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梅笙
1992年的《火玫瑰》,欧阳海潮这个人物,放在今天看,估计是没人能写得出来了,她的复仇之心是那么的坚定,即便面对乔立的爱心感化,她不能说自己不爱这个男人,但她也绝不能为了这个男人放弃复仇,在乔立的眼中,他总是把海潮看成是他助养的那个小孤女,后来他无意在一次舞会上看到了长大后出落美丽的女子,一见倾心,其实他们两人最后的分手应该是最合理的结局,再添加海潮的思念或后悔希望与之破镜重圆,就有些败笔了,因为乔立最后必须正视一个事实,就是海潮早就不是那个小时候的孤女了,从他第一刻见到的海潮,就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也没有人能够左右的对象,我甚至可以说海潮在无形中利用了乔立,她总是哄他说自己会放下过去,可她很显然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放下,否则她不会一直想回香港,她不会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一把枪冲动的想与仇人同归与尽。试问谁会释怀呢?让自己家破人亡,让自己的妈妈失心疯,长年的流浪街头,靠捡破烂为生,最后还葬身火海,又是谁让自己的哥哥一夜之间成了白痴,又是谁把自己卖去做军妓,受尽屈辱?在看到后半段的时候,很是奇怪,乔立为何会认为自己有那么大的能量,可以去化解这样的仇恨,也许他这么做的动因无非是因为他爱这个女人,于是他自欺欺人,不愿面对现实,也许他怀念那个对他写信倾吐心事无话不谈天真可爱的少女,总之欧阳海潮是势所必然的要进行她最后的复仇,不到把敌人的最后一颗牙齿拔光誓不罢休,从复仇的角度,她这么做是正确的,斩草不除根,那算什么真复仇。但这恰恰也成了压垮乔立的最后一根稻草,这部剧里的爱她的两个男人,似乎都不愿意或不能够面对真实的欧阳海潮,前者是不想面对,后者是无法理解,这大概就是复仇者的宿命,她必将走着一条孤独的道路。一个女人如果对一些原则的问题不想妥协,这就是势所必然的需要付出的条件与牺牲吧。然而就算结局有些烂尾,她至少斗死了所有的仇家,从容地活着,而今天的某些电视剧里的女性,面对迫害或所谓的爱情的夹击,却只有自己去死且毫无价值,就女性的塑造,却是真正的倒退。
看《火玫瑰》里的海潮在育幼院的朋友一珠,就觉得以前的剧本设计的太真实了,她自小父亲早逝,母亲再嫁,十二三岁就被继父强奸,她的母亲唯一能做的只有把她送到育幼院,也就是说她不是孤儿却成了孤儿,即便如此,在她长大工作赚钱之后,她还是不忘给年幼的妹妹买书桌(虽然那书桌是打折的,她们还不一定买得起)还给妈妈钱。而且很明显她的继父没有受到任何法律的制裁,她回家之前还要给母亲打电话以确定继父不在家。村子里的人讲到这事就跟聊一个八卦似的。
而方有主这人物,我只能形容为痴男子的爱情悲剧了,他人生最大的劫难也许就是遇到海潮,他是一个混社会的,却喜欢这样一个事事讲上进,端正严谨的女子,设想即便没有后来的事情发生,他与海潮就真的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吗?好像想想也蛮悲观的,他与她的关系,就是他永远都在仰望着这个女人,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当最后他得知了海潮在东南亚的不堪的经历后,心痛的去向海潮求证,问她为什么不告诉自己,海潮冷冷地说,我告诉了你,你又能做什么呢?方有为面对这份爱情有着深深的挫败感,即便这时候他们已经不在一起了,只要遇到她那种挫败感就油然而生。不由想到亦舒的《玫瑰的爱情》里写黄玫瑰的第一任先生,后来与她离婚了,怨了她一辈子,连他女儿脸上肖似母亲的泪痣都让女儿去掉。他的女婿最后总结了一句,他遇到黄玫瑰,是他一生的不幸。
乔立是剧中几个关键人物最亲密的人,却只是整个故事的旁观者!他是女主的恩人,丈夫,也是反派的儿子,兄弟!他不同于绝大多数剧的男主,当亲情和爱情有冲突时,总是用大篇幅来体现男主的纠结矛盾,或大义灭亲,或斩断情丝!而他没有,他有自己独立且成熟的三观,行事果敢,进退有度,他不认同父亲兄弟的所作所为,但不排斥彼此间的亲情。他对海潮有恩有情,但从不以此为筹码,强迫她回报或改变!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想用爱来感化别人,感化不了他就放手,不会钻牛角尖!所有人都在改变,唯独他一直是那个自尊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