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季22集的篇幅来展现“什么是中国”,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国》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的文化使命。
聆听诸子百家先贤们的思辨,拥抱秦汉开拓进取的大一统,领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梦回长安一睹盛唐博大包容的气象……纪录片《中国》第一季播出之时,人们方才发现:中国的历史纪录片的“审美天花板”已经提升到了如此高的地步。2008年张艺谋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以来,再度有团队将中国的历史文化用这样极具仪式感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极致化的提炼与展演,令人惊喜不已。
时隔一年,第二季在芒果TV、湖南卫视播出,这段关于《中国》的华丽旅程再度启航。《中国》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一次重要创新,它通过极富美学感召力的画面让人沉浸在对中华历史的导览中,并唤起观众极强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以“中国”二字名之,就已经说明了这部历史纪录片在创作上的野心。上起百家争鸣,下至辛亥革命,煌煌2500多年华夏文明史,每个时期的时代精神如何定义?纵向的历史脉络如何推演?怎么挖掘独特且有共识的大历史观?这显然并非易事。
明朝文学家魏学洢曾在《核舟记》中惟妙惟肖地描绘过中国古代的微雕艺术,方寸之间,极尽奇巧,令人叹为观止。在我看来,纪录片《中国》宛如一部关于中国历史的“核舟记”——简约却又精致。宏观上删繁就简,微观上浓墨重彩,纪录片《中国》展现的是中国历史的一张导览图,观众尽可以按图索骥,兴之所至,自开枝杈。
相比起主题的宏大,有人对于该片的“浅”颇有微词。事实上,这是不同类型的纪录片选题决定的风格之分,“浅”不是这部纪录片的短板,而是优势与特色。整体感与连贯性是纪录片《中国》的“深”,它发明了一套语法与语汇,形成了一个关于中国历史的独特叙事,这个叙事极易被今天的国民感知并接受。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序言写道:“当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不少国民对于中国历史已然缺乏一个整体感性认知,能顺口背诵“中国历史朝代表”已属不易。在这样的背景下,纪录片《中国》的出现有点接近于视听版《国史大纲》。
每个朝代如何破题?每个人物如何挖掘?纪录片《中国》进行了不少有趣的探索。
在《臣子》一集中,通过海瑞与张居正的宦海沉浮展现了人们印象中的明朝。之后,一场“季风”吹来大明王朝的另一种面孔。
在第一季第十二集中,该片通过3个唐朝人普通的一天来表现“盛世”气象,令人印象深刻。类似这样“集锦”式的篇章,在第二季当属《季风》一集。
不管是明初的徐一夔、明中期的马欢,还是明末的利玛窦与徐光启,“季风”这一意象隐喻的是明朝符合世界潮流“近代先声”的一面。这一集还讲到明朝民间出版的繁盛与市民社会的兴起,实际上暗示了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背景。
多义性也是该片在选材上的一种特色。一面是文化史,一面是政治史。《惊变》既书写了李白、杜甫在唐诗中的艺术造诣,也勾勒出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脉络;《梦境》既表现了宋朝雅致的美学气质,也展现了宋徽宗赵佶为和普天下臣民共享幸福世代,他推行了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些看上去熟悉的故事仔细看却并不尽然,《大都》《大帝》的主人公分别是忽必烈与康熙,但其实都不是帝王将相式的电视剧叙事,它们的背后都在述说国家的大一统。
《中国》称得上是一部沉浸式人文历史纪录片。抛开使用解说词叙事这一最后一层“间离”效果,国画般的画面、考究的摄影、精致的配乐。表现形式的大胆创新与审美趣味上的自觉,都大幅度提升了这部纪录片的观赏价值,使得每个点进来的观众都有一种强烈的美学感召。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纪录片《中国》每集的开篇都由一个情境式的“楔子”引入,这种非线性叙事的结构,让熟悉美剧结构的年轻观众倍感亲切。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部纪录片中有一只狗仿佛穿越历史,从孔子时代一直出现到晚清,与各个历史人物同框,这既打通了历史,也增加了历史人物的人间烟火气,堪称神来之笔。
这部纪录片坚持一种象征主义的美学,用最简约的镜头语言传递最复杂的历史信息。在第一季中,纪录片《中国》的视觉呈现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实景拍摄,一般是人物在山林之中,摄影与打光都呈现一种国画质感;一种是搭景拍摄,布景与人物表演象征意味十足,更接近舞台剧风格。
在第二季中,极简主义的舞台剧布景被超宽屏幕的电影画幅取代。这种宽屏幕画面要么表现极具戏剧化的场景,要么表现大景深的地理风光,虽然每集出现篇幅不多,但每次都给人极强的视觉震撼。不难看出,该片的宽画幅镜头比大多数电影还要夸张,纪录片《中国》在美学上追求的“超电影”体验可见一斑。
这部纪录片在文本上下的功夫也值得称道。以《市井》为例,这一集表面上用关汉卿的生平介绍元杂剧这一艺术门类,实际上蕴含的信息量更加复杂。它挖掘了元朝取消科举制之后,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痛苦与人生选择上的迷茫,而这才是元曲兴起的社会历史大背景。戏剧由此承担起“文以载道”的使命,下沉到市井乡野的儒家文化,从此更广泛、更深度地融入中国人的精神基因。
故事中的关汉卿,像电影《午夜巴黎》中的主角一样向往尚未走远的黄金时代,他一度神游,穿越到南宋岳麓书院“朱张会讲”的现场,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幅场景。“所有伟大的文艺作品,都是创作者面对世界的告白,关汉卿选择了戏剧作为他的告白方式。”关汉卿的人生勾勒出几代儒生的心灵史。
视角的切换也能带来不一样的历史图景。比如,男女之异。第一季中的“放妻书”已经为我们展现了唐朝版的“女性主义”,而第二季中的《市井》一集则分析了关汉卿剧作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以珠帘秀为代表的元杂剧女艺人的境况,让女性浮出历史地表。
再比如,中外之别。第一季“盛唐一日”选取的3个人中,有一个日本遣唐使,有一个西域粟特商人,表现了唐朝海纳百川的胸襟。而第二季从利玛窦、马噶尔尼、小斯当东等西方人的视角带入,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中华帝国如何与近代化转型失之交臂,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哲学上有3个经典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其实也是在今天创作纪录片《中国》的最大价值与意义。
应该注意到,这个纪录片的名字叫“中国”,而非“中国历史”,可见它的重点是通过不同的视角对“中国”这一共同体形象的塑造。“什么是中国?”这样宏大的议题,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很难承载其重,人文历史纪录片是最好的形式。
历史有其复杂性与多面性,这部纪录片只不过选择了一种打开方式。从立意来看,纪录片《中国》打上了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所谈到的“对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的烙印:“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国史大纲》诞生于抗战时期,在知识分子普遍反传统的那个年代,钱穆先生特立独行,为故国招魂,期望从历史中凝聚民族力量,鼓舞抗战。在上个世纪60年代,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余光中在《逍遥游》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进行了深情诉说,并发出感慨:“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令人痛惜。不管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历史总是和今天发生着联系。
今天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需要更好地了解自身,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在民族复兴道路上,这便是纪录片《中国》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部纪录片所进行的美学创新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探索,“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文明不曾中断的国家,纪录片《中国》正是为我们娓娓道来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历史演进的勃勃生机。
文/杨文山
市井(关汉卿)和实业(张謇)这两集封神了,我和这些人流着同样的血,看过同样的天空。
拍的真好,历史群像悉数尽在眼前;文案也好,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相结合;很喜欢立足“底层““普通人”的视角,我们无法不关注百姓,因为我们就是。
01唐-惊变
李杜,每次都得感慨杨贵妃命途多舛,女人永远是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bgm就是壁上观。
“千年之间,政治时有腐败,财富时有困竭,武力时有崩溃,家国时有灾难,但只要维持‘大道’的人在,中国的历史命脉就不会断,历史将演变出更加复杂的下一个时代,盛唐过去了,但盛唐的精神不灭,它不仅是在盛世之中的,昂扬与激越,更重要的是在乱世之中对社会理想的坚持和守护。”
“大唐,永远是中国人思念的心灵故乡。”
02宋-梦境
赵佶、王希孟、张择端、李清照、东京梦华录;瑞鹤图、瘦金体、天青色。
宋朝跳过了改革派那一趴,倒是意外。色彩太美丽,是画里的色彩,也如梦境般美好。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眼前的一切如瓷器般精致,也如瓷器般脆弱。”
”传奇的人生,似乎总是在完成使命后戛然而止。”
03元-大都
察必 刘秉忠 姚枢
“有时候女性的理性就是天赋的政治才能。”
“长久以来,中国人一直坚守着一个共同的理念,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即使在漫长的分裂时期,‘中国’的观念依然经久不衰。
忽必烈和大元让中国的历史传统得以再次延续,但是不同于隋唐之前,几百年的文化融合期在元帝国建立之初,各个民族的人,即便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精神上依然是陌生的。”
04元-市井
冲着张居正来的,却被关汉卿这节打动了,封神封神!选角就像关汉卿从那个时代遥遥地向我们摆手走来,是对女性命运的共情,是看透历史后对现实的呐喊,是底层人民对正义的渴望与痛楚。
“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她们是底层中的底层,弱者中的弱者,她们无法为自己做主,甚至无法为自己的痛苦发出一点声音。
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几乎是一部父系文化,和男权话语独尊的历史,女性的自由、独立与权利是被遮蔽和压抑的。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如果天地也如此不公,那天地间还有‘理’吗?
关汉卿坚信‘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他要为那些冤死的人,寻一个天理,求一个说法。
关汉卿写过很多个历史剧,那些久远的故事带着如梦似幻的背影,任由他寄托和表达,但那些隔着时空的呐喊,如同隔靴搔痒,无法触达他深入骨髓的痛楚。他不想再躲进历史里,他要把那些近在眼前的真实的痛直截了当地喊出来。
知道自己的冤和悲永远无法得到申诉和化解,对颠倒黑白的天地鬼神,他只剩了一声惊雷般的喝问,那是他全部的反抗,那是他念念不忘的苍生之苦,救世之梦。他的最后一个梦已经破碎了,他在茫然四顾中,忍着疼痛站起来,看见了熙熙攘攘的人世间。他写了许多人的故事,但或许他只是写了自己的故事。”
05明-臣子
没想到会强调张神童的“等待”,上班之后才能体会“内敛、谦抑、城府极深”是多么高的评价。
“他看到了政府管理效率的低下,看到了各级官员的涣散,看到了军备的废弛,也看到了底层百姓如何在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风潮中变为流民。他决心改变这一切,但他也明白此时仍需等待。
很长时间里,他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没有态度的人,现在他可以逐渐亮出自己的态度了,他从那个容易冲动、容易愤怒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内敛、谦抑、城府极深的老臣。
权力只是实现理想的工具。
在这样的臣子走远之后,大明帝国也只剩下了一襟晚照。”
06明-季风
“季风”的隐喻很妙,忽然来了,又很快地去了,看大明的衰败,也有他闪光的地方,但清的初兴,都在敲响着灭亡的钟声。
“人们总是要等到最坏的情况发生之后才会对曾经错失的时机懊悔不已。”
“那是晚明阴郁的天空里,最后的霞光。人人都可以立言,高扬文化的共享,使普通人的价值得以被发现,让独擅学术的贵族门第再无产生的可能。
价值尺度的转换和自我的觉醒,引发了人生态度和社会观念的变易,明朝几乎站在了近代化社会的入口,又是一年季风来临。
亚洲大陆上农耕文明的形成,有赖于季风的周而复始,风如约而来,土地就会如期孕育生命,明帝国也如此这般持续运行着,这是个非常特殊的朝代。
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坚守中绵延不绝,中国人也在一点点打开,面向世界的窗口。历史会留下每一个人的价值,那个为许多普通人探索和记录下的时代,如同一阵季风,忽然来了,很快又去了,大明帝国,就这样走到了它的尾声,下一次季风的到来还要再等很多年。”
07清-大帝
08清-觐见
马尔蒂尼这期最后小斯当东的发言,拍的真是太有宿命感了。
09清-实业
看近代史真是心酸,“不幸而生今之年代”,岂止是一代人的心酸与遗憾,是一个民族的。
”世界之大,还有很多可为之事。”
“但张謇做事从来不问难不难,只问应该不应该,凡是应该做的,他就竭尽全力。
与张謇同行的人中,有人以生命为代价推翻帝制(邹容)、有人以出世的精神做着入世的事业(弘一法师),以悲悯大爱之心,在乱世中坚守,也有人埋首书桌、专心科技、精研学术(任鸿隽),实践着科学救国和理性启蒙之路,还有人选择用文字呐喊唤醒国民的心灵,以手中之笔为匕首为投枪去和旧世界战斗(鲁迅)。
一代人未完成的使命,将有另一代人继续新的道路就将在这一次次的探索中开辟出来。”
10民国-革命
哎,中山先生当年都被人喊要下野…
“这让他看起来就像是一支战队,但走进近了看会发现这支战队,其实只有他一个人。”
中国走到今天,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周期轮回,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政治文化制度,从无到有,再到发扬光大,登峰造极,最后走向衰落; 一个又一个帝国,起于青萍之末,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走向鼎盛,最终分崩离析; 每一段历史,不管是辉煌的,还是落寞的,最终都烟消云散了。 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改变了一些什么。 是的,总有一些东西,历经岁月变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一次又一次的变革,最终以一种最适合的方式延续至今。这个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但是那些都是探索之路上必须要经历的。 可能也正因为历史上经历了足够多的周期轮回,让我们很难去相信所谓的历史终结论,在我们眼中,历史可能更接近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当下,不是历史的终点,而是下一段历史的起点。 或许这就是所谓五千年历史带来的积淀吧。
元朝由于宽松的环境,让关汉卿写了《窦娥冤》,直指社会现实
明朝的海瑞,除了张居正之外,整个朝堂都看不上,于是要求恢复洪武时代的严惩官吏
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朝臣的不满,最后都会导致社会往集权发展。
终于到了大清,不论是平民还是朝臣都只能跪下,毕恭毕敬,强化了集权。着实让英国使团不理解。
19世纪,大英帝国冉冉升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
19世纪后期,在亚洲的黄种人国家日本也开始崛起,蒸蒸日上。
在君主制下,英王、天皇是无可争议的君王。英王传承自中世纪时期的诺曼底公爵,天皇更是从古早时期就已经存在。
一个无可争议的世袭君主,不需要自己的臣民跪下来服从自己的意志,毕竟这是正统的君王。
然而,在一个偌大的帝国,由于合法性问题,加上臣民对现实的不满,强化集权就成了一种历史趋势。通过强有力的手段,才能控制社会,让社会得以维持,以及遏制一部分社会的腐化。
当然帝国很强大,到了大清,更是把统治艺术修炼到了极致。
但是对于引领工业gm的大英帝国来说,已经逐渐黯淡无光了。
时间站在英国那边,即使英国一时之间奈何不了一个超大体量的帝国,但是帝国会逐渐腐朽下去,这已经成了帝国的宿命,该发生的迟早会发生。
宋徽宗的仙鹤、宋徽宗的美学眼光,当然超乎寻常,但这却已经是一千年之前的历史了,对应的是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
我们很早之前就已经拥有了更高更好的审美,但是这又有什么用?不过美又是主观的,美可以成为价值的归宿,美就是目的本身。
正如本片,把美的画面拍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