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夏天(2013)

夏天(2013)

又名: 快乐的童年

导演: 刘强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30分钟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该作品用冷静客观的表达方式记录了一群在砖厂里自由成长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在这里打工赚钱。他们因为语言、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条件等原因,没有去学校读书,但是他们过的很快乐并且有着超出常人的生存能力

影评:

  1. 看了一眼这部影片的名字《夏天》,还有另外的一个名称《快乐的童年》,如果用四季来形容人的一生,那么初春该是生命的诞生,热夏是生命的蓬勃,凉秋是生命的衰败,寒冬是生命的逝去。那自然在我看来这“夏天”二字,应该无非就是交代了时间,如果还有另一层意义那应该是我要往下继续看下去才能领悟到的导演意图。
    再看这部纪录片的另一个名称:《快乐的童年》。一群在镜头前奔跑过,溅起一路上的尘与土的儿童,无忧无虑地穿过镜头,那这快乐的童年在我们这些常人眼中多少带有一些讽刺的意味。看下那些尘土的飞扬,是不是想到了一些呼吸道疾病的蔓延?看到大便后的小孩,随手就拔下了一些身边的草去擦拭屁股,是不是想到了落后与贫穷?看到一些应该有着四五岁年纪的孩子似乎整个童年都葬在砖厂里,是不是想到了教育和一些深层的社会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没有错,我看到了,很多人都看到了。可孩子呢?他们笑着,奔跑着,我从他们眼中看不到悲观的丝毫可能,因为对于这些生命而言,初来这个世界,他们能看到的只是父母能给予到的狭窄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的满足感就这么多,轻轻就可以填满。单从他们身上,的确是快乐至极,足够称得上是“快乐的童年。”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桃花源记》:不知有汉,何谓魏晋。
      看至3分21秒忍不住先写下来以上一些感受。
      导演的镜头很冷静,虽然孩子可能就在镜头一两米外,可却给人一种千里之外的冷峻感。观影者如同一个上帝,高高俯览这个故事的一帧帧,一幕幕。这个故事在平静之于也有暗藏汹涌的波涛,随时喷发。
      看至9分20秒,那个留着辫子头发的小男孩,一边接着水一边嘴里欢快地骂出了几声“八嘎”,再想回到六分钟前还看着这个孩子用着草擦着屁股,我想他们离如今的社会如此之远,却又没有真正地活在社会之外。
      看到13分钟两个小孩的打架,我在想如果到最后了,这快乐的童年真的本来想表达的意义真的就只是快乐的童年的时候,我应该怎样去反驳呢?我暂停了一下,我想到了“井底之蛙”这个故事,故事的寓意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这么大,比喻那些见识浅薄的人。是啊,这群孩子何尝不是井底之蛙,他们认为的快乐难道真的是真正的快乐吗?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然了,有些人也可以反驳我,别人发自内心觉得快乐的一些事凭什么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为什么要把自身的观感架设在他人之上?到这里我自然也还可以继续拿一个事实论据去再来一个回合: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了,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不懂这个梗的话可以自行了解)。当然了,这样一来一回其实是真的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不愿做对牛弹琴的那个人。
      30分钟的影片,这是唯一一组和“教育”这二字联系在一起的直接镜头:一个小男孩在砖上面写下了1到8的阿拉伯数字。一个小女孩在边上问他,你在写汉字吗?画外音:这孩子吊儿郎当的不好好搬砖,将来吃什么啊(孩子的妈妈)。
      三个人,两三个镜头。
      我得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一个有受教育倾向的小孩,虽然他所处的环境本应滋生不了这种养分,可正如我上文提到的一个男孩,他离社会之远却依旧也是活在这个社会。这个小男孩虽然生活在这么个偏僻的地方,却依旧能够认识和了解到一些生人,如拍摄影片的人。在饭后依旧有着电视看。这三个人应该都是少数民族,而女孩几乎是算从未接受过教育,她看着数字问了句这是汉字吗?这让我陷入了一阵思考。而孩子妈妈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再回想开头买西瓜的那段,卖瓜的人问还没上学吗?得到的只是中年妇女的没钱,要赚钱之类的话。我也不过多发表太多的东西,应该很多人都明白我在思考的是什么。我看不见孩子们的未来,却似乎又清晰看见了他们的未来,如果一切依旧的话。
      看着熟练开着三轮车运砖的孩子,影片开头上摇的一个长镜头,我仿佛看见了轮回二字。
      最后的一组儿童的肖像介绍了这些主人公的基本信息,所以的孩子中只有一个汉族的小孩有着受教育的背景,而其余彝族的孩子却无一拥有。
      这群孩子,在三十分钟给我展现的画面中,真正地哭泣了的只有那个读到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很明显了,那些个彝族的孩子是真真正正地野蛮地生长着啊!哪里有着阳光就疯狂地向阳,没有园丁去给他们修剪地规规整整。
      幸也不幸,我这样概括这样一群孩子。幸是他们在自己看来的确无忧,不幸却是我对他们的现在与将来以及他们的下一代都有着深深的虑意。
      我仔细地想了想,纪录片到底是个什么?有老师清楚地告诉我,是怎样怎样的模样。我也看过一些对于纪录片三字的解释。当然我自己内心也有一个属于我的答案。
      在我看来,纪录片何谓记录,自然是记录着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个不具名状的东西,难以概之,但都离不开客观二字,往往镜头会安静,会冷静,会寂静。可镜头之外却会疯狂,愤怒,悲哀,愉悦,惊讶,咆哮……是要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夏天》这部纪录短片的导演把他感受到的东西截取了沧海一粟却极具代表性的一些呈现在我们眼前,他不说什么,却其实是在用镜头告诉我们他在说什么。其实这就是人性的一面,是人性的闪烁点在“作祟”。所以我们看到了尘土漫天的砖厂,一生只为生存的成年人,吸烟打架打麻将裸奔的孩子,倔强的孩子,早熟的孩子,一群野蛮生长的孩子。无论成人小孩,他们的一辈子都在为着两个字奋斗,不是车子,不是房子,不是票子,是为了“活着”。
      每个人看过一样东西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会在豆瓣上为某一部影片打上十分,打上九分,打上一分,甚至有可能还想给个负分。但单从这部短片来看,我希望更多的人是抛开表面的标题:“快乐的童年”、“夏天”,去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更尖锐的社会缩影,更撼人心扉的一些东西。
      我们从这群孩子的表面,我们能去主动思考一些问题。我觉得这才是一部好的纪录片该有的样子,这部短片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