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满洲里来的人(2015)

满洲里来的人(2015)

又名: A Man from Manchuria

导演: 唐棣

编剧: 唐棣

主演: 刘铮 刘小美

类型: 犯罪 奇幻 黑色电影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5-03-25(中国香港电影节)

片长: 83分钟 IMDb: tt4846834 豆瓣评分:3.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电影通过一个性瘾患者的犯罪逃亡过程,集中挖掘了其心理历程,及妻子面对此类行为发生的情感裂变,独特的影像美学贯穿其中。全片由偷拍、抢拍、跟拍、抓拍等非正常拍摄方式构成。作为一部实验色彩浓郁的作者电影,面世以来,饱受争议,被Hollywood Reporter 称为“中国电影界的新噪音”、“令人不安的处女作”。

演员:



影评:

  1. (一)

    (二)


    (三)

    <图片3>
    (四)


    (五)

  2. 我觉得《满洲里来的人》被定义为三级的理由并不是性场景,更多的是暴力场面。大概导演是喜欢娄烨的,那种摇晃的镜头,模模糊糊的性感,暧昧的音乐,还有各种色调的切换。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是娄烨。

    这是一部电影吗?是。不要跟我说你是独立影片所以要有特殊视角,你是在拍一部电影就要用电影本身的视角来评判。

    芦苇说,构思一部电影的时候必须要想清楚它的类型,特别是还没有很熟悉的时候。

    唐棣你只是一个新手,虽然在被采访的时候有否认这种定位——我之前拍过很多短片,但是短片和长篇电影是不一样的,短片,像史云梅耶的短片,每一部都精彩,但是只需要一个主题,再展现哲学与美学就够了,不需要类型的思考,或者说是模版。但长篇电影不一样,所谓的“打破框架”不仅仅可以给予褒义的“大胆新奇”,更可以说是“毫无章法,令人不知所终”。电影并不是一时冲动,一时兴起,而是需要层层叠叠思考的东西。底子都没思考清楚,向上的东西岂不是会倒塌?

    我想导演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所以我觉得这部情节如此之弱的片子(心理剧也不是这么拍的,典范请参考各种1980年代之前的德国电影)更适合去掉各种稀奇古怪毫无意义的镜头,换成短片;或是忠实地记录,换成纪录片倒是更好(可能题材有些瘆人了)。

    再说一句,这不是在写中学作文,那种小标题是在戏谑观众的智商吗?
  3. 半个故事

          在我看这片之前,唐棣一直在说:至少得是,我通过影响记录下一段时期的自己,包括想法、手法,以及生活,有着明显的时间痕迹。
    我赞同这样的说法,但是没有说:用影像表达和记录的方式有千万种,可他偏偏选择了最拧巴的一种。
        我不认为拧巴是个贬义词。在选择电影和阅读的时候,我往往偏爱稍微拧巴一点的。我认为拧巴在很多的时候有着独特的魅力。至少对我是。
        电影开始时,男主演给同在一间屋子如厕的女主演打电话,讲一个仿佛寓意深刻的故事。这本身就是有点小变态的行为。讲故事可以在任何地方,可以是床上,也可以在厕所里。当然也可以一人在床上,另一人在厕所里。但当床和厕所同在一个大声说话就能听到的屋子,而且就两个人,还用电话讲故事,这个行为就变得拧巴了。
        这个故事就这样拧巴的发展了下去。杀戮。强暴。吸毒。血。刀。嘈杂的夜市。拆掉一半的楼房。碎砖瓦砾的废墟,扭曲狰狞的表情。我看到床单很白,城市很脏。

        故事在断断续续地拼接,到最后也并不清晰。可能他最后都没有讲一个故事。讲的只是半个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一天,他问师傅,您所说的那个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信呢?师傅把小和尚带到一个小黑屋门口,轻轻告诉他:“那有一个人。”小和尚瞪大眼睛,也看不见。师傅就点燃一支蜡烛,果然,那有一个人……
        导演的话在第八段采访中,借主演的嘴说:我受够了,你是讲了很多故事,你受故事诱惑啊!就像少女发情一样,电影不需要故事,不需要!我对你的讲述完全没有兴趣,一切都被你阻拦了!我也感受不到黑屋里的女人啊!

        在我们身边故事有很多。有你的故事,他的故事。有杜撰的故事,有道听途说的故事,有记录下来流传的故事,有越说越夸大的故事,也有说着说着就没淹没的故事……可终究,故事就是故事,再多的故事也是别人的故事,轻得没有一点点分量。就像吐出的烟圈,还来不及分辨真伪,就在空气的流动中退却消失。就连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也渐渐地混合进形形色色的气味当中,人们置身其中,仿佛根本就不存在过。

        “熟稔的力量已将那种演说的腔调(轻巧的)楔入了生活深处,任何不信任看上去都会被定义成挑衅,而得不到回答。”
    这个世界本身就没有规则,所有问题都是假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容不得思考。
        

        昨天,唐山下了今冬最大的一场大雪,跟影片结尾里飘着的那场一样,不屑一会儿,就覆盖了这座城市。
        也不知道这场大雪又掩盖了多少半个故事。



    2014年2月9日夜
  4. 随想“满洲里来的人”

    在一场无意识的,冲动的,纯情感式的,完全内部世界的表意中,要找到切入点来说很难。也许可以像电影节的官方介绍那样摆出“性瘾者”这个名词或形容词,也可以用视听语言的角度去列举那些极端且刺激的剪辑手法。但将“情绪”或“表意”定义化或者实体化其实也没什么意义。也许从首映后的导演问答切入是最简单的。或者说从片尾开始往回看,看似警察的人物换上“罪犯”的衣物,唐棣导演解释为一种“延续”。并说他现在其实已不太喜欢这部几年前拍的电影。


    情绪与感观也许是会被时间洗礼而产生变化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是一部纯情感的电影,当事后再冷静的审视自己的情绪时,很难不让人觉得难以忍受,要去喜欢也许会很难。然而这种能够抛条理和作用的状态又是难以找到的,就像鸡蛋碰石头,在泯灭之前最初也是最后的“无因反叛”。但“满洲里来的人”又是没有刻画悲壮的美感的,也许不过是对一种阴暗情绪焦躁来表达罢了。


    最近刚好非常迷恋2、30年代的先锋实验电影,当然也很喜欢5、60年代Maya Deren,Bruce Conner等人。在进入“满洲里来的人”的前数分钟的时候,我的观影感受与观看这些实验电影并无二异,我被打破常规的构图,轴线错乱,分屏,虚焦,断片,还有那些不听话的“声音”所吸引,这种不舒服着实很舒服。当然早年的实验电影很少有这么长的,一般也就让你晕个几分钟到十几二十分钟,像“满洲里来的人”能晕个把小时的还是挺难能可贵的,喜欢晕的不能错过这片子。

    当然,这些实验电影并不是瞎晕的,多数是在尝试达到新的观感体验。而“满洲里来的人”的这些视听错乱,也许正是对男主(“性瘾者”)的内心状态的最合适的表达方式。虚焦,极端特写,部分强调这些方式都让人想起印象派的表达,但不羁粗犷的风格又似乎有些野兽派的笔触。而分屏又何尝不是一种影像形式的立体主义。这样列举并不是在为“满洲里来的人”定义流派,而是想用简单地比喻带出这部片子对创作的各种尝试,不拘泥的表达。男女主人公对着镜头打破第四墙,女主人公的进行空间与扑在女主人公空间的影像上抽搐的男主,这种打破和穿越连接时间和空间的方式都相当有趣,并且虽然并不是前所未有的新举,但这种方式的应用在于之前所说的,还是在于内心状态的表达。

    “性瘾者”内心状态,看似很噪郁。这种噪郁的源泉也许来自于环境。“环境”的位置很重要,譬如故乡的废墟,墙上的大字体和小涂鸦。环境还包括声音,那些好像在主人公的世界之外却不会消失的声音。而这种环境下导致的暗涌情绪不会消失,只会延续,甚至是蔓延。

    “满洲里来的人”的不完整相对于它自己是完整的,但也并非无突兀。比如男女主人公的暴力式行为时煽情的背景古典音乐与整体表意感觉有些过于煽动,警察追逐主人公时又反而剪辑的有点不够癫痫,不知是否是因为最后延续的过渡。总的来说还是个相当不愉快的愉快观影体验,也期待唐棣的下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