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味儿是很冲的,关键词没有离开过,”屎尿屁“,如果你在吃东西建议就别看了。
本片儿的核心就是新加坡人用厕所问题,因为有人在咖啡馆用了厕所没清洁,导致了多人进医院的卫生问题,然后轰动全“国”/城,于是政府设立MINISTER OF TOILET.(厕所部)专门解决相关问题,体现了李加坡关心民众,体察民情的殷切关怀,但是,老百姓把厕所部长叫做“新加坡大屎”,把厕所部叫做”新加坡大屎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厕所部长到任以后到街头cafe的toilet,去”bang sai“(福建话:放屎),然后媒体纷纷报道,GOV开放负责的态度,领导亲民体贴,苦民之所苦,以后很有可能your side is a prime minister leaking with you(李总在你旁边撒尿)。可见领导和你一起上厕所是无上荣光。是李加坡式主旋律的体现。
全篇的核心就是厕所部的反复折腾,或者说作者可能想表达“buzheteng”(不折腾),抛开这个核心来讲,所有新加坡电影其实都是其“语言政策"的体现,这才是我想看的。
整个电影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普通话,闽南话,英语,其次才是粤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但是这个分布和民族阶级是捆绑的。
咖啡馆小老板夫妇主要说hokkian,偶尔冒出来一句mandarin,夹杂singlish。其他老百姓也符合这个情况,还有只会hokkian的老太太。民众说的是南派mandarin为主。
部长是个母阿三,但是说的是english,不会国语和闽南话,剧中部长开谈话会的时候,小老板说闽南话的时候,她需要靠下属口译成英语。
另有底层阿三,hindu english+ 泰米尔,经常在表达不出来事物的时候从印度口音无缝切换到泰米尔。
华人职员会mandarin,能懂一点点hokkian,然后singlish流畅
教师则是mandarin标准,english不错
而媒体则是出现mandarin和english的频率最高,马来和泰米尔媒体各出现了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出现了一个外籍劳工是说cantonese,广东人的地位约等于底层阿三甚至更低?毕竟没有户口了
基本反应一个问题,新加坡塑造的电影中对各个人群的评价。就华人来讲,高等人说standard english,普通人讲singlish,底层人说hokkian,而在mandarin这个问题来看,新加坡没有官话人群,但是mandarin是教育指定用语,不是母语,所以受教育高的华人说mandarin,可以说通过建构说普通话的人群,搞出了一个高等华人群体。
高等华人和高等新加坡人,体现了两种最优越的官方扶持语言,english和标准普通话。
剧中的所有人基本可以按照这个规律去评价他们的出身地位和受教育情况,这和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权力体系也是符合的,甚至可以应用到其他电影中去。而这个并不见得符合新加坡语言的实际情况,而仅仅只是新加坡政府希望制造的stereotype。在真正的多语环境中,就最基本的屎尿屁问题,看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属于这个电影特有的乐趣。
结论是,英语具有无上地位,凡是严肃的场合官方的地方,都是用雄厚的男生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