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Gay OK Bangkok 2 / 基友记 2
导演: 提查孔·普考同
主演: 提皮西弗拉姆·马哈尼拉农 托萨提德·达尔坤托德 格黑干·马尼帕加潘 丹斯·潘朋 苏帕空·柴优 基蒂迪奇·普基蒂瓦兰库 瓦查拉·苏克丘姆 坤·穆达桑尼 帕文·纳利昂 斯拉潘·瓦塔纳金达 帕维奇·萨彭葛朗
制片国家/地区: 泰国
上映日期: 2017-03-19(泰国)
集数: 7 单集片长: 45分钟 IMDb: tt6764836 豆瓣评分:8.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Gay OK Bangkok 第一季是 APCOM 为配合 2016 年推出的 HIV 检测运动 TestBKK、联合 Trasher Bangkok 工作室制作的网络剧;虽然仅在 TestBKK 的油管频道播放,但推出后反响非常大,在包括泰国、中国、菲律宾及马来西亚在内的亚洲范围内获得巨大成功。第二季更得到了在线广播频道 Line TV 和国内某同志 SNS APP 的赞助,主演们有一部分是专业演员,一部分是 INS 的 LGBT icon,但演技都是在线的。
同样以 LGBT 群体爱情生活为题材,导演 Tichakorn Phukhaotong 受 Andrew Haigh 的影响相当深,无论是情节的安排、音乐的选取、影片结构设置,都能够非常容易找得到 Weekend 和 Looking 的影子,更别说在影片赤裸裸地放上 Weekend 的海报了。Andrew Haigh 是谁?除了在 LGBT 群体中口碑极佳的 Weekend 和 Looking 之外,还是前两年大热电影 《45 周年》的导演。 在描述 LGBT 生活圈上,Andrew Haigh 冷静清醒得有一点点接近残酷,Looking 若不是收视率太低两季被砍(仍然无损经典地位),Patrick 估计还要哭上个三四五六七八九季左右,而他恰恰又是大部分 Gay 完美代表: 深受成长家庭的影响 即使在寻找男友方面也在以母亲的眼光作为标准 对于感情常常又走得太急想要一步到位确立关系 渴望爱情又不甘安稳 还有着深深的恐艾心理 虽然大主题一样,但 Tichakorn 的《曼谷基友记》却有着和 Andrew Haigh 不一样的同理心,或者是深受泰国宽容的文化影响,所有的角色设定都透露着导演对 LGBT 群体暖暖的关爱之心,这也符合创剧的初衷。 即使是像 Arm 这样浪出天际的人设,竟也处理得相当自然和真实之余,不矫情不纠结。这自然有演员本身讨喜的原因(号称泰国陈伟霆耶~),但总觉得这样一个角色剧本,应该是编剧在阳光大好的落地窗内一鼓作气写下来的吧。
Arm 脸上大大地写着任性两个字,传统道德四个字,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在他的字典里,过度地消费着自己年轻颜正的优点,利用自己天然的魅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任何人和东西,甚至不惜伤害朋友。 ✔ Casual dating, check ✔ 抢好友的意中人,check ✔ 睡别人男朋友,almost check ✔ 3P, almost check 第一季中“抢”走好友 Pom 意中人只是他长长”恶行“清单里的小小一条,第二季更是在追求别人家男朋友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撩起人来,也是一撩一个准。而作为全剧戏分最重的一个角色,在新的一季当中他的原生家庭也有了一个更为详尽的展开,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导演在当时不知道能不能续拍第二季之初就将线索铺得这么细。对于自己的任性,Arm 无意要辩驳,但他给出来的理由也真是 real 梗直,逻辑严密得无懈可击。 但 Arm 在身体和性上的追求自由,并不代表着他就是渣;相反,对于朋友,他也绝对是出于真心的地关心,不是流于口头的嘘寒问暖,而是实实在在的关心。导演也非常取巧地避开了俗套的正向拍摄,而是通过其他角色的态度来刻画他和好友 Pom 的相爱相杀。
Arm 和 Pom 这对欢喜好友之间的互动是一二两季的情感主心骨,由第一季的因为 Nat 闹翻再到和好,第二季 Arm 父亲逝世、Pom 和 Arm 前任交往分手又复合,虽然单独给到他们两互动的戏份不多,却是整套剧之所以温暖又闹腾的核心基石。就像他们的好友 Satang 所说的,他们不断不断地争吵和分开,但到最后还是会粘在一起。甚至还劝自己的前任和 Pom 复合,这样的朋友力也是杠杠的。 Pom 绝对是本剧里的苦难担待,先是被 Arm “抢”了自己的心上人,继而被公司的小朋友暧昧中箭,还要被炮友揶揄,简直就是爱情卢瑟里的战斗鸡,好不容易谈上恋爱,对方又被自己成功的事业震得自尊心全无,恋情告急。 Off 和 Big 这一老少配则更代表着年龄差距造成的心理生理状态无法同步恋情关系,同时也借由他们两个讨论了三人行的问题。新加入的 P'Chate 看起来会比 Big 更适合 Off 一些,对待感情也自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规劝失恋的 Pom 那一段话其实也真的是说到重点了。 而出轨在先的 Big,虽然到结尾已知道和 Off 的感情无法挽回,但同时也知道,若时间重来一次,或者自己仍然会出轨,因为有些事情有些困惑,你不去尝试,就只能困惑中蹉跎。虽然看起来为出轨洗白,但也真的是大实话。
世纪大暖男 Nat 在除了负责拍拖虐狗(第一季和 Arm,第二季和新入角色 Min)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向观众展示了一个 HIV 患者可以拥有的生活状态,关于自处、恋爱、和原生家庭的关系、事业的挣扎。HIV 和心脏病、糖尿病一样都只是一种疾病,和道德和品格无关,理应受到同等的尊敬和对待。##戏里戏外,Nat 都是一个甜点师哦。
不像 Looking 那样有财大气粗的 HBO 支持,可以主打意识形态,让 Andrew Haigh 任性地说着他爱说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 Looking 质量可以如此高的原因),《曼谷基友记》的本意在于推广 Gay 群体的健康知识,不仅在每一集开篇之前由演员讲解各种关于 HIV 的防治信息,更是将阻断药被广大群体忽略的信息嵌入了主要剧情之中。 难得的是,导演和编剧都是有良心的人,不仅能够将各种 HIV 防治信息自然地融入剧情,在挖掘 LGBT 群体情感状态上绝对也是甩同类同性剧集几条街(这里不仅仅是以亚洲作为比较标准),第二季虽然每集时间由原来的 20 来分钟延长到 40 几分钟,但完全没有水份,所引入的角色虽然大量增加,却也平衡得相当有水准。 Gay OK Bangkok 和其他同性剧集唯一相似之处,大概就是在对待性的态度上吧。对于 LGBT 群体来说,性是一件容易得到和发生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这个群体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上,会跳过了性,更容易看得透彻、纯粹和快捷。而在异性相处之中(这里特指带有浪漫色彩的男女交往),性则隐藏性地影响、延迟和蒙蔽着双方交往的真实情况。 很真实地说,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荷尔蒙的驱动,对性本身赋予过多的意义,比如性是确认恋爱关系的标志、性行为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对特别性嗜好羞于向伴侣提及等等这些都在不断地将双方交往轨迹拉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确立恋爱关系之前,通常是女方占据着关系的主动权,因为性需求驱动着男方忍受着一些他本来必不能受的朋友交往底线,比如约会中女方的无理迟到,因为对方相信男士就应该无理由地等待女士出现,又比如特殊与浪漫有关的纪念日中,男方送礼是正常,不送则是对感情的不重视,女方则处于可送可不送的状态等等一系列处于主动方的特殊权利行为。而在恋爱关系确认后一段时间,大部分关系的主动权则滑过男方,性需求得到常规满足之后,对女方的要求就会重新上升到普通朋友的水平,比如我在打游戏之中,女朋友的电话那是可接可不接,约会的主动性及标准不断下降,宁愿窝在家里。 这些本来在交往前期就可以发现的秉性,都因为前期交往之中荷尔蒙未得到合理宣泄而被掩盖住了。若能在一开始就将性放在台面,大家会不会更容易、更早看到对方是不是合适的那个人?除却性驱动因素之外,如果从一开始就觉得不适合,那就永远没有合适的一天了。话是虽然说得绝对了,但其中所暗示的在交往之中的眼缘和合拍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东西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再继续下去只是去迁就而已。 人都是具有适应性的,但和迁就不是一个概念。很多恋人在后期恋情转淡还能继续下去,还不是都靠床事去和解?而讽刺的是,大部分人会用爱情转亲情来解释。
如果你愿意
欢迎移步到公众号 DramaMatters
在这里,我们分享更多关于电影的细节分享和私密感受
如果说BL剧是童话的话,那这部《基友记》(又译《曼谷基友记》)的同志剧,就是泰国如今一大批胡说八道、粗制滥造、假亲假摔……迎合观众的BL剧外的一股“浊流”。 因为,它实在是太写实了。 有人称《基友记》是“泰国版《寻》”,这样说也不是全无道理。 《寻》的编剧、导演之一安德鲁·海格还有一部同志电影叫《周末时光》,而《基友记》第二季中就出现了《周末时光》的海报。
还有《基友记》第二季最后一集两个男生从深夜一直在阳台上聊天到凌晨,摄影机对着他们的后脑勺,故意将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都虚化。此情此景也像极了《周末时光》的情节。
和《寻》一样,《基友记》讲的也是曼谷几个同志的生活。 Pom——一个年近三十依旧是处男的同志,他生活自律,渴望真爱,但也因此将恋爱看得太重,总是用力过猛。
Arm——Pom的好友,但和Pom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玩很大的花花公子,但爱情可不因你不要就不来哦。
Oof——35岁的咖啡店老板,事业稳定,已对家中出柜。
Big——Oof的小男友,才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工作,两人交往5年。
Nat——西点师,很多人心目中的男神,同时也是HIV病毒携带者。
主要角色就这几个,然后围绕着他们出现的人,以及发生的故事。 什么叫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生活呢?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遇到危险,伴侣手刀逃跑,该不该原谅TA?”
这初听上去是一个不值得辩的话题,根本没有商量余地,怎么原谅啊! 可现实生活中多的是“被对方伤害到遍体鳞伤,甚至也知道对方坏,但却依旧痴心不悔的男人和女人”,多的是“骂好朋友为负心的伴侣付出不值得,一转身自己也恨不能将心掏给负心人的人”。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不可为,和不得不为。处处充满了“我知道该这样做”和“但我做不到啊”。 《基友记》里,有人面临的是“好不容易约到男神,却被好友勾引走,该不该原谅TA?” Pom暗恋Nat,两人好不容易约上,在酒吧遇到Arm。结果Pom就离开一分钟吧,再回来Arm就和Nat吻到一起了。一边是暗恋多年的男神,一边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有人面临的是“我爱的人有HIV,我还该不该跟他在一起?” Arm爱上了Nat,Nat也爱他,眼看就是一对神仙眷侣,王子和王子就要过上令人艳羡的幸福生活,结果Nat告诉Arm,自己携有HIV病毒,真是一个晴天霹雳啊!
还有人面临的是“我的男友很爱我,但他就是不想和我做爱,我还该不该继续?” Oof35岁了,和Big交往五年,激情早已慢慢退却,可Big今年才23岁啊,正是欲望勃发的年龄……分手吗?彼此都舍不得;不分手,但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 《基友记》里这样的问题可以列一大串。 解决了一个之后,下一个又迫不及待地来了……像不像我们永远无法如意的生活? Pom觉得Arm那样成天吊儿郎当是不对的,他认真工作;像Arm那样到处沾花惹草是不对的,他渴望找到真爱……可结果是:工作的努力付出是有回报的,爱情却是水至清则无鱼。 好不容易有个男人在职场上对Pom有点暧昧,Pom就认真了,在对方生日时送了一块巨贵的表,把对方吓到了……对方说自己并没有那个意思(好像是直男)。Pom真心错付,躲在厕所哭得肝肠寸断。
剧中最寂寞的一幕就是Pom夜深人静孤枕难眠时,和Siri聊天——
Pom:“Siri,我想要老公。” Siri:“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Pom:“我美吗?” Siri:“无须多问,大家都说你美。” Pom:“那我会有老公吗?” Siri:“这里只有你和我。” …… 是不是又好笑又心酸?关键,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到这里感觉被打脸。 《基友记》里还用了很多对比来彰显生活的无奈。 第一季中Arm不是吻了Pom暗恋的Nat么?导致两人差点友谊破碎。 到了第二季,Pom真的在工作中遇上了一个喜欢他的男人,结果这个男人是Arm的前男友Neung——Gay的世界就是这么小啊。但不同的是,Pom告诉Arm后,Arm并没有责备他。
倒不见得Arm多大度,只是Neung不过已经是他的过去式了,他眼前还有其他的男人要烦呢。
这是人与人之间性格的不同。 第一季中Arm和Nat在一起后,Nat前任总是来找他,Arm非常生气,Nat和他解释只是朋友关系他还是不能接受,最终两人到底分手了。 到了第二季,Arm的爸爸事故去世。在他最伤心的时候,最需要安慰的时候,一抬头,前男友Nat居然千里迢迢来到他的老家,来到他身边……是和新男友Min一起来的。
倒也不见得Min多大度,只是他愿意相信自己,相信Nat,在某种程度上他更适合Nat。 我们说到底,要找到那个最好的,其实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我是一颗螺丝,我希望他是螺帽,所有的缝隙都能卡住。 可惜生活中不见得就能找到这样严丝合缝的两个人,就算这里合了,别处也有罅隙。 就像Oof和Big,看上去哪里都好,不然也没有办法在一起五年,但就是性生活不和谐。
Big耐不住寂寞偷腥,和Oof分手,结果发现那些和他在床上合拍的人,也只在床上合拍,生活中并不想对他负责,于是他就又回到Oof的身边。 这一处也很耐人寻味。Oof也不是没有人追,有个人追了他好多年,以为Big离开终于有机会了,又来约会他。结果这样的努力,却敌不过Big一个眼神……Big就看了Oof一眼,Oof就又和他在一起了。爱情真的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像你的闺密,来跟你控诉那个男人的时候声泪俱下是真心的,一转身,那个男人勾勾手,闺密就又巴巴地去了……也是真心的。 可是就算Big回头了,他和Oof之间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 于是第二季,Big想了一个办法,找了一个新人来刺激Oof,开始了“三人行”……
《基友记》真的是十分大胆而又真实地展现了Gay的生活。 有帅哥,有平常人,有熊,有异装癖,有开明而温暖的家人,也有思想保守的家人,有鼓励,也有歧视……第二季中Nat就因为携带HIV而丢了工作。
告诉你Gay的世界里并不都只有两个长得好看的男生双向暗恋,挑明了就可以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 告诉你世界并不能用好坏就简单区分,男人并不能用暖男与渣男就简单归类。 每个人都有他的多面。 生活永远是一个辩题接着一个辩题。 不过生活也是温暖的。这份温暖来自自己对于底线的坚守。 我和闺密黄老师有天讨论为什么我们都觉得《名姝》第六集开始不好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女主的老鸨妈妈失去底线,居然告诉了对手那个妓女藏身在来帮她的南茜那里,出卖了自己的盟友。
《基友记》第二季中Arm的上司暗示他跟自己在一起,就给他去美国的机会……但最终去美国的却是上司自己。Arm决定辞职,上司说:“如果你连这种事情都接受不了,你就太幼稚了。”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刻,魔鬼朝我们招手,要我们与他并肩同行。 Arm拒绝了,他说:“你是在教我怎么跟那些混蛋共事吗?所以我才说,我不适合啊。”
就像傅首尔在辩论“遇到危险,伴侣手刀逃跑,该不该原谅TA?”时说的:“你原谅他,这伴随着你对人性弱点的接纳和妥协。就是从此,你只相信人性,不相信人。”她说,“这有没有道理?有!但我不想这么想!”
这份温暖当然还来自他人的友情。 既然叫《基友记》,它的重点其实在那个“友”字上。
回到开头,Arm一吻抢走了Pom暗恋的男神,两人友情破裂。然而当Pom和Nat分手,无处可去,打电话给Arm。 Arm接起:“贱人,又被甩了么?”两人就和好了。 下一集,又躺在一起敷着面膜聊男人,相互发泄,又相互慰藉。
男人如流水,这才是Gay生常态。 《基友记》目前第二季完结。完结时,看上去该复合的复合,该期待的期待,该幸福的幸福……但每一对情侣微笑的同时又有落寞。生活总要继续,问题层出不穷。所以我很期待它的第三季。 别的泰国BL剧,小粉红,虐虐甜甜,看过就算。从没有这样牵挂。 而且那些剧总有尴尬,假摔假亲的。我以前以为可能是泰国天太热了,大家都盼着早早收工吹空调,随便拍拍就算了。 但是《基友记》每个细节和演员都很走心。我这才心想:到底只有剧本真实了,才能演得真实吧。 《基友记》的每一集开头,还会有剧中的演员出来讲述有关防艾知识,告诉你曼谷Gay中感染HIV病毒的已经高达四分之一。
但是也不要恐艾——就像也不要恐惧爱情,恐惧失恋,恐惧孤独……一样。安全的性行为,以及服用PrEP都能帮助到你。情侣之间也要定期进行体检,是对他人和自己以及爱情更好的事情。 真的是一部良心剧啊! 对了,剧中的音乐也都很好听,我在网易音乐找到已经有人将两季的音乐做成电台,分享给大家。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狂欢是一群人孤单,本事身为一个同志,看了这个网剧更为感触深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性,爱,还是归属感,这些在两性之间还没又有得到正确的的解答,偏偏又要我们这些身为同志的人跳过这个环节,更加深入的思考自己的所需所想。
我大概是初中就知道自己是个GAY,可是当时的沟通方式还是QQ贴吧。而我也没有正在意义上的接触。只是默默的暗恋一个人,从初中到高中毕业,直到人家有了女票。我无非是跟自己谈了一场恋爱,感动了自己,欺骗了自己。大概是我高中毕业,哪年的同志聊天软件才开始流行。自己当时也是跟男主一样的小白,连面基都没有过。我想去外面见见世面,到了外省上了大学(今年大二)。因为人地生疏,那潜藏已久的寂寞全都蔓延出来。大学以前每天都是繁重的作业,也会有基友朋友和腐女朋友一起陪伴。没有时间去想想那么多关于爱情的故事。大学有时候真的是一个人的大学。大部分时间都是无聊与寂寞。而我也开始了正式的gay生活。
“你个丑逼永远也不懂得俊男美女的爱情故事”感觉自己和男主角很像,一直都是平淡如水,平凡的长相平凡的家事,普通的二本大学。就算是面基,也只是顶多kiss的浅尝辄止。以前看过最多鸡汤就是,最后的总在后面等着。(毒鸡汤)可是如果老天非要让你孤独终老。gay圈总是流传着这样的定律:丑的喜欢帅的,帅的喜欢有钱的有钱的喜欢真心的,而真心的往往都是丑的。而这部剧刻画的同志生活竟是那么残酷和真实。如第一集中结束,帅哥在每晚的夜夜笙歌中度过良宵,而我们大部分平凡的人,看着手机中片,释放压抑的生理需求,然后度过这漫长而孤独的长夜。寻找生命的意义永远都是一个不变的话题。无论度过怎样激情的夜晚,当独自一人,躺在冰凉的床上时,心理总是空慌的厉害。
最初下载blued,想结实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也是聊天小白,经常被人家看完照片拉黑。经过时间的更迭,最后也变得成熟老练。聊天时也能轻松应对。面过的基友也不乏有很有意思的。但各种都是抱着不同的目的最后见了面。最喜欢和他们聊天,去体会这个群体的生活,想想自己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有时真想释放自己去追求身体上的欢愉。但总是迈不过那道坎,不仅仅是对HIV的恐惧,我也希望第一次留给最爱的人。每次和别人这样说时,总是引来一阵嬉笑。我们最终还是抱着自己的信仰浪荡在这个圈子里,想要寻找一个归宿。有人总是把gay想象的非常糜烂混乱,可是我经历的这两年觉得,真的只是少数那样。可是人们总喜欢用那些少数的想法去看待整个群体。而我们也只能默默承受这些谩骂。
宿舍也有一个好基友,最近才学会用blued。我总是说,还是少面基的好,毕竟做完过来人,知道上面大部分还是约炮的多。但我知道他是听不进去的。有些路总要自己走一遍才能映像深刻。我们总是抱着好奇和渴望去面基,希望下一个是能够陪伴自己的人,可是最终面对的总是一次次失望,可是这种心理又没有终止的一天。矛盾又复杂希望寻求真爱。当然那些在一起的基友是幸运的,帅的总是格外优待。朋友问我喜欢什么,我说说星星,他说你怎么不爱月亮,月亮我也爱呀。可是那又能怎样,最终都是留给那些又帅又高,家事好的人。星星那么多总能找到自己的哪一颗。(粉红女郎方小萍)
和一个高等学府的基友聊天,聊天内容每天都是很多帅哥追他,各种礼物,各种餐馆。而自己只有嫉妒的分,可是我不会因为,网上的聊天而心生厌恨,这可能是人家应得的。毕竟当单身狗20年了,已经波澜不惊了。blued看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漂亮了肉体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看了这些做作的话真心发飙。(毒鸡汤)没有精致的容颜,谁会想了解你那有趣的灵魂。毕竟这是个看脸的社会。而我是个平凡的人,哪怕我觉得自己很有趣,可是并没有人想要了解。
说了这么多关于自己事,一点也没有聊到这个剧,觉得其实不用解说。因为真是经历过的人,觉得每一个画面都是亲身经历,痛彻心扉。第二季的水准也大幅提升。虽然只出了两集,希望以后更好。而最多讨论的“娘”是最令人心痛,从小就是被人教做娘娘腔,人妖长大的我更是亲身经历。少时同龄人的无知。长大,虽然不会当面嘲笑,但过后所流露的嘲笑更加锥心刺骨。
帅的相互吸引,丑的相互嫌弃,这好像已是常态。有时想,不需要什么爱情了,和基友们一起开开心心嬉笑怒骂过着每一天不久很好。可是每个人心里都是有所期待的。即使找到男票又怎样,难保不会倦怠,如果看着同一长脸,抚摸同一个身体时间长。又难保不会出轨。男女之间都会有的七年之痒。大部分的基友更是如此。不是不爱你只是你的身体再也没有了吸引力。多么现实残酷的话题,有时想以后自己有了男友,如果他出轨还啃瞒着自己,应该还是在乎我的吧。男主是幸运的,第二集最后似乎也找到心中的他。而其他人的感情线又将发展何方?难保不会惨淡收场。对的时间,对的人,可是我们最终就是走不到最好。爱的太深会伤,爱的太浅会破。
下辈子你还想当同志吗?我想,我希望那些困扰我们这些群体的事情得到解决,可以和正常男女一样走入婚姻家庭。夕阳下两个白了头的老头互相搀扶(别人看起来是怪的吧)。哪有怎样呢?我希望每个基友都能幸福快乐!
之前看了几集就评论了 现在全看完了就冲动地想来写这个 这是第一次写剧评 基友记算是看过最好最真实的同志剧 没有腐剧的浪漫 就是向人们展示这个群体所要面对的最最现实的东西 残忍的让人沉默的东西
看完《基友记2》然后就在想我们究竟要从爱情中得到什么 不论是孑然一身还是处于热恋 生活中我们都各执烦恼地挣扎着 想活出自己的样子 想跟喜欢的人在一起 其实一段感情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从中成长 不是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而是你希望的样子 我们要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再等别人来爱你 生活总是充满烦恼 眼睛小哥的男友也许还是在心里会纠结自己的工资比男友低 big心里也始终放不下光头强 nat心里也许仍然会牵挂着自己的事业和min对自己的态度 弟弟也还会担心会不会感染艾滋 泰乔恩也一定希望真爱这次真的会来
全剧最爱也最心疼的就是arm 尽管最后arm还是独自一人 但我很开心 我看到了他的成长 他不是那个任性不堪的孩子了 我也知道一定会出现一个和他一样爱听小甜甜布兰妮的男人
最后分享一段网易云音乐歌单上的话吧 你听了那么多歌 真实日子还是一个人过
世界再荒芜 也会有人是你的信徒
你不要着急 你听你的音乐 我看我的电影 总有一天 我们会窝在一起 听同一首歌 看同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