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I Never Cry
导演: 彼得亚雷·多玛列夫斯基
编剧: 彼得亚雷·多玛列夫斯基
主演: 佐菲亚·斯塔费伊 金嘉·普雷斯 阿尔卡迪乌什·雅库比克 Dawid Tulej 尼格尔·奥尼尔 沙恩·凯西 David Pearse 唐查·克劳利 考斯米娜·斯特拉坦 Zofia Przygonska Liam Gaffney 托马斯·德德克 Andrzej Klak 扎卡尔杰斯斯·马斯齐因斯基 Wojciech Skibinski
类型: 剧情
上映日期: 2020-09-23(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
片长: 97分钟 IMDb: tt10004368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2021年金鸡国际影展错过的电影,现在有了资源,看完感觉确实遗憾,很值得大荧幕看的电影。
影片主题并不复杂,女主角17岁的欧拉,在爱尔兰打工的父亲因为意外去世,她要去把父亲的遗骸接回家,开启一场对父亲的追忆之旅。
在询问劳务公司的时候,欧拉都不知道父亲的中间名,从这一幕开始就显示出她对父亲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一直贯穿全篇,迫使她一步步追寻拼凑出父亲的模样。
进入停尸间,她辨认不出父亲了,问了妈妈才知道,父亲在屁股上有一个胎记。当要衡量遗体运输费用的时候,她也不知道父亲的体重。当运回遗体需要一大笔钱的时候,即使是母亲都不知道他的账户情况。
影片没有描述父亲的强韧,父爱的伟大,而是他的默默无闻,没有多少人了解父亲,工作是他接触的最多的场所,但雇主也说不出他的性格,只是说他话不多,工作很努力,都是客套话。他好像只活在电话里,答应女儿,等她考上驾照了就给她买车,展示出故作强大的一面。
工友们说,父亲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情人说父亲喜欢画画,但也仅此而已。老板、同事,甚至情人,都是萍水相逢,他没有扎下根来。归根结底在于,拧螺丝钉的工作,都是面孔均一的人,就像港口公司的人说,“他和其他人一样”,甚至说出了引人深思的“他们不是真的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直到葬礼才出现父亲的照片,只有回到故乡才有自己的显影,在他乡无人知晓,只有一个被毁坏的头颅。
这里就烘托出影片另一个主题:移工问题。父亲是一个到爱尔兰打工的波兰人,换在中国语境,就是一个从西南大山到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工,他们被称为候鸟族群,往返于家乡与打工地,父亲是无数个中年打工候鸟的缩影,淹没在人海茫茫,死亡就是唯一浮出水面的时刻。
他的受伤来自于工地意外,但欧拉求告无门。父亲处于劳务外包和非正规工作的枷锁之中,劳务公司说,我们不雇佣人,撇清关系。港口公司的人说,父亲不是正式工人,而且他是替别人值班的时候出事的,因此没有他打卡的记录,得不到赔偿的。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这么做,我们可以合理猜测,父亲为了多挣一些钱帮别人值班。法院早已结案,草草了事。工友们受老板指示,不能参与维权。在工友们为父亲做守夜仪式的时候,他们说的是“希望你处在比我们更好的位置”,一句话道破他们的处境。
这种候鸟状态的另一端就是女儿,影片末尾,欧拉想拿父亲留下的钱给自己买车,她认为这是她应得,是父亲想要买给她的,劳务公司的人提醒了她,你甚至不知道她的中间名,你怎么知道他想要什么。为了赚钱远走他乡,和亲人的联系也只剩金钱。此刻,可以想象过年回家的父亲,买了玩具给留守的女儿,但女儿的眼神没有兴奋,只有疏离。
直到最后,欧拉也无法完成对父亲形象的拼图,斯人已逝,留下遗憾,化作骨灰装进木盒,永远在我们心中的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名字。
#鲁豫观影团 女儿直到父亲离开才知道他的中间名是塞巴斯蒂安,好像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都有着相似的家庭困境——缺席的父亲和被以好面子申斥的母亲。这样看来,我从不哭泣,并不是因为不想,而是不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哭。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并没有一个能够做自己的机会,就连任性也做不到。
也许女儿心里是这样想的。
我很喜欢听到的一个解读,女儿在追寻父亲记忆的时候遇见的人,身上都是父亲的碎片,在找寻父亲生前的记忆的时候,遇到的人带给她的是父亲回忆里不同的部分。他是一个不错的同事、他是一个体贴的男友、他是一个勤勉的人。他好像没有选择,这也是很多留守儿童的现状。并不是父亲主动选择如此的过活,而是生活所迫。
但是责任也不能为他丈夫和父亲角色的失职而开脱。他找了一个女朋友,也鲜有关心家人在国内的生活。但是他还是在为那个与女儿的约定默默努力的父亲,他是爱女儿的。
女儿很叛逆,看起来很拽很酷,可是却让我感受到的是并不知道如何面对生活琐碎的时候,给自己套上了一个厚重的壳,敏感至极却表现得麻木。这样的青春期形象是许多人的映射,包括我在内。她对车的执念会让人觉得,怎么如此的无理取闹,可是在成长的时候,所有人都逼着她去做一个为生活负责任的大人,却没有教她做一个小孩,想要一个东西,没有错,那是你答应我的。
就叙事来说整部电影是流畅的,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节点也落在了波兰大叔和女友的身上。故事没给我很大的惊喜但是还是能够打动看电影的观众。也许正是因为这是一部给普通人生活的注解,真实的包装下由于缺少诗意让人觉得看完久久不能释怀。
上周末第一次参加鲁豫观影团,很荣幸在波兰大使馆与众多电影爱好者和来自国内外的文化工作者一起观看了《我从不哭泣》。这部影片在《冷战》结束后放映,如果说《冷战》呈现了上世纪美苏冷战时期一对普通男女的无根人生和漂泊灵魂,这部影片则是一幅有关现代社会普通人艰难求生的生活画卷。虽然题材较为大众化,但巧妙的剧情安排和流畅的叙事风格仍然让这部影片具有别样的魅力,看完后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影片主人公是一个出身在普通家庭的17岁女孩,她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母亲和身患疾病的弟弟。女孩性格坚韧,叛逆,不苟言笑,但从未作出真正叛逆的举动。起初她对父亲了解甚少,只知道父亲曾承诺给她买一辆车,因此在她心里只有对车的执念。直到有一天,女孩突然得知父亲在工地意外去世的消息。由于母亲需要照顾弟弟,她代替母亲前往异国运回父亲的遗体。在和父亲生前的同事与熟人沟通时,她逐渐了解父亲的生活轨迹,理解了父亲生活的艰辛以及对自己深沉的爱。女孩最终与父亲和解,嘴角露出了微笑。
记得在影片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一名波兰使馆的工作人员说,波兰人性格积极乐观,工作勤奋,充满幽默感、正能量和浪漫主义色彩。影片中的女孩在异国遇见的每一个父亲生前的同事和熟人对她父亲的了解都十分有限,从侧面显露出其父亲生前的渺小与卑微。而那些与她父亲相关的人均为在尘世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他们每个人都心怀善意,可见到女孩时又对她心存些许防备。也许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都有善良的一面,是生活的残酷让他们的外表变得冷酷。女孩本人在真正理解父亲之前是一名无依无靠的留守儿童,正是没有依靠的现实使她有了不苟言笑、不曾哭泣的外壳,这何尝不是人在残酷的现实中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然而在她理解了父亲,心中缺失的父爱得以填补后的一刹那,她哭了,因为压抑多年的情绪得以释放;随后她的脸上洋溢起笑容,因为她知道父亲永远离开了,她不得不直面眼前和未来的现实。
忽然想起在这之前观看的电影《冷战》。或许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度的普通人面临着相同的困境。而无论生活带给我们什么,我们最终都要像这部《我从不哭泣》中的女孩一样微笑着接受。
女主是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学生,她的家庭有妈妈和有先天性身体障碍的弟弟,还有一个远方的爸爸,她不了解任何有关父亲的事情 甚至关于他是怎么样一个人。命运也许并没有善待这个女孩,父亲承诺给她18岁生日礼物(一辆车)没想到一次意外离开了这个世界。女孩远赴爱尔兰接回父亲,经历种种,认识和接触各行各业的人,渐渐的她认识了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女孩的心扉也逐渐打开,在最后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父亲走完最后一程,希望未来这个女孩可以更幸运。
我爱我的父亲,也希望能陪伴他快乐的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