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别让我走 Never Let Me Go(2010)

演员:



影评:

  1. ××××××××××××××××××××××××××××××××××××××××××××××××××××
    这篇观后感里所表达的想法——确实十分消极、沮丧——是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产生的感受(电影就有这样的力量,不是吗?),所以,在浏览这篇观后感之前,请务必先观看这部电影。也请不要脱离电影内容的框架,直接在我的想法上作评论。
    ××××××××××××××××××××××××××××××××××××××××××××××××××××



    确实是文艺爱情片,但是感觉更像是个寓言(这要归功于原著)。

    看完电影,片中那些漂亮的镜头和音乐自然是不能忘怀,但是让我想得更多的是……

    其实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是“捐献者”吧。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么捐的体力要么捐脑力。

    我们从小到大被这个世界灌输的价值观和电影里的Hailsham所灌输的又有什么两样?
    一样都是在灌输着:我们的人生价值高低取决于我们对这个社会付出/捐献的多少。

    到了最后我们被这个社会压榨到老,就像电影里的一样,重要器官被捐出,所剩机体再也不能维持生命的时候,盖上白布关上灯,人活在这世界上究竟能留下什么存在过的证据呢?捐献的与受捐的人,还不是都走向一样的终点吗?所留下的不过也是虚名罢了。


    “是啊,很多人都怕第一次“捐献”,不过过了那次之后也就好了,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有人纠结于“为什么他们不逃走”这样的问题。我要说,如果逃了,这个故事就沦于俗套,毫无深度了。
    在这么样的一个社会,除了按照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所设定的方式而活,人似乎已经找不到其他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了。
    逃?又能逃到哪去呢?有时候逃避还不如接受,不如迎合大众来得简单。

    TOMMY振聋发聩地嘶吼之后,Cathy对着一片原野静静流泪以后,一切还是继续进行着。就像今夜流完泪,明早还是只能继续走向学校、办公室…这些捐献的手术台。


    “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就能证明我们不仅仅只是生命体───我们也是有灵魂的,这样就能延缓“被”捐献了。”


    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要寄希望于什么呢?

    你以为真的有天堂,有救赎吗?

    你以为真心地爱或是与人为善,去地狱就有“缓刑”么?

    一切不过是谎言罢了。


    ==============================================






  2. 这次我只想说说Andrew Garfield.

    一部电影,能打动人主要有两种方式:用故事的带入感激发观众内心的情绪,或者用纯粹表演征服观众。而用表演征服,又有两种,一种是压倒性的强势,例如Meryl Streep或Al Pacino这种,另一种是在表演中大量留白,仿佛中国山水画,剩余的空间用观众自己的情绪去填补。这部电影采用的是后者。

    Never Let Me Go的故事是怀旧科幻,核心是抵死浪漫,也许与原著作者背景有关,透着一股东方文化中特有的“竟无语凝噎”的绵长悲怆。这种内敛的气质很好的配合了影片的英式气场,使其从头至尾,演者和观者均屏气凝神,只让最复杂凝重的情感缓慢流淌于精致的画面中,达到多一分即冗的境界。

    用儿童和年轻人童真无暇,朝气蓬勃的面颊去反衬主题故事里从始至终挥之不去的死亡和宿命阴影,只需采那一双双流光溢彩的眼神,无需台词,无需音乐,就足以令人心碎。在主要演员阵容中,Carey Mulligan, KK和Andrew Garfield的三角是全片的精华。而在这三个人中,Carey 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稳固全局的作用,KK十年如一日无长进的演技成了浮云,衬托出了Andrew Garfield灼人双目的惊人表演。

    Garfield身形极为瘦削,但如果看过Social Network就会对他表演上惊人的爆发力过目难忘。影片中他饰演的Tommy与Carey饰演的的Kathy之间的情感暗流涌动从青梅竹马到生离死别层层叠加了接近一百分钟,这种能量和情绪的积蓄如果掌控不好,在最后爆发处会显得分外生硬和造作。然而镜头在他们的眼神,动作,甚至背影中天衣无缝的流转,Tommy的内敛脆弱在他倾斜的双肩和断续的脚步里得到充分流露,成为Donor后被释放的人性在雀跃的步伐,明亮的双眼中得到诠释。他与Kathy间并无太多对话交流,但静默之时皆为传情达意,互相依靠的身躯,紧握的双手,乞求希望时Tommy迫不及待的向前倾的身体和加快的语速,以及得知真相时的瞬间双手立刻去搜索Kathy的回握,这些细节有些在重复中被加强,有些前后呼应,为最后车灯前的爆发做了恰到好处的情绪铺垫。

    我并不是咆哮党,一般在电影中看到角色声嘶力竭的咆哮都避之不及唯恐伤了耳膜。然而Tommy第一声哭喊出腔,就令人听到了无边的黑暗,对过往的追悔,对宿命的恐惧,对求救的绝望,仿佛困兽在井底作最后的挣扎,那让人肝肠欲裂,与之同泣。下一秒Kathy的紧紧拥抱让剩余来不及释放的嘶吼嘎然而止,随后只见两个踉跄的身影极尽全力的抓住对方,背景是即将没入黑夜的晦暗黄昏,天地之间只有此时此刻,彼此的抵死相拥才能被当做延迟冰冷死亡的那最后一点温暖。

    我等了好多年,终于又得见这样一幅用表演的留白彻底征服了我,用漫无边际的黑暗情绪彻底淹没了我的电影。我等了好多年,才终于等到了Garfield和Mulligan这样可以只用一样年轻,就得各式百转千回的灵魂的演员。只在这样的时刻,会觉得面对一个编出来的故事,自己心中涌出的那些排山倒海的悲怆,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当然值得肆无忌惮万种奔流。
  3.   这是一部我期盼了很久的片子,终于在11年的第一天成功观赏。

      画面与音乐干净美丽,英伦风光与静默制人,如预料。出于对演员的个人偏爱,keira所扮演的角色在我眼中不知觉更博得注视,甚至直到露丝在手术台上终结后我才真正地去注意凯西和汤米的爱情。

      小说改编电影,又听闻原著地位不可撼动,再加之作者为日裔英国人,写作的手法细腻,这种日式小说为原著、英式文艺风格电影交织在一起才创造出这部深入我心的Never Let Me Go. 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小演员演得很好,一次次回眸。在古典建筑中过着寄宿生活,有着平淡、不动声色的交流,更多是静静地凝望,音乐倾泻而出,伴着宁静、应当是波澜不惊的童年。挑选演员的用心,个人感觉,儿时的凯西、露丝与成年后的凯瑞与凯拉很相像。

      露丝在我看来是一个要强又同时畏惧的女孩。他们都在海尔森受到同样的价值观灌输,在露西老师询问汤米为何不出围栏捡球时,露丝一脸坚信地讲述警示意味的故事,她深深地相信这些,所以心里产生恐惧。她要强,在别人问她是否了解外面的世界时不假思索地说quite a lot; 她要强又害怕,初到乡居与其他人一起看电视时,虽然不懂也跟着别人一起笑,模仿电视上人们的举止……和汤米在一起,其实向别人表现自己,其实也害怕一个人,想假装有真爱获得缓捐。所以多年后,在海滩上,她坦白的确她在故意阻挠凯西与汤米的爱,因为不想落单,当时我想到never let me go或许也作never leave me alone? 她要强,却又屈从并畏惧命运,不希望在眼睁睁的苦等中被拔去呼吸管, 而是在自己选择的时间终结生命。她畏惧,再次见到汤米时畏惧让他看到,可能是已经憔悴的模样令自己都不堪……露丝在各种矛盾中想通,给了凯西他们夫人的地址,有了类似赎罪的意味。完成了自己的遗愿,她也就像自己所想,在下一场捐赠中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医护者将器官取走后,留下她一人在手术台上,尽管心跳停止,她的眼睛依然呆呆地凝望着某个方向,一切安静一切冰冷。

      当初报道Keira将出演这部电影,看到相应影片简介时,第一反应自然是The Island. 而巧合是,后者的两位主演Ewan McGregor和Scarlett Johansson也是我十分喜爱的演员。两部片子题材背景十分相近,而克隆岛讲得是如何反抗、逃出这种命运,但由于故事的不够完备,导演自身更善于动作枪战以及现实性的很多问题,讲得并不好。而这部,则是选择了平淡地接受这种命运安排,深究其中他们之间的情感与人性的显露。

      正是这种接受才造就影片里平静得动人,也引发深思,更令人感到无奈。这更像是一种映射,对于克隆人,被安排去捐献变得顺理成章,都是坦然地去接受,憧憬的缓捐与申请照护者职位也不过是推迟捐赠的时间,怎么也逃不过捐赠-终结的命运。而对于现实的普通人,我们的生活种种也如此顺理成章,也像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也在其中按部就班地生活而不自知,即便知道了也不作何反应。

      在影片中,他们“反抗”的方式也不过是如露丝那样,选择自己在第几次捐赠时终结,不被人夺命,这也许是她所想的“有尊严地死去”。至于汤米,在得知根本没有缓捐,一直支持他能够在捐赠之后继续强壮的某个信念倒塌,他愤怒地嘶吼,凯西从后面抱住他的一刻我顿觉巨大的悲哀袭来——根本就无力逃脱这种命运的!即便是奢求短暂的几年推迟也不行。凯西,我觉得她是三个人中最坦然也活得最明白的一个,前半段生命也许看似孤独,也使她在旁观中更加清醒。影片的最后,她被通知一个月后进行第一次捐赠,望着围栏后的一片风景,她想念那些人那些时光,不再妄求只是怀念,然后自知只能面对注定的安排。

      的确,对于这部影片就是选择了“认命”,如果是强烈的反抗那就是克隆岛了。也是因为这样的选择才更加美丽而残酷的。

      别让我走。这个标题我似乎还没有完全理解。别让我走,别让我一个人,也许这是三个人共同的心声,在如此强大的命运安排的面前,也许他们都在说别留下我一个人,别让我一个人走向那里,别推开我独自面对……这或许是屈从这注定之后,对温暖的呼求吧。只是自己个人的想法,对错与否还请原谅。
  4.       我读原作的日子,大概是一年多前,从图书馆借来书,放在家里好一阵子才发现,甚至都想不起来为什么要借这本书,大概还是布克奖的名头所致,或者是那个科幻的外壳。石黑一雄写得婉转细腻,导致那本书闻不出什么“科”的味道,倒是有点布拉德伯里式的诗情画意,却是哀伤无比。不过我也没想到这么快它就给改成了电影。

          现在看来,电影和原作的出入不大,时间线也大致和小说的三段相仿,由于篇幅的问题,细节自然要丢失不少。最有变化的地方,原作花了巨大的笔墨在刻画三人之间微妙的感情关系上(抛开Kathy和Tommy的纯真朦胧之爱,更主要的是三人之间的友情),然电影从一开始就在偏暖色调的摄影中逐渐地把色调调冷,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培养气氛来让我们看那不可避免的悲剧。有人说为什么这悲剧是注定的,难道Hailsham出来的人就不会跑么?其实故事怎么设定是石黑一雄自己的事情,跑也无可厚非,那便成了通俗乐趣的逃出克隆岛,而简单的逃避并无法让观众对这个错误的根本有更多的认识。换个角度想更容易理解这样的故事走向,尽管这是一本英文小说,但石黑一雄本质上是个日本人,故事也弥漫着日本审美的腔调,这种如梦的迷离感,加深了对宿命的接受。就算跑,又能跑到哪去?这已然是Hailsham学生的命运,唯哭,唯笑,唯爱过,唯有让自己按照宿命的轨迹走向终点。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尽管有对科幻问题中的假设提出了不认同的观点,但吸引人的地方,则在于利用腔调氛围这个陷阱,把我们也埋进故事的假设中,让我们随着那三人,一起被禁锢在那仿佛美好的学校,然后一点点发现自己的所有皆被创造自己的世界所蚕食,从灵魂到身体,一一被玷污,无力抵抗,也无从宣泄。就像那艘在海边搁浅的船,被抛弃在一旁,一点点地锈掉。这个悲观的世界观,缘何能感触到我们?皆因我们也是另外一种程度的Hailsham学生,皆因我们的原罪和脆弱,皆因我们也有宿命。

          我始终觉得,其实看似坚强的Kathy才是最可怜的,因为她最后要面对谎言的拆穿,面对好友的逝去,在多年后找回爱,却又要面对爱人的死亡。作为一个carer,她要经历一切孤独时刻,而且要独自面对自己的宿命。

          好在电影还给了我们几个美丽的时刻,Mulligan古典的微笑,和Garfield羞涩面庞下撇起的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