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马克斯我的爱 Max mon amour(1986)

简介:

    英国外交官彼得•琼斯(Anthony Higgins 饰)和妻子玛格丽特(Charlotte Rampling 夏洛特•莱普宁 饰)、儿子尼尔森(Christopher Hovik 饰)共同生活在驻巴黎的大使馆内。妻子频繁外出令彼得产生怀疑,他通过侦探得知玛格丽特在外面租住的公寓,并跟踪而去。却发现妻子和一只猩猩躺在一起。

演员:



影评:

  1. 这部电影感觉就是大岛渚+布努埃尔。但说实话血淋淋湿漉漉的大岛渚和抽风的布努埃尔其实不太搭调,就好比一部超现实主义的av,怎么看怎么觉得奇怪,但是rampling表演极其出色,于是这片子绝对璀璨了,虽然口味重的令人发指,连我一开始都被雷到了。

    rampling是我最憧憬的女演员,(在某人说“你走vitti路线不可能”之后)。这位女性只能用一个“强“字来概括,二十出头就和visconti合作,后来更是欧容爱将,文艺片商业片都是一把一把的,并且在55岁的时候还能当选people评出来的“世界最美50女性”,简直是英法女演员中的传奇了。

    其实她长得就是一般漂亮,带有某种中性的硬朗味道,不算国色天香,甚至说不上有Catherine Deneuve漂亮,但是她的气质非常独特,怎么说呢,一看就是绝对荒淫腐朽,但又绝对高贵优雅,就好像萨德笔下的那个朱丽叶特。那个有着美貌和绝世气质的高级妓女,那个为了自己高兴毒杀全法国三分之一的人,那个每星期从巴黎中产阶级搜罗10名清纯少女供自己享用,那个最后把自己的导师兼情妇推入火山口的,那个已经超越了“无恶不作”,而只做“令自己感到开心的恶”的,可以称之为“人类极限”的女人。描写这样一个女人一生的juliette这本小说由于过于邪恶,60年代才被允许在英语圈发行,直到目前都没有中译本。

    好像法国经常出这样的女人,也难怪萨德写的这么顺畅。无论是路易十四,还是路易十五,晚年都有几位呼风唤雨主宰了整个法国的情妇,更不用提当年鹿苑的种种香艳。最离谱的是到了路易十六,当时的大红人竟然是和玛丽安东瓦奈特关系极度暧昧的勃利夫人。虽然关于安东瓦奈特的大部分传闻都是意淫加恶意抹黑,(比如大革命期间路易十七指控被母亲性侵犯过)但其本人的确也够荒淫,才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rampling出身英国高级军官家庭,接受过极其良好的教育,最早是作为模特,在当时流行骨感中性美的风潮中脱颖而出的。后来接拍visconti“the damned”,本来是一个非常纯情的少妇角色,但大概是整部影片太荒淫腐朽,她这角色演的也有种奇怪怪的味道。

    然后是那部超级有名的"the night porter",rampling演一位指挥家的夫人,战时是集中营某军官的情妇(或者单纯是奴隶),战后在维也纳邂逅前军官,后来的守门人,竟然又坠入爱河,然后双双殉情。有一段她在集中营受人欺负,军官为了讨好她就把那人杀了,把头送给她,然后她就像莎乐美似的,只穿纳粹军装的下装和帽子(就是著名的电影海报),载歌载舞来了一段,可称是电影史上邪到极限的经典镜头。我还记得她最早在集中营的人群中穿着白色的裙子,带着白色的发带,虽然清纯无比而且很害怕却看起来莫名其妙的那种深藏的狂气,太难忘了。

    然后就是这部“马克思我的爱“,她饰演一位和猩猩坠入爱河的外交官夫人。后来丈夫也接受了这只名叫max的猩猩,开始了三人的幸福生活。片子里她照样举手投足优雅无限,一副圣日耳曼区贵妇人的味道。倒是不像the night porter里那种坏掉的邪恶,而完全是一种充满戏谑的,及其合理的恋爱般的邪恶。比起当年那种特有的少女的狂气,这部戏里的是百分百贵妇人的恶,但是那可真是精美的恶。看到她仪态万方的和猩猩亲热,那镜头美的好像都带有诗意,我都恨不得要跪倒在她脚下膜拜了。全世界影史上的女演员,能把the night porter那一段独舞演漂亮的大概至少100人,但是能把和猩猩的亲热演漂亮的,除了她之外唯一我能想到的就是Marlene Dietrich。

    当然这位姐姐的现实生活也是彪悍的一塌糊涂,多次结婚什么的都是小意思了,人家20多岁第一次婚姻就是经典的ménage à trois,就是三人共同的婚姻生活,另外那位也不是大猩猩,而是很漂亮的男模特。

    不过现实毕竟不是怎么胡来都可以的19世纪法国,rampling最近的角色上那种纯粹的恶也收敛了很多,主要走知识分子路线了,虽然近期什么片子也和南美小朋友乱了一通。

    当我看到她在莎朗斯通大姐的《本能2》出现的时候,还是很感慨地,莎大姐角色肚子里那点坏水还不够rampling当餐前酒的。但是毕竟早过了不惑,rampling一副清纯无辜的女知识分子样子,令我不由得想要是juliette活到60岁,估计她也没什么坏水了,只是单纯的剩下智慧而已。现在的她只剩下了高贵优雅,说实在挺无趣的。不过毕竟都是当奶奶的人了,即使仍然是全球50美人,也不可能美的像盛年时那么张牙舞爪咄咄逼人了。

    呜呼,难道身位女性,即使是强如萨德之女,也逃不过迟暮么。
  2. 1

    英国驻法国外交官彼得·琼斯(安东尼·希金斯饰),这段时间心生疑窦,妻子玛格丽特(夏洛特·兰普宁饰)整整有10天一反常态的外出,且根据私家侦探报告,她进屋后又整天呆在屋内,跟谁在一起不知道。当彼得拿到出租屋钥匙开门进去后,看到妻子一脸的晕红,这场景颇为难堪,旁边的白被单拱动,丈夫大度地叫唤“他”出来,穿上衣服,我们得好好谈谈。没想到的是,拱出来的是一头黑猩猩,吓了他一大跳。她说它叫马克斯。

    这就是日本导演大岛渚执导的外语片《马克斯我的爱》(1986)的片头场景。在我看来,这可能是大岛渚电影生涯最好的影片,尽管是一部与日本不相干的外语片。就影片表达与艺术阐释来说,这部电影借用一只黑猩猩,对于人性有着极为精深的解构,尤其是人类婚姻形式的组织结构,存在的利弊,都有着更为悠远的思考。

    2

    彼得感到匪夷所思,不理解的是,妻子宁愿爱一个猩猩,也不跟他亲近。尤其是,当他看到她如此精心地一勺勺地喂马克斯,处处呵护着它,可谓无微不至,这更让他恼火。

    想想,妻子对于一只猩猩这种深入骨髓的爱,让彼得嫉妒也是理所当然,如同他说的你从没有那样爱过我。他最关心的还是,妻子有否与黑猩猩有那种亲密关系。他不关心妻子为何甘心爱一个黑猩猩,都要疏离他,这才是夫妻关系的命门所在,这正说明他简单性男权的蛮横思维。

    但妻子尽量不刺激丈夫,看到彼得嫉妒的眼神,也回应过你有卡米(何必在乎我与马克斯呢)。卡米是他在大使馆的女助手。就好像在说你有卡米,我有马克斯,咱们扯平。彼得与年轻的卡米当然有一腿,情人无疑。

    3

    饶有意味的是,彼得竟然劝说妻子把马克斯接回家,这样至少省了在外租房子的钱。问题是,马克斯在家安顿好马克斯后,彼得就一直心事重重,急需要找到认证,妻子到底会不会与这头黑猩猩有那种交合关系。他翻阅所有相关资料,并带着卡米来到动物园,说起这事。

    灵性的卡米,特地请来动物学家罗杰解答他的疑惑。罗杰说的确,有过人与狗,人与马,人与熊,但还没听说过人与黑猩猩的性交史,即便能性交,那也绝对只是几秒的事,动物性都接近一致,但绝对不能育种。

    4

    彼得显然对罗杰的解答并不满足,于是从街头找来性感热辣的妓女弗朗西斯,这位见到马克斯倒不怯场,但要他出双倍的价钱。彼得答应。打开铁栅门,她钻进去,脱了衣服百般挑逗,它就是不兴奋,还要撵她走,看来它只钟情于玛格丽特,还挺专一的,这比彼得靠谱啊。

    无奈的彼得,看来是没法得出妻子到底有否与马克斯有那个的嫌疑,他只得逼问玛格丽特,但妻子矢口否认,并邀他通过锁孔看她与马克斯的亲热,那也只是贴面吻的“擦拭”亲昵。

    只是这家伙不分场合的要与玛格丽特亲热,比如玛格丽特生日那夜的亲友聚餐,搞得大家瞠目结舌,用餐时更是如此。片中他们的儿子尼尔森倒是个乖乖宝,他对父母之事看在眼里,却从不多言,但他喜欢马克斯,并视为家庭中的一员,这是小孩喜欢动物的天性。家中女佣玛莉亚开始见到马克斯吓得晕倒,皮肤过敏起疹子,吓得她开溜,最后她返回,说是过敏并非因为马克斯的毛而是彼得的态度,这太逗了。

    5

    片中,豢养的马克斯并不容易,先后有三次历险。第一次,马克斯从窗户跑了出去,也不知谁打开了那窗户,还是它自己扒开的,反正它跑了出去,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就在夫妻俩灰心意冷时,它却出现了,这真是喜出望外。

    第二次,彼得被妻子与马克斯的亲热嫉妒得要死,遂拿长枪叫嚷要打死它,这可吓坏了妻子和儿子。妻子叫儿子走开,她自己则挡在马克斯前面,没想到的是,乱蹿的它撸到了彼得的枪。这可不得了,毕竟它还是一只黑猩猩,它哪顾得了那么多,动不动就扣动扳机,每一声枪响都好像要了他们的命,幸而没击到他们,算是逃过了一劫。

    6

    自此,彼得也不追究妻子与马克斯的事,反而喜欢上它。第三次,就在妻子离开前往乡下照顾生病的老母之时,马克斯蔫了,彼得给它好吃的,它看也不看,看来它是得了相思病,思恋玛格丽特。

    彼得为了它不再抑郁,连欢迎英国女王的歌剧晚会都没去看,连夜开着车与儿子一起拉着马克斯,急忙往乡下赶。见到玛格丽特,马克斯才算活过来,也不抑郁了,开心的上蹿下跳,让人感到它确实还是一只猩猩。没料到,欢跳的它跑到森林就上了树,接着就找不到它了。这真让他们沮丧至极。

    老母亲出院回家,他们与老太太告别,就开着车上路,没想到途中马克斯从树上跳到车顶。沿途过往的小车都在按喇叭,他们还浑然不知。在人家用手指向车顶时,玛格丽特伸头探望才发现它在上面,一家人乐开了花。沿途马克斯受到的欢迎热度,胜过正在巴黎访问的英国女王。

    7

    回到家后,马克斯也老老实实地呆在栅栏屋里。彼得舒了一口气,不再为马克斯纠结,他说过去的就过去了,让我们开始新的生活。但玛格丽特的眼神却透露出几丝忧郁,说我们没法再留下马克斯,它一吵闹,邻居会投诉,它真的太老了,太危险,它属于过去了,现在想办法留住它,然后杀了它吧。

    这的确让彼得一惊,没想到最爱它的妻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却又有几分道理。影片如此结束,着实有点儿诡秘。显然,玛格丽特对于马克斯最终的遗弃,并非只是她说的那几个理由,更大的隐含则是她厌倦了,对于这种形式的“爱”,她没法再如以前那样隐秘的进行,且动物性的表达仅限于此,并不能再深入,毕竟她是人,马克斯再聪明也是只黑猩猩。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差别。如果说她与马克斯的爱是一段歧路,而她最后抽身而出倒是回归理性的明智之举。

    8

    但我们还是别忘了她如何就爱上了这只黑猩猩。她说过那是在一次闲逛中遇到一落魄的马戏团,黑猩猩孤独可怜,人家求她买下它,于是她真的买下它,并租了房养起来。慢慢,在怜爱中产生了奇异的情感,但它并非受控的,这一路总是出茬子,这让她在享受与它的快乐同时,也感到了某种威胁。也就是说,玛格丽特细想想,她与马克斯的爱不可能持续,也无法深入,所以她才有最后的忍痛决断,先养着,然后给它一个安乐死,这样就省去了很多麻烦。

    可以这样看,玛格丽特最初与马克斯的“爱”,起源于她对于丈夫的失望,明知他与卡米有恋情,她也无可奈何。可能儿子年纪尚幼羁绊了她的行为,她不可能弃儿子于不顾与彼得撕破脸。

    再者,她也讨厌以前的恋人阿奇波尔德,那种缺少男人味的婆婆妈妈,即便在她过生日之际,这位从黎巴嫩远道而来的家伙,情意款款送她一个陶制古董罐,却被马克斯当场夺过打碎。更蹊跷的是,阿奇彼尔德竟然以为玛格丽特的精神有问题,还请来精神病医生前来诊治,这更让她怒不可遏。

    9

    从中看出,玛格丽特对于他们的失望,对于家庭的失望,以及对于婚姻的失望,说白了,无非就是她对于男人的失望。因而,我们从《马克斯我的爱》当中看到了不可能都成为了可能,如同彼得从起初的痛恨马克斯,到最后喜欢上它,都源于时间的妙化作用。

    世事很多看起来不可能,最后都有了可能,亦如同玛格丽特被马克斯搞的头大,最后不得不抛弃它一样。这就是人性,爱与耐心,总是相得益彰的,同样,爱与烦恼,也会此起彼伏。因为爱,才有了耐心,这是玛格丽特对马克斯的态度,更因为烦恼,让她最终放弃了对于马克斯的爱,这些都并行不悖,因果相循。

    10

    《马克斯我的爱》,我最早是于1992年初香港亚视英文台的深夜档看的,那几年除了明珠930播的商业电影,就是亚视英文台深夜档,播的艺术片比较多,基本上如安东尼奥尼、阿伦·雷奈等名导的电影,都看过不少。

    可以说,这部电影倾注了大岛渚所有的才华,庆幸他终于抛掉了“菊与刀”的日式执念,这是他一生拍了一部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电影。所以,在我看来,他内心归零了,反而成就了他最优秀的一部电影,却被人忽视了。

    同样,这也是知性气质姐夏洛特·兰普林演绎的最为精妙的电影,这与她后来的《沙之下》有一比,或者说分属她中年与老年时的杰作。老实说,要与一个动物达至情感上的沟通与和爱意,在镜头面前这有多难,也只有她能如此沉静和从容。

    作为观者,我们往往忽视了影像背后传达的旨意和付出的辛劳,在这部影片中,至少能带给我们诸多思考的元素和可能。爱的不是一只黑猩猩,而是丈夫的替代者。如果我们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笑话般的“恋情”,那可能会产生谬见。

    11

    其实,大岛渚在创作这部电影中,始终有一种难得的理性的沉静,这从影片的整体叙事即可了然。看得出,导演在克制,如同玛格丽特的冷静,对于彼得的愤怒,她需要克制,同样,她对于马克斯,也需要动物性的安抚,这对她有多难,面前还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儿子,不能让他因为马克斯而受到伤害。

    可以说,玛格丽特的内心是痛苦的,却无法张扬,只能肿胀于心,这才有了她最终的决断。所以,我说大岛渚拍出了一部非同凡响的电影,这与他在本土拍的完全是两类电影。

    有人质疑他是在模仿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布努埃尔,我几乎看过他所有的电影,还为此写了数十篇影评,没看出,《马克斯我的爱》哪儿与布努埃尔的电影相似的蛛丝马迹,梦、宗教、暗黑现实及潜意识下的人性纠葛,始终是布努埃尔的聚焦点,其电影表现技法,大岛渚与其完全是两类。

    12

    《马克斯我的爱》,给我们一个警示,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人,都会带着各种看不见的面具应对现实的种种,这就像马克斯之于玛格丽特,也只不过是她的一个临时面具而已。她带着“它”,才能与彼得与这个世界对话,这是她借以存在的重要砝码,逼使丈夫作出思考,并在他最终接受马克斯即接受玛格丽特时,妻子终于祭出马克斯,因为它的使命已完成,她也不需要再戴一个这样的沉重的负轭。这就是难以判断和澄清的世道人心。

    如此来说,玛格丽特的人生逆袭,犹如一个漂亮的下勾拳,出其不意又迅如闪电,让对手臣服的同时,并彻底主导和掌控着她眼前的这个现实,这难道不值得回味吗。

    2018.10.3

    请关注公众微信号:经典光影手册 Bwwgfhj798

  3. 影片并没有想象中畸形,本质上其实就是女人和动物譬如猫狗之间单纯的友情,而这种友情因为女主人公和外交官丈夫冷漠体面又严重缺乏爱和温情的家庭而显得暧昧起来。男主人公自己在外有情人,却还派侦探调查他妻子,并近乎走火入魔地调查猩猩和人类是否能发生性关系的问题,甚至花钱请妓女去勾引它,并要求偷窥妻子与它独处的详情来证明她与猩猩之间的清白,荒谬的同时也暴露了他自私多疑且变态的人格缺陷。结尾却一点也不象大岛渚的风格,太喜剧化了
  4. 第27届法罗岛电影节第7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马克斯我的爱》,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米米

    婚姻家庭的相处,包容人本身的兽性“缺点”,与自己和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解。

    当然,要说人与“自然”也是可以的。

    孟山

    你以为黑猩猩能成为摧毁资产阶级家庭的钥匙,最后资产阶级家庭完美的吸收了他,内部已足够荒诞,一只黑猩猩算得了什么

    dama.W

    男凝窥视的全过程。家是一个微缩的场所,猩猩作为外来者的代指对家庭关系进行重新构建。不乏有畸形伦理关系的思考。男主的心理历程应该是大岛渚想要表达的关键。

    Andrea

    当金钱地位不在产生新的刺激时,马克斯不过是资本的调味剂罢了。

    一桶猫

    不愧是大岛渚 拍外语片也如此荒诞、猎奇 其中部分情节不禁让人想到布努埃尔;构图考究 整体保持严肃冷峻的基调 借大猩猩作为某种抽象概念的具象化 审视人与动物、爱与欲之间的界限 但个别细节又把隐喻点得太明 缺乏冲击力

    Sanders03

    消亡之人

    一直在期待一个反转结果真的就这…… 我不理解,但我希望这种变态得莫名其妙又毫无意义的东西从世上消失。 这么完美一男人摆在你面前结果你选猩猩?

    快乐王子

    所有的荒诞都围绕一直被人类女性爱着的猴子展开,所以也就意味着这个荒诞的设置很单薄。从意图消灭它到慢慢地与它共存,人类与猴子其实没什么区别,婚姻也不过是两个猴子缔结的虚伪契约,所谓文明和开化不过是一个笑话,人类社会是不可信任的,要不然为什么大家都爱这个不会说话的猴子呢。但是大岛渚搞的这出非常浮于表面,什么人与猴子什么过敏,尤其是过敏,其好笑和符号的单薄程度简直与《寄生虫》中的气味不相上下,所以,再见大岛渚。

    三色堇紫

    大岛渚导演异色猎奇影像,常人所无法理解的人兽之恋与人性反思。始终无法理解丈夫为何能接受这段禁忌之恋的存在,想来想去还是因为我自身的缘由,那自私的基因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判断力,当我置身于其中之时便只能感到抑制不住的厌恶感情绪,可悲的人类,可悲的自我。

    伊菲吉妮娅

    大岛渚猎奇之作...

    FranzCamus

    吐了。

    ##第7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