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奇趣马戏团:吸血鬼的助手 Cirque du Freak: The Vampire's Assistant(2009)

奇趣马戏团:吸血鬼的助手 Cirque du Freak: The Vampire's Assistant(2009)

又名: 吸血鬼助理 / 向达伦大冒险 / 吸血侠达伦·山传奇 / 向达伦大冒险:鬼不理的助手

导演: Paul Weitz

编剧: Paul Weitz 布莱恩·海尔格兰德 达伦·山

主演: 克里斯·马索格利亚 约翰·C·赖利 萨尔玛·海耶克 乔什·哈切森 迈克尔·瑟沃瑞斯 雷·史蒂文森 威廉·达福 渡边谦

类型: 动作 惊悚 奇幻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9-10-23

片长: 109 分钟 IMDb: tt0450405 豆瓣评分:6.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达伦·山(Chris Massoglia 饰)是一个学业优秀、青春阳光的高中生,他在学校人缘极好,且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因此被朋友们称为“完美先生”。某日,一张宣传单改变了他的生活走向。一个囊括了各种怪异事物的奇趣马戏团来到他所在的镇上,虽然父母老师禁止,不过达伦依旧和痴迷吸血鬼的好友史蒂夫(Josh Hutcherson 饰)偷偷前去观看。闻所未闻的奇人怪事令两个男孩兴奋不已,而吸血鬼拉登·克雷斯利(John C. Reilly 饰)和他的剧毒蜘蛛的登场则让他们备受触动。演出结束后,达伦偷了蜘蛛,因无法成为吸血鬼而心存愤恨的史蒂夫杀蜘蛛不成反中剧毒,危在旦夕。为了拯救好友,达伦不得不化身半吸血鬼成为拉登的助手。他由此开始经历一场奇幻之旅……

演员:



影评:

  1. 在主打黑暗系电影风格的十月,[奇趣马戏团]来的也算是恰如其时,如同万圣节的南瓜灯与糖果,一点点的暗黑气氛结合着青春期少年特有的奇思妙想,好像少年漫画的主角意外踏进了恐怖漫画的领地,善良、真诚却有些拙于表达的他不得不面对自我身份的巨大改变和来自黑暗势力的侵袭。影片一如其正副片名[怪人马戏团:吸血鬼助手]已经涵盖了主角的身份与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一样,简单、直接,但各个桥段的结合却略显生硬,目的又太过直白,最后的效果是虎头蛇尾,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影片意图借[暮光之城]掀起的吸血鬼回潮之势,把同类型的畅销小说吸《血侠达伦山》也拍成系列电影。但是本片投资4000万美元,第一周北美票房却只有635万,3000万绝对封顶了,这还是往好了想。想收回成本只能靠DVD租售,续集估计是没戏了,小号[黄金罗盘]啊!本片讲述了全书12本中前三本的故事,描写了男主角像蜘蛛侠一样的身份转变过程,继而就是如[X战警]里冰人与火人、金刚狼与剑齿虎般的不得不与昔日挚友(兄弟)终生为敌的传统桥段。听起来的确没什么新鲜的,仿佛各类神奇漫画电影的混合降质复刻版。好在影片整体氛围做的不错,吸血鬼与现实世界之间没有让人感觉到明显的断裂感。但优点恐怕也就仅止于此了,除却一些演员的精彩表演。

    饰演吸血鬼的约翰•C•莱利,因为长相太过喜感,活活把一演技派逼成搞笑派,就像看他的[永不止步],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本片大部分场面都靠他支撑,演技派搞笑吸血鬼,以前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其实本片他并没有主动搞笑,只是喜感印象太强看着他就想笑。他的死对头,敌方阵营的“惩罚者”雷•史蒂文森,暴力型男,和莱利几番恶战,最后自然被K.O.,实在是太没说服力,好像KONAMI大乱斗。威廉•达福,在同时在北美上的[反基督]里大秀演技,在本片里基本是个笑话,那扮相比莱利还惊艳。萨尔玛•海耶克,有预言能力且一兴奋就狂长胡子的莱利女友。是没事儿玩票还是友情出演就不知道了,嗯?你问和谁有情?渡边谦,身高2米,脑袋畸形的怪人马戏团团长。西方媒体大都评价其表演精彩,但看过其[明日记忆]的朋友都知道,渡边谦大叔在这儿根本就是扮怪蜀黍,陪小朋友玩过家家。派屈克•福吉特,这孩子算是没前途了,从[几近成名]惊艳登场,一路走来,主役就一部[割腕者天堂],这些年演的都是同一类角色,已经快成宅男代言人了,本片就算全身刷绿漆、贴鳞片,还是不改宅男本色。再过些年说不定MTV还会给他搬个最佳宅男奖以资鼓励。还有两个小角色,简•科拉克斯基的断臂再生女,腰就是皮包脊柱的奥兰多•琼斯。过场人物,不多评论。我们的主角大人——吸血鬼助手是个新人,可以明显感受到其青涩感,以东方人的观点来说长得不算帅,还有点儿娘,猛一看有点像埃米尔•赫斯基,除了演技。而他的挚友兼后来的死对头就大有来头了,乔什•哈切森,弗莱迪•海默阴影下的童星二哥。一直很看好他,但拜托不要越长越像斯科特•凯恩好不好,特别是那身形。

    其实本片表演上最大的惊喜不是约翰•C•莱利,而是饰演反派,有如撒旦般存在的Michael Cerveris(抱歉没有中文译名),那表情、言辞与极端细腻的动作拿捏,好像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般优雅、邪恶,加上确如魔王一样的强大气场,仿佛希斯•莱杰在[黑暗骑士]里一般的存在,大大超出一个“坏蛋”应具有的深度,甚至让人感受到了哲学气息。几乎秒杀约翰•马尔科维奇——另一赋予角色奇妙存在感的大师。在网上查了一下此人,好像是维戈•蒙坦森式的演员,本片中极胖,可网上却找不到任何稍微发福的照片(除了剧照),又一大不可思议啊!

    精彩的群戏让本片看上去不像片中的天空那样灰暗,但对成人来说它太幼稚了,对孩子来说它又太成人化了——《帝国》

    论创造力,比目标瞄准年轻少女最脆弱部位而一击致命的甜腻浪漫的[暮光之城]高了无限倍,虽然拍摄续集的企图心是一样的——《卫报》

    原载《看电影》
  2.      “吸血侠达伦·山”和“小巫师哈利·波特”之间有太多的恩怨情仇。吸血侠的作者达伦山和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都是受到同一高人的指点而扬名立万的。然后,于97年率先发起攻势的哈利波特却抢得先机先发制人,抢占了一切的风头。使得晚几年出山的“吸血侠”只能望“小巫师”而兴叹。
        实际上,这个系列小说也是相当的精彩。2001年12月,“吸血侠”终于获得谢菲尔德儿童图书奖。事隔一年,“吸血侠”声名鹊起。于是在一年时间内,行走江湖,走遍近30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屡屡登上畅销书榜,比如英国《书商》以及美国《出版者周刊》和《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等。此外,喜爱“吸血侠”的读者也不止是儿童,一项调查表明,其中40%为二十岁以上的年轻人或者年龄更大的人(也算是实现了作者的愿望--努力为代沟架起一座桥梁),其中在日本,喜欢他的人当中20至30岁的女性占了很大比例。
        这个系列,我阅读过1-4部,其中第一部情节相对于后面较为平淡,而到了后几步则高潮迭起,充满了奇思妙想;同哈利波特相比,达伦山加入了更多的感情纠葛和线索,比哈利波特的单线除魔传要丰富,同时,读起来有种中国武侠韵味,加入了侠骨柔情,英雄争锋的意味。总之,各有千秋吧!
        但是,说起这部电影,从宣传造势,到最终的影迷反响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算作为第一部,这把斧子也实在是不太利!~
           开场的片头很棒:躺在地下棺材里打游戏机的少年!这个场景的设计非常吸引眼球。中间奇人马戏团的表演也是光怪陆离,可最后的打斗场景不免有狗尾续貂之嫌!打的不精彩不说,场景不宏大点不说,动作设计也未免太难看了吧!4个演员随便动动手脚十来分钟,这部电影仅有的高潮就这样在平淡无奇中落幕了!岂不是还没有HIGH起来就要走出电影院?这部电影投资也不小了,可钱究竟花哪里去了?
        原著中STEVEN是到老后面(到底第几部我忘记了)才作为血魔首领出场的时候,我还惊了一下:原来是他!可是,电影却把原本的大悬念在第一集就跟摆地摊一样的摆出来,我实在想问WHY?难道是为了让这个小演员有多点露脸的机会么?(原来用在劲爆高潮上的钱花在演员片酬上了呀!!!)
        这么低的票房回报,不知道这把不利的斧头能不能给后面的几部续集开出一条血路。。。。。别是刚开了个头就夭折了!
  3. 通常来说,第一部电影就这么明显的想拍续集(故事暂告一段落就结束),投资基本都是很大的吧,例如《黑客帝国》、《魔戒》等,但本片投资...咦?维基百科怎么写着4000万美元?怎么看都像几百万的小成本啊,钱花哪去了……
    我不大喜欢看青少年主演的电影,主要是主角总冲动、鲁莽,坏各种事情,还有人乐意为他们收拾残局,观看的电影的时候就总想抽他们,《哈利波特》倒是个例外,没有想把主角揍一顿的冲动
    故事本身倒是挺有趣,节奏也挺好,就是战斗场面很小儿科,一点都不过瘾

    总体评分:2.7/5.0

    反派Boss气势不错,可惜就是电影最后的场面和他的豪言壮志...不大匹配
    拉登·克雷斯利实力不咋的,打两下就倒下了,当他对男主角说“你是想学打,还是想学跑”的时候,我在想“有得选择吗...”,因为他自己打斗技术都不怎么的,学打有什么用...
    男主角长得有点像阿什顿·库彻
    电影里那句重复的话“what you are""who you are"很反感,因为说了后主角忽然就想通了,不止这样,主角还拿出来再说一次,压根就是为了说而说,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4. 声明:
    1.本人十二岁暑假读过达伦山(人民文学出版社)前三册,感觉不错,第四册是新版,后来才补上的,所以不免会将书和电影比较,而且使用中文版译名(暮先生Crepsley、高先生Tall、小先生DesTiny这些译名不知道有没有出入……)。
    2.今天,等候了七年终于看上了电影(我所在的地区没有引进该片,因此只能看下载版,无法支持其票房……去年十月二十三日我很纠结,今天看完后对其票房更纠结)。没有字幕,可能很多对白没能听清,日后补过。
    3.立场:《达伦山》系少年冒险题材,《暮光之城》系狗血青春题材,《刀锋》《黑夜》系动作大片,《夜访》《惊情》系吸血鬼电影。不同题材之间不作比较。
    4.好像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写评论。可能废话多了点,见谅。做了个大致的目录,大家挑感兴趣的看(不想一晚上发五个评论)。


    五星给片头和动画
    四星给角色新形象
    三星给原著忠实度和创新点
    二星给情节发展和导演的剧透
    一星留着,主要是对续集的资金来源不太看好(个人非常希望能把系列拍出来;即使像中文版的书那样一个版本没出全就改另一个版本出全集,也好,不过第二版不能像书那样比第一版差)

    综合,★★★☆☆





    片头 ★★★★★

    片头是公认的不错,看预告后第一个找到的就是片头动画相信看过书本原著的人都能从蜘蛛的戏法中看出来这一个贯穿全系列的plot:小先生作为幕后黑手,操控着达伦和斯蒂夫的聚散离合(请勿当腐论),其背后则是吸血鬼和吸血魔的疤痕大战。风格很赞,各类人物交错登场,叫人眼花缭乱。对于没有看过书的人来说,这样的开头是挺有味道的。除了风格,还能隐隐看出点对情节的暗示,又不至于造成剧透;如果后面的电影好得足以让人愿意细心回味的话,在看续集之前,他们能从片头动画中看出更多东西(这些是我看完整个电影前的美好幻想),会想象会再创作,绝对会给影片加分。

    但,影片不应该仅仅能由片头来加分。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谈到小先生MR TINY煽动战争的时候出现的那本书,那效果是我在影片里看到的第二个五星亮点。






    角色新形象 ★★★★☆

    看预告片的时候就郁闷,这些演员不仅一个都没见过(查了演员表及其作品后才发现CREPSLEY是见过的,不过忘了),而且跟我对书中人物形象的想象大有出入。

    首先是达伦和斯蒂夫走在一起的镜头,让我第一眼看见这个我绝对猜测高个子的是斯蒂夫。无论如何身高不能差别这么多吧?冷酷、孤僻、童年阴影的斯蒂夫,看上去好像人畜无害似的,而且身高……这样大战的时候孰胜孰负就没有看点了啊!(后来我自我安慰了一下,斯蒂夫还要过好多年才换血呢,多出来那几年应该身高可以追上了吧?(换演员???)可是导演竟然三下五除二就让小先生把斯蒂夫给拐了……可怜的孩子,怕是永远也追不上了。)

    然后,暮先生(和蔼可亲,无杀伤力)、高先生(怪脑门,无魄力)、小先生(不“小”,不神秘)的形象是主要的出入点。狼人,我猜不到还有演员表的一席之地。这只狼,我只能说,无视了之前许多电影成功塑造的狼人形象,只给我们一只廉价的玩具受伤狼。

    把电影看下去之后,对角色的不满就会咽下去几分。

    达伦活脱脱一个迷你版的09道连格雷(=凯斯宾王子),眼睫毛不知道是不是处理过,特别突出了那双眼睛。在电影里,达伦代表了善(Your blood is good...)和无辜,也许这双大眼睛是一个亮点,只是好像不合大部分观众的胃口;另外在斯蒂夫的身上,竟然没有特别的邪恶和残忍,与之对应,也算是一个遗憾。

    对于暮先生,他总是试图去做一个父亲,比原著人物少了几分吸血鬼气质,多了几分人性。一直觉得《达伦山》虽说算是吸血鬼小说,但它更应该是少年冒险小说,因为书中除了暮先生特别有吸血鬼气质以外,别的吸血鬼或者吸血魔都不怎么像一般印象中的吸血鬼。电影中,暮先生那贝多芬似的一头乱发,郑重其事的眼神,略微发胖的身材,完全盖过了黑眼线、伤疤和红外套,作为MENTOR的标准形象重新诠释了人物。





    原著忠实度和创新点 ★★★☆☆

    本来,要求电影完全忠实原著,根本没有意义。但是改写了太多,书迷们又会抗议(因此有二流小说拍出一流电影,一流小说拍成二流电影之说)。一个个细节对比没有意义,电影确实有其亮点,只是整体而言还是没有小说出色罢了。

    (还是想要提一下,那些个小人,怎么可以不戴口罩呢?哈克特摘会口罩就要死要活了)

    也许三个故事压缩到一部电影是有点挤,看到一小时的时候我惊掉了,剩下44分钟怎么挤两部呢?结果,后两部的确被阉割掉了。看完电影,脑子里剩下的是一堆奇人(在书里看到的有印象的奇人不多);那么,海报何以将第二部的标题The Vampire Assistance放得比第一部的Cirque du Freak还大呢?另外两个玩伴的戏份删了(达伦成为斯蒂夫唯一的挚友,眼角看见腐女们的蠢蠢欲动),安妮的戏份删了(之所以能记得她的名字,完全是因为她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达伦作为普通人类小孩的生活无从体现。有必要为了那几个奇人腾出这么大的空位么?典型的好莱坞心态:因为可以show特技,所以要拍。

    至于电影相对于书有什么优点呢,一时还想不起来。下一部分继续讨论。





    情节发展和导演的剧透 ★★☆☆☆

    达伦是怎么发现DESTINY的呢?还要是在马戏团里埃弗里给他一步步循循善诱(Mr Tiny, Des, Des-Tiny);第一眼看见小先生的时候,达伦大概仅仅记得他长得矮小和心形手表吧。可是,影片一开始就摆出一个DES-TINY的车牌(虽说这出场方式很赞),把悬念给搅了。更搅悬念的是暮先生低声谈论小先生的时候,说他从死者那边回来了,说他要策划一场战争。而小先生也在影片的结尾公然挑拨达伦和斯蒂夫,其狼子野心这么早就呈现了,后面还有什么看头?

    再说斯蒂夫,斯蒂夫一直是个潜藏的坏人,在达伦的墓地,他在自己手心刻下复仇的十字,从此小说就没怎么留意他了,直到第三部作为“吸血鬼猎人”的身份出场(虽然看书的时候我能猜到他就是传说中的吸血魔王|=_=|||好汗的译名),几经周折,直到设计害死暮先生(好吧,这里悬念多着哪),才在结尾为了享受复仇的快感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很符合这个人物的阴暗性格),然后达伦才知道,这是一场他们两个人的战争。这样的精心布局,在电影里达伦离开墓地后镜头再一次转向斯蒂夫的时候,就彻底搅了。斯蒂夫是重要的人,他会成就重要的事,他还要有他自己的DESTINY。导演,我问你以后续集怎么拍!!!

    《达伦山》很像《哈利波特》的一点就是其精巧的构思和高超的悬念。这一亮点,《达伦山》绝对不比《哈利波特》逊色(逊色的可能是手法比较造作,以至于读者能隐约猜到点什么)。《达伦山》不是一部吸血鬼小说,是少年冒险小说,因此跟同样不是吸血鬼小说而是狗血青春小说的《暮光之城》不可比较(改编的电影同理)。但是如今这样大透其剧,电影除了吸血鬼之外还卖什么呢?

    过早地暴露小先生和斯蒂夫的身份还不是唯一的例子。莫雷,第三部出现的疯子,早早地出场,变成了斯蒂夫的老师。能预言夏娃娜也是后面的人物,预言的能力安插到了胡子女士的身上。这种把后面出现的人物和情节变相安插在前面的故事里的手法叫人防不胜防,以至于在剧场,当暮先生摔下去的时候我真的心里很悬,因为这个场面跟暮先生的死太像,我怕导演直接把后面的续集放弃了,让暮先生从此死去,达伦痛心疾首,开始追杀斯蒂夫之旅。这是何等可怕啊!续集的前途,何等堪忧!





    续集的展望 ★☆☆☆☆

    一星不会没理由。除了前面谈到的悬念的破坏之外,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市场,影片不叫好和时机不对是很致命的因素。

    前几年《暮光之城》风靡全球(一个我无法理解但必须接受的事实)。新生代的吸血鬼迷视爱德华爷爷(九十多岁了都)为理想男友梦中情人,花痴成为吸血鬼爱好者的主要成份,而吸血鬼题材的影片最吸引的,也正是这个人群。在暮光浪潮未退之前推出,又怎么能取得好的收益呢?即便是叫嚣了八年要拍的电影,拍出来了,人家仍然认为是蹩足的模仿,不屑一顾。

    等待电影出街的七年,我是倾向于相信,好的电影能带动重新阅读原著的风潮。《达伦山》小说出版的时候是碰上《哈利波特》的热潮了,没想到电影上映的时候又正好被《暮光之城》热浪掩盖。我隐隐觉得这部电影只能吸引原著读者(很高兴在豆瓣上看见有人没有读过原著都打了五星(可能没有读过原著才有可能会打五星)),那样的话,意义不大。

    电影续集的重要条件是票房。真的很担心续集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