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呀》用片中的话来说,就是太戏剧化,赚足了大家的眼泪。
李好是个沈梦君式的人物,年轻时霸气蛮横,年老时粗野无理,但是脸蛋好看,青涩秀气,神似大S;小年,粉雕玉琢的人儿,懂事,乖巧,一面看不惯母亲的泼皮耍赖,一面期望永远牵着她的手。虽然姨妈待小年视如己出,但他终归还是外人。在他一次次地听到汽笛声飞奔而去扒栏杆时,他的内心是苦涩的吧——“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每每失望,小年终归忘记了母亲的样子,习惯了姨妈的亲情,再相聚时,已是陌人。母子之间的感情浅薄至此,阿年的心中多少是有些怨恨的,也就刻意疏远,母亲只能垂泪懊悔……
一方面,我觉得剧情挖掘的点不够,蜻蜓点水,应该更深刻些,否则前后的连贯性差强;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很现实,我们大多数人跟父母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小时候总归有些美好的记忆,但是也有些难以忘怀的痛楚,长大了若即若离,说不上几句话,到了关键时刻方显真情。两位主角的演技很好,可能在他们眼角含泪,款款相望时,真的惦念起了家中的至亲吧?否则怎么会这么逼真?
这部片子不仅感动了演员,也提醒了观众:亲情无价,在可以珍惜的时候,何必要变成想念?龙应台的《目送》写得好——“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从来没有一种爱,相聚是为了离散,除了亲人之爱。在能回报的时候,就要尽量回报,既然他们失去了追逐的能力,我们何不转过头来拥抱他们?即使互有嫌隙,但是血缘的羁绊难以斩断,当父母的皱纹爬上脸颊,当他们风华不再,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唯一要思考的,就是竭力尽孝。阿年为了母亲驱鬼唱歌,是一种个性对亲情的妥协——
也许长辈庸俗市侩,他们追名逐利,他们贪生怕死,他们拿你炫耀,他们封建迷信,但是这又算得了什么?为了他们开心,暂时放下身段,低下头颅,违心地做一些傻事,听一些傻话,又有何不可?我们总是对他们的叮嘱问候不耐烦,总是对他们的愚昧无知不理解,从心里就排斥起他们,与他们划起了一条线;却忘记了,时代的局限性就是如此,而他们所做的求神拜佛转发谣言一系列可笑的事,都是他们坚贞不移的信仰,只求我们平安健康。
没带妈妈了却心愿,是阿年的遗憾;若是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吾等也。影片结束了,大半观众还不舍得走,啜泣拭泪声不绝于耳;灯光亮起了,众人缓缓站起,自发鼓起掌声……我相信人人心中自有一杆秤,群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光这一点,它就值得一看。
昨晚看了《寻梦环游记》,今天在家看了粤语版的《我的妈呀》,前者的欢笑多一些,后者的感情沉甸甸,对于我这种人,泪点更多。
从小到大,我总以为我是理解父母的,我是个好儿子,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的事情越多,才越明白做父母的不容易,而我为父母做的是何其少。
剧中,儿子阿年为了母亲而扮作道士,儿媳操作观世音菩萨,再到为了母亲的愿望而唱歌,等等,虽然来的太迟了,但终究是来了。
小时候,妈妈为阿年剪脚趾甲,妈妈老了,阿年才第一次为妈妈剪指甲。
女儿都这么大了,阿年才让妈妈喝上了媳妇茶(这是阿年小时候,妈妈的心愿)。
小时候,阿年不喜欢妈妈赌博(应该是买彩票),甚至不让妈妈许愿中头奖。看起来,妈妈似乎有点财迷,其实不然。
阿年带妈妈最后一次去庙里,偶然看到了小时候妈妈的许愿,才知道妈妈有多爱自己,为了阿年的平安、健康、事业,妈妈向菩萨许愿放弃中奖,甚至愿意减寿十年。……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女儿对阿年说,要牵着爸爸的手,阿年终于忍不住痛哭,十月怀胎、历经辛苦把他抚养成人的母亲,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再也不能牵着妈妈的手了。
以前,我总是只顾自己,忽略了父母,不过还好我醒悟了,所以,趁现在,我行动起来,去真真正正的关心和陪伴父母。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我更喜欢看些“小众”影片。
今天下午,就看了一部《我的妈呀》,一部慢悠悠、细腻情深的母子大戏,赚足了在场的所有人的眼泪。我似乎不擅长讲结构与逻辑理论,观影后只愿谈些感受。
一部小成本电影的情感力量如此之深厚,看得到李昌勇导演幕后的用心与功力。
母子亲情,是个亘古不变、又很宏观的主题,宏观到如空气般萦绕在每一个人的身边,习惯了他的萦绕,变得很少去关注、去审视它。所以很少有电影导演去做这一类选题的影片。可见我看完这部影片的欣喜之感。
试问每个人的内心“爱妈妈吗?”想必得到的都是肯定回答,而这部影片的中心矛盾就在于一对母子,长达半生的误解和遗憾。而这半生,恰恰是母亲只能陪我们一起走过的半生时光,悲剧从一开始就埋下了。
“若有时间,何必挂念”姨母的话点醒了记恨母亲多年的年仔。误解,也就在妈妈被查出子宫癌后,时日无多的岁月中化解。时间的残酷也许如此,又有几人真正做到常栖母亲左右呢?
往往此般影片开始处都是欢快轻松的度假调调,而后才揭晓母亲是将阿年寄留在姨母家,此部分始终以年仔的视角讲诉,在孩子眼中生怕被要强的妈妈抛弃,而无时无刻的粘在妈妈身边,甚至用绳子和妈妈的手捆绑一起。而这些点滴温馨正是后文误解产生的根源——在一个深夜、熟睡后被妈妈抛下。
在影片的前半部,都在以插叙的结构方式讲故事,现实时光与儿时的童年时光巧妙的切换,两代人角色地位也随之互换,老年的母亲变成了依赖年仔的“小朋友”,而年仔变成了能够处置母亲晚年归宿的“大人”。就像小时候年仔对母亲的依赖一样,老年的母亲生怕年仔将她送入老人院,每次趁年仔与老人院的医护交谈时都殴打老人院的老人,而后又佯装精神病说见到鬼来抓她。但每次的戏谑都是为铺垫那个不得已的“抛下”——门缝中一样的摇晃紧锁的大门、一样的惶恐无助的眼神。
高潮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一封体检报告查出母亲已经癌症晚期,知道真相的年仔泛起了原谅而遗憾的泪光。长达半辈子的不解与怨恨似乎在生死面前土崩瓦解,生活的无奈不就如此吗?我们没办法选择一副好牌,只能学着把手中的烂牌打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于是,一家三口完成母亲心愿的感人大戏就这么开始了。老辈人很像任性的小朋友,她只愿接受她认为对的事情,比如她封建迷信、喜欢求神拜佛、相信世间有鬼。而我们想要走进她心里,就只有变成她能看的懂得角色、听得懂得话语,比如驱魔道士,观世音大士……这又让我想到自己的母亲,小时候我们时长受到自己母亲的影响,变成她想要我们成为的样子,当我们明辨是非后才知道,她的话也会有愚昧和谎言,成长中的不解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成熟后的理解,半生缘的浓厚亲情正由此得来。
意料之中的结局也会降临。万里长城的飞机怎么也坐不上……我的妈妈其实跟剧中的妈妈很像,一样要强、一样以她的方式给我们最好的、一样支持我们梦想,比如我离家几千公里的异乡漂泊。她也曾给我打过这样的电话,说要出去旅游,要去爬长城,去海边或是来深圳,可是我却总没有时间陪她或她因为种种理由不来我的城市,不用想也知道,她舍不得花钱买机票也舍不得我给她买。而深明种种的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努力成长,去实现她的“愿望清单”,代价一样是不能常栖于她的身边。始终不敢想我们之间的悲剧情节点何时会到来,但真的不希望会有那一天。若无所爱,便无所恨。那些细碎的点滴,会融进我们的性格深处;那些要强而果断的背影也将映刻进我们的一生;那些粗糙的话语,多年后会成为我们判断是非、抵挡一切复杂事故的保护伞。而演绎这一切的人正是世间每一对的母亲与孩子,若有时间,何必挂念。
每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都应该记得那句“若有时间,何必挂念”。
© 本文版权归作者关于 V . V . 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