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养老的资金,名字其实蛮写实的,剧情的前半段也写实。
公公离世,因着婆婆叮嘱葬礼的仪式要排场,因着小姑子一家已经出力不少,葬礼这件大事就塞给了笃子老公实际是笃子负责。
辛苦些倒是没所谓的,问题在于笃子一家经济状况堪忧。笃子在墓葬销售的忽悠和顾虑面子的情况下,为公公办了一场花掉约一半家庭存款的葬礼。
之后,笃子的临时工作也失去了,笃子老公公司倒闭彻底失业还完全没有养老金。
添乱的女儿奉子成婚,亲家想安排在高档场所举办婚礼仪式……以及,每个月要给婆婆的9万养老金,一个字,钱钱钱……
电影到这里,很真实,笃子的生活,除了去瑜伽时跟一同练习的朋友吐吐槽放松下,其他时间都面临着豆芽菜猪肉的柴米油盐困局。
好在,尽管穷,其他的情况正常,老公儿子也没啥风浪……然而量入为出,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和妹妹一家讨论下能不能把婆婆的养老院换到便宜一点的地儿。最后的结果是,接婆婆过来和笃子一家一起生活,这样可以拿到小姑子给的养老金以及婆婆的养老金。
精致生活的婆婆虽然在刚开始搬过来时大手大脚地花钱,让笃子心惊胆战,但毕竟笃子温柔善良,婆婆有了笃子的陪伴心存感激,俩人甚至演了一场帮朋友骗养老金的大戏……至此,剧情转向了有点乌托邦模式,婆婆办了生前葬礼,认真地感谢了笃子,女儿女婿亲家一家同意办一场简朴的婚礼……
之后,笃子儿子住到了公司,笃子找到了临时工作,笃子老公也低头拜托了朋友找到了好一些的工作。最后,俩人把房子卖了住到了群租房……这便是没有养老资金的养老解决方案,群租,既互相照顾彼此温暖,又经济实惠,同时还能顾到隐私……
也就是这个群租的解决方案,让我觉得浪费了演员们的好演技和努力,天海女王相信群租养老么,哈哈哈,我猜大概率她不信吧,虽然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但人是需要空间的动物,这老老少少天天困在一起,甚至还时长有老大爷醉酒,小娃娃啼哭,哪里是美好老年养老生活哪……
ps,这部片子折射了日本的经济,从失去十年到失去二十年到失去……居者不易。
目前我们所经历中国,每年GDP至少5个点以上的增长,珍惜当下,赚好银子,好时光并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上一次看天海的戏,是和吉永小百合一起演的《遗愿清单》。这两部戏都带给我们新的一些对人生的思考。我们以往都是沉浸于在一种价值观,出生之后就是读书挣钱,养家买房,买车……但是我们很少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哪一种生活。
剧中最让人品位至深的一句话,于我而言是“牡丹饼吃不下三个”。意思是牡丹饼再好吃,吃第三个都会觉得腻。人生中也是如此,我们所追寻的很多东西可能都只是一时新鲜,或者只是一份执念,当我们拥有更多的时候,也许就会感觉到“腻”。只是我们也不太愿意,更不太敢停下来去思考这份“腻”,而是会继续“腻”下去,直到空虚。
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养老保障,固然是过不好生活。但是如果仅有这些,似乎也是不能过好生活。如果真正要有好的生活,就要平衡物质以及精神上的需要才行。电影中最让人感觉到快乐的部分,都是充满了人际互动的。比如一起去做恶作剧,一起举办生前葬礼,还有合租屋的场景,都让人感觉到充满了幸福。而这些幸福,似乎光是用钱,也买不到。因此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启发,想要有幸福的生活,还需要人际关系。
但是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加缺少人际关系。试想一下我们周围的人际,除了父母亲戚以外,多数的亲密的关系都是来源于工作,或者是有利益来往的关系。我们已经再很难建立纯粹的关系和人共处,这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一个缺失。而这种缺失会导致,当我们退休离开岗位之后,我们就会逐渐离开这些关系,并慢慢剪断他们了。书本《老后破产》《无缘社会》里面很多孤苦无依的老人,也是很少社交。相比于没有钱穷着死,没有人际关系地活着,让人感觉到更加空虚。我想疫情就已经让我们体验到这种无法社交的空虚,是线上都难以填补的。
我很欣赏剧中女主角的一点,是她的心思足够开放。虽然一直都是为钱所困,但是还是愿意去上瑜伽课,打保龄球,接纳婆婆来住,去认识朋友,也热心相助。即使是怀疑老公出轨,也会很愿意去见证这些事情背后的真相。这些很好的品质,注定会帮助她脱离孤独。如果她活得很闭塞,一点都不愿意去尝试。也许也不会有机会去体验到后面那样的幸福感。
其实丈夫也是如此,正因为丈夫放下了那份尘封20年的执念,才愿意去见老同学。也因为如此,二人的关系才得以冰释,得以再次合作。如果没放下执念,如果固守着自己的成见,如果不愿意跨出这一步,哪怕只是尝试,也许事情都不会有转机。
这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虽然我们现代社会很冰冷,但是还是有很多社交的场合可以去尝试。我身边就会有一些戏剧社,自然课程等,都是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去年的时候因为自己保持开放,想去尝试一下。虽然是花了一些钱,但是在里面赚到了很好的人际关系,大家的交流也会让自己更加多的思考。人际关系改善了,自己所见到的人或事都会有所改变。我们也会越来越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喜欢的活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好玩的。
我想这个是我从这个剧里面所看到的部分,尽管我们要改善我们的经济条件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我们仍旧可以有一扇窗,不要忘了打开它,保持开放去看世界,说不定会有新的启发。这些启发才是真正丰富我们人生的,毕竟“牡丹饼吃不下三个”,当我们吃第三个的时候,不妨放下,去体验别的,回来再吃。
如果你是个50多岁的中年人,一双儿女即将面临成家立业,某天突然被公司裁员,开不开心?天要绝人之路,你的另一半也被惊喜辞退,意不意外?这还不算,家里那个花钱如流水的老人也要轮到自己照顾,她一天的消费金额是你一个月的预计花销,你觉得,你的日子还有盼头么?
人到中年最大的不幸是什么?
答案是:没钱。
上有老,下有小,照顾这个,牵挂那个,谁有问题,都免不了需要钱铺路,靠钱打点。
学费杂费生活费,看病养老买菜钱,想给最爱的人一份保障绝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真金白银来夯实情感的稳定性。现实很惨烈,没钱啥也没得谈。
年过五旬的笃子正在面临这样的中年不幸。
普普通通的她,与老实本分的丈夫共同抚育一对儿女长大成人。自己无欲无求,就靠微薄的薪水度日,能省则省,该花则花。
突然老天开眼,让她下岗回家。与此同时,木讷的老公也公司裁员,真可谓双喜临门,可喜可贺。
女儿未婚先孕,通知父母要举办婚礼,而不久前公公的葬礼已经让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一筹莫展的夫妻二人强打精神勉励维持,既不敢和儿女摊牌家庭状况,又要一分钱掰两半维持生活质量。
好消息,好消息,婆婆也要赶来凑热闹啦!
这个婆婆可不是一般婆婆。
做派欧美,消费更欧美。顶级和牛、英式下午茶、名牌随身带,老太太一天的消费额够得上笃子一家四口人一个月的消费额。
如果就只是这样,那就太对不起老太太的身份了。
刚到家没多久,婆婆就把孙女婿的100万礼金拱手相赠诈骗犯,行动之迅速,出手之果断,让苦于电话诈骗的中国邻居有似曾相识之感。
笃子的生活被重重惊喜包围,而户外广告大屏上滚动播放着“没有4000万元就无法养老善终”的洗脑式广告,现实的捉襟见肘与商业社会营造的生存焦虑反复碾压甚至撕扯着50以上的中年人。
崩溃只在一念之间。
好在电影走向了光明的结局。
婆婆良心发现,女儿女婿也选择了及时收手,小姑子突然感同身受,自己和老公的事业危机也获得了减缓。一切的一切都回归宁静致远,国安民乐的岁月静好当中。
可现实生活的不堪远不是一部喜剧电影就能化解的。
《没有养老的资金》聚焦现代社会50+中年危机,以养老金为切入点,把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分门别类铺开来说,用“钱”这个最简单又最生动的社会符号化身催命魔咒,肆意玩弄普通家庭于股掌之间。
作为一部喜剧片,本片有着悲剧的内核。
貌似夸张的手法和各种事由的堆垒,让主人公手忙脚乱,无法脱身。对话也好,表情也好,事件冲突也好,每段拎出来都充满笑点,可把故事串起来看,笑点就都变成泪点了。
本片最大的特点,在于喜与忧的平衡。
一向以女主形象示人的天海佑希,此次成功饰演了一位处于焦虑期的家庭主妇笃子。与婆婆的相处当中每每出于下风,不仅是衣着行头,生活质量,更是消费方式上的天壤之别。
公公丧礼的花销、家庭日常开销、女儿婚宴支出、婆婆生活费用,不论是鸡毛蒜皮,还是大宗大办,都需要普通家庭想尽办法挤牙膏一样节省出每一分钱去支撑。
影片中每当涉及用钱的地方就会用很卡通的方式来砸向笃子,其实也是砸向观众。
过日子抠抠搜搜的儿媳,花钱如流水的婆婆,两个形象角色,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愉悦”了观众的笑感神经,却也刺痛了主人公笃子的钱包。
如果你是笃子,还能笑出来么?
除此之外,生活中关于缺钱的黑色幽默比比皆是。
当得知丈夫失业后,笃子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反复不定。既要安抚对方,怕对方做出傻事,又要自我宽慰,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晚饭前一句“你可别生病,花不起钱”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无奈与悲凉。
影片的笑料除了消费观念营造的冲突之外,更拿演员本人为梗玩出花活儿。
婆婆化妆帮朋友诈取保金,对笃子说“你这样进不了宝冢”,懂行的观众一定会笑出声来。而老公失业后吃雪糕一段,则与《孤独的美食家》梦幻联动。
笑中带泪的大团圆结局中,笃子和丈夫赔本卖掉了房子回归大集体宿舍。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好一派人间乐土,极乐天堂。
可想想看,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对劲?
一番努力之后,自己存身之所都保不住;辛苦大半辈子,一场丧礼就损失大半;苦熬苦业半生,女儿婚礼就熬干榨尽;老太太住一阵子,就让家里鸡飞狗跳。
说好的辛苦一生就能安度晚年呢?
说好的奋斗努力就能圆满收尾呢?
到头来不过是韭菜,割完一波再割一波。
医疗、教育、住房、消费,人生逃不开的宿命中,绝大多数人都在被一次又一次的割。
大屏幕上反复提及的养老焦虑,就像某登读书或某辑思维贩卖焦虑一样,你捧着钱塞到他们口袋里,换来的不过是几句片汤话。
职场困境解除了么?生活压力减少了么?孩子情绪平复了么?个人收入提高了么?对不起,他们不给你打包票。
你没钱,没提升,没成长,没成功?
那是你无能,是你不上进,是你不行。
影片中笃子与丈夫这样的50+人员真是可怜。
虽然电影结尾他们幸福且快乐,但这份仅存于电影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压力背道而驰。对于平凡的我们而言,没有养老的资金,我们会笑得出来么?
笑着笑着,就开始抑郁了,不是为剧中人,而是为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自己。
全片就不多分析了,只谈一点: 先看结尾。笃子把房子卖掉,不光还清了贷款,还有了不少积蓄 --
再回到片子开头,笃子给公公选棺墓的一幕 --
所谓房屋,只不过是资本家们的一个把戏、诡计,其目的,旨在 “ 收割普通人毕生劳动全部所得 ”。 但不少人好像都有 “ 欠债瘾 ” -- 背上必须得背点债,必须得找个东西在背后 “ 鞭笞 ” 自己,否则就不舒服似的。 而被割了一辈子韭菜,在人生终结时,都要再挨资本家一刀 -- 价格不菲的骨灰盒、墓地…… 想不被“巧取豪夺” 就要 -- 有钱依旧租房,骨灰扬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