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租碟时代看过,那个时候读小学,看懂了故事;现在二十六,重新想起来,看了一遍,有了更动心的感觉,表演非常入心。里面相濡以沫的贴心爱情,黎明眼里尽是下午三点温和阳光的美好,女主开朗知性的美,都非常到位。女杀手取而代之的苦心经营,虐恋,让人心疼。因为感染了别人故事里的美好,而爱上一个人,想要自己体验这世俗中的美好,这样的角色设置,居然对她不带恨意。
为什么她可以拥有这种幸福,而我不可以,这样的问好一直存在于女二心中,她隐藏了真实的自己,洗白身份,重塑了一个人格,去获得这看似同样美好的爱。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如此真实,如此充满包裹全身的幸福感,尽管这一切都不属于真实的自己,但只要能拥有过,就值得。切换人格的虐心都甘愿忍受,那整容的身体疼痛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论是女性,或者是男性,若是见惯了冷漠,习惯了粗糙的人情,偶然被一股从没见过的暖流击中时,那种冲击力是非常震撼内心的,深入而持久,像春天温暖的溪水,涓涓而流,总能在嘴脸泛起笑意。
而接下来,就会像入迷一般,想要奋力获取,长久保有这种温暖,如果是难以实现,那就有人飞蛾扑火。
只不过在影片里,真正开朗知性独立的原配是非常无辜的,而那拥有晨曦般美好眼神的男主也更是悲惨,因为在最甜蜜时亲眼见证爱人的死亡,而且在关键时刻极力抓住却救助无力,那种锥心懊悔之痛,应该会一直跟随在日后的岁月里。
重遇与爱妻相似面孔的女性,心境如梦一般死灰复燃,一步步重拾温暖的记忆,却在真相一步步清晰时,宿命似的第二次见到相似面孔在眼前死去,自己也同样受伤,无能无力。得而复失,痛苦又加一层。
说到演技,里面杀手三连射动作很到位,后期短发角色重新开枪用刀,动作也非常利落帅气。切换自如,诠释了两种不同人格的状态。一开始还以为演员就是香港人,她的气质跟电影基调,香港风格毫无违和感。
最后,留在我心中最深刻的印象,是Ann和Sam恩爱和谐的亲情溶于爱情的依偎拥抱。
这部片子是我童年看过印象最深的爱情片。长大了以后我不记得具体的演员完整的剧情但还能想起有一个活成了别人的女杀手,她死得很可怜。
再次看这部片子才发现一直以来对它的理解都出现了偏差。首先这并不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爱情片;其次女杀手的感情戏份和前女友的感情戏份相差无几;再次,影片也没有把重点放在女杀手对男主角的爱和为爱所做的牺牲。但是我又确实只记得女杀手原本冷酷绝情,好似杀人机器,倏然遇见男主角便陷入苦恼的单恋。前女友又明艳又开朗与男主角恩爱无双羡煞旁人。终于对前女友下手后男主痛苦万分,这时女杀手再以整容后极似前女友的面容登场吸引了男主角,用日积月累暗中观察学来的女主角的各种习惯让男主角对她愈加上心,再之后是事情败露后的分离。
不死是男主角的前女友不死,容貌和习惯都在另一人身上得到了延续。情迷是两个人迷着不同的人所以谓之悲剧。看过一个陌生女人来信并能对陌生女人的所作所为产生共情的人也永远不会难以理解女杀手的行为。我爱你我要追逐你的光做有幸被你照亮东西的影子,你爱她是什么形态我就呈现同样。我爱你就是有了一门崭新的信仰,我就没有自我没法冷静会燃烧起来变换多种形态。在她的样子里你爱她,在我的模仿里你爱她。
但你要问我后悔吗,我不会。你眼里是她,我的目的就已经达到。或许是我实现了你的一个愿望呢。
爱是自我满足或是为你奉献真的重要吗?我燃尽了生命为你作爱的奉献你是真的幸福呢还是负担呢?你透过她的脸和动作感受到我的心跳和信念,爱的是她还是我呢?
这些才是女杀手永远也不知道也不会有答案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