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再见,长夜 Buongiorno, notte(2003)

再见,长夜 Buongiorno, notte(2003)

又名: Good Morning / Night

导演: 马可·贝洛基奥

编剧: 马可·贝洛基奥

主演: 玛雅·珊萨 Luigi Lo Cascio Roberto Herlitzka

类型: 剧情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上映日期: 2003-09-04(威尼斯电影节) 2003-09-05(意大利)

片长: 106分钟 IMDb: tt0377569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表面看来,安娜(玛雅·珊萨 Maya Sansa 饰)是一位年轻又美丽的女孩,可实际上,她过着双重生活。白天,安娜是一位办公室职员,过着平凡的工作日常。可每当夜晚降临,安娜便会摇身一变,成为可怕的恐怖分子,秘密参与恐怖组织的活动,去贯彻她追求理想世界的信念。

演员:



影评:



  1.         有时候我会讶异于电影里那些对人类精微感受的精确描绘,例如意大利导演马可·贝洛奇奥 (Marco Bellocchio)的电影《再见,长夜》里的某个刹那。
            主人公安娜过着分裂的生活,白日里,她是公司职员,离开公司之后,却是恐怖组织的成员,她和他的伙伴们一起,认为自己将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在他们组织最重要的一次活动中,他们绑架了一位政界要人,把他藏匿在城中一个民居的密室里,而安娜则和她的伙伴扮演起了男女主人,出面应付上门来的邻居和各色人等。这个内心敏感细腻的女子,其实已对这所谓的理想有了怀疑,但真正她内心动荡的,却是最平凡的一个刹那,某个早晨,她乘公交车外出,车上有一群女人,在那里谈论家人、天气、蔬菜,就在那里,马可·贝洛奇奥用最冷静的镜头,表现出了她所感受到的隔膜,她盯着她们,几乎出了神,她们感受到了她的目光,狐疑地打量着她,她只好转过头去。那种隔膜,是她被异化和自我异化的结果,她自绝于人群之外,自绝于真实的幸福之外,成为一个离魂异客,和如她一样的女人们都有了隔膜。
            隔膜有时是自我保护,是在情感、生活遭受巨大重创时,由自身分泌出来的一种情感阻断剂,让感受仅仅停留在表面,让痛苦和欣悦一起麻木,以免激起更深刻的内心动荡。像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在他的小说《了解女人》所写的那样,主人公约珥在妻子死去之后,就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他对这一切无动于衷,只有一种持续不断的模糊感觉,觉得他没有真正醒来……这一切仿佛都在睡梦中。如果他仍抱有希望,他就必须从这浓雾中走出来。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从这沉睡中醒过来。哪怕为此罹受一场灾难。真希望有什么东西能切开那像子宫似的从四面八方包裹着他、窒息着他的柔软肥腻的胶状物。”
            印度女作家基兰·德赛的小说《失落》中也曾描绘这种感受,赛伊的祖父留学剑桥,在异国他乡,他不被容纳,始终与周围的一切有隔膜,当他在杂货店购物,听到老板娘说,她的丈夫也用同样的剃须刷时,他讶异于“他们居然有着相同的人类需求,还有着私密性的联系”,“这大胆的想法让他一阵眩晕”。
            但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从这沉睡中醒过来”,就像李安的电影《色,戒》里的那个刹那,王佳芝放跑了易先生,在黄包车上,眼前的一切突然清晰了,缓慢了,她盯着黄包车上的风车出了神,她的过去是一出倩女离魂记,而现在身魂合一了,她醒了。那一刹,我们全都知道了李安要说什么。难怪陶杰说,那漾开的、看似无关的一刹,是华语电影最值得铭记的一刹。
  2. 历史事件是1978年,左翼极端势力组织红色旅,在绑架并囚禁了意大利总理莫罗55天之后,将其杀害,震惊世界。意大利素有无政府和暴力传统,黑手党世界闻名,而70年代后期也正是意大利战后最混乱的时期。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却一反此类题材影片的客观手法,采用主观视角,来重现当年事件经过。
    这不关乎真实性,2003年的影片,又是这样的题材,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恐怖主义。在网上看到有评论说这是表现恐怖份子的内心斗争和谴责,不敢苟同。
    影片比较的做到了从人物的主观视角来再现事件,所有的运镜调度都透着虚实参半的影调气氛,几乎全片采用微焦,虚实关系极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被放大,以产生强烈的主观效果。同时,影片在节奏处理上极为冷静干脆,前半部分台词极少,人物的主观情绪毕露无余。
    有时候几个中近景镜头,稀疏的配乐,那个时代的极端心态和悲哀情绪就已经淋漓尽致。
     
    强烈的主观视角,却没有表达政治观点,重大的历史事件再现,却又能准确的回到一个当事个体的内心,回到最直觉的情感本质,并且几乎止步于此——真不知道导演贝洛基奥是如何控制的,用人道来稀释革命的暴力色彩吗?

    在历史中,几位红色旅的当事人最后都被逮捕。从影片中女演员反复的主观凝视,偶尔投向画外的恍惚目光,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激进革命者,一个对现实心怀不满并欲改造之的人,她对自己的怀疑,以及道德感和革命手段之间的冲突。影片的一个虚构段落是女主角偷偷的打开门,然后被禁锢的总理走出房间,在影片漫漫长夜过后,走在清晨的大街上,重获自由。这个段落安排在现实剧情的总理被杀之后,也就是说,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重获自由的总理——在我的理解里,这并非在进行党派支持和政治表达,电影在这里承担了人道宣示的功能。就算是法西斯总理,他也是女人的丈夫,儿子的父亲,孙子的爷爷——也许,以怨抱怨确实不是让事情变好的一种方式。

    影片并没有过度夸张的心理冲突,看下来感觉最深的,是对时代气氛的展现,有些桥段的处理实在是有种维斯康帝的感觉。个人命运在政治冲突中的遭遇和挣扎,亦是影片的着力点之一。60多岁的导演了,每一个镜头都足够有力,引人深思。

    但愿,长夜是真的过去了。夜色各不相同,黑暗却如此相似。

    ————————————————————————————

    2005.3.14
  3. 原文大概写于04年12月

    1978年5月9日,曾先后5次出任意大利总理的天主教民主党领袖阿尔多.莫罗,在遭到绑架55天后,被红色旅“人民法庭”处死。这是当年震惊全世界的特大事件,也是国际恐怖主义历史上血腥的一笔。而对于意大利电影界,这也可作为一个“重大历史题材”。马尔科.贝洛奇奥的《再见,长夜》(Buongiorno, notte)就是关于此题材的细致刻画,并着力于精细的表现在此事件中女主人公安娜的思想履历。

    历史事件发生后,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记载。报告文学加入大量主观的臆想去让事件丰润,却往往严重损害事件甚至历史的真实,对于莫罗总理绑架案这个事件,我查阅到的一篇报告文学里甚至为了叙事上的精彩,而描述了一段被困中的球迷莫罗总理无心关注如火如荼的阿根廷世界杯,其实那年的世界杯在莫罗被处死后21天才开始呢。如果要寻求真实,或许只能从当时的新闻报道或者摒除人物心里刻画的历史回顾文献中获得。

    从影像上,如要再现历史事件,常采用一种追访式的纪录片形式,而如要表现,则可采用各种类型的剧情片。对1978年的红色旅绑架并杀害莫罗案,约翰.弗兰克海默曾于1991年用惊险片《喋路狂奔》(Year of the gun)进行表现,莎朗.斯通扮演了一个被职业病所害误入红色旅绑架行动的记者。影片的是以悬念性和矛盾的逐层解决带来惊险感的,属于相当传统的那类作品。虚构一段故事进入著名的历史事件,让其显得更具传奇性。

    而意大利人自己2003年拍摄的这部《再见,长夜》则拒绝加入主题以外的事件进行修饰,转而全面塑造事件参与者-恐怖分子和莫罗,完整表现他们在事件中的行为和心里活动。故事空间基本上只在绑匪室内和女主角供职的图书馆进行,处处充满小景别,却通过完美的编剧和摄影营造出无处不在的紧张感。

    为了集中强调恐怖分子,特别是安娜的心里起伏,电影甚至放弃对时代背景的交代。当时绑架莫罗的目的其实是对法院即将审判红色旅创始人库尔乔进行一个巨大威胁和报复,这个行动是红色旅恐怖活动的最高峰,也随着莫罗的遇害,红色旅彻底丧失了意大利国内本有的民众同情,从此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当下,对于恐怖活动,我们更多地用成王败寇给予解释,而也更愿意称这些组织成员为“武装分子”,毕竟,历史真是由胜利者撰写的。在那个以意识形态主导恐怖组织思想的年代,作为个体的“武装分子”并不想今天的宗教和民族狂热分子那么坚定,他们也会经常对自身和组织行为感到焦虑甚至怀疑。戈达尔《小兵》中的布鲁诺在逼供前依然如此固执和沉默更多的是来自信念以外的东西,或许是面子,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不屈,对于革命理想,其实他并不显得认同。

    《再见,长夜》里,安娜因为组织安排,需要在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在囚禁莫罗的出租屋里,她是坚定的革命战士,和同伴们在面对电视新闻中莫罗保镖的葬礼时反复念叨“工人阶级应该全部领导”。而为了掩饰,她必须照常继续她在图书馆的管理员身份,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个对红色旅及其信念持完全否定态度的男孩,男孩恰好写作着一个虚构的红色旅剧本,安娜在外的这个假面潜移默化地消磨着她的信念,再加上莫罗写给妻子和教皇的信件让她逐渐体会别人的立场和感受,渐渐地,恻隐之心有了。对于红色旅“人民法庭”的裁决,她表达了不信任,凭什么要将个人等同于国家,阻挠红色旅极左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是莫罗代表的“天主教民主党”以及他们的既得利益吗?红色旅不信任宗教,然而他们的理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宗教,执导着他们越走越偏,最终众叛亲离。安娜看不见了希望,看不见了出路,置身长夜,就连梦境都在Pink Floyd的<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中留给黑白的苏维埃建设画面。长夜茫茫,梦境中对左翼思想的憧憬渐渐随pink floyd另一首迷幻大作<The Great Gig In The Sky>幻化为法西斯的杀戮场景。清晨到来,却是死亡和终结的气息,长夜,再见了!

    最后是两篇文章链接,前者是这次事件的简单史料,后者是加入虚构臆想的报告文学“红色旅”制造的绑架总理案

  4. 主持人:@子夜无人

    助理主持人:@我略知她一二

    场刊嘉宾:@donnie、@阿斯巴-甜、@赵小毯

    特邀嘉宾:@RIVER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场刊圆桌的第2天第2场,我是主持人@子夜无人,第2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再见,长夜》,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助理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手松一点场刊可以给到四星。人类的终极情感在红色的一呼一吸之间挥洒着血肉之躯的脉搏对抗,让泪水喷薄而出的不是爱人的结束也不是临终的遗言,高度自恰的行动代码让一切无法回头,于是尘归尘,土归土,桥归桥,路归路,无法再见的长夜漫漫永恒的消失在了那个红旗招展的夜空。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3星,导演对女主内心的转变过程的外部氛围表现得很好,但一些非主观视角的展现削弱了代入感。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给的3、对我来说迷人的并非是心理惊悚的过程,而是对时代革命的还原,以及落脚于个人的情感。

    特邀嘉宾 RIVER

    三星,剧本将女主角的信仰崩塌的过程描摹得非常完整,从头到尾笼罩的鬼魅感构建出一个无尽的长夜,沉睡在其中的人与观看它的人体验并无不同,彻骨的寒冷一步步将人浸透。

    场刊嘉宾 donnie

    2星,天哪有没有看过毛泽东选集啊哪有这样整革命的我不懂。非常常规和完整的欧洲政治题材电影,稚嫩的革命,超强的文本和台词功底。最喜欢的部分是62分钟、93分钟等女主角情绪部分的处理。模仿基耶斯洛夫斯基,有大师质感,还缺点深度。ps音乐选得好好。

    助理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导演的音乐品味很好,用现代音乐表达传统情感。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确实,pink floyd出来的那一刻,心想绝了,摇滚曲和革命进行曲也没差。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第一个想让大家谈谈的是,电影描写女主角的信念动摇,是一个丰富绵长的感受过程,那么当中有哪些时刻是令你印象深刻的?

    场刊嘉宾 donnie

    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意共在饭前祈祷,女孩一脸难以置信。

    场刊嘉宾 赵小毯

    这个过程一直让我感受到女主和人群的疏离感,导演似乎也有意往这方面靠。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我觉得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女主睡梦中的镜头,然后切到总理出来游荡,算是女主潜意识的表现。在白天女主觉得自己是红色头脑,但到了晚上最松弛状态下,转变已经悄然发生。

    主持人 子夜无人

    donnie起到的“稚嫩的革命”这点,其实让我想到了色戒里那群学生荒谬的杀人行动,包括女主有些地方,我其实想到王佳芝。

    场刊嘉宾 赵小毯

    确实,王佳芝是感悟到那个时代没人能真正救她。但是这部电影的女主不是一个人惹,王佳芝只有自己的绝望。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再见,长夜》的女主我觉得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她的觉醒不是因为她“损失”了什么,而是来自于两方面,感受和扮演,大家可以从这两方面谈谈吗?她在日常模式和革命模式之间的切换扮演,以及她对于自我隔绝之外的世界的感受。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刚刚有提到的,她觉醒的过程一直有一种与人群的疏远感和两面生活的分裂、让她产生了自我怀疑。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谈到感受方面,我觉得导演之所以是让女主产生转变是因为在很大层面上,女性的共情能力会更强。女主对外界更多的是一种处于被发现的恐惧,对于被绑架总理的共情或者说同情,包括总理写给家人的信件让女主认识到总理抛去政治身份,也有作为人的一面所带来的同情,才是让女主“觉醒”的主要推动力。而影片中的男性总是处于一种宏大叙事的氛围中,认为总理写给家人的信只是拖延时间,会影响革命。而漠视总理也有家人也有亲情。

    场刊嘉宾 donnie

    她对被绑架的人很感同身受。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但她对于革命这件事的意识其实是迟钝的。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革命更偏向宏大叙事一点,是总理这个具体的人让她能共情,我是这么认为的。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也就是现在很流行说的“爱具体的人”。她把握不到革命,但她可以touch到具体的人。那大家觉得为什么她的同伴们和她差距会这么大呢,因为男人不行吗?其实是共情能力,男人一般共情能力都很低。

    场刊嘉宾 donnie

    是啊,被政治梦想洗脑,男人好容易被洗脑。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女主有外界信息的输入,影片中还有一个男性也算是部分背叛革命了,就是中途跑出去找女朋友那个,他和女主一样,也是会与外界有交互的(他俩假扮正常夫妻)。

    特邀嘉宾 RIVER

    女性共情能力确实往往更强。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因为男人神经大条,不是所有男人都情绪化,很忧郁哦。男人的情绪化还有种生理上的失控表现。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觉得扮演这件事对她最大的影响在于,她被迫让自我异化于这个世界,但她所有的同理心都和世界的常态站在一起,这是很痛苦的。比如公车那场戏上,她觉得自己怀着革命大义,和周围人格格不入,但其实那些谈天说地的人也觉得她是格格不入的。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对,红色分子上车了,女主却感觉不适,跑下车了。

    场刊嘉宾 赵小毯

    这个镜头很精彩,一群女人讨论,女主自己感觉到一种疏远感。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觉得革命这件事就是应该有很沉重的心理负担的,这电影表达这点很好。现在很多国内的谍战剧都特别浪漫化,而且不一定是要经历死亡、发生了什么核心事件,你才感受到负担,那种负担应该一直跟着你,压得你喘不过气。

    特邀嘉宾 RIVER

    是啊,人在群体中其实很难接受自己的异化。

    场刊嘉宾 donnie

    嗯嗯,而且革命其实会有非常不人道的部分和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这部影片也在讨论这种严肃话题。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就是那种心里装不得事的人,所以看的时候特别理解女主。

    场刊嘉宾 赵小毯

    现在谍战片就是没有审讯没有心理煎熬了,好像不审讯压力就不大,一审讯个个赴死状。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真想替她说出来,不干了,我叛变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最后大家对于结尾的看法吧,我觉得还是很神来之笔的。

    场刊嘉宾 赵小毯

    重获自由的总理,再见挣扎的长夜、对于女主来说或者真正解脱了吧。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尤其联系片名的话,她在想象中放走了人质,其实解脱的是自己,走出了长夜的人,是历史上死在了前夜的人。想象是因为对应历史,历史上就是撕票了。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所以放走的其实是想象吗,就是一种解脱感吧,或者也希望再也没有这样挣扎的长夜了。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片尾用一种浪漫话的处理方式,完成了对女主内心的解脱。

    特邀嘉宾 RIVER

    是的,算是一种自我安慰?至少在梦里她走出了长夜。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就是一种解脱感吧。

    场刊嘉宾 donnie

    我超爱最后教皇的镜头,真正的掌权者是教皇,真正拥有人民信念的人,被信仰的人。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按照历史,总理要死,女主之后也要死,但电影把他们都“放生”了,很温柔惹。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好温柔惹,人道主义的处理。

    助理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女主角也是在放生自己。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如果大家是女主,也会放走吗?明知自己可能会死。我可能不会放他走、然后内心很纠结难过,自我折磨,疯狂伤害自己,我怕思想的折磨更怕死亡的清静。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拉皮德的《警察》,那里面也有一个女革命者,也是参与了绑架,但最后就是被直接打死了,她没有机会挣扎动摇反思。

    场刊嘉宾 donnie

    这很拉皮德。

    ##DAY2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