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19 SIFF 上海百丽宫(长宁来福士) (没想写影评,越想越觉得离谱,字数太多只能变成影评) 我认为演员的表演是没问题的,但是导演是不是过于想拍一部不出错的电影了?无论是台词、灯光、选景都太精细但不精彩,如此生活化的一部电影作品在这些方面的细致反而让人有出戏的感觉。最好的部分是几次到云南和说方言的村民交流,那才让我感觉到一点真实。人物片面不立体,林木扮演了一个随叫随到的全天下最好的女婿,他工作的片段到底在电影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莫名其妙和不认识的农村女孩交流的场景只是为了让小女孩在之后能来家里当保姆,推着郑老师跑的开心,去世是的眼泪又表达了什么?很多冗余的段落还以为是铺垫,结果后来也没有再提到。整部电影过于“完美”,一度让我感觉在看我妈或者我外婆爱看的3 40集的电视剧,以至于看不到一点“意外”,和听音乐一样,希望这样的“芭乐”不要再多了。。 现场1个小时后陆续有观众离场,刚开始放字幕有部分观众推门离场,结束后掌声稀疏。
这个电影还蛮烂的,本次电影节唯一觉得白瞎了我的电影票的电影,果然国产片真是沾不了一点儿,都来上影了就别看国产片了,或者说可能是我的预期太高了,这个电影的名字太好了——我与我母亲的疼痛。
我以为是聚焦母女关系的疼痛与发展,毕竟这样题材的电影太少见了,而且是我迫切想要看到的不同沟通的样本,我们作为和母亲同性别的子女,我们既怜惜共情母亲时代遭遇上的不幸,但是又厌恶和反抗母亲的控制,这种矛盾交织时常让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和母亲相处。
在《始于极限》里上野千鹤子又提到,羡慕这位通信的女性在母亲身强力壮的时候可以和母亲通过冲突来拓展彼此的边界,以实现新的相处模式,但是上野本人直到母亲去世才能达到和解,这个一直是她的遗憾,很不幸,《我和我母亲的不幸》就讲了这样的一个案例,通过母亲患癌命不久矣才能达成和解,我倾向于觉得,这只是一种——算了。
在影片结束我下楼的时候听到有人女孩子说——这个电影和我昨天吃的甜品一样,我好奇一直在等这个下文,她接着说——适合口淡的人 哈哈哈哈 我赶紧对着她说了一句 +1 ,她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