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爱得太辛苦 Love the Hard Way(2001)

爱得太辛苦 Love the Hard Way(2001)

又名: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导演: 彼得·泽尔

编剧: 王朔 Peter Sehr Marie Noelle

主演: 阿德里安·布罗迪 米谢拉·康琳 夏洛特·阿雅娜 乔恩·塞达 帕姆·格里尔 伊丽莎白·瑞根

类型: 剧情 爱情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美国

上映日期: 2001-08-08

片长: 104 分钟 IMDb: tt0263671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杰克(阿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是一个江湖浪荡子,玩世不恭的他整日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日子过得潇洒又无牵无挂。一次偶然中,他遇见了克莱尔(夏洛特·阿雅娜 Charlotte Ayanna),一位从品行到举止都足以被成为真正的淑女的美丽女子。

演员:



影评:


  1. 光听说香港电影、韩国电影被好莱坞看上买走版权,没听说中国大陆电影也被好莱坞看上,非要在我们的旧瓶里装他们新酒的。最近看了一部《爱得太辛苦》(Love the Hard Way),才知道电影的疆域广阔得厉害,视力再好,也只能网罗原野上那几股最强劲的龙卷风。

    电影本身乏善可陈,可有把王朔和阿德里安·布劳迪这两个名字联系起来的本事,就足够我这“业余影坛八卦人士”唠叨两句。牵线“媒人”据说是王朔法文版的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德国独立导演彼得·泽尔1999年在巴黎偶然间读到,惊为天人,遂决定将其改编成电影。经多方打听彼得·泽尔才知道,第一、他读到的法文版是个盗版(竟然法国也有盗版,还盗到朔爷头上了,对这羞答答开放在境外的玫瑰,王朔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愤怒?);第二、中国导演夏钢早在十年前就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了。彼得·泽尔没有灰心,同一年,他在北京见到王朔本人,取得小说上半部的改编权。经过前后十四版的反复修改,终于把一个北京侃爷的故事轮廓换成一个纽约边缘人孤独不羁的黑暗气质,并忽悠到阿德里安·布劳迪出演男主角,比罗曼·波兰斯基更慧眼早识,否则的话,“现在他片酬这么高,我们可支付不起”,连彼得·泽尔自己都这么打趣。

    很惊讶改了十四稿的剧本还这么“忠实”于原著——我是指细节方面。几乎原小说里所有的细节都保留了,只是对话从北京烤鸭味变成纽约热狗味。美国版 “吴迪”也有一个美好的英文名字克莱尔,说实话,比中国版至少在外表上,“美好”多了。夏钢拍的那部电影,当初我最感觉咯硬的就是吴迪的形象,听说是位中戏在校生,还是我们四川人,这就更遗憾了,环顾满街美少女,我愤愤不平导演怎么这么没“眼水”,偏挑个了“漏灯盏”,派她当我们四川美女的代表不是太“塌台”了吗?我心目中的吴迪形象应该是清纯的同时不失活泼,典雅的同时又透着叛逆。可银幕上的吴迪身材丰满,脖子粗短,胸脯鼓鼓象王安忆笔下《小城之恋》中过度发育的“她”,热腾腾的肥硕散发着肉欲,仿佛随时准备着蓬勃而轻率地盛放——仅仅一季,之后成为街上任何一位表情淡漠体态臃肿的中年妇女。美国版的克莱尔就好多了,典型的校园少女,有青春的勇敢和对危险事物的好奇;有未经风霜的完美肌肤和迎接挑战的倔强神情;有跃跃欲试的叛逆和一赌到底的绝望,最终,有劫后余生的平静和千帆过尽的豁达。至于布劳迪扮演的杰克,真让人难以置评,谁叫他文质彬彬的“钢琴师”形象深入人心,如今顶着一头乱发,一件不合身图案又古怪的皮夹克出场,使人总产生跳进屏幕、摁平他头发扒下他外套的冲动。看来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靠演技“摆平”所有角色。气质过分鲜明的演员往往被局限在一定的角色范围内,与其不断寻求突破不断失败,倒不如在老天赐予的“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收获更丰,观众的眼睛也不必跟着受罪。

    因为不太了解美国这方面的法律,不知扮成警察跟酒店工作人员里应外合敲诈住客,是否可行;东窗事发,将受到怎样的惩罚,具体情节不便置评。可结尾处克莱尔的“洗心革面”在美国社会倒真是可能的,怪不得彼得·泽尔只改编了小说的上半部分内容。在我们中国社会,一个屡屡旷课、多门功课被 “当”掉的大学女生除了退学别无出路,更不用说她“自甘堕落”加入流氓团伙,成为卖淫集团的主力,吴迪的命运只能是悲剧,用鲜血洗刷耻辱算是她的“最好” 结局。同样的故事转换到美国,虽然克莱尔转变的初衷也是报复,可这关键的命运“拐点”,导演添加了些新东西,细腻描绘出偶然和必然、如何相互作用,让一个少女最初的伤痛用极端的方式迅速结痂。克莱尔从家乡回来,发现杰克床上睡着其他女人,精神崩溃。也不是没有精神准备,却总是自欺欺人,每个女人都以为自己会是一个浪子最后的“终结者”。极度悲伤之后,只剩下头脑一片空白的麻木,克莱尔就这样失魂落魄在深夜的街头徘徊。一个中年男人经过她身边,迟疑一下,走上前问:“一晚多少钱?”短暂的错愕后,是豁出去的颤栗:“五十块”,克莱尔“老到”地回答。这就是堕落的开始,非常突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又相当必然。要是没有碰到这位中年男人会如何?要是这位中年男人没错把她当妓女又如何?人生无法假设,也无法重来——要是没碰到杰克,会如何……

    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克莱尔当时的决定是种自残:惩罚自己身体的同时也顺便惩罚了仍痴迷于杰克的精神,仿佛就达到了间接报复杰克的目的。那个男人接着问:“不带套呢?”“还是五十”,克莱尔笑着回答,作贱的意味更浓了。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这颠覆的一夜过去后,克莱尔来到商场的自动照相机前拍了一组照片,看完后,撕碎了它们。这个情节尤其好,昨天之前是那样,从今以后是这样,照片记录了这一转变,而时光,已无法回头。所以记录,然后撕碎,义无反顾走进自己毁灭的宿命。从此以后,那个清纯美好的校园女生克莱尔不见了,再次出现在杰克面前的,是比谁都放荡的妓女。这层层递进的转变,我觉得比原著简单交代说,吴迪找到卫宁要他牵线赚钱花,更自然合理。

    中国吴迪“畏罪自杀”了,美国克莱尔被救了过来,重返校园,取得学位。当杰克从监狱里放出来,她已按照原先的学业计划,在一个生物实验室继续她的研究项目。虽然这世界上开朗的女孩子成千上万、随处可遇,但克莱尔只有一个;过着双重生活,一方面欺诈冒险,一方面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写小说的杰克,也只有一个(假以时日,也许他会成为美国的让·热内?)。于是片尾导演安排他俩见了一面,克莱尔要告辞,杰克问可不可以陪她走一段,克莱尔微笑着说:“为什么不。”这条路会一直走下去吗?没有答案,这时候音乐响起——满不在乎的、心知肚明的、愿赌服输的、一意孤行的、音乐响起,全片结束。

    有意思的是,布劳迪在纽约宣传此片时,已凭《钢琴师》成为奥斯卡历史上年纪最轻的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他却对观众说,这部影片中的角色才比较接近他本人,因此非常希望多些影迷去看,以改变《钢琴师》在大家心目中留下的深刻印象。不知这是冠冕堂皇的宣传语,还是他半真半假的心声,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一个男人要是既深情又不羁、既高雅又野蛮、既隐忍又放浪、既天使又魔鬼,还要不要女人活!

    阿德里安·布劳迪,你的“野心”也忒大啦!
  2. 同一天之内把这个故事看了三遍,所不同的是,同一个故事由不同的演员演出来,相比另外两个,89年的大陆版成了一部教育片,98年的HK版被廖凡演成了革命党....这一版本是最贴切于原著精神的。

    王朔所描绘的痞式语言变成了美国式的粗口,敲诈对象也由港客和老外们变成了亚洲佬和俄国人。虽然原作中大段大段的精彩对话没法表现,但是Clare对Jack的痴情,Jack对Clare的那种不愿表达的纠结感情表现得非常到位。导演还特意增加了Jack的小木屋的场景,把很多感情通过日记释放出来,也为后来Jack成为作家留了伏笔,至少不会像中国混混一样混不下去了就去当作家。

    不过美国流氓始终没有中国流氓那么无情到需要牺牲两个女人来找回自己爱的勇气和自尊,结尾改成了美国式的大团圆,这点却让人觉得自然而然而且倍感欣慰,因为Clare实在是让人怜爱。

    除了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故事本身真是个好故事。不过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会选择这个剧本,片中的那种一往情深似乎也并不是好莱坞主流电影们的一贯风格,或许制片方希望通过这个电影,多少找回一些魂断篮桥时代的纯情吧。
  3. 很早以前就看了这部《Love the Hard Way》,最近又强力推荐给LJ,然后自己也又看了两遍。其实写这个的此时此刻心情并不好,即便是剪了头发也并没有好起来,这就让我更加的不安。更加没有什么心思工作,心是散的。
    两个社会地位,生活背景都大相径庭的两个人,疯狂的爱着,jack的生活让克莱尔看到了底层江湖人物的险恶,而jack却从克莱尔的身上第一次体会到爱与被爱的那份冲动和纯洁,同时亦感受到生命被充盈的那份快乐。
    其实大陆版的会把jack描写的更无情更冷血一些,我还是更爱 Adrien这一版,因为从小我就坚信,社会定义再坏的人,也有他最柔软,最温情的一面,只是他选择不轻易被人触碰,他选择“冷漠”和“背叛”。记得初中时暗恋了至少五六年的那个男生,他就是一个老师看起来是坏孩子,但是我却觉得他很善良和温暖的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
    jack同各式各样的女人上床,并且将她们忘记。可是每当他和克莱尔轻松的对话时,还有那温柔的眼光,我知道他是真的爱上了她,只是他无法放开自己,拥抱她,取而代之的是用冷酷去伪装自己。
    写到此刻其实我的心是哽咽的,我很了解克莱尔的心情,他同jack的哥们儿做爱,和他们一起作案,刺激他也好,报复他也好,她只是爱着他,深深的爱着她,哪怕他让她去死她也是心甘情愿的,其实他也是这样,只是他压抑着自己,他觉得他不该爱上任何女人,但是人性就总是有这么些个柔软的瞬间,让你义无反顾。
    我相信纵然jack是个骗子,但是克莱尔依旧觉得他们在一起是最快乐最幸福的,或许就像梁文道说的,爱情就是一场赌注,人生如此孤独,以至于我们太需要与人一起分享,爱就是人活在世界上让我们觉得不是那么孤独的很重要的東西。两个人谈话,两个人旅行,两个人把酒当歌,两个人为彼此洗头,很多事情也许是第一次也许不是第一次,但那就是打动你的,无论对错,那都是你愿意为他做的,为他所改变的。克莱尔也是,她是个优秀的女学生,却愿意与拉皮条的为伍,其实我真的想说,爱情真的可以当饭吃,请说我幼稚吧,请说我不成熟吧。
    也许jack的入狱,也正像生活中的一对相爱的人,在热恋的时刻分开了,或许彼此心中的爱恋谁也不愿意说出,也正像《两小无猜》他们什么都敢,就是不敢承认彼此相爱。也许在这样一个时刻彼此分开,是最好的选择,那个人的轮廓和所有记忆都深深的刻在你的记忆中,也许有一天你们老了,你们依旧彼此爱着,也许你们有天相忘于江湖,但总比留在身边不疼不痒的一天天的过要强太多,或许这就是一种生活的英雄主义吧。就像我憧憬的战争时期的爱情,相爱的人,被现实所分离,或许是战争,或许是其他,直到多年以后,他们还在那里,这样的东西此生仅此一次,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讨厌重复的事情,总是在寻找一种极致的原因,因为我相信,此生仅此一次的这件事情从情感上一定是永恒,两人中任何一个人做不到,任何一个人有天不爱了,都不算是此生的仅此一次。又或者像是《相见恨早》两个人遇见的不是晚了而是早了,分开的期间也是毫无联系的,但是在你人生最失落的那一刻你会想起他,那个时候你们是真的需要彼此,其实我一直认为彼此最深层的需求那就是爱情。无论过了10年还是8年你们依旧是存在可能性的,而正是这种可能性让彼此变得特别。
    此片的结局比大陆版的要温情了许多,jack出了书,克莱尔继续她的学业和事业,两人最后还是在一起了,这个结局只能说明编剧还是个乐观的人。大陆版的则显得悲壮和永恒,姑娘自杀了,死了,爷们儿哭了,心伤了,什么都晚了也完美了,唯有死亡可以带来永恒。而我总在跳出死亡追寻着永恒,永远,永远,直到疲倦不堪的那一刻,又或许是穷尽一生的去追寻和等待。说我神经质吧,说我变态吧。或许我还是年轻,或许这也算是一种理想和一种英雄主义吧。
  4. 《爱得太辛苦》——根据王朔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改编

    在迅雷上搜索“爱得太辛苦”,只有几条资源可以下载,若搜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则有好几条资源,有一条资源后面跟了很多回复,有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国外的”。我知道他们想说什么,是,这部影片是王朔的原小说改编的,前段时间国内也改编拍了这部影片,噱头非常之大,某些想看此片的人带着某种别样的期待。

    可以开诚布公地说,我没有看过王朔的书。记得他的《我的千岁寒》上市的时候,电视上有播了一段随机对书店读者做的采访,一位七旬老者对记者说“王朔是个流氓”,在此之前我也听过有人将“流氓”一词形容了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村上春树。明白人会知道村上是什么风格,但能将同一个词冠到两位似乎不相干的作家头上时,这难免会让人刨根问底想挖出点什么共通之类的。从这位老者有些愤慨激昂的面部表情来看,我对某王作家不自觉暗生负面印象。

    在好不容易下载好了资源后,自己立马就看了,不得不说观影后的感觉并不强烈。因为我以为王之风格应该“强烈”。整片的戏剧冲突并不明显,没有直接将矛盾摆到桌面上来,可是其叙事风格也绝对不是娓娓道来,看了时光上的一条评论说这部影片没有原著的浓烈,相对更含蓄淡然,也有IMDB上的评论说男主角还不够坏。

    是的,依我看来,这真是个老套的故事,几乎中国80年代的男青年都会这么干吧。成天无所事事,谋生之计绝非正当,甚至能和恶劣挨边,偶遇无知女欲逢场作戏,熟知对方早已当真,歇斯底里纠缠不休,接下来的事你也知道了。诚然这是部王朔的旧作,此部欧美的翻拍也有个几年,本就是小成本制作,没太多人关注,若不是后来荣登奥斯卡影帝的Adrien Brody大概也没什么人愿意回过头来看这部独立影片吧。不成规模的投资使该片先天硬实力定落后一截,画面陈旧朦胧,估计胶片质量不过关,不益于保存,场景道具也相当简陋,嘿,我第一次见识了没有墙的屋子,全部是用门窗做隔离。好吧,克服这些窘迫,努力地使软实力增强。从故事性来看虽然没有了新鲜味道,但在人物内心描写上却是下足了功夫,有几场戏主角在一平米狭小空间里最诚实地书写自己最内心的情感时,这无疑使影片的无声张力达到最高点,所有思考都是个人的,也是大众的。我相信导演一定是抓住了原著中某些类似小我里体现众生的东西,才会动心翻拍此作品,并且还把剧本前后修改了14版。

    王朔作品被改编翻拍的有很多,并且都非常著名,我这一个字也没读过的历史是否也该改写呢?我不知道,或许过几天我便会跑到图书馆借一本什么的,或许我永远也没心思去读。从看过的影片里能得知,王朔风格不是我中意的类型,当然村上也不是,若此处我将两作家再次相提并论有冒犯了其粉丝们的,这里我赔个不是了。总之,在畅销和边缘中间,总有人能找到自己的皈依,我,能从他处找到属于我的正极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