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谢利 Chéri(2009)

谢利 Chéri(2009)

又名: 熟女宠爱(港) / 真爱初体验(台) / 情不自禁爱上你 / 淑女宠爱 / Cheri

导演: 斯蒂芬·弗雷斯

编剧: 克里斯托弗·汉普顿 柯莱特

主演: 米歇尔·菲佛 弗朗西斯·托姆利 汤姆·伯克 鲁伯特·弗兰德 休伯特·特勒根 乔·谢里丹 凯西·贝茨 托比·凯贝尔 菲丽希缇·琼斯 艾本·叶尤 阿兰·秋林 贝特·伯恩 尼古拉·麦考利夫 安德拉什·哈莫里 盖伊·布朗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法国 德国

上映日期: 2009-02-10

片长: USA: 86 分钟 IMDb: tt1179258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夏洛特(凯茜·贝茨 Kathy Bates 饰)和米雪儿(米歇尔·菲弗 Michelle Pfeiffer 饰)是多年老友、闺蜜,她们曾经是裙下臣甚众的交际花,如今年华老去,只能在华屋美食间消磨时光回忆往事。夏洛特的儿子谢利(鲁伯特·弗兰德 Rupert Friend 饰)十九岁了,她很为儿子沉迷酒色担忧,因此把他交给米雪儿管教。虽然一个徐娘半老,一个风华正茂,但两人不可避免地相爱了,米雪儿成了谢利的导师和情人,他亲昵地叫她“诺诺”,米雪儿为自己多年没体会过的炽热情感而害怕,因这毕竟是一段禁忌的关系。谢利不可避免要走入婚姻,娶了同龄的富家女孩,但和米雪儿的关系却没办法轻易了断……

演员:



影评:

  1.  有些老女人是很经老的,她们削瘦,从背后看还是一副少女的玲珑骨骼,转过头来,暴露颈部的些许苍凉也不会很触目,反而惹人怜爱;她们苍白,回眸舒臂,你会不由自主被她的兰花手指引,走入神秘的原始洞穴,那里有一只潮湿的兽在蠢蠢欲动,她们甜蜜,把蜂蜜涂在灵魂深处,于是光明正大地招蜂惹蝶;她们忧郁,周身散发出酒精哀愁的气味,薰得人情难自控;她们很老,正在褪色,生命里的玫瑰红正一层层剥落,这凋零的过程异常迷人,上至年迈老翁,下至清俊公子,都无一幸免地成其裙下之臣。那么,什么样的老女人才具备此等魅力?既是讲五十岁于她来讲真地只是数字概念,用胭脂扫一扫,在镜前摆个昂首叉腰的姿势就能回复辉煌时代,很神奇,也很真实。蜜雪尔·费佛在《谢利》中就扮演了这种特殊的老女人,她就像某个蹊跷的传说,一段烟花散尽的艳史,一根发出过美妙声音的断裂琴弦,注定要被男人放在枕头上意淫的。

         《谢利》是蜜雪儿的个人秀,尽管对手是个眼睛生得很漂亮的美男子,狂野放荡,每次出现都摆出杀人的表情,却被蜜雪儿扮演的老女人莱娅灭于无形。很普通的姐弟恋故事,甚至都没咂摸出风浪来,电影便结束了,然而我打赌,你永远忘不掉蜜雪儿在末尾的那个脸部特写,眼圈黑沉,笑纹深长,和《危险游戏》里那位阴险的公爵夫人一样不可救药。可恰恰就是这样的女人才扛得住挑剔,半裸起来风韵极佳,肩头还是单薄精巧的,微微泛起一点沧桑的涟漪,你还会误以为那是吹皱的春水。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和现在不一样,诱惑太多,脂粉堆里做的戏也很杂,所以身为过气交际花的母亲夏洛特对儿子的前景很担忧,纵情酒色是没有问题的,十九岁就是挥霍得起的年龄,可到了该收敛的时候却收不起来才是最头痛的。因此那时候的交际花都达成共识,把儿子交给亲近的闺蜜管教,这就是谢利与蜜雪儿相爱的原因,因为岁数与阅历的差距,她才能既当情人又当母亲,约束他的举动,让他戒掉酒瘾与鸦片瘾。好比成熟端方的薛宝钗劝宝玉戒饮冷酒,宝玉听得很,这才是令黛玉吃味的地方,因为比她老的女人就是有这个优势,可以随时调节到“长辈”的位子上去,勾引出男孩的崇拜之情。莱娅这个老女人也起到同样的作用,可见那是众母亲们私下里达成过共识的,给儿子找个榜样,炮制熟烂以后再切断这条脐带,让他和门当户对的女孩结婚,从此做个品行优良的绅士。

        老女人莱娅很清楚自己将来的命运,所有她这个地位身份的女人都应该清楚的,可就是有那么一点不甘心,特别是动了真情之后。她是多么悲伤,像赌场失意的常客,在每个夜里独自哭泣,亦哭得很美,像白色雏菊用叶瓣托起了几滴冷雨,所以秋季特别适合她,用面纱蒙脸,走在满地萧瑟的庭院,怀念英俊少年靠在镂花门廊边的样子,他修长的双腿交叉在她体内,从未拔去。老女人可怜巴巴地推拒,假装傲慢甚至不在乎,要撑起作为交际花的尊严,可男孩却死缠住不放,他愈纠结,她便愈美丽,这是暗厢逼出来,比任何保养都有效,哪怕风烛残年都还张挺着鲜嫩的枝叶。即便总归要被抛弃,莱娅还是美到不可方物,她走到哪里都是一只吸引眼球的天鹅,轻盈的丝绸与雍容的丝线都与她无比搭配,薄纱镶拼出的晨缕把她衬托得像一片天使的羽毛,圣洁高贵的老天使,淫欲在嘴角漫出来一点点,刚刚好用来挑逗。老女人懂得把握这个分寸,知道何时该出击,何时又刻放手,跟了她六年的年轻情人结婚那天,她给自己买了只大号的绿宝石戒指,纪念死去的爱情。老女人不会像小姑娘那样撕碎男友的照片,她们会用物质安慰自己,既实用又空虚。
        我猜很多心气儿高的女人都希望五十岁以后会变成莱娅,唯独我更接受富态的夏洛特,后者起码不会有太多纷扰,可以安心享受前半生靠美貌挣来的财富,如今仿佛是脱掉了“工作服“一般的美皮囊,一身轻松。莱娅有些想不开,非得把皮囊披着,想披到死,不管它是不是太旧了,这分明就是不服老,与岁月的刀锋争斗,终也斗不过的,在爱情上都妥协,还有什么是不能妥协的?想到这一层,不晓得有没有悟出来了,然后放下了。
  2. 他呼唤她的名字,亲昵的叫她诺诺。从舌尖发出的那个音,暧昧纠缠,似他们之间的感情。

    谢利是这样忧郁的美丽少年。孩子气,脆弱迷惘。他的眼中常年弥漫浓雾,是不能被人轻易碰触的疼痛。

    他那么美。苍白俊俏。而且那么年轻。她没有不爱他的理由。即使在他们之间,横亘的是几十年的岁月——她看着他长大,在他的生命中几乎充当教母的角色。

    她说你知道你的眼睛为什么那么美吗。因为它是SOUL的形状。灵魂。鲽鱼。她的指肚滑过他眼角的肌肤。他微笑倾听。
    后来他便在母亲的华丽花园里亲吻了她。十九岁的夏天。他拒绝她亲吻额头的行为,要求一个吻,属于成年男人和女人间的,关于爱情的亲吻。
    我清晰的看到她的惊慌失措。在情爱的世界里称王许久的女人,在失去青春的时候,突然遭遇到意外的求爱。矜持或者理智,让她骄傲的提起裙摆。
    但是她拒绝不了他。

    谢利站在黄昏的花园。玻璃门在他的身后打开。他就像水晶一样的男子。光华四溢,并且易碎。
    她轻轻握在手里,小心拂拭。以为放纵自己只是一个夏季,却这样过了六年。
    爱情是这样奇妙的东西。
    对于久经情场的交际花的她来说。一切都来的不可思议。

    结束只是情理之外又意料之中的事情。
    她带他享受了情欲。而他终于要回归正常的生活。所谓正常的生活,是娶一个清白的拥有150万法郎的年轻女子为妻。其后,生儿育女。
    生活对于谢利来说,是这样的理所应当。
    她是他的导师,母亲,朋友,情人。扮演了他生命中所需要的任何角色。唯独不是妻子。

    我看着两个人轻描淡写的述说即将举行的婚礼。她淡然为他收拾行李要求他搬回家去。她说你要对她一点。现在轮到她了。我们结束了。
    她的语调那么平静。像以前很多次一样,轻易的结束掉一段感情。波澜不惊。

    他戴着她买的珍珠领扣举行婚礼,新娘19岁。美丽的像没有心肺的洋娃娃。
    她在那天买给自己一枚绿色宝石戒指戴在中指。一边吃冰欺凌,一边流眼泪。
    她很早以前就不再年轻。可是心还是会痛。原来她从不曾爱上一个男人。这是第一次。或者也是最后一次。

    此后的日子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成了一种折磨。
    思念的痛楚。无时无刻。不曾断绝。
    他在疾驰的火车上皱紧眉头,问身边的妻子,你知道为什么我的眼睛那么美吗。
    因为我爱它?
    不。因为它像SOUL的形状。他漠然放开搂着她的手,将头转向一边。

    爱突然变成了这样令人不快乐的事情。
    她木然的看着英俊的男人在她身上进出,而他面无表情的进入自己的妻子。温顺的女人终于在卧室里嚎啕大哭。你不爱我。为什么要娶我。

    影片漠然的继续。

    年轻的男人终日徘徊在她家楼下。神色憔悴。不曾也不肯归家。只是执著等待。
    日复一日。等她自温暖的海边归来。
    然后去见她。
    而她亦一直等待,等着他臣服于自己的感情。计划一场私奔。
    所有的一切她都可以安排。只需要他跟随而已。

    但是谢利不曾答应。

    我不能相信。他那么爱。为什么要拒绝。

    那一刻。他仿佛仍是那个十几岁的少年。他暴躁的挥舞着双手。恨她永远待他如同小孩。

    我看着谢利如同幽魂一样日日盘旋守候在她家楼下。容颜憔悴。目光黯淡。
    爱原来是那么让人身不由己的一件事情。
    可是他最后仍是不肯跟她走。

    她抚摸他的脸。眼泪就轻轻滑落下来。
    他尝到了青春的味道。也许未必尽如人意。但总想得到更多一些。生命充满了不完美。处处都是遗憾。她比他早生许多年。太多年。
    她尝到了他青春的鲜美。
    他却只能碰到她迟暮的气味。
    仍是美。风华绝代。不能不美。但那美是即将凋谢的花。是她捧着送到鼻尖的那朵——看似开的正好,一碰就碎啦。
    他们如此深爱。只是没有办法在一起。

    距离第一次在纯真年代里见到蜜雪菲佛,时间已经过去太久。在那她还是在自己的成人礼舞会上穿黑色缎子裙,说全美唯有这里让我觉得幸福可期的女人。
    此时,她越发消瘦。
    手臂。身躯。脖颈。修长而清铄。穿着一袭袭剪裁简单的印着东方花朵的绸缎长裙。束腰。盈盈一握。黄色卷发垂到腿际。眼睛湛蓝。静若赤子。阅尽千帆,独独爱上花树下的那个美少年。

    她一直记得那个下午。她走进花园的小径,遥遥看男子背靠着长满藤蔓的玻璃拱门。那一幕真的很美。

    谢利有一张酷似吴彦祖的脸。英俊非凡。桀骜不羁。又天真孩子气。成年男人身上混合着这样的特质,是危险的气息。
    如果要用一种植物描述他的话,那么只有罂粟了。
    那种红色的艳丽花朵,在风中奇异招展,舒展的柔软花瓣,糜人的香味。致命的诱惑。
    只是这一次,他摧毁的是自己。

    谢利在长街上最后一次侧身。凝重且迟疑。
    她站在落地窗前只能捕捉到到他的侧面。那一刻,在她眼前,他仿佛瞬间成熟,作为一个成年男人做出理智的决定后绝然离开——仿佛这样他曾被亏欠的成长便足以得到补偿。
    他妄图以离开获取,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快乐。

    命运总是以难题的形式铺陈开来。并不因谁美丽便格外获得怜悯。
    谢利最后握住左轮手枪在自己的太阳穴上开出美丽的血花。只是因为绝望。他被自己连绵不绝的绝望淹没。
    对于她来说,至大的遗憾是比他早出生太多年。而他却是因为多年之后发现自己错过的是今生唯一爱的女人。
    他抗拒依赖她的事实,终于被内心的真实击垮。在前进的道路上,她一直真切的引导他。在他强烈渴望新生的要求下,她被迫放弃他。而他最后只能放弃自己。

    这段罔顾道德尘世的爱情只能轰轰烈烈以悲剧收场。

    他曾经哭得像个孩子。他一直是个孩子。他有一具走失在丛林里的灵魂。属于少年的谢利。孤独盘旋,终其一生亦无法走出。
    他们找不到其他的相爱模式。彼此折磨之后只余下绝望。
    绝望是一把手枪,最后穿过他的面颊。亲吻他的头颅。

    影片很短,只有两小时多一点。但是我很喜欢。
  3. 无数名家、大家,他们的文字之所以拥有长久的生命力,除透视了真实的生存环境,满怀责任感地为历史留下了一个用文艺建立的生活坐标系外,其更大的魅力或许在于作者用专属的思想,修葺的永无枯竭的灵欲甘泉,即便被时光截流、掩埋,它依然存在,只待有心人凿地汲取。

    查看法国著名女作家茜多妮.加布丽埃尔.柯莱特的生平及履历表,会收获一部异常前卫、瑰丽、耀眼的情景剧。有关她自己的故事绝不逊色于她笔下曲径通幽、缠绵悱恻的爱情小说。

    对柯莱特文字的喜爱,缘自《琪琪》,对她笔耕不辍的艺术才华,及其在法国文坛的魅力更是心怀敬意。但对我而言,热衷八卦,不能免俗,甚至在阅读柯莱特文字时,对她私生活的浮想联翩全然超越了文字的馨香。

    三段婚姻,及一场任由舆论纷飞依然维持了四年的同性爱,成就了她四次充满神秘的蜕变。从平凡渐入伟大,使一个受世俗教化的小女孩儿,成长为自主、叛逆、独立的新女性代表,头顶耀眼的光环,任何人得此厚爱,想必都会感激生命赋予她的智慧。

    19岁嫁给年长自己15岁的丈夫维利,在当时此厮有名有势,但人不厚道。柯莱特随笔涂鸦所著的《克洛迪娜》四部曲都被维利窃去,私自发表,盖上了自己的大名,据说他还曾逼迫柯莱特“快乐”地做他的文字枪手。这个故事一开始就不是喜剧,两人关系恶化,最终分道扬镳。

    之后柯莱特开始了独立创作的道路。在遇到第二任丈夫之前,柯莱特游走在同志圈玩了一段同性爱,在剧场的舞台上与一位女演员接吻,引发骚乱,自此她的这部剧也被禁演。柯莱特40岁时与《晨报》总编辑亨利男爵结婚,育有一女,不久她的婚姻再次解体。在有关她与女儿的关系上,她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个糟糕冷漠的母亲,这是事实,她对女儿的亏欠,成了她在弥留之际最不能释怀的遗憾。

    在柯莱特63岁那年遇到了小自己16岁的莫里斯.古德凯特,两人结婚,年轻的中年小伙莫里斯陪伴柯莱特到生命的终点。最后一段婚姻显然是幸福的,这时期也是她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呈现佳作的黄金期。

    我个人认为,简单介绍柯莱特的私生活,对于观赏改编自柯莱特同名小说《谢利》(1920)的影片《谢利》(2009)有诸多益处。柯莱特的小说总是带有直率的自传印记,哪怕蜻蜓点水,都表露出毫无扭捏之态,这种文字风格是无法让读者摆脱作者,忘记作者的。

    并非刻意比较,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巴尔扎克的《交际花盛衰记》,同为讲述青楼女子的故事,意境完全不同。《谢利》显然避开了凄惨悲凉的氛围,取截然相反的视野,推出了与上流阶层左右互动的小资情调。就如电影开片时,所罗列出的花名册。19世纪末开始,直到一战前,这段时间在欧洲被称作“美好时期”,那是推崇声色犬马的时代。真是长见识,戛纳卡尔顿洲际酒店的圆顶原来是按照西班牙舞妓La belle otero的胸部设计的,这位“了不起”的欢场女王至少做过欧洲六位君主的情人,还引发了男人为她自杀的“风潮”,最后97岁高龄的Otero于1965年因心脏病在法国去世。如此华丽奢靡的开场,给电影《谢利》注入了有声有色的广告,这是部无暇顾及其他,只讲世缘情爱的视听小品。

    年龄似乎是个巧合,或许是个已安排好的巧合。谢利决定终结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一年19岁。作为一代名妓的掌上龙珠,富裕的家境,及耳濡目染的生活方式,让他过早地踏入了荒淫浑噩的舞台。这段被概括的生活是塑造谢利人格的重要过程,但不是本片的重点,关键在他见到“努努”后的一切变化与成长。

    “努努”又叫莱亚,谢利的教母,曾经与谢利母亲斗艳争芳的同行姐妹。如今,脖颈上的横纹,松弛的皮肤,都泄露了她芳华不在的悲哀。但她依然美丽,在公众场合,依然像朵怒放的鲜花,不可方物。她风光无限的过往并未在胶片上留下痕迹,为合并两个人的人生,攒一个美丽的故事,电影始于爱情滋生的地方。

    谢利爱上了像母亲一样的努努,努努真心真意地做了小谢利六年的情人,直到谢利被迫迎娶富豪家的千金,以壮大家族的名誉、财富。生活由甜蜜变成痛苦与折磨,爱情也从阳光下躲进了阴暗里。不知道要不要怪罪谢利的母亲?我的问题太幼稚,以出卖身体营生的女人多半是不会懂得爱情的。即便老妓女成全了自己的儿子与老姐妹,这爱情或许会在更加残酷的决裂中消失,那还不如留下完美的遗憾。

     其实剧情并不复杂,三言两语就可说明,但情很重,我希望用两种方式解读。
    从谢利的角度看这段“无疾而终”的爱情,可看到一颗生命陨落的痕迹。对谢利来说,生命比爱情轻薄,确切地讲,他的人格中缺失了承担生命的其他力量。这在很长的某一时期,被作为阴柔的美德存在着,它滋长在男人体内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于是在戏剧中演变成了悲剧。相反存在于女人的身体里,那就是天性,要逆来顺受,要放弃自我,寄生在强悍的物种下,是悲剧也要像喜剧那样演下去。柯莱特换位塑造的性格特征,非常狡黠地反映了她对女性权益自由自主的主张。

    努努因无法忍受谢利结婚的现实,在谢利蜜月期逃离伤心地,之后得知谢利为她搬离了新婚的家,欣喜回归。这在谢利毫无规划的人生旅途中,被迫独自冥想,虽然是现实的,但绝对是残酷的。似乎是一段不可避免的自我迷失过程。看似可怕,却十分可贵,结局并未给他成熟长大的机会,可能早就错失了成长的机会,他从此迷失方向,选择死亡,选择彻底消失,就有了很深的寓意。

    接下来从努努的立场给这段不伦恋写悼词。记得莫言先生曾在《白棉花》里写到,“小青年最初的恋人多半都是比自己大的女人,孩子半大不小,青杏半熟,有酸有甜,既需要母爱又需要性爱,大女人正好一身二任。”当然这是为《白棉花》的故事铺陈,但多少都采撷自生活。电影中,努努最后自我检讨,极力还原自己伟大形象,她犯了最自私的错,但这错又是唯一可通的路。几乎可以认定是她把谢利引入了绝境,在谢利找寻“母爱”影子的时候,努努以此为诱饵设计了年轻的孩子,结果可能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谢利是完完全全的“孩子”,他从没长大,也没能力长大。

    绝没有怪罪努努的意思,这女人也是一个悲剧符号。不伦恋,忘年恋,不管是什么,努努把它当做真爱,当做让生命绽放意义的土壤。土壤消失了,生命的意义自然不复存在。这里没有大标语、大口号可喊,就是爱情闹的。幸亏现实待柯莱特不薄,她的姐弟恋修成了正果。

     影片结尾略显仓促,或许是后续的旁白打破了唯美的意境,想想谢利犹豫不决的背影,也就看到了他那浮萍般飘忽不定的未来了。而努努直视镜中的自己,脸苍老了,眼睛苍老了,心也苍老了,她的前路也苍老了,我看到了这些。

    喜欢柯莱特的文字就在此,尽可指责你不待见的一切,也尽可喜欢别人所不齿的一切,这纷纷扰扰的红尘中,一阵风就可带走前尘往事,爱情中的错与对,分不分,都没有了任何意义。

    最后赞一赞米歇尔.菲佛,精美的古典华服穿在她身上,一点没瞎。不仅演绎出了半老徐娘独有的风韵,不减一丝一毫高贵优雅的气质。加上纯熟的演技,轻松地把鲁伯特.弗兰德带入戏中,两人的配合看不到缝隙。



  4. 谢利爱莉娅,我真是不明白,直到他对他妻子说:“我们俩就像两个孤儿似的”,才悟到:她对于他,是温柔的母亲,比他亲生的母亲好太多。她温柔、有情趣、教他如何去爱,而且为他指引方向。谢利从未生长出自己寻找方向的能力,他那么需要她的指引。正如她抱怨说为他花了很多钱,他撒娇地说:“为我花这么些钱不值得吗?”Oh, my God! 小男人当得如此心安理得,真乃一绝。其实他怎么会不心安理得呢,莉娅是他的教母啊,有求必应、充满慈爱的母亲,她为他花钱难道不对吗? 可惜他离开她以后,就遇到了他“拥有一切,可惜一切都毫无意义”的问题,只能再度回到她怀抱。当她开始贬低他的妻子,他立刻让她不要破坏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是她让他好好爱妻子的,因此她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那么纯洁和高尚,可如今她却像一个恶毒的妇人在诅咒自己的情敌,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事实。然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神殿里的女神像坍塌了,还有什么理由再留恋? 可她,一听他这么说,立刻羞愧了,开始自责,责备自己不善良、心胸不开阔,给他的爱不够好,没有给他正确的引导。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是爱他的,只想给他他想要的:他需要母亲,她就当母亲;他想要情人,她又是情人。 可惜他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他意识到她是他一生中唯一爱的女人的时候,他朝着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他恨自己那天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她吧,他认识到他失去了他最珍贵的东西吧? 我常想男人为什么会长久地记着比自己年长的爱人,那个“爱”从何而来?后来想,也许是像依恋母亲、感怀母亲的恩情一样,永久地记着那个教会自己如何去爱的人吧,爱的对象会变换,然而爱的方式却是那个人教的、已经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无法割舍。 看到一句恋爱箴言对女孩子说:不要爱上比你小的男人,因为他会成为你的“学生”,而学生总有毕业的一天。 Sally说,男人要成长就要不断地犯错,因为他们是通过这种方式去成长的。男人总是要犯错的,没有不犯错的男人,区别只在于他犯错的对象是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