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集往往失败,本片也不例外。
电影两条线:
一,报社起死回生;
二,丧标求爱成功。
可惜剧情安排得过于刻意,穷小子如何从富家子手中夺爱,答案似乎只有英雄救美。
而富家子则不出所料地因为贪婪而错失美人心。
这也是本片令人感觉俗套的地方
结尾的卡拉OK和开头相呼应,看不起新玩意的老许最终被时代胁迫着前进。
就像开场镜头里那个手持大哥大的尼姑
从角色来看老许比丧标更有意思,一个顽固的人最终顺从于时代,看似新潮的丧标反倒保留了底线。
可见时代新旧并不能区分代表什么,当然这个时代的港人对于新时代底气还是有的,靠自己创造未来。
只是如今倒着看却有些悲剧意味
许氏三兄弟的喜剧续作,如果一切回到当时的维度,看在一门三杰的份上,就都说的过去了。但是其实进入90年代,香港电影已经逐步走向黄金期,许冠杰所参演的影片在剧作层面就明显逊色于其他同期香港大导们的作品。其中的无厘头元素比比皆是,但由于没有画面特效等层面上的把控。显得毫无章法,非常突兀。
看到整容桥段的政治调侃,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国语版。这里无意褒贬许氏三杰个人的优劣,就当时的环境,怎么看人家也是大咖中的大咖,怎么玩都有道理。但是也仅限于当时。之后的香港电影就很少出现无厘头的天马行空的创意直接怼在电影里。《大话西游》之所以是华语后现代经典,他的无厘头都打在统一的电影语境维度之下,所以看起来并不突兀。而许冠杰所参演的很多电影,创意都是直接而突兀,例如《最佳拍档》系列里动不动还爱一段歌舞,神似印度电影。(这其实应该怪导演。)
所以如果这个时期的电影非要奉为经典的话,也是跟邵氏的大部分电影一样,具有局部行业性的纪念意义,但不能在影史层面留下什么。给个及格是应该的,但我们想想进入90年代的香港电影都有什么,就会发现,差这一点,差出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