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时间的日常感受是单向一维。如克里斯托弗·诺兰者,将不同的时间向度与维度并置,挑战观众日常认知,这样的片子就比较烧脑。《天时》总导演吴琦说这是个探讨“时间”的作品,然而《天时》的每一部作品,几乎没有戏剧性的故事,只有平静的生活本身,这个对于观众是另一种烧脑。吴琦在导演阐述中给出了好几个时间标尺,如四千年农耕文明,戊戌干支纪年,一年的纪录周期,24节气物候节点等等。实际上,《天时》系列呈现的是既单向又循环的时间框架。“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个体生命在从生到死的时间长河里漂流,有去无回。“四时迭起,万物循生”,时间也如四季般往复循环,生命因循着秋去春来的物候周期,因此我们依然愿意在每个岁初,写下新年意愿,重启生活。冬天适合猫着,花6个90分钟,安静地去看中国大地6个地方的戊戌年。等看完了,庚子年也即将成为历史。“冬至”已至,“惊蛰”不远。
这些年更多喜欢记录片,相对于艺术化了的电影,记录片虽不完美,但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更能看见生活该有的样子。 几集取材于不同地区,镜头下各有不同的人生和故事。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第一集的在天台,第四集的泉州和最后一集的在“在江村”。 天台的故事是固守山里的农家养儿育女的故事。固守山里是因为穷困,培养儿女出山是为了希望。城里人的山川风景,是山里人的生活的家园。城里人更多是叶公好龙,其中酸甜苦辣只有山里人才懂。 镜头通过一个巷子的生活状态记录了泉州的故事,这条最普通的巷子生活着最底层的人们,无论原住民,还是进城的打工人。因为经济条件类似,原住民没有城里人的傲气,打工人也没乡下人的自卑。反而住成了友好的邻居。镜头下有人衰老至死,而照顾多年的保姆陪守最终,有人学业终结,民工二代输在了起跑线,也输在了跑行的进程中,仍将重复父辈的人生。但时代不同,应该比父辈历经的艰辛会好很多。而巷子里的修鞋匠,卖狗皮膏药的江湖郎中,他们的生活大致也不过如此。巷子能够保存原生态,据说是因为巷中那棵一原生的树挡住了车轮洪流使其成为安静的陋巷,我更觉得是这种传统的固守挡住了商业化潮流的入侵。
“江村”所在的开弓弦村早就在90年前的《江村经济》闻名海内外,这篇在该地的社会学报告是中国社会学的必读之作,也成就可费孝通成为中国社会学的大师。而令人惊叹的是自1936年到2002年,费孝通曾到这地方调查共计26次。这地方算是与费孝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看了这部后,再读了《江村经济》。时代背景虽早已发生巨大变迁,但有些社会形态又仍然存在。今天的吴江仍然是纺织重镇,开弓弦村仍然织机轰鸣。而且今天的为纺织业受国际贸易环境的波动与费孝通写《江村经济》的时代一样,虽然波动程度远远甚于那个时代。
镜头下年节的祭灶拜神与《江村经济》里的民俗并无多大差别。这地方因为费孝通而成名,也因为《江村经济》而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圣地。村里的费孝通纪念馆常年游客和访学者不绝。但镜头下这些学生的访谈太生涩,太幼稚了。他们真该好好读下《江村经济》。
本来看海报还以为是历史类宏大篇章纪录片,结果是平凡的乡村生活。观感内心平静治愈,有种看小森林的感觉,但故事却是真实的,真实比虚构更加有趣,在快节奏、去人化、人人螺丝钉为社会奉献的当今,我着实感觉到了作为人的快乐。有播种,有收获,有家,有爱,能深度感受气候变换,时间推移,搬砖人着实羡慕。
在某音某手某瓜割裂我们的仅有的freetime的时候,这种冗长的慢节奏(看似无高潮无矛盾)以时间发展为主线的流水账纪录片注定点击率不尽人意,毕竟我们的大脑已经开始习惯了被短视频刺激…… 制作团队不知道吗?金主爸爸不知道吗?为何花费这么大功夫制作一个罕有人问津的纪录片? 第一集看了十分钟,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此片中的每一集,(仅)拍摄就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后期面对n个大硬盘的海量素材,剪辑工作的繁重更是无法想象;然而看到第三集,突然理解到,这一个个寻常百姓家里的故事,正是当下社会普通民众的生存现状(正如杨德昌的《一一》),是纵横交错的复杂社会某条分支的横截面;
记得4K刚开始火的时候,BBC说他们拍纪录片不是为了短期的收视率或者盈利,而是为了“给人类留下影像资料” ,此系列亦然。
我们都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匆匆忙忙的向前赶路,很多时候忘记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时代,也许到某一天,回头看看这个系列,又会遇到这个时代的自己吧,对于平凡如我们的观众,就是最有意义的意义了。
(作为同行,在此以文字记录观看心得。)
ps:纪录片工作者是让人钦佩的
第一集
暂空
第二集
暂空
第三集 洛阳《鼓楼之下》
观后:
目前最喜欢的是这一集。
人物关系清晰,老爷子像一棵老树,儿孙们如同栖在树上的鸟儿。
这一集比前两集的拍摄难度更大,首先因为膏药铺子里空间很小,三脚架放来放去可能也就那几个位置,更不要说灯光了,能补一个光已经很不容易;其次这一集差不多一半的素材都是在关照不足的情况下拍的(天黑之后和铺子里),这又是一个考验……
最丰满的人物是老爷子的儿子,他的篇幅最长:有爱(和孩子们互动),隐忍(离异,现任妻子并不能融入到新的家庭里),有事业心(办厂),孝顺(老爷子生病住院);和姐姐吵架那一段应该是最真实的性情。
其次是老爷子。
相对而言,女儿模糊一些,她爱父亲,因此和丈夫分居两地(却感觉还有隐情),有两个儿子,老公强势,自己开店盈亏没有交代(按照这几年情况,估计不是很乐观)。
近一个电影的时长,主线故事:儿子开办食品厂;支线故事:老爷子生病、女儿开珠宝店、小孙女文艺汇演、孙子挨打……
在大多数拍摄中,刚刚接触到一个人物,几乎都会遇到了一个问题:此人物故事“太平了”,芸芸众生都是普通人,生活中无非都是那些事,如何面对平凡的人物讲出故事,本集中有可借鉴之处: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在平凡的表象之下寻找隐藏的冲突和故事,把这些冲突矛盾都挖出来,展现给观众看,才能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如本集中姐弟的关系(矛盾),姐姐对弟弟是颇有微词的,其根源在于老爷子坚持的“传男不传女”,姐姐觉得老爷子偏心,这在弟弟买大奔的时候有所体现;类似的矛盾还有弟弟家里的(前妻,现任妻子),姐姐家里的(夫妻关系)等等…… 但凡涉及家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隐藏矛盾,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发现,只有极其贴近,对方很信任你的时候,故事才能浮出水面……
老爷子的儿子和小朋友们互动,所占篇幅太多;另外感觉工厂这条主线的故事没有讲完,虽然厂房盖起来了,但是后来怎么样,似乎还差个结局;
第4集 泉州小巷
第5集 盘锦 人与土地
篇幅比较短的一集,看完第一遍再拉一遍进度条还是没搞清楚人物关系;如果集中火力只讲海涛家的事情可能会更好;
优点是:片头片尾的风光片部分不错,航拍不错(尤其丹顶鹤);
缺点是:人物的日常摄影比较拉垮:初级错误太多,例如中全景镜头太多,酒桌对话部分背景杂乱无章,也没换个镜头拍;还有插秧时候田间的采访,逆光的时候也没用反光板补一下面光,人物包着头巾一个大剪影,观众们只好凭说话音色来给人物对号入座;这类错误还有很多…… 剪辑方面:结构松散,配乐诡异;最强烈的感受是素材不够,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没有抓住……另外,加文字说明来解释故事内容和拍摄期间的介入性问询更显不专业,不过这都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情感,本以为到大地里去,应该有一条线围绕人和土地展开,但我只看到一个一边种水稻一边养螃蟹,年底happy数钱的农民大哥……
记得几年前有个小干部借调到了某个小镇,他提出了要把这个小镇打造成一个旅游文化点,并搞到了资金,为了记录这一宏伟工程(‘为期两年),需要一个片子拍下来始末,我一朋友就去做了这个摄影,此地离我们的城市约400公里,我这朋友一开始就住在附近一个宿舍里,每天都去拍。一个月后发现一堆素材但都是一些无用的东西,就改变思路,跟管事的小负责人说:有活动的时候打电话给我我去拍,就这样在一年半之后,剪了一个极其无聊的片子。看完第四集我就想起了几年前的这个故事。
一个作者是否在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即使最不懂行的观众也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