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子夜(1981)

子夜(1981)

又名: Midnight

导演: 桑弧 傅敬恭

编剧: 桑弧

主演: 李仁堂 乔奇 顾也鲁 程晓英 张伐 郭凯敏 梁波罗 刘佳 马晓晴 龚雪 韩非 程之 毛永明 张闽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1981(中国大陆)

片长: 151 分钟 IMDb: tt0856057 豆瓣评分:7.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20世纪30年代,鱼龙混杂的上海滩,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激荡出变幻莫测的涛声。因乡下匪患严重,上海裕华丝厂总经理吴荪甫(李仁堂 饰)将父亲接到上海,谁知老人舟车劳顿不久便去世。盛大的葬礼上,吴接受商界名流孙吉人、王和甫等人的建议,决定合资筹办益中信托公司。重利轻义的吴荪甫企图趁机吞并举步维艰的民族企业德丰丝厂,为此不惜伤害底层工人的利益。在此之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与吴取得联系,希望与之合作。谁知赵紧抱美国大腿企图建立托拉斯,踌躇满志的吴荪甫反倒成为对方意图吞并的对象。时代的乱流中,所有人都被卷了进来,无法自主……

演员:



影评:

  1.        吴荪甫与赵伯韬,一个民族资产阶级,一个买办资产阶级。两人起初有过联合,后来关系破裂,一番斗法之后以吴的惨败告终。
        中国30年代的民族资产阶级实在是太命苦了。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的排挤、压迫,另一方面又遭受内战的影响。吴荪甫心有一番宏图,他想让中国的工业发达,想为国家做出贡献,也想实现自己的实业梦,他有抱负,有才干,有胆识和魄力,同行的很多人都对他很敬仰。可惜,生不逢时,空有抱负,能施展的空间却少的可怜。
        再说赵伯韬,也是位集聪明才智于一身的商人,并且在吴、赵的商战中取得了胜利。赵伯韬不能说是完全的反面人物,他虽然是靠投机、操纵公债市场发财,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不能不说是人生存甚至是发达的一种方式,他也用自己的智慧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赵伯韬这种人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勾结外商、为了自己的私利完全不顾国家的利益。这种人只实现了“小我”的需求,忘记了还有社会、国家这个大环境。
        李仁堂饰演的吴荪甫一直都有不少人诟病,我认为除了他的气质与角色有出入之外,影片中对这个人物的塑造也有不妥之处。李玉亭向吴荪甫透露美国金融资本家通过赵伯韬正在计划控制裕华丝厂,原著中吴的态度起初是轻视:吴荪甫闭起半个眼睛,微微摇一下头;在李玉亭的警告之下又变成紧张愤怒:“啊!这简直是断送了中国的民族工业而已!”吴荪甫勃然咬紧了牙关说。他的酒醒了,他再不能冷静地藐然微笑了,他的脸色转白,他的眼睛却红得可怕。那么在影片中是如何的呢?吴荪甫开口“我不相信有这回事”,闭口“那是他们的幻想!”,全然不把美国资本和赵伯韬放在眼里。蒋总司令与宋三小姐结婚,当时某报就以“中美结合”为题报道,以蒋总司令之权势尚要攀附美国大腿,吴荪甫有什么资本掉以轻心呢?这只能使人产生吴荪甫刚愎自用不听人言的印象。还有,原著和影片中吴荪甫对工人运动是极端仇视的,对工人也是毫不伶惜的,为什么到了影片结尾又画蛇添足地弄出来给朱桂英母亲50块钱的事,莫名其妙。
        反倒是乔奇饰演的赵伯韬遇事显得更从容不迫,赵伯韬背靠美国大树,实力雄厚,但明面上待人接物并不显得咄咄逼人。赵伯韬对吴荪甫所说的三点声明虽然是胜利者的炫耀,但并不趾高气扬。再说赵伯韬提出注资当然是为了控制益中公司,但是50万资金起码可以保住裕华丝厂,吴荪甫又何必打肿脸充胖子呢?赵伯韬给吴荪甫出的是有条件投降,没有赶尽杀绝嘛。
        顺带说说“双重间谍”交际花徐曼丽,她一手勾住赵伯韬一手拉着吴荪甫,在两人之间周旋得心应手。韩孟翔、雷参谋也先后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雷参谋原本对感情是那么忠贞,电影结尾让他上了徐曼丽的床破坏了我对他的印象)。30年代日本在上海组建了“国际侦察局”。最初由川岛芳子领导,这个部门的成员除了极少数男性外,绝大多数都是女性,人员大致有20多人。这个“国际侦察局”除专门设立场所训练舞女外,还收买有名交际花为日本间谍机关工作。徐曼丽这样优秀,必然会被川岛芳子招入麾下吧!徐曼丽的扮演者李小力81年出演了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中的罗茂莉,是第一代电视剧女特务哦。可惜《敌营十八年》拍得太仓促,李小力并没能如在《子夜》中那样展现表演才华。
  2. 最近,一连看了三部有关上海题材的电影:《子夜》、《阮玲玉》和《美丽上海》。这两年关于旧上海的题材在电视屏幕上十分热门,但大多属于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的视觉垃圾,这些热衷于拍十里洋场的导演真该反复研究《子夜》,这部电影对旧上海的描写只能用两个字来表达:权威!如果用今天的投资有些场景可以拍的更漂亮些,但逼真度绝是对很难超越!为什么呢?因为从导演、美术、录音到服装设计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并且都在旧上海电影界享有很高声誉的过来人。演员方面像顾而以、韩非、程之和乔奇这些旧上海的老戏骨加盟,以老带新,更是保证了影片高质量。《子夜》是文学名著的改编范本,结构工整,叙事清晰,脉络完整,人物众多而面貌分明。桑弧导演一向以细节描写出名,怕《子夜》他是下了大功夫的。但我以为最合适拍这种巨作的应该是上影的另一位大导演汤晓丹,但解放后和他那代多数人一样,汤晓丹对旧上海的历史绝口不提,竟成为拍军事片的大师,真是匪夷所思!

    过了十年,生活在香港的上海人关锦鹏也拍了一部关于30年代上海的电影《阮玲玉》,这部小情调,小格局的电影,缠绵哀婉,逼真的展示了一个旧上海女性的悲剧人生。黑白电影片段,老影人访谈以及90年代影星张曼玉们拍片时的素材剪辑,为这部电影增添了许多艺术魅力。因为当时旧上海的老影人有不少还健在,影片对旧上海的描述有据可查,因而格外真实贴切。

    再过了十年,彭小莲也拍了一部关于上海的电影《美丽上海》,一部非常好的家庭情节剧。影片写了上海洋房里一个资本家遗孀和她四个子女的家庭故事,这个家庭已经和里弄里任何一个普通上海家庭没有什么两样,繁华只是一场梦,旧房子很快要被高架桥取代,旧上海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美丽与哀愁。



                   
                    
                     
     

        

    -
  3. 《子夜》的原著小说我是看过的,不过是很久之前了,有很多内容我都记不太清了,这次再看电影,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观看兴趣的区别。记得当时看小说时,尽管我非常努力在看,却依旧是不太看得进去,而这次看电影却是不太一样,在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子夜》的故事到底更加适合文学还是电影?同样的一个故事,我的的确确是觉得电影的表现更加出色。麦基的《故事》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文学的优势在表现内心,而电影的优势在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会认为《子夜》的故事更适合电影,《子夜》作为一部时代指涉性很强的作品,其中所有的情节几乎都与时代有关,而电影可以做到比文学更加直观地呈现出当时的时代面貌来,也就能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民族资本家在当是面临的处境。尽管电影和文学一样,都可以自由转换时空,但是电影可以让对比做的更加明显。如反应阶级矛盾,电影只需要一个交际花正在做美甲的手与工厂里的女工正在干活的手的蒙太奇,两个镜头就把当时的社会分化表现得非常明显,这是文学难以做到的。还有对于当是社会的全景展示,人物的服装,说话方式,城市的风貌,都在时时刻刻提醒观众,故事发生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这无疑是增强了《子夜》故事的时代指涉性。 而《子夜》文学的表现又怎么样呢?我个人认为矛盾创作《子夜》的文学理念跟巴尔扎克的理念是非常像的(仅指理念上,在创作上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他在做一种社会解剖,这就让原著的科学性大于了文学性,用文学去表现社会科学,我承认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观念,但是当大量经济学术语穿插在叙事及人物语言中时,确实破坏了文学的生动性,让《子夜》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大大下降,成为了一部高度概念化的作品,我想这是我认为《子夜》的原著难读的重要原因。 当然《子夜》电影的缺陷也非常明显,不过这种缺陷我认为更多是电影本体上的,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电影中穿插了较多的人物内心独白。我一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低级的手法,不仅打断了叙事,还打断了观众的情感体验,更加重要的是,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学手法在电影中的强行挪用,这样的手法在电影史上可以追溯到布列松的《乡村牧师日记》,即使这部电影得到巴赞的盛赞,且主要原因就是布列松穿插了很多人物内心独白,巴赞认为这是一种对电影语言的突破,但这种所谓的突破在我看来是并不高明的,原因之前已经说过了,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这样的手法到底高不高明,恐怕需要更长时间、更多观众的评价。

  4. 原作很伟大,没有认真读过,不敢妄加评论,总体上应该是膜拜的,不然何来如此大的名声和茅盾之伟大存在?

    这部《子夜》电影也是不错的。看了一下评论,在两个多小时内叙述原著那么多人物和故事,殊为不易;删减合并修改基本合理,不觉得断片无厘头,都有交代。放在小时候那个时代是断然看不懂的,今天看懂了;也只有今天看了才会真心佩服。

    时代局限性无可厚非,那个没法超越,是1981年的高水准;也是经得起一定时间检验的水准。整个一个1930年代中国大上海资本社会完成基本原始积累、基本成型下的实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的斗法大戏。

    1. 虚实之争。中国做实业的不易从来就有(历史重农轻商、鄙视奇技淫巧几千年),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民国实业家建工厂赚钱是高大上的,制造产品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提供就业,合理合法;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所作所为和今天的企业家一样,都值得肯定和尊重!做实业需要资本,大上海那个时候已经有了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资本投融资模式,是一种进步。资本是逐利的,赵伯韬和吴荪甫一样,都是在商言商;商场如战场,按照市场游戏规则你来我往。吴荪甫一心做实业,投入公债市场也是为了融资做实业,更为不易,在今天看来,更令人敬佩;赵伯韬是加杠杆玩的更高级,各为其主,对收益负责。片子反映了当时做实业受到成本工会和资本的双重挤压,或许按照正统的说法,是“民族资本家”走投无路,但也只是说明当时对实体经济的关注不够。放在今天看疫情之下的美国,没了制造业只有华尔街,也是虚空,这是教训。

    2. 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之争。羸弱中国早期民族工业基础本来就弱,肯定面临外国金融资本的收割。赵伯韬就是买办代表。所以这也是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之争,从来如此,几十年上百年没变,2008年金融危机近在眼前~~当时的国家资本和民族资本一样实力差距大吧?不知道如果后来再往下走,所谓的四大家为代表的的官僚资本和民营资本能否抵抗得住美国资本?历史无法重复~~中国不是韩国、台湾一隅,不可能享尽利益扶持只是附庸。虽然新中国几十年滞后了,改革开放以来积累到今天,不也到了直接面对的时候?如此看来,吴荪甫直接抵抗(并未走另一条路找英商资本),还是挺有骨气的,应该点赞。时局所限,那个时候怎么斗得过美资呢?今天看来,还是要说,资本金融之战,自己还是要有底气的;否则就是被割韭菜缴械!

    3. 企业和工人之间的劳资矛盾问题。正是因为民族实业发展的不足,导致了工人收益的低下;这种低下又成为了内部斗争的一方动力来源。民营企业家何尝不是内外交困?能够存活下来又适当发展的,更属不易,老板不是三头六臂,也是普通人、搞不好就是给工人打工服务,所以成功者都算得上是有人上人之人的智力能力——打个岔,从这个意义上讲,李仁堂确实没有把吴荪甫的复杂综合的企业家气质挖掘到位,可是这个没有一定的经历经验,靠着揣摩和导向性的概念化,是绝对完成不了的;这又能怪李仁堂么?——本片在这方面专门刻画的这个劳资关系问题,既是现实,也有表现无产阶级斗争革命的意思吧?德国从容克领主孕育出来的资产阶级基础不牢,风起云涌的工人阶级找到了重大的突破口,诞生了最早的无产阶级革命;又从苏联十月革命刮到了中国~~按理说中国这么大个农业国积重难返,也只有上海这个地方还能有这种类似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罢工斗争,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上海工人革命是不成功的,最终还是靠农村包围城市解决了问题。在这部片子里,以今天的产业角度来看,纺织工人的处境确实令人同情、另一方面吴荪甫等民族实业家也是值得同情的了~~回想中国改革,八九十年代是牺牲了一代工人下岗的~~怪不得短评里有人说本片看完觉得是“买办资本家和闹事的工人”双重搞垮了吴荪甫一帮中国工厂老板~~这个真让人有点无语啊~~

    4. 这种片子只有上影厂人才济济才能拿下。众位名角不说了。郭凯敏初出道的进步青年萌新得很,龚雪的惊世美颜不仅让赵伯韬一眼相中、应该也能圈走一批影迷~~程晓英养尊处优的少妇形象戏份不多,应该不亚于《雷雨》中的繁漪、《日出》中的陈白露吧?原来不久去了日本定居,怪不得不见其他出演了。建筑环境、服化道精到,这是上影厂拍各种影片的综合实力必须重复点赞。再次怀念并期待一下“上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