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2015)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2015)

又名: 初恋有病(港) /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台) / 我、厄尔及垂死的女孩(台) / 我、厄尔和垂死的女孩 / Me & Earl & the Dying Girl

导演: 阿方索·戈麦斯-雷洪

编剧: 杰西·安德鲁斯

主演: 托马斯·曼 奥利维亚·库克 RJ·赛勒 尼克·奥弗曼 莫莉·香侬 乔·博恩瑟 康妮·布里登 凯瑟琳·休斯 马特·本内特 休·杰克曼 马萨姆·霍顿 鲍比·J·汤普森 张乔星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5-01-25(圣丹斯电影节) 2015-06-12(美国)

片长: 105分钟 IMDb: tt2582496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高中生格雷戈(托马斯·曼 Thomas Mann 饰)性格善良却有点孤僻,他唯一的爱好是与死党厄尔(RJ·赛勒 RJ Cyler 饰)拍摄短片,改编他们喜爱经典电影,自娱自乐。有一天,格雷戈结识了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蕾切尔(奥利维亚·库克 Olivia Cooke 饰),乐观开朗的蕾切尔改变了格雷戈原有的世界,两人十分谈得来,格雷戈逐渐对蕾切尔萌生爱意,却不好意思说出口。就在此时,蕾切尔的病情加重,格雷戈意识到自己必须有所行动……

演员:



影评:

  1. 作为今年圣丹斯电影节“美国剧情片单元评委会大奖”与“剧情片观众大奖”得主,《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被福斯探照灯公司以1200万美元高价买下发行权,创下了圣丹斯史上卖价之最。要知道,今年的奥斯卡黑马《爆裂鼓手》也是出身于圣丹斯,同样也斩获了双料大奖,这不免让我们对这部电影抱有更多的期待。


    电影根据杰西•安德鲁斯同名小说改编,故事就和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一目了然,讲述了高中生Greg与他唯一的朋友Earl以及将死女孩Rachel之间的一段故事。故事发生在匹兹堡, 17岁的高中男生Greg,有点自闭甚至有点神经质,像其他孩子一样,害怕自己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所以很努力地展现自己开朗的一面,小心翼翼地与学校里的各种圈子和同学保持友好关系但拒绝结交朋友,就连和他一起长大的Earl,Greg也以 “合作者”加以描述。作为电影骨灰级发烧友,Greg和Earl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了恶搞经典电影上,直到Greg心不甘情不愿带着妈妈的命令去看望患癌女同学Rachel之后,一切发生了改变,Greg心中最脆弱、最美好、最温柔的部分一页页翻至开来,渐渐地,他们成为了朋友,Greg在这种变化之中找到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而又不得不面临Rachel的离开。


    这个故事关于友谊、关于疗愈、关于死亡、关于迷茫的青春和迷影少年的梦想,没有国内青春电影狗血的堕胎和繁复的情爱关系,甚至没有多余的煽情岚语。它包着美式青春片的外壳,锁着一颗喜剧的心,以一种似曾相识的方式传递出如织锦画一般的质感,清新中带点荒诞、治愈中带点思考,幽默中真诚的操控观众情感,让你甚至在应该哭泣的时候发笑,但仍可正击你小心脏中最柔软的地方把你感动的一塌糊涂。


    这是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大多数人的青春,友谊永远比爱情来得早占据的多,没有任何强加的男女之情,纯粹又真实。导演讲故事的手法独特,以一种碎碎念的单元模式展开,闪切的手法压缩时间,粘土动画给Greg的内心世界代言,轻快的音乐、不饱和的清新色泽、独特的感觉、节奏、气氛融合交织就如一副手作一般吸引住了我们的灵魂。


    Alfonso Gomez拍摄的手法更加天马行空,他偏爱“诗化的”运动拍摄,喜欢手持拍摄的自由感和晃动产生的自然效果,用活泼的镜头叙事风格微妙的操纵我们的视点,搭配旁白进入一个个场景,有那么点神秘有那么点期待,同时将我们带入电影叙述的核心,相知初期用广角镜头拉远人与人的距离,大量特殊角度和镜头拍摄甚至完全倒置的构图,在或缓或急的运动中给画面烙印上一种轻松诙谐的调子,这种独特的情感视角及风格迫使我们对所看到的内容作出特定的反应,感受被放大的荒诞奇思。


    和导演把玩镜头的方式一样,电影在情绪的处理上也是活泼轻松的甚至带点抒情式的,细腻充盈但不过火煽情,用最普通的感谢承载着巨大的感情分量。电影青春生机勃勃的气息和烂漫的色彩贯穿始终,在治愈和被治愈中寻找自我,虽然有矛盾有不确定,但这些正是青春期的茫然之所在,Greg因为Rachel而发生的可能是很微妙的内在变化,但是深刻改变了他的外在行为及生活方式,Greg温暖了Rachel最后的时光,而Rachel也改变了Greg的一生。


    在入学论文时,Greg神经兮兮地写道“我真的很想读大学,我在高中一点都不合群,因为我啮齿动物一样的外表,也因为我一直改不了说脏话的习惯,我早已面目全非,你只要看我一眼你的狗眼就会立刻瞎掉”, Rachel改成了“读高中的时候,我一直不习惯展示真实的自我,事实上我一直都不太喜欢自己,但是我觉得这是因为我还不够成熟,而大学可以帮助我成长。”在影片的前半段,Rachel已经开始真正走进Greg的内心,看他的电影,了解他,影片没有解读Rachel的小宇宙,直到她死后Greg才明白了Rachel把玩的剪刀是用来创造什么,在导演不故作煽情的氛围里,看到这里泪腺才开始放松,伴随着Rachel的旁白,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灵性的女孩儿,她的梦想是变成一只松鼠,渴望跑进森林,人的生命是有延续的,在她死后,Greg发现了那么多关于她的新东西,纸雕、松鼠还有她口里的“在天之灵”。


    很喜欢电影里布景的搭配着色,家具布置装饰都很棒,清新的粉黄绿蓝,成长的颜色,视觉效果统一贴合主题,后期则用低饱和度的或迷离的光影色彩,表现细腻亲密的关系。电影的迷影情节更是让热爱电影的小青年们着迷,迷影情结的设计恰好是对电影主题诠释的一个有趣的角度。我想,每个迷影人内心都有一个Greg,都希望会有个Earl那样的“合作者”和Rachel那样的“观众”。导演很着重细节,影片处处有巧思,比如Greg给Rachel第一次打电话的时候,电视机上放的是《出租车司机》,Travis也在给Betsy打电话;比如休叔真的来搞了把音串;比如最后的推镜头包括构图,对2001太空漫游的致敬。


    男女主都演的出色,对男主的旁白有种绕耳的溺爱,作为表现温度的手段,前期的孩子气和后期的温柔感慨结合的完美,听声音就觉得Grey帅气了起来。Ps,Greg给Rachel拍摄的影片后面我理解为血液和细胞,抽离重组就像是渴望新生的小生命,暗喻了对Rachel“血癌”治愈的一丝温暖的希望吧。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担不起圣丹斯双料大奖的荣誉,我倒觉得它是我今年看过最perfect的独立电影,非波澜万分,却丰富饱满细腻动人。最后感叹一句,玩艺术的小青年真特么迷人啊!

  2. 讲真,不想当编剧的影迷不是好导演。一直以来我都坚信,热爱电影的孩子一定都特善良,因为他们的内心保持着一片净土。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这是一部蛮有趣的青春电影,一开始两段定格动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男主这样的怪咖在学校里基本是个隐形人,他有自己的爱好,就是看电影以及自制小电影,影迷当成这样真实很幸运的,当然,一个人成不了事儿,他有自己的好基友Earl,两个人搭档拍出了四十二部致敬经典电影的小电影,男主还自己动手拍摄定格动画,这也太牛X了,然后我真的灰常喜欢里面那些自制的电影海报,都很有趣也很用心思。
          《老年凯恩》(Senior Citizen Cane)《大开屁界》(Eyes wide butt)《罗斯玛丽的萝卜》(RoseMary baby carrots)《四百兄》(the 400 Bros)《诺斯鼻拉图2》(Nose ferret2)《吃货八部半》(ate 8 1/2)《狗屎男》(The turd man)《疯狂之鞋》(The rad shoes)《刨析汉堡》(Anatomy Burger)《迷路记》(vere’d he go?)《袜条橙》(A Sockwork Orange)….(P.s.难为字幕组了,但出来的效果超好),有很多致敬新浪潮的电影,希区柯克、特吕弗、库布里克,都是骨灰级影迷耳熟能详的经典。
          说到从影迷当上导演的就不得不提昆汀了,先不说利益,如果不是爱好驱使,坚定的走上拍电影的道路的动力何来?Greg和Earl可谓做到了高逼格的影迷的阶段,把爱好发扬光大,虽然有恶搞、戏仿、吐糟,但再现电影经典桥段却丝毫不会马虎,分镜头、场景、角度都要致敬。要知道定格动画是很耗费时间精力的,不过不妨碍Greg的热情,手机支起来,布置一次场景拍一张照片,然后再让照片动起来,就成了动画。
          片子里几段黏土定格动画的乱入还是很有趣的,也是剧中人物心理写照。每次女主闺蜜出场,男主就自动脑补一段黏土动画。内心被践踏的不要不要的,也许作为一个习惯了戏仿经典作品的“导演”,要自主创作一部作品还是很困难的,如果做不好,那是多没面的事儿哎。
          电影中Greg的成长和遇到Rachel密不可分,如果这个夏天,他们没有遇到,未来的路肯定会不同。在Rachel的鼓励下,他将成为一名大学生,接受更多的教育,做更好的自己。可惜的是在Rachel看过他拍摄的电影之后的十个小时后去世了。多好的姑娘啊,积极乐观,同样的讲绝症的,很多电影就狗血了,绝对没有这部电影的女主坚强乐观。最后,Greg将自己为Rachel拍摄的短片封好,并附注:“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最后死了。” 开始觉得男主脑洞够大,看到结尾才知道女主不输男主。那些书本里的秘密,精细的纸雕,小小的三只坐在阶梯上吃冰棍,男主才意识到原来在人死后,真的还可以得知很多很多关于TA的秘密。当然在一开始,男主在旁边也否认女主会挂掉的结局,因为就算是她的肉体消亡了,灵魂和爱也与他同在。壁纸上那只小松鼠,一直努力在奋进!
          就是这样一部青春电影,有蠢蠢欲动的爱恋,有基情般的友情,还有催泪杀器白血病,但一点也不落俗。自然而然的让你get到笑点泪点,就算结局没那么圆满,你也一定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3. 那年夏天当我从你的世界路过 自从我们上学之后,想要交到一个朋友,也许不是难事,但是想认真交一个朋友,也许并不简单。如果每个十几岁的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那么与人分享自己的世界,或者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一件需要缘分的事情,用大俗话讲,需要一个投缘的契机。而这部电影,就是为我们讲述了在一个不算契机的契机下,三个年轻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这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儿》,小说作者就是电影的改编编剧,首先这样长的电影名字延用,在青春片里面并不多见。然而作为一部关于年轻人的电影,这样的名字又并不突兀。直白的给到观众第一印象,就是主人公“我”和厄尔的一段友谊,以及“我”和一个将死的女孩儿之间的故事。这里导演和编剧都没有将故事升华到人生哲理,或者给这段经历归结一个存在的意义,只是给了我们一条线索,一条关于几个年轻人之间的关系链。 而整部电影就围绕着主人公Greg,为我们打开了三个年轻人的世界。也许17岁的年轻人对于大人们来说,时常是个难懂又奇葩的世界。与其说我们难以想象和理解他们的世界,不如说常常是我们“打开的方式不对”。而导演Alfonso Gomez-Rejon,用他的电影长篇处女作,为我们用最轻松,最欢乐的方式,从内到外展现了几个北美高中生的日常和内心世界。 首先从男主角开始,这个进入高中最后一年的17岁大男孩。他眼中的校园如同动物园+菜市场的混合体,他在不同的社团与大家保持着最基本的社交,在自己无处可躲时,只得和唯一的“朋友”厄尔一起,在“纹身帝”历史老师的办公室午休。而对他来说,女生突如其来的搭肩“Say Hi”,简直就是被雄壮的母鹿踩踏一般恐怖。而他的世界,每天除了被无聊的高中生活消磨,就是被自己的母亲和父亲教诲,直到他倒地不起,在地上滚来滚去,匍匐前进。 这部电影的主题其实并不新鲜,而这部电影的独特,大部分体现在导演对年轻人生活和内心的解读,以及将个人的解读,通过趣味的表现手法,让观众感受到共鸣。无论是学校里鸡飞狗跳的餐厅,还是对性感女神的形象比喻,以及对母亲如机关枪扫射一样,可置人于死地的唠叨进行具象化表现,这样的桥段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而电影无比奇趣的开打了男主角Greg的世界,只是这个故事引入的开始。接下来影片讲述的年轻人之间的关系才是重点。影片中很实际的交代了Greg起初并不想与人交朋友的性格。就像他和唯一的“朋友”厄尔,也不是真正意义上通过主动结识,而成为的“朋友”,他们只是从邻居,变成合作拍档。相信这一点对于年轻人和从那个时期走过的人来说,是个并不奇怪的事情。有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想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同时更是对其他人的世界不感兴趣。 而影片中的男主角Greg却没有那么幸运,生生被母亲的唠叨逼到绝境,只能去请求邻居家得了绝症的女孩拯救自己。这样的开端简直是埋好了无数个笑料的雷,等着观众去一个一个踩爆。 而影片中,借由Greg和Earl的爱好,通篇的对经典电影的翻拍致敬,简直是为该片赚足了好感和额外加分。让每个观众和影迷都在无形中,与电影中的年轻人们拉近了距离。Greg和Earl自制电影的爱好,成为了他们标签,也成为了和将死的女孩Rachel拉近距离的关键。这一爱好的暴露来自于一次意外,意外的嗑药让Greg和Earl只能离开学校,逃到Rachel家避难。期间三个人坐在台阶上吃冰棍聊天,这一刻,三个人成为了没有秘密的朋友。这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那个年纪,与最好的朋友一起轻描淡写的探讨某些事情,令人无限追忆。 而一个Greg本人并不愿意与人提起的事情,反而被大家知道,还被其他人要求制作一部关于Rachel的电影。这样的人际关系和任务制定,对于一个沉浸在自我创作世界的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当Greg开始慢慢进入Rachel的世界,由于起初他是被动的进入Rachel的世界,他看事物的角度,不带有任何目的性,没有盲目的情感需求,没有刻意的讨好,反而可以没有负担的和Rachel相处。他眼中的Rachel,第一印象是个屋子里满地有着数不清数量的枕头的同年级同学而已。 他们一起看电影,一起聊天,一起排解压力。直到他们谈到未来,Greg的母亲给了他一本相当于大学黄页的书。认为他的未来就在其中,他应该好好甄选,决定自己的方向。而对于Greg来说,自己的未来又怎么可能在这本书里。而在Rachel看来,自己已经得了绝症,在即将消失的未来中,她的未来又在哪里。电影在观众不知不觉中,再次抛出了一个当下年轻人面对的棘手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两个角色来说,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考。 而电影最后的解扣,也是极为的巧妙,相信也是这部电影在2014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同时捧得评审团大奖和观众选择奖的原因。这就意味无论什么层级的观影者,都为这部电影买了单。 故事的最后Rachel化身为一只奋力向上的小松鼠,隐藏在她房间墙纸的每一个小角落里。只有了解她的人,才可以看到她既微弱又独特的脚步。而在她每一本看过的书中,她也留下了自己的世界。也许书本对一个17岁的孩子来说是未来的选择,而对于即将消失的Rachel来说,这里也是一个当下的世界,有关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她所拥有的美好的友谊。 而Greg则从Rachel的房间,带走了那个性感的紫色绒毛抱枕,这是他们友谊开始的见证。就像Greg开头的自述说的,最终Rachel并没有从这个世界消失。虽然Rachel在看过他拍摄的电影之后的十个小时里,去世了。 这样的两个年轻人的世界,从陌生到产生交集,到彼此争吵,再到心灵的共鸣。最后,一个人的一部分,进驻到另一个人的内心,甚至影响他的未来,打开了他的未来,这样的关系甚至大于友谊。而Greg将永远带着Rachel的一部分继续生活下去,Earl也是一样。其实,进入一个人的世界,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难。 最后谈谈那部,看了之后的人会死去的天马行空的短片。Greg从抗拒给Rachel拍摄短片,到开始着手拍摄,到觉得自己拍的根本都是垃圾,再到最后在毕业舞会那天,穿着西装革履,坐着加长版林肯没有开去毕业舞会,而是开去了医院看望Rachel。他对Rachel的友谊,已经不再是被迫的相识,别扭的调侃,无端的争吵,而是到达了真正的彼此理解和情感互通。他的短片里,前半段的人物特写慢镜头,是Rachel身边的人,包括单亲母亲,Earl和自己,从一个Rachel没有见到过的角度,黑白慢镜头,特写展示了每个人的状态,那样标志性的人物动态和神情,令人着迷。而后半段的色彩拼接动画,像是把年轻人脑子里的臆想, 变成糖果色的抽象世界。这里被有些人认为模仿了韦斯.安德森的手法,但是却不尽然。瑰丽的动画手法,并不是韦斯.安德森的首创,也不是所有的定格动画都是韦氏的风格。 影片结尾,随着Rachel瞪大的双眼,目不转睛的看着彩色的投影画面,渐渐走向另一个世界,Greg是悲痛的, 他走出了病房,所有的观众都在这个泪点沦陷。影片前四分之三都用来讲述青春的趣事,似乎在那个还不知悲伤的年纪里,记住的满是尴尬和搞笑的回忆。而Greg最后也对Rachel的离开释然,表现在经过Rachel的再次推荐后,他得到机会提交自己的短片作品时,他将自己为Rachel拍摄的短片封好,并附上说明写道:“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会死。”,而影片也在这里戛然而止。 这部电影也许会成为本年度最受欢迎的青春题材电影,一个鲜活的展现了年轻人的世界,并且讲述年轻人世界之间的交叉关系。真实又不失趣味,温情又不显做作。的确是继《朱诺》《我和夏莫的500天》之后,该工作室的又一力作。 2015年7月5日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4. “我刚刚咨询了医生”
    “他说你需要一种叫Greg的特效药”

    Greg和Rachel的缘分从前这句话开始。

    电影最后 伴随着Rachel温柔的声音,透过窗户上手绘的银色阶梯,微风中的Greg拿着书和枕头渐行渐远。
    阳光明媚,绿色葱茏。
    脑中不禁浮现出《这个杀手不太冷》里Leon和Mathilda拿着花盆和面包的经典画面。
    身上一阵酥麻,不沉重,不心痛,不压抑,不纠结,反而一片释然。轻松无比。Greg那时的感受也应如此吧。

    电影似乎一开始就注定要将小清新进行到底。
    如片名般简洁: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
    这是两个迷影少年和一位癌症少女的故事,青少年绝症题材。
    其实于我而言,不知从何时开始似乎对这种青春类型电影有些许抵触,大约是相似的情节看得太多太多,想要不落俗套都难 ,何谈惊喜。

    对,就是惊喜 。

    可一定要声明的是:
    这应该算是一部极小众的电影 ,谈不上有什么剧情,迷影元素和剧情也融合得不太好,实在称不上是奥斯卡标准化的好电影。比如若是让我父亲大人去看,他肯定是要无聊地睡着的。没有诺兰大神的Inception和Interstellar那么多的情节起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不像阿甘正传和霸王别姬讲述着一生的情怀与故事。我好怕你们带着太大的期望去看它 ,然后抱着满满的失望离开。

    可是 这青春片太对我胃口!
    整部电影充满了一种无以名状的快乐与悲伤,故事温和的基调并不会让你大喜,也不会让你大悲,就是一股淡淡的记忆深刻,让你回味,让你怀念。这些小小的感觉 ,让我无法抽离,再次勾起《one day》曾经给过的感觉,于是终于还是决定坐下写下一些感受。

    我想写给小众的你们。
    写给向往文艺的你们。
    写给小清新的你们。

    爱死了这种粉黄绿蓝调出来的色彩,有点韦斯安德森的味道,粘土定格画面乱入文艺到极致,恶搞电影海报可爱的不要不要的,男主低沉温柔的旁白好烧耳,女主大男子主义中夹杂着妩媚。
    这些无关剧情的画面细节着实打动了我。

    说说迷影部分吧,这是电影最大的亮点,不过同时也被认为脱离了主题。可其实,任性一点说,三个主人公对电影共同的热爱又何尝不是导演隐藏内心的主题呢?像我这样业余的电影爱好者,看到里面的自制小电影都会会心一笑,无法想象那些资深影迷那么那么激动的心情。
    电影里面的致敬经典太多太多 ,便不一一列举了。
    详见:
               
    导演Alfonso Gomez-Rejon,用他的电影长篇处女作,为我们用最轻松,最欢乐的方式,从内到外展现了几个北美高中生的日常和内心世界。很真实,很亲民。
    欣赏导演,是对电影多么的热爱才会以一部电影作品来致敬经典。
    羡慕导演,完美地诠释了拍电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感叹Rachel,在生命的最后两小时看着拍给自己的红色绽放电影, 安静离开。

    很多人觉得,“前半段太讨巧了,后半段想收也收不回来了”。
    其实若是单纯把后半段拿来给我看,仍是会感动。电影90%的部分以Greg的视角去讲述故事,当Greg再次回到她房间时,看到书里精美的书雕,墙纸上手绘的松鼠,玻璃上的银色阶梯,那么那么多的小细节时,他哭了。

    电影终于还是以Rachel的视角做了Ending。

    只是当Greg发现Rachel的可爱时,她已离开。

    最后借用闺蜜的一句话:男女主角打死也不谈恋爱这一点深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