是这个故事的焦点时,万万没想到,罗海涛的死来得猝不及防,竟成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故事一步一步紧张发展至此,让人们以为,生死原本可以在选择之内。然而罗海涛的死又轻易推翻了一切:死亡就是这样突然,它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即使医术高明,即使人心善良,它也不能被精准地防护在边界线之外。而它的突然造访只会带来一个可能:时间永久地逝去了,生命永无可能回头。
一个普通父亲的一天,就这样突然开始,又突然结束。他被孩子的车祸打断,又迎接了新的女儿,一边决定是否要用自己的命去赌一把,让儿子能够起码再活十年;一边又要做好准备,他可能两个孩子都真正失去,因为最大的风险是他自己的死亡……
当那封准备好的遗书被宣读时,我们才发现,这位普通的父亲,已经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准备。他精致的伪装、博弈、踌躇,都不过早早告诉我们,他可以体面,但他没有超能力达成所有的圆满。当他计算出最不利于自己的一种选择却仍然做出这种选择,只有“爱”可以解释一切。他相信他的儿子也深深地爱着他,值得他付出自己的生命。
王耀庆宛若在天堂的一段独白,克制而平静。尽管是汹涌的挣扎的情感,在短短时间内做出的生死抉择,他却没有将这份独白变成激情的讲演,为他的死亡增加炫目的光彩。——令人感动的恰恰是演员在表演上从始至终这样自然的处理。无论他做出利己还是利他的选择,他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持体面,哪怕是摊开他的心,我们依然能够感到,一种恰到好处的礼节始终掌控了平衡——令他不会在死亡面前丢掉尊严,而他依然将自己的行为归结于一个平凡父亲会做的选择,因为普普通通的父子交流的瞬间,足以让他相信生之美好。
当罗海涛结束他在剧中的使命时,观众也跟着他平凡却又极不平凡的一天,经历了生死考验。《非凡医者》会将你带入下一个有关抉择的故事——正如真实的医护人员每一天面临的困境。而对我们普普通通的观众来说,只要抬头看一看阳光,就能额外感到生命的美好。那四个字永远会在抉择之后如圣光显现:珍惜眼前。
天才怪医这个设定一开始以为是什么爽文剧本,毕竟“天才”两个字对本人这种智性恋来说吸引力挺大,不过看了之后才发现。这个剧是以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男主视角展开,随着剧情故事的发展,在逐渐融入外科集体的同时,去以医生的视角去看医院中的众生相,是一部暖心治愈向的剧。刚看了三集,便感觉这部剧的人物塑造做得十分出色,故作此记录。 首先是极其不擅长社交的阿斯伯格男主开始。作为串联单元故事的主线人物,他的成长与救赎自然成为了本剧所聚焦的一点,他有着姐姐去世的童年阴影,并以此立誓将绝不会让任何一人生命在他眼前逝去,然而现实却是事与愿违,不擅长情感沟通的他只能站在一旁笨拙的看着这一切,看着因为罗海涛去世而内疚自责的贺同和嚎啕大哭的杜萌,那一刻,他的呆滞愣神让我对这个人物的遭遇感到无比心疼,他只是一名新人医生,却要在入职后的不久去迎接一次病人猝不及防的死亡......然而,这又是他成长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必经之路,自我救赎这件事情,从来便不是一件易事。
当然陈辉能够进入普云医院的最大契机是因为遇见了爱才心切的院长,在外人面前他是颇有威望和领导力的院长身份,但在陈辉面前,他是却有着慈祥如父的一面。当陈辉紧张心慌得不知该如何顺利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他总是会鼓励他引导他,我想就算小时候父亲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使他间接成了一名症状严重的阿斯伯格患者,但人生路上有这样一位老前辈带领,也同样会有逐渐治愈的那天。
还有院长的老对手江副院长,演员是冯雷老师,加上一开始他不同意陈辉进来的时候我理所当然地把他当成了个反派看待(冯雷老师dbq),而且后面罗海涛事件他揪着无辜的陈辉不放的时候,我的误解更深了。直到后面,将陈辉放在柜子里的信如实转交给了罗海涛的妻子杜萌,没有从中做任何手脚,才发现我其实想太多了...其实,他只是要对医院中所有的病人和医生负责,只是想维护医院的名誉罢了。
当然还有陈辉的直属领导刘主任。说起刘主任那是相当爱岗敬业有担当有主见的一个角色,而且还是个护犊子怪,谁欺负了自己带的实习医生他一定会坚定地站出来维护反驳,但私下却是个“妻管严”,初恋女友上线的时候,自己坐在老婆马兰身边大字不敢吐一个,小眼神频频望向自己妻子,最后还被同事们调侃“家里着火”,也是一个名场面了哈哈哈。而面对丈夫曾经的初恋、现在的患癌病人李敏茹,作为一名专业且负责的医生,马兰选择了关怀和主动靠近,并没有纠结李敏茹曾经的过往,她只知道现在的李敏茹是正在假装坚强的抗癌患者,是需要陪伴、照顾的病人,就像医学誓词中提到过的那样,“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最后,李敏茹在马兰怀中嚎啕大哭的镜头仍然历历在目。
而王凯呢,本以为他也是个跟主角不对付的老油条医生,结果人家其实是担心自己的老同学刘主任出事选择让实习生先顶在前头(可怜的贺同)、以及因为作为住院医背负着周转率的压力(不得不说这点过于真实了),在符合出院标准的情况下给病人办理出院,并同样共情因为生病而耽误工作耽误挣钱的病人,他是一个鲜明活泼的角色,在各自的立场中,没有极致的善恶之分,人心都是复杂的。
当然最后还有陈辉的两个同期小伙伴贺同与袁野。贺同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塑造得很饱满,极其擅处人际关系但却因为抢救失败了一次,便陷入到从前失败过的阴影中来,本以为他克服内心的行为是通过别人的话疗,但编剧没有采用这种老套无聊的形式让贺同迈过这道坎,而是让他在顶着内心巨大的压力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操作,这等心性,此后必成大器!而袁野则是个很认真自信的人,可以说是普云外科里热血善良小白兔。面对自己的老对手贺同以及公认的天才选手陈辉,她始终站在他们身旁,与他二人并肩同行,从未掉队。当贺同失误的时候她陪伴在他身边,陈辉没能顶住病人离世的冲击狂奔出去时,她也会和贺同一起冲过去紧紧地拥抱陈辉,三人组的友情真的很美好。
最后便是第一个单元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幸福美满的家庭中陷入挣扎与抉择的罗海涛、与前夫有矛盾但最后却能为了病重儿子,低声下气求前夫捐肝救命的王文娟,还有在幸福生活触手可及的时候失去心爱的丈夫,最后还是在尊重与大爱中选择谅解的杜萌…这个单元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真的很绝很感动,短短几集下来不管是主角团还是单元配角都刻画得很是精彩,真情实感地推荐!!
周播五集追完之后,首先很满意的一点是这部剧没有感情戏,做到了一切围着剧情和人物走。其次觉得这部剧的剧情内容很真实,情感丰富。剧情有泪有笑,也很有温度。导演的叙事能力很强,不仅描绘了医院内医生治病救人的那种惊险场面,也展现了工作之余医生护士间的嬉笑打闹、日常八卦的情节,为整部剧增添烟火气息,使内容更加完整动人。
以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天才医生为切入点,向观众展现青年医生的自我成长与自我治愈的故事,这种设定不好拍,人物如何呈现,病情的程度,如何落地,都是难点。就像陈辉因言行不同于常人且与人沟通困难,缺乏同理心的“耿直”性格闹出许多笑话:前有在地铁上被要求给孕妇让座,直言那是腹部肥胖;后有吃瓜刘主任,在众人面前说他“老房子着火了”,病情使他不通人情世故,但也造就了轻松的笑点和看点
说这部剧有温度,也是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就是不同于其他医疗剧偏白偏暗的调色,这部剧整体的色调都较为温暖,让人感觉舒服的很,再配上恰好的bgm,不可不谓是视听享受;故事性上,比如第一个单元的主角——罗海涛,他的出现承包了这几集的所有笑点和泪点。他既为人父也为人夫,一边是等待肝脏移植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亲生儿子,一边是即将临盆生产的现任妻子,每一个身份都承载不同的责任。当他陷入两难的抉择时,小可爱陈辉上线——当初要治病救人的执念和他的疾病产生的刻板症状,让他一直坚持着跟在罗海涛后面暗中观察,就算被罗海涛斥责也不为所动。不过,卫生间里罗海涛故意将水甩到陈辉脸上,暗戳戳报复的行为也实在有趣但后来看到陈辉被病人家属揍的时候,罗海涛还是上前挡住了对方,虽然后续吐槽“莫名觉得心情舒畅”哈哈哈,舅舅的喜剧人属性真是爆发得恰到好处~
最终决定为了儿子,也为了自己的不后悔选择捐肝,他在进手术室之前托腮的小动作,可以说是在掩饰自己的紧张与害怕,但显得他又是这么样一个生动的人。可是这样一个幼稚可爱,活力十足的他,上一秒还在尽情施展幽默魅力的他,下一秒术后离世,让人猝不及防。尤其在看完他给妻子写的遗书之后眼泪止不住的流。是爱让他犹豫不决,也是爱让他坚定选择。
如果说5集前半哭得人脑壳疼,那么后下一个案子就让人忍俊不禁,因为敏茹与刘主任的微妙关系,在讨论手术方案时每个人都察言观色高情商发言,只有陈辉直接“煽风点火”,凭一己之力将这修罗现场变得乐趣翻倍,那段我真的看了不下五六遍哈哈哈!实习三人组八卦敏茹跟刘主任的时候也像极了日常吃瓜的我,虽然陈辉懵懵的就在哪儿听,不过也是非常珍贵的三人小分队的温暖时刻了~
但很让人感动的一点是,敏茹事件里,就算马兰、刘振巍与她之间的关系略有微妙,但马兰身为医生和好友,也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她完成手术和治疗,敏茹假发掉下来之后最脆弱的一面展示出来之后,马兰的拥抱真的温暖而又有力量。
看到现在,这部剧不仅仅是通过阿斯伯格的男主视角去展现医患关系、描述人间百态以及向大众传达医生救死扶伤的的职业精神,更通过细小的人物特征使整部剧充满人情味,变得更有温度。故事有欢笑也有泪水,在没有感情线串联的情况下也能做到如此程度,能通过复杂的情绪和矛盾使人物形象在观众面前更加真实可信,让人观感非常舒适,这部剧的后续故事值得更多的期待,我先回头二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