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蒙娜丽莎的微笑 Mona Lisa Smile(2003)

简介:

    1950年代,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表面看来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在如威斯理般著名的女子大学里,教师们教授学生,仍是一切围绕将来的好姻缘打转,并不鼓励她们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不注重培养她们的心里素质。美丽成熟的凯瑟琳(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大学毕业,怀揣理想和热情来到该学校担 任艺术史教师时,便因想散播自由的种子碰壁连连。

演员:



影评:

  1. 坦白说,《死亡诗社》与《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没有相似到可以把《蒙》称为“女版《死亡诗社》”的程度,但是,作为为数不多的探讨教育题材的影片,不把这两部片子在一起比较也是不可能的。这两部片子都是在课堂上看的,个人认为《蒙》当然是部不错的片子,但它带来的影响却难以与《死》相比。至少,我看了《死》之后锲而不舍地满世界去买它的DVD,看了《蒙》之后就没有这样的激情。

     先说《死亡诗社》,这部片子在北京“大学期间对自己影响最深远的影片”评选中荣获榜首。Robin Williams在片中扮演一位反对传统教育传统模式的基汀老师,鼓励学生撕去先贤的前言,抛弃权威的束缚,发展自己的兴趣,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他让学生们明白,获得开拓的视野与生活的激情要远比机械地从书本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当然,像大部分电影的套路一样,主人公遭到了保守人士的阻挠和压力。当渴望成为演员的尼尔发现自己无法放弃也无法实现梦想而自杀后,基汀老师被开除了。在他走之前,他欣慰的发现孩子们已经拥有了勇气,拥有了寻找自己声音的决心。

     整部片子节奏一直不温不火,基汀老师的形象有高大的近乎十全十美的嫌疑,漂亮的小男生们演得很好,不时在恰倒好处的时候响起的苏格兰风笛更是将气氛渲染的十足。轻轻巧巧地把观众引入导演下的套中,冷不防地感动起来。

     再说《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两部片子剧情上的相似之处在于同样维护正统的校园,同样良好家庭出身的学生走同样被安排好的道路,同样另类的老师同样启迪学生走自己的道路。大嘴巴的Julia Roberts出演华生老师。从角色塑造上来说,华生并没有焕发出非同寻常的光芒,相比基汀老师的高大完美,华生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有些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保守的新英格兰,华生充满自信而又含蓄的勇敢,对于生活和爱的追求,都使得她有了一定的魅力,但那种电影想要表现的润物细无声的人物光彩,在她的身上还远远不够。

     有评论说《蒙》是一部女权主义的电影,其实不然,它探讨的该是女性的定位问题。它没有叫嚣着让女性从厨房走出来,而是通过主人公之口,温和地表达了女性完全可以家庭与事业并重的看法。虽然片中的学生琼放弃了耶鲁大学法律专业的就读机会而选择了家庭,但她表达的观点是很明确的。女权的含义是女性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利是最珍贵的,而非选择的内容。从这一点来说,《蒙》还是有些启发的意义的,但相比《死亡诗社》来说,《蒙》的现实意义显然无法达到成为指导观众思想的程度。

      除此之外,《蒙》还存在其他的不足。结构比较松散,叙事有些凌乱,在影片前半部分有很多场景似乎与情节没有很大的关系,给人的感觉就是莫名其妙。比如华生带着学生们看那幅巨大的什么也看不出的艺术品,每个学生似乎都沉醉其中,我纳闷了很长时间也无法明白这一段想说明什么问题。而台词的毫无新意也是该片的败笔。我是看原声的,片中有些台词很有点小聪明,比如华生和贝蒂针锋相对的部分,因为英语台词句式的工整,听上去很舒服。但很多本该成为点睛之笔的台词却流于平淡,成为浅薄而空洞的口号,无法让人感受到激情迸发的高潮。

     当然,《蒙》所营造出来的怀旧氛围还是很不错。韦斯利校园的优雅景致,轻柔流淌的音乐,还有女学生们鲜艳美丽的衣裙与精致的妆容,然而电影缺乏更深入的挖掘,这也使得影片的时代意义只变成了话旧音乐和服饰的一次浅层次的展览。
  2. 看完突然热血沸腾的一部电影。好久都没有这种感觉了!仿佛我的血液已经好久不循环,今天突然有活力了。
    关于一个加州艺术史教师来到很保守的卫斯理女校的故事,另:我国的宋氏三姐妹也上过的学校。有个背景就是,五十年代中期美国的风气是回归家庭,那时人们的观念很保守,女子要穿紧身衣、塑腰、穿腹带、要以结婚为神圣的使命。当然六十年代的美国女权运动马上就到来,反越战,然后就是性解放,最后是七八十年代的传统家庭回归。。扯远了。在这么一个背景下,1954年,Katherine,不要叫什么Miss Watson来到卫斯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加州开放的思想通过艺术教育无形的传播给她的学生们。其中有处在母亲严厉监督下没有自己思想主见的Betty,为了一个连碰她都不碰她的丈夫,严守妇道做出了让人啼笑皆非但自己又发狂的事情。有努力追求爱情的Giselle,她父母离异的事情在当地竟然隐瞒的很好。再有兼顾家庭且勇于选择的Joan,我最喜欢她,很聪明又善解人意。Connie和她男友的误会,有一段是她闯男生宿舍,好像青春的记忆又回来了,看着亲切想笑。
    Katherine的微笑是那么让人温暖,在无形中感染其他的人,也感染了我。当她给她的学生看抽象艺术大师波洛克的画时,学生很不解,她说的一句话:我不让你们写什么论文,也不希望你们喜欢它,只是希望你们思考。另:这幅画是那么的大,整幅墙的尺寸,上月在美术馆来的波洛克的也就18乘18cm,当然还是看的比较清楚的。Katherine把美好带给别人,希望用创造改变生活,但是卫斯理的女校长却在她的新合同里加入了不合理的课程监督制,约法三章,结尾,她最终辞职了。但她的独立、创造、标新立异、坚强、有爱心还是改变了那里人们的生活,让他们突破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羁绊。教师好像春风化雨一般的影响着学生,更不用说这么一位老师了。Betty在结尾与Katherine道别的方式让人感动,她也勇敢的迈向自己的生活,而不再活在她母亲的影响下。Katherine对于三个月没有联系的男友的到来显得冷静,为了自己的意识,男友不解,只得离去,坚强的她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没有去找他。卫斯理女校估计现在还是美国最保守的大学,可笑的是女权主义和性解放接踵而来,看来物极必反是不破的道理。现在看来这部电影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那里面的做法中国十年前就全部开放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谁说的忘了。但它给人希望。尤其是在颓废时看这部片子会更有治疗的效果。
    当然美国的男女也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平等,中国的男女现在在一定程度上比以前很平等许多。电影虽然演完了,思考却在脑中久久凝固着。它的思想性不是一部黄金甲所能比拟的,也就是为什么黄金甲在奥斯卡失败而归的原因了,黄金甲能反映现实的问题么?六十年代美国性解放运动对于全球的影响虽然不是直接的也是起间接作用。这部电影是从正面描写了女性追求自我意识与价值的优秀影片,其中探讨了包括离婚、结婚、婚外恋、女性与家庭的关系等等,女性应该如何活着,如何有价值的活着。
    如果影片能让人得到思考,它的意义就不再如看过后一点滋味都没有了。
  3. 又重温了monalisa smile, 很讨巧的一部女性电影.没什么大的情节起伏,没什么人物戏剧化的冲突,但是风景如画,美女如斯;一部抛开了贫穷的电影,什么都会变得温情脉脉.
     
    电影反应的是美国50年代的女权思想的暗潮涌动,具有革命性的超前意识的女教师要改变一群以婚姻为最终职业的绝顶聪明的女学生,结果她以自己没有料到的结局离开.我喜欢这片子就是因为有一段我看得非常过瘾,Jone结婚了对Catherine说的那段话,因为她的"心甘情愿".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陷入误区,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决定,然后苦口婆心劝说他人,特别是那种天性热心或是忧思过虑的人更是恨不得倾力亲为.在Catherine眼里她人为Jone是聪明优秀的女生,她应该上哈佛,应该追求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以婚姻结束自己的远大前程.可是Jone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相爱的人结婚并放弃了学业.我在看到Catherine听到Jone说她结婚了那时刹那的面部表情,居然有些残酷的幸灾乐祸.原谅我的俗气.我就是不喜欢Catherine这种人,但是同时我非常尊重这种人,也非常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甚至同情他们的挫败感.可我更欣赏在Jone说话时脸上露出的倔强.和她的同学Betty的婚姻不同,婚姻对她来说是自然的归属,其实betty也没什么大错,只是女人的过分的虚荣心磨灭了他丈夫很少的一点爱.很可喜,在影片的最后,Catherine还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保持自己的不妥协同时保持对她的女学生的生活选择的尊重.
     
    人们常常会追问自己什么是自己需要的?自己到底在干什么?或是自己应该干什么?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受到挑战时,很多人无所适从.其实很简单,坚持自己的内心,以宽容之心看待他人的选择,象catherine, 象Jone或者象betty,在遭受挫折后自愿或不自愿的勇敢的延续自己的生活.
  4. 这是我近来所看的电影中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里面几个女生,最喜欢Giselle。
    她美丽,风情,很有风度,不会因为Betty的恶语相向而反唇相讥,而是拥抱她安慰她理解她。
    如果我在Betty那种话语下,肯定会把她老公在外面有其他女人的事情说出来,甚至会揭穿她之所以乐于破坏别人的幸福,让别人不开心,就是因为她自己不幸福没有人爱。也不被母亲接纳。
    可是Giselle没有,因为她理解Betty,同情Betty。
    喜欢她,特立独行而又风度不凡。爱人被Katherine抢走了伤心了就哭,但并不会因此怨恨别人。

    喜欢Katherine,她来到这个学校是为了make a difference。虽然她或许太自我,希望同学们按照她的方式去深造,成为卓越的女性,而不是陷入婚姻,成为平庸的主妇,放幻灯片那一幕真的好感动,后世会怎么评价她们那个时代的女性?束腰Set you free?用你的物理知识去做一顿饭?
    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What does that mean?
    她拷问班上的女生们。也拷问自己。
    她说她一直在挑战,挑战the role you were born to fill(Betty批判她的原文)。
    最后她放弃了。
    这一幕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这些问题是我们当代女性依然面临的。
    束胸,裹小脚,过去了,但是现在BT的减肥风潮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为什么这个社会那么热衷于对女性身体的改造呢?就不能欣赏她本来的样子,她健康的样子吗?

    那个时代的女性聪明卓越,但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嫁人,保守老师说,我给你的分数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他给的,他即是你未来的丈夫。
    典型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这个老师沉迷于电视剧,没有爱情,没有活力,没有朋友,甚至也没有多少思想,爱八卦,Katherine开始多少有点看不起她。最后她们坐下来一起看了会儿电视。

    在Joan结婚后,Betty的文章拷问后,Katherine成长了,也思考了很多。
    她一直希望她的学生们在知识上进取,对于自己寄予厚望的弟子去结婚,选择一条她颇为鄙视的道路,始料未及。
    最后,她终于愿意接受她们的世界,理解她们的选择,终于看了会儿电视。

    Amanda由于避孕套的事情而被学校开除了。是Betty写文批评她,闹大了事情,Betty一直维护着过去的那一套东西,包括贞操,直到自己的婚姻不幸,大雨中被妈妈赶出家门,她终于意识到了,她遵守的那一套维护的那一套东西并不能给她带来幸福。
    虽然离婚让大家不好看,她还是申请了离婚,不再愿意维护愚蠢的面子而活在痛苦寂寞中;既然娘家不再让她入门,她自己去找了公寓搬出去,申请耶鲁法学,寻找自己的生活。

    Katherine做到了。她made a difference。Betty受到了启发,其他的女孩也受到了启发。虽然她们或许会选择非Katherine期待的道路,但是,她们会永远记住她。
    为什么只有女人需要做出选择呢?家庭事业中必须妥协。而男人从来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他们只管事业。
    现代女性依然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找老婆最好找公务员或者教师等等,便于照顾老人孩子;小姑娘做轻松点的工作就好了等等,而一旦你真的在事业中没有什么建树,又会被拿来鄙视嘲弄。虽然有时候说是开玩笑的,但事实上,这玩笑也够不厚道的。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家庭付出了那么多的无形劳动被轻易否定,而又要用同样的标杆比试事业。

    这不是女版的《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表现的是人的问题,而这个表现的只是女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或许有的人就直接理解为男人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