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圈影评,没有发现特别满意的答案,索性还是自己总结一下吧。
因为大吉岭最合适。在这部处处都藏隐喻的电影里,导演选择大吉岭也是有原因的。
稍微看一眼大吉岭的历史的就能知道:大吉岭产红茶,而且是和中国祁门红茶、锡兰乌瓦红茶并称的世界三大高香红茶,有“茶中的香槟”之称,汤色橙黄,芳香馥郁,一如这部电影青黄的主色调,浓郁靓丽,而其中生活的苦涩一如茶的苦之底味一般。
另外,“大吉岭”这个名称是由两个藏语词dorje(霹雳)和ling(地方)合并而成,意译为“金刚之洲”,宗教的形式感呼之而出,金刚怒目,却心怀善意,不就是寓指这三个兄弟的关系吗?从一开始互不信任,甚至排斥敌视,争吵干架,到后来因为一次奋不顾身的拯救落水的孩子,心中的善念被激发,说是拯救被人,其实也是拯救了自己。
历史上大吉岭还经历过一次分离主义运动。1980年代,它和附近的噶伦堡要求单独成立廓尔喀邦的主要中心,后来因为成立自治的山地委员会,这种分离倾向才逐渐降温。这和三兄弟一年来分离没说过一句话,后因为这次旅行而重新连系在一起,形成了暗合。
再加上1999年,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遗产,历史和风光都足够知名足够迷人,作为一部公路片,要拍这样一部片子,除了大吉岭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因为他们很可能是收养的。
这个从片尾他们见到母亲时应该就能推断出。母亲在印度传播基督教,传教的教堂似乎还收养了很多孩子。三兄弟也很可能就是当年他们父母从教堂领养的孩子。后来母亲继续去其他地方传教帮助其他孩子,父亲则成为家中联系兄弟情感的唯一核心。忽然父亲遭车祸被撞死了,母亲又不到场,原本就没血缘关系的三兄弟也就因此关系崩裂,再无联系,直到老大提出这次心灵之旅。
这场旅行被三兄弟定义为心灵之旅,目的地是母亲传教的地方。那片中具体哪些细节可能让他们获得了心灵救赎呢?
先说老二吧,一脸苦相的AB这次倒是演了一个剧中最有喜感的角色。从第一次追上火车,架起老花眼镜看了没追上火车的Bill Murray一眼,就有一种冷冷的微刺的喜感。特么原以为老戏骨Bill Murray至少会是一个有不少台词的配角,结果因为没赶上火车就没他什么事了,这像什么话!
说起来当年父亲车祸时,是AB首先赶到了现场,抱着倒在血泊中的父亲,没听清遗言,结果迷失了自己。在这次旅行中,三兄弟分头救落水的三个孩子,却只有AB没有救活他的那一个,即便他拼尽全力满身鲜血,自己也受了不小的伤。
这让AB自责到几近奔溃,在第一次离开村庄时忍不住向小男孩倾诉,说自己没有不尽心救那孩子,被水冲下去时有一刻失手了,之后一直抱着他。男孩理解了他的话,回去告诉了家人,大人们才从悲伤中醒来,邀请三兄弟也参加葬礼。也因此,AB觉得自己获得了原谅,连同父亲死的那一次,因为这两次其实都是意外。
AB的心结,在于当年目睹了父亲惨死,又因为自己执意要提车而差点赶不上父亲的葬礼,没有好好的告别。
再来说老三。他刚和女友分手,却不断去偷听女友的电话留言。从火车上一段艳遇来看,他们分手的原因应该是女友出轨了,男方还恋恋不舍,于是报复性的也出轨乱搞。而他获得心灵的安慰,应该是在他们被赶下火车时,那个漂亮的印度女乘务员为他落泪吧。似乎自己也没有那么糟,还有人为自己流泪。虽然那原本不过是一次逢场作戏。
最后说老大,他的纠结恐怕就在于自己的责任感。在一次骑行中,老大差点像父亲一样出车祸死了,醒来后想到的首先是自己的两个兄弟。于是他决定代替父亲弥补兄弟间的裂痕,所以就有了这次心灵之旅。他的目的最后也达到了,兄弟隔阂在那次印度葬礼中被化解,母亲也因为他们三兄弟在临上飞机的一刻突然变卦而终于见到了。见到了母亲,问出了那个当年她为什么不参加父亲葬礼的原因,就够了。至于原因具体是什么,并不重要。
片中追火车主要有两段,一段是AB带着行李追,代表背负着过去启程去寻找。另一段是片尾三兄弟扔掉全部行李追,代表抛开过去,重新开始。行李就像承重的枷锁,火车代表新的旅程。有人说,抛开过往重新归来,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最后,剪出片中4首好听的歌,也很好地展现了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上的风光和百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