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A Little Wisdom / བྱིས་པའི་སྐྱིད་སྡུག / 수도원 아이들
导演: 康宇琪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尼泊尔
上映日期: 2017-10-14(釜山国际电影节) 2018-03-10(西南偏南电影节) 2018-04-28(加拿大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IMDb: tt7365296 豆瓣评分:6.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Q:今天我们很荣幸请来了《小智慧》的康宇琪导演,这部电影在釜山电影节首次展映后,国内放映过三次,北京站上海站还有今天是无锡站的首映。我们看到这部电影他是关于一个宗教题材的,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您想要拍这样一部电影呢?
A:我很早之前的尼泊尔做过一段义工,也知道拍摄地蓝毗尼,是释迦摩尼出生的地方。原本我对宗教,尤其这种寺庙里的生活就很有兴趣,但是当我生活在那个里面,跟这些有了较近距离的接触,发现其实很多僧人的生活跟我们传统的从外界了解的想象不太一样。
他们也有很多对世俗生活的想法。
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我觉得通过小孩的视角来描述在宗教内部的一种对于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就着手拍摄了。
Q:作为佛陀出生地蓝毗尼园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之一,在蓝毗尼一共有四十多所寺庙,为什麼选择了片中的那所寺庙呢?
A:这个寺庙是最年轻的寺庙。他的学徒最年轻的有三岁,最年长的只有15岁。这个寺庙作为最年轻的,它代表很多对生命最初的想象。
因为我教里面的小孩学画画,他们跟我关系非常得好,我觉得这个对于我想体现的主题最好,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个寺庙。
Q:影片中想象中有所差别,感觉在这样一个宗教圣地可能会有更多关于宗教、信仰的内容,但是这个片子侧重点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去展现童年及日常生活,为什么是选择这样一个视角,抛弃其他可能更深层或者是这个地方更有标签性的一些东西?
A:我非常尊重的一个上师,他讲佛陀最大的真理是来自于自然。我个人对宗教对佛教的理解,更多的也是来自于自然,就像有一些昆虫的生命很短暂,每个节气都会有新的生命开始和结束,有着此出彼伏的节律。
拍摄地是一个被海水和森林所包围的一个地方,在大自然有很多佛教讲述的大道理,宗教里的生活在于严谨两字,每天早晨五点起来要念经,中午要念经,每天太阳下山之前要念经。
小孩子每天诵读的经文,其中道理未必是他现在可以理解的,但是可能他到30岁或40岁的时候,这样的生活经验和道理会回到他生活里面。对他整个人生的形成,对未来的选择都有影响。
它可能更多的是对人的一种限制,你身体力行去体验这样一种宗教的生活,它才可能对人的思维上有其他的作用,所以对宗教这方面的描述是从每天常规的生活去体现,从中体现宗教生活对原始和自然一种尊重和认识。
Q:嗯,电影的表现手法就是以小见大,我还关注了一个细节就是里面有一个15岁的孩子这个主角就在他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一个类似于给他力量的一个女性代表,在我的理解范围内,佛教里面都是男性,导演好像有侧重于女性这种对孩子的启迪和力量,是不是因为康导是女性的原因?
A:藏传佛教其实它也有女性的,但是很少会宣传到,但是这个寺庙它是一个全部是男性学徒的一个寺庙,所以我作为一个女性创作者,居住在这个寺庙里,它本身就产生了一个很奇特的作用。
我感觉这些孩子对我很好奇,他也很愿意在我的镜头前去去表现自己,甚至想要得到我的关注,所以我不想去刻意的去躲避这个问题。
我觉得在孩童的成长经验它是需要有母亲的存在的,但是对于这些孩子这方面是缺失的,所以我在结尾是用了一手西藏女歌手的歌,这个歌是一个西藏的传统的歌,叫在那东山上,它的歌词大概就是:在皎洁的东山雪山上,一轮明月升起在白雪下应照出了我母亲的脸,我觉得它代表的更多是他们和我之间产生的一种渴望。
Q:开头那段孩子们围在寺院墙边烧树叶时的对话,似乎翻译得太哲学化语言,上课铃响不想上课那段翻译也是,但场景下还算自然。打骂嬉闹时孩童间不免会有脏话口头语,翻译中可以感觉到在斟酌努力。
这么多孩子,导演为何选择小伯克利作中心角色?的确他的年龄小,更多孩童的可爱天性,眼神更精灵…但维嘉明显更多被佛学熏陶,那种从外貌到举止散发出来的感觉。
是的,经过几次交流,可能最后国内放映版本翻译会做一定程度调整。维嘉的烦恼是伯克利和其他小孩子在未来遇到的。
2014年认识维嘉的时候他12,3岁完全是一个无欲无虑的小孩,到了拍摄的时候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阶段,转变非常明显。
也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过程,好像是一条兜兜转转的路在轮回。
Q:您在片中也用了一些镜头来表现壁画,特别是没了皮肉的女人那幅画完全超出了认知,请问导演在藏传佛教中,这种画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A:藏传佛教里有许多对于可怕怪物的描述,这是六道轮回中的地狱。
生活的本质可能是苦痛,而苦痛的来源是欲望和对于事物的不舍,在这些画像里,怪物正是导致苦痛的诱因。
小孩子们自身也被更小的欲望折磨着,有没有糖吃等等。
Q:请问与地球村其它地方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相比,消费主义、超级英雄、电子产品等对蓝毗尼小沙弥的影响如何?
A:这个问题在我拍摄的时候也一直困扰着我。
在2014年的期间,本地手机高速网络是覆盖不到蓝毗尼的,没有一个孩子有手机,他们就每天在外面疯玩。
到了16年突然每个人都有了手机(二手),整个气氛突然也变了,小孩子们下课经常围绕着庙前面三个五个看手机一看一下午。
对于这个困惑,我也和上师问过,我觉得也解答了我很多的困惑。
上师说,小孩子不应该因为修行故意去与世隔绝,只有在经历和看了很多之后,这些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当然,必要的控制和管理是需要的。
Q:康导计划的下一部剧情片也会是宗教题材或有宗教元素吗?会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依托于扣人心弦的故事最终传达导演对宗教、人生的认识和感悟,或像《达芬奇密码》一样采用悬念跌出、解谜成趣的方式推进剧情,还是延续《小智慧》不刻化宗教神秘、不突出宗教之间以及宗教与世俗矛盾,平和沉静中娓娓道来的视角和风格?
A:我目前创作中的剧本和宗教的联系并不大,是关于青年人生活现状的。我自身最喜欢的电影也是缓慢带入的,随意在电影的构架上,应该也是比较和《小智慧》相近。
PS:月底,《小智慧》入围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将在捷克进行展映。
这是《小智慧》的首次欧洲展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抛开书本”(ID:paokaisb)
加微信"darlingtudai"加入各地书本放映交流群
书本剧场,声色思想。】
一花而见春,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寻常细微之物,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珍藏于有限之中。懂得见微知著的人才能真正打开这个世界的门。
钦佩导演能以这样功力和独特的方式对佛法的呈现。
人生的智慧何尝不是来自于每天每日的平淡生活中?
有幸在上海电影节上观赏佛陀圣地小沙弥的带来的“小智慧”,从这些孩子生活的缩影了体现的又何尝不是佛陀的大智慧?
在简单生活中寻找快乐和满足是现代人所缺失的,希望这些孩子在之后的人生里不会迷失掉这样的美好。
当那太阳一次次落下又升起,新的一批孩子到来这里,小伯克利的忧伤和快乐终将是短暂的。只有生命的轨迹继续在轮回着。
p.s (从藏人朋友那里听说,故事里小沙弥的生活很接近真实的寺院里的生活状态。真是意想不到的一种惊喜)
一旦习惯了导演镜头的节奏,就不可救药地有点喜欢上这个有点小任性的片子。就是记录了一群生活在蓝毗尼寺庙里的小僧人的日常。就,真的是日常呢。每次你估摸着大概要发生些什么了吧,比如小伯克利没装病是真生病了吧,比如小伯克利和哥哥那些无止境的打闹会怎么样了吧,比如维嘉要离开了吧,比如要人猴大战了吧,而接下来什么也没发生,日子像白开水一样过着。外人不知道其实孩子在玩闹间总有着他们的分寸。伯克利和哥哥在佛堂玩闹,阳光洒进来,佛祖低眉垂目看着他们。在我们看来应该肃静恭敬的地方对这些孩子来说就是他们的小幸福。在这片离佛最近的地方,尽情玩耍。在烟雾缭绕的厅堂犯困打混混。 导演对构图有着强烈的企图心。那棵阳光下发着光的大树和树下的小伯克利。那些拉满了整个画面的五彩经幡,竟透出了透明感,站在一旁的小伯克利。那棵叶子看上去是透明的树,枝上停着只鸟。那轮在金色佛像后的圆日和金色天空。最后伯克利哥俩儿勾肩搭背走进寺里的镜头,摆拍感十足得我都笑了,但这朴素的企图心和溢出屏幕的童趣让这摆拍也显得颇为可爱呢。 不用随便觉着人可怜,在我们看来这些身世惨兮兮的小僧人们,他们活得灿灿烂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