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真实 Réalité(2014)

真实 Réalité(2014)

又名: 不真实的荒谬(台) / Reality

导演: 昆汀·杜皮约

编剧: 昆汀·杜皮约

主演: 阿兰·夏巴 乔纳森·朗贝尔 埃洛迪·布歇 凯拉·肯尼迪

类型: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比利时

上映日期: 2014-08-28(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 95分钟 IMDb: tt2392672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威尼斯电影节参展电影,来自法国鬼才导演昆汀·杜飞的作品。电影描述一位导演寻找奥斯卡级别的“呻吟”的故事,真实与虚幻的交织,画面场景的轮回,真正的“烧脑电影”。

演员:



影评:

  1. 《真实》是法国导演昆丁·杜飞目前为止结构最复杂,情节最吊诡的影片。阿兰·夏巴(Alain Chabat)饰演一位想当导演的摄影师杰森,他创作了一部恐怖科幻片。制片人鲍勃说,如果你能拍出电影史上最牛逼的呻吟,我就给你投钱。于是,“寻找史上最佳呻吟”成为电影叙事的核心线索。这个原本清晰可鉴的故事,却随着不同人物和情节的出现,变成一团扭结在一起的杂乱线索。一个女孩,一头野猪,一盒录像单,一位神神叨叨的美食节目主持人,一个有异装癖的小学校长,一位似乎掌控着一切的老导演……在所有看似稀松平常的叙述中,都蕴含着不合常理的细节,不同的故事好似一棵树上的藤蔓,彼此独立,却又相互缠绕,最终套嵌在一起。

    和他的处女作长片《非电影》(Nonfilm, 2002)一样,这是一部有关“在电影中的电影”的电影。故事的开头是一位父亲带着自己名为“真实”的女儿在山中打猎,回家后,小女孩在开膛破肚的野猪里,发现了一盘蓝色的录像带,而她的父母去而坚持一只野猪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吃下如此庞大的垃圾。到底有没有录像带,录像带里又有什么,构成了电影的第一层悬念。当这个故事刚刚显示出一丝诡异的时候戛然而止,看片室内,制片人鲍勃和看上去沉着非凡的导演佐格,正激烈地交换着意见。原来之前所见,不过是佐格电影素材中的一段。此时,杰森来访,引出有关“呻吟”的故事主线。正当观众以为窦疑已悉数撇清,从此叙事一马平川之时,杜飞却刚开始他的戏法。随着时间推进,情节变得越发地复杂,一位男人向心理咨询师讲述一个有关异装的梦境,而他的学生则宣称自己的确看到过老师易装;这位男人恰为“真实”所在小学的校长,而他的心里咨询师则是杰森的妻子。主持人一切正常,却坚持自己得了难以忍耐的皮肤病,担任这档节目录像工作的正式杰森本人,他甚至想说服这位主持人来出演自己的新片;杰森和妻子去戏院,却意外地发现上映的正是自己尚未开拍的电影;试片室里,银幕上的小女孩“真实”也终于看到了蓝色录像带上的内容……套层结构不断加码,这部名为《真实》的电影,却恰恰没有提供任何可信的叙事,它反讽般地在建构和解构之间跳切,当观众费劲地搜索着银幕上的蛛丝马迹,以为自己抓到情节逻辑性的时候,杜飞式的非理性元素便会毫不犹豫地出现,零星的连贯叙事也由此消散得灰飞烟灭。《真实》并非简单的线性套层,而更似好像埃舍尔绘画中的视觉错位,首尾相接,丝丝相扣。环形的结构看似圆满,实则充满着大量不可靠的天马行空。


    如果看过杜飞早先的作品,那么你一定不会对《现实》报太大的“期望”。我的意思是,对于杜飞的电影,“看不懂”是常态,观众永远无法在叙事的层面将故事理顺。杜飞不是结构主义的追随者,哪怕你对《恐怖游轮》、《记忆碎片》,甚至《盗梦空间》、《穆赫兰道》这些大玩叙事游戏的电影再熟悉,到了杜飞那里,也有可能感到水土不服。以上所说的电影,即便再烧脑,也遵循一定的逻辑,不过多绕几个弯,多上几层楼,再不济,借用剧中或直白表述,或隐于细节的提示,总能找到抽丝剥茧的方法,入口一旦打开,分析结构、厘清叙事,将扭曲的时间线理顺,不过庖丁解牛,唯手熟尔。杜飞惹人愠恼之处就在于,在某些场景中,他似乎是漫不经心地抛出一些暗示,却又在下一场迅速堵死了通往理性的道路。


    戏中戏、梦中梦、缠绕不清的套层结构、同一情节片段的视点转换……都是他诱惑观众注意力的把戏。但如果硬是要将它和上面提到的几部好莱坞制作在叙事学层面攀上亲缘,则又多少屈就了杜飞的本意。《橡皮轮胎杀手》里,他让一个面无表情的警察从汽车后备箱里爬出来,对着镜头发表了一通有关“no reason”的演说,这番言论倒可看成杜飞自己的电影宣言。从2002年的《非电影》开始,他就以一种解构主义的戏谑,将无理性推到镜头的中央,并着手建造起一个充满幻觉、荒诞、梦境的世界,一个不以逻辑为钢筋骨架,可以任意弯曲变形的臆想空间。在这个影像世界中,真实与虚构如一体两面的孪生兄弟,彼此之间界限模糊,甚至到了水乳交融无法区分的程度,正如《真实》所呈现的那样。好莱坞疯狂的导演们竭尽所能,颠覆着经典叙事体系的成规,杜飞又用多少有些无厘头的方式,将前人的颠覆颠覆了。这一丝反讽,反倒构成了《真实》的趣味,也让整个电影文本充满着自反性与现实指涉。


    作为客居美国的法国导演,杜飞已经在洛杉矶的天空下拍摄了四部电影,似乎铁了心地要在好莱坞的老巢,向工业体制叫板踢馆,让人想起《橡皮轮胎杀手》结尾,那群在贝弗利山庄下集结的恐怖轮胎大军。《真实》里为了筹拍新片低声下气的杰森和胸有成竹的佐格,不知哪一个投射了更多导演的个人经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杜飞的所有作品都是有关电影本质的探讨,有关作为媒体介质的电影,如何在真实和虚幻中,构筑起一个梦境版的中间地带;有关个体如何在窥视与表演中,完成身份的塑造。


    值得一提的还有电影中的音乐。纵览杜飞的个人简历,会发现他作为音乐家的名气远大于导演。在电子音乐界,他绝对是大咖级的人物,在House音乐界享有盛名。艺名Mr.Oizo的他于1999年发行的第三张单曲《Flat Beat》曾被Levis看中,杜飞也名正言顺地成为了Levis年度系列广告影片的导演,这首他花了两小时制作的单曲也狂买300万张,一时间洛阳纸贵,拥趸无数。之前所有的电影中,他一手包揽所有原声音乐的创作。反而到了《真实》,这部被他称为“幻想四部曲终章”(前三部分别为《橡皮轮胎杀手Rubber》 2010、《错Wrong 》2012、《恶警蛋碎Wrong Cops》, 2014)的作品中,他不再承担音乐制作者的角色,而是选用了极简主义音乐代表人物菲利普·格拉斯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名曲《Music with changing part》。简单音符永无止境的重复,渲染出一种神秘主义的实验氛围,层次的推进被篇章的循环取代。


    《神圣车行》的开头,黑压压的观众在影院中酣睡,惟有巨大的银幕,泛着若隐若现的光。如果说卡拉克斯试图用这个吊诡的开篇,来描绘电影这场白日梦的多义与复杂,那么他的同胞昆汀·杜飞则用《真实》真切地让观众体会到了电影的真实,是如何在看与被看的无限循环中,变成一种无法抗拒的催眠。梦境又是如何通过对现实无限接近的拟仿,将大脑中模糊混沌的潜意识,变成拥有强大自主性的具象。自诩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电影人”的杜飞,更应当被称为“电影人中最伟大的催眠师”,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好似一场无以名状的梦,在脆弱不堪的逻辑之上,构筑起叙事的骨架。诡异的细节,逻辑的真空,在弥漫的窒息感中,日常与幻想在同一时间大肆涌入,让人难辨真假却又无力挣脱。杜飞选择用中规中矩的摄影方式来表现让人神经错乱的剧情缠绕,视角平稳的机位、移动缓慢的摄像机。无甚出彩甚至有些庸常的场面调度和高度烧脑的情节产生碰撞。他镜头中身处非理性世界的主人公们,仍旧保持一脸平和,反而给人汗毛倒竖的荒诞之感。在如此的电影面前,观众仿佛找不到任何救命稻草的溺水人,只能在几番挣扎过后,任由水流裹挟身体,飘向更深更远的未知处。这种状态,甚至迷幻过《神圣车行》的集体沉睡,催眠师杜飞让人睁着眼睛就进入了谵妄。

    本文首发于[深焦DeepFocus]公众号
    「深焦」(Deep Focus)是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微信号:deep_focus
  2. 这是写给《真实》这部电影观看者的分享影评,没有看过的朋友请跳过。如果不小心被影评剧透了,您的生命中又少了一部可以带来奇妙体验的上好电影了。



    ------------------剧透警告的分割线----------------

    首先说个结论,对于看惯了各种奇妙电影的笔者而言,《真实》真是一部屌炸天的佳作。读到这篇影评的朋友也请放心,容我罗嗦几句后,您会读明白《真实》究竟用了什么手法,想表达什么东西。

    我也是昨天晚上在b站看的《真实》,而且动机很明确,就是想找一部烧脑的好电影看看。原因是昨天白天陪老婆去看了下票房爆表的《捉妖记》。这部戏前阵子的宣传相当没节操,搭大圣归来的便车,说自己比人家更良心更优秀云云,还有许多网友附和。去电影院看发现,这部戏的节奏比瑕不掩瑜的《大圣归来》混乱多了,角色性格转变也缺乏适当过渡。关键的桥段低龄化,而一些搞笑的场景又成人化,许多笑点是挠人胳肢窝的。

    总之看完了各种失望。意识到当今的电影市场已毫无疑问被青年女性所主宰,包括英雄气十足的《大圣归来》,自来水们宣传的焦点也居然是腐、基、虐、萌、傻。甚至于可以罔顾逻辑,情理和智商。

    于是我决定找一部真正优秀的烧脑电影,给自己的大脑找一次电疗,来拯救一下那被废萌文化所污染的心灵。简单扫了几部打着烧脑标签的垃圾之后,终于找到了《真实》。

    凌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沉浸在电影带来的“疹”(eczematous)体验中,同时意识到这一天是多么的幸运,当我想要看一部烧脑的好电影时,就真的遇到了一部屌炸天的极品。然而大多数朋友虽然有相同的感受,却无法理解这部电影。为了与大家分享我的愉悦感受,决定还是要写这篇影评。

    在这篇分析中,我会努力说明白三件事,第一:导演想要表达什么?第二:导演是如何实现他的目的的?第三:导演达到这种效果,背后是什么原理。

    第一:导演想要表达什么?

    我看了许多朋友的短评和长评,多在纠结导演想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或陈述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部电影应该讲述一个故事,或应该要寄寓一个道理”,这种想法本来就是错误的。恰恰是这种错误的定势思维作为前提存在,阻碍了许多观众理解这部电影。

    因为,《真实》真正想要营造的,是一种由观看电影带来的精神体验。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这种体验的话,就是“eczematous”——湿疹。

    当然,如导演在片尾用医生之口所说,这个体验真的(indeed)就是一次eczematous attack(湿疹发作),但不是长在皮肤上的,而是“inside in your head”,是脑海深处的湿疹发作。

    不过eczematous这个词对我们而言还是太生僻。回到本土语境中才能真正理解。那在中文的语境中,要用什么词翻译eczematous attack比较好呢?

    ——“毛骨悚然”。对的,导演整部电影并非想要讲一个故事,或宣传某个道理,他真正的目的,是用电影的表现手法,让观众强烈地感受一次“头皮发麻”、“汗毛倒竖”、“背脊发冷”、“毛骨悚然”的体验,半痒半麻的感觉如同电流一样冲击着观众的督脉,就像急性过敏一样,甚至能在皮肤上感受到痒。

    而我昨天看电影时,就被这种eczematous attack击中了。看过《真实》的观众绝对知道是哪个场景带来的这种体验。最近一次看电影有类似的感受,也都是好几年前。或许是《阳光小美女》这种级别的佳作才能带来的惊诧与满足。对于我这样看电影多的观众而言,因剧情而惊讶早就特别困难。然而《真实》带给我的“毛骨悚然”体验,居然长达一个多小时,别提多么酸爽了。

    更重要的是,带来这种毛骨悚然体验的并非惊声尖叫,血浆四溅或黑暗角落中扑出的鬼怪——而是仅仅用极为巧妙的手法,不断地给观众内心营造奇异感。这种奇异感经过一定积累后,在某一个画面(看过的都知道)迸发出来,就造成了浑身上下汗毛倒竖的eczematous attack。用更加时髦而通俗的词语来表达,观众在被导演mind rape的过程中产生快感了!

    导演排这部电影,并非让一般的观众去好评它,而是挑战所有因观影较多,而自以为淡定的影迷。导演非常自负地在电影中一次次宣告(借电影中导演角色之口)我要让你们感到mind fxxk,用超乎寻常的自信主导着剧情走向,极其精心(并非某些观众以为的随意)地设计每一个环节,最后毫发不差地实现了他的目标。对于导演这种牛逼的魄力,我只能说你赢了,你屌炸天了。

    我想,认真欣赏过这部电影的朋友,都知道我所说的屌炸天的一幕在哪儿。我不用再细细描述这个情节,只需要向观众朋友们强调这一点就行了:当你看到这一幕,口中飙出“what the Fxxx”的,感到浑身毛骨悚然的那一瞬间,导演的目标已经实现了。不要再纠结导演有啥故事想讲,有啥道理想描述,你此时此刻的eczematous attack,就是他最主要的目标。

    也只有在我们能专注于这份eczematous attack的体验,看到结局画面的那个“reality”大标题时,才能明白导演的深意。他借这部电影,无非是重复一个千百年来各种哲学与心理学实验所探索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真实”。眼睛见到的是真实吗?耳朵听到的是真实吗?逻辑所思考的是真实吗?或者归根到底——我们人类真的有能力辨别真实吗?抑或是人类天生在辨别真实上,就是有缺陷的?

    接下来,我要向大家说明导演营造这种eczematous attack,所用的各种手法。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关键,这些颠三倒四的情节,并非是导演任意涂抹真契自得,而是高度复杂,精心设计,控制力达到顶点的艺术成果。

    首先,导演自己在电影里已经表达了他是如何做的。在片尾,那个穿着毛鼠服装满脸湿疹的医生(导演自问自答的提问者),问旁边的厨师(代表导演的回答者):“你有什么特殊的技巧吗?” 厨师答道:“我有特殊的技巧,我把草莓包在湿布里,轻轻地挤压,每一次都如此轻柔,这样你不会损坏它的表皮”。导演这个自白太屌了,容我缓缓再次发作的eczematous attack先……

    将厨子的话翻译成导演的真心所想,他是用了和做草莓那啥饼一样的技巧。他把草莓一样的剧情片段,包裹在湿布(画面声音交汇而成的电影语言)里,轻轻地挤压每一段剧情的逻辑,由于每一次挤压都如此轻柔,以致于电影声光语言所构成的表象(像草莓一样柔然轻薄)居然没有崩塌,而内部的逻辑已经被挤压得一团浆糊,或者说积累了无数的奇异感。以致于可以产生那么强的eczematous attack体验。

    导演太尼玛自负了,以致于忍不住在片尾还要让厨子替自己来赞赏自己。

    不仅如此,当医生跟厨子说,你不妨演示一下?厨子说好。厨子说好,就是导演自己说好。他立刻自负地向我们演示了一遍他挤草莓的手法:痒痒男(代表着头皮发麻,毛骨悚然,却又一头雾水的观众)从屏幕左边出现,问医生我这究竟是怎么了。他问的,就是观众此时此刻的毛骨悚然,究竟是怎么了?然后医生告诉他,你这真是湿疹发作。镜头切回第一人称的特写,让医生代表导演说了,这就是湿疹发作的感觉,不过是在你们脑海深处的发作。

    现在读者您明白了吗?导演贯穿整部电影的技法,简单来说就是不断地塑造奇异体验,却把这种奇异体验压制在连贯的剧情之下,小心翼翼地不碰破像挂在小马面前的胡萝卜一样、牵着观众鼻子走的叙事逻辑。

    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电影手法。许许多多的导演都擅长使用。但我到昨天才知道有个昆汀·杜飞,他在宣告“我才是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中最牛逼的导演”。

    为了让观众能真正搞明白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内在原理,我举几个例子。首先我们国内玩玩艺术搞魔幻现实主义的小导演很多,但大多数太嫩,炫技有余效果不足。这方面唯有姜文才是一流的。他在《一步之遥》中用了很多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而且都是和叙事和情绪高度结合的。最让我感到精妙的是男主角在书房见到五六,回想之前经历的一幕:

    <图片1>

    想想看:为啥姜文回忆和五六对话时,抬着头看着天上说话?

    <图片2>
    想想看:沙滩上进行的对话,这个沙滩怎么可能在一艘船里?

    <图片3>

    想想看:两个人前一个镜头还在船尾看海,后一个镜头怎么在沙滩上踹脚?



    想想看:这一幕最精彩,姜文听到身后五六的叫唤,从想象回到现实,在书房中回头的一刹那,为何背后居然是船尾的大海?

    每一个镜头细细来看,都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但这些奇异点被非常紧凑的回忆逻辑所掩盖了,观众还没来得及意识到画面的不可思议所在,下一个内容丰富的剧情段落已经扑面袭来,一点思索的时间也没有。

    这就是经典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恐怕是姜文最近几部作品中最有想象力的场景之一。它和所有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一样,故意拼凑了空间上不连续的画面,拼凑了时间上不连续的画面,把各种不连续的空间线和时间线交错在一起,唯一连续的是叙事和角色的情感。由于角色的情感是唯一合乎逻辑的,因此这个情绪被极大地凸显出来,灌入了观众的感受中。而之前错乱的空间和时间,恰恰营造了一种亦幻亦真的梦境感。在所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中,所有的角色在进入这种梦幻感时,没有任何人会提出质疑来打破这种奇幻感,他们都对不可思议的情形无动于衷,也让带入他们感受的观众无法跳出来思考。多说两句,如果角色质疑了这个场景,就不是魔幻现实主义,而是一种荒诞手法了,让世界的荒诞来承托角色的独特体验,这个就是周星驰擅长的了。

    话说回来,《真实》的导演杜飞,不停地用鲜明的光影,直白的画面,连续的对话来营造一个现实主义的光影声音氛围,这就是他小心翼翼不去碰破的草莓皮。也正是这张皮的存在,诱导着观众一直在一种现实主义的预设心态下,在不断接触到不可思议的剧情时,总在拼命消化剧情时绞尽脑汁寻找一个合乎情理或逻辑的解释(谁谁在做梦,谁在谁的梦中,谁和谁可能是一个人等等)。而这种合理化的努力,促使那层草莓皮始终不破,才会酝酿出后面的eczematous attack体验的爆发力。

    导演在电影中塑造了哪些不可思议的奇异点呢?这我就不多说了,细心的观众可以再看一遍电影,一个一个地数。我就举一个点,小女孩想用学校的录像机放录像带,被老师抓住了。女孩和那个去看过心理医生诊梦的主任对话,当主任表示要拿走录像带否则就告诉她服务时,小女孩威胁主任说“你这么做,我就告诉所有人你穿着女人裙子开军用吉普”。这是电影前期一个特别大的逻辑奇异点,观众不禁喊出“what the fxxx?” 该主任不是梦中穿着女人装见到小女孩么?怎么现实中小女孩居然拿这点威胁他??

    为什么这个点值得举例子呢?因为导演在塑造种种奇异感时,不仅用了常用的拼凑了不同的时间线,拼凑了不同的空间线来营造奇异感,还大量把梦境和现实混在一起,营造梦幻和现实的奇异感。这就是他的目的,这部电影本来最终要探讨的就是“什么是真实”。

    而这个奇异点的出现,已经稍稍地用力大,险些打破了叙事的连贯性。然而这是导演故意的,在这个点他就是要用力挤压剧情下面的逻辑结构,即猛力又轻柔,于是在破裂之前戛然而止。尔后又让主任再次出场偷偷更换女装,给观众一种他之前说做梦是在说谎的“暗示”,安抚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们又自作聪明地回到思考整部电影的“合理解释”节奏上。

    诸如此类的奇异点,时间线的奇异点,空间线的奇异点,梦幻和真实交汇的奇异点,贯穿整个电影。但哪个奇异点的“奇异感“,都没破坏叙事和角色情绪的连贯性。只要这两个连贯性没被打破,观众就始终被剧情牵着鼻子走。而且奇异点越多,就越没有时间思考任何一个点的内在因果。这个草莓的表皮还是完好的,但内部的逻辑架构已经踏缩成一团浆糊了。观众没有看到这团浆糊有多乱。直到电影的那一幕出现,在流畅的剧情下把所有的不合理集中到一个时间点、一个画面中爆发出来时,观众高呼what the fxxx,才发现自己已经被mind fxxx爆了!我们这些受虐狂不仅高呼,导演太尼玛天才了,太牛了……可这种惊呼居然也被导演完全考虑到了,他让电影中的制片人替我们惊呼,替我们夸赞他,更显得我们是如此的predictable,如此被他掌控。

    所以说,导演从头到尾都在精心设计,极其精巧地炫技,无所不在地营造奇幻感,却又小心翼翼不破坏叙事和声光的连续性。他自己倒是嚣张地不行,在电影一开头就说了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还是那个厨师,在第一次接受痒痒男采访的时候说,”这道菜就是一个甜点,草莓夏洛特“——它是一部非常简单的甜点(甜点般的电影),非常容易制作(表演和拍摄没什么复杂性),而且这个甜点(电影)的成本非常低。更重要的是,”not so gross to touch“——作为一部魔幻手法如此多的电影,由于它剧情简单,围绕着生活的现实感铺陈开,并不会像别的魔幻主义电影那样令人不适(例如我之前评论过的《一步之遥》和《鸟人》,就多少令人不适)……

    我还能说什么呢?导演开宗明义地表达了他的目的,挑战我这样自认为阅历丰富,不会被悬疑手段忽悠的观众。他用角色的话做了说明,也是下了战书。他就是要做一部挤破一切内在逻辑却不挤破皮的电影甜点。而最后eczematous attack袭来时,看到小女孩录像带画面的那瞬间,我内心中铺垫了很久的高能反应语境,也没有带来一点点防备。导演还在对观众说,早说了嘛,要耐心,不要急着想知道录像带的内容,还没到时候……就像甜点中最甜的馅儿,要等其它部分的口味都混合后才有最佳的效果。

    这份甜点最终的隐喻,是电影中那盒录像带。和怎么揉都不会破的草莓皮一样,这个录像带是被野猪吃下去也不会咬破的法宝。它是一切悬念中的核心,是挂在我们额头前、吊着我们胃口的胡萝卜。是最后引爆脑海中eczematous attack的传染源。

    还能说什么呢?导演你赢了,你太牛逼了,屌炸天啊!


    按原计划,我还要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介绍这种引发eczematous attack的原理。这是导演真正的不传之秘。然而不好意思,哥早就看透了这里面的一切奥秘。不过现在已经凌晨二点,我明早还要赶着上班,只好简单说两句了。以后有机会再补完。

    1. 为什么会有奇异感的同时,却不会碰破那层草莓皮呢?
    2. 为什么奇异感会引发eczematous attack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哲学问题,心理学问题。只是很多人只把它用在特别具体的一两个问题上,例如导演想探讨的,什么是”真实“。同类的探索其实太多太多,最直观的是不可思议的图画。例如:


    例如:



    例如:

    <图片6>

    例如: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由于心理学家的杰出贡献,这样的不可思议图片有很多很多例子。我们常看的魔术,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不可思议事件,因此也被称作幻术——不是买鸡小子,而是illusioner。

    除了图片和魔术外,还有语言类的不可思议,例如:

    ”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


    关于这些没时间深究了。简单做个结论。人类的思维境界其实并不高,我们的逻辑思维是由众多单维度(判断大小,和判断轻重,在我们思维中是两个独立环节)的二进制逻辑贯穿成的。在一个场景下,我们只能用一个维度的逻辑做一个非真即假的判断。而特别复杂的逻辑,我们只是用很多次单个逻辑的判断拟合出来的二进制串。如果有远比人类智慧的生物,可能可以在一个判断中,同时处理完多个维度,多个环节的判断。

    这个天生不足,意味着人类思考问题,本该遵循层层递归原则。每加一个环节或一个维度,按道理都该检查之前的每一个维度和每一个环节,于是构成一种九连环或汉诺塔式的思维方式。否则就会暗藏隐患。

    但人类的直观是达不到这样的回归拟合的,常常是单维度,单线程的判断,于是隐藏着错误,当错误无可置疑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就产生了所谓的错觉。这个错觉可能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冲突,可能是理性和感受的冲突,可能是想象和现实的冲突,诸如此类。

    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的奇妙艺术体验,都是有人利用人类的不足,这些错觉营造的。而人类两个基本的生理功能将会在察觉错觉后迸发,一个功能是因为奇异而警觉(视听变敏锐,注意变集中,乃至于毛骨悚然地警惕),另一个功能则是在察觉奇异感无害后有愉悦的体验(愉悦就是放松身体警戒中的机能)。

    我们在不可思议的图片中,在魔术中,在奇妙的语言中,在科学实验中(例如静电让毛发竖起),在种种艺术创作中(例如梵高的星空)都能体会到奇异感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乐趣。

    然而我真的从来没意识到,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带来如此强烈的eczematous attack体验。

    为此我感到很爽!!感谢屌炸天的导演!!
  3. ——————————— 三步错觉 ————————————
    判断真实,需要不在真实中。

    1 现实。
    2 醒来,发现刚才不是现实。
    3 让第三者出现在前两个世界里。

    这样就构成了真实的错觉。
    不可能的三角形:


    ——————————— 真实和虚构 ————————————
    通常我们觉得:
    世界是真实,脑中是虚构。

    真实只是相对虚构的外层环境。
    然后一层一层,就有了戏中戏,梦中梦。

    如果把真实世界看成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梦。
    这正是本片的主角。(其实也暗示我们自己。)

    想象一下他们在不同的层中。

    上一层:生活中的主角:我们
    下一层:故事中的主角。
    再下一层:他们创造的故事。

    以上非常好理解。

    —————————— 观察者 ——————————————

    每一层世界的角色都是观察者,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世界是真实的。

    判断真实,需要跳脱环境,结束故事。
    死亡、醒来。


    1 我们会默认观察者所处的世界真实。
       你醒着,你在看文章,你觉得自己的世界是真实的。

     2我们梦中的人物,我们作品中的人物。
       同样觉得他们的世界真实,但我们知道他们虚构的。

    所以1是真实的,2是虚构的。

    这里分别会有两个人物:创作故事的人,故事里的人。
    或者一个人物:做梦的人,梦

    ————————————第三者——————————————

    然后,影片引入了第三者。
    假设真实人物在1层,虚构人物在0层。
    影片设置第三者,让他和真实层和虚构层分别同层。

    形成了无法判断真实的结构。

    影片中的没有完全虚构的人物,更好的模糊了真实。
    其实影片用三个人物就可以讲述整个故事。

    ——————————真实虚构转换————————————
    在每次转换时,影片的配乐充分提示了。

    可以听听巴赫,
    影片这种让人产生错觉的结构,就像复调音乐中的转调。
    从真实到虚构,但两者不分主次,互相包含。

    ————————————真实的世界———————————
    1 我们所在的世界。
    2 梦中的世界。
    3 故事中的世界。

    三者都需要跳出他,才能判断真实。
    对于1,只有死亡或者到宇宙之外。
    对于2,则是醒来。
    有趣的是3,我们无法判断。

    因为故事是醒着时候创造和体验的,我们也不可能进入故事。
    这就产生了故事内容真实,表演的真实等问题。

    换句话说,故事基本代表了我们认知的所有世界。

    ————————————真实的层面———————————
    上述三个世界的真实性,基本按照
    1世界
    2故事
    3梦

    这样的顺序排列。可以说是从客观到主观。

    ————————————真实的主体性——————————
    真实无法离开主体存在。
    因为虚假,正是我们创造的。
    而我们感受到的,就是真实。

    人的意识,就是在真假两面镜子之间不断反射。

    ———————————呻吟——————————————
    主角一直寻找的应该是故事中的感情。
    而电视则用廉价的手段榨取了人们的感情。
    或者说煽情。

    —————————-影片中的真实符号——————————

    纪录片导演: 创作和纪实(虚构向真实的电话)
                          真实行为是否比表演真实。
                      
    女孩观众:一直想要寻求真实。
                     (磁带里看到的是别人的梦,而扔掉的地方则是血淋淋的现实)
    玩具熊:寻求真实前的纯真。
    野猪:被认为体内只有垃圾,但真相是他也有故事。
                         

    父母媒体:文字和知识是否真实。

    男主编剧摄影:所见是否真实,什么才是奥斯卡的真实。
             (第三者,通过梦境——创作,掉入比女孩更虚构的层面。
                 与制片的一些处理,表明聊天至少部分是他的想象。
                前一次中间进出切了一次,后一次出门两次。)

    制片:选择的理由是否真实。
                (在办公室讨论一段的很多做法,可能是制片焦虑的想象。)

    翻译和助理:沟通是否真实。

    女装男审查: 外在和内在的真实。
                 (第三者,用来模糊女孩线)

    主持人演员:表现和感受哪个更真实。
                  (通过他找男主,加上服装,是观众的想象人物。
                      编剧-角色-演员,所以他说和主角是一个人。)

    结尾多层梦境快要醒来,又加上演员点题,
    多处显得拼凑而随意。

    诺兰植入意识来个梦中的陀螺,你来个脑中的湿疹……

    ———————————真实在本片中的目的—————————
    通过复杂,难以分辨的真实。
    本片用他本身的形式,告诉观众。
    在影视制作行业,观众无法分辨真实或虚构。

    而且即使这是你的感受,这一切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黑色幽默——————————————
    本片其实讽刺了影业制作,而且应该还是一个主要目的。

    关于影业制作的黑色笑话已经在《轮胎杀手》里实践过了。
    基于故事和造梦,从真实入手来讽刺,想法其实不错,就是有些太小众,基本上算个内部娱乐。

    制片 选择困难,说了要的东西转头就不要,看不惯别的行业。
    摄影 时刻取景,想当导演。
    编剧 兼职什么人都能当,号称想了两年是个低幼故事,
             说太复杂两句话讲完,抽空涂了个儿童画梗概。
             不停挖他人痛苦不得,最后无意说自己痛苦却可以。
             把自己创作成了角色,变成了两个人。
    妻子 宁可听别人做梦,也不肯听丈夫痛苦呻吟出的故事。
    审查 明明自己心里有问题,还不让观众看,两面派。
    演员 拙劣的演技,傲慢的态度。外在卖萌,内在病态。
              被观众看到的是角色,而不是自己。
    导演 浪费经费做不必要的拍摄,靠毫无意义的悬念拖时间,
              最后觉得自己十分牛逼,得到了制片的认可。
    观众 寻求真实,费了很大力气,一直想要看录影带。
              虽然制片方都觉得很牛逼,但观众看完就扔。
              发现真实是别人的梦和一堆内脏。
              而且观众自己也成为了影片——纪录片的角色。
    小熊 寻求真实后剩下的纯真,从此孩子变成了大人。
    父母 媒体,攻击编剧,和想看的孩子讲道理,
              其实自己也在讲虚构的故事。
              和编剧交流,给编剧素材制造故事,清理洗脑白痴观众。
    老师 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实。
    猪 杂食,什么都要看的低层次观众,更可能是白吃的网民。
               但被媒体和教育认为不会喜欢看故事,体内都是无用的东西。
               也是新闻和故事的来源。

    森林 可能是网络,因为制片、编剧、媒体、观众全在里面。


    电视台工作人员 赌徒
    摄像 喜欢拍女人,兼职编剧
    (这两点米国居然和我国一样…)

    服装 自己身材走样
    场工 智商低(也许还没有医保)
    嘉宾 说了理想,但重点是好做又好吃的甜点,讽刺电视节目

    售票员 暗示影片实际开始的时间。
    影院 题材撞车,编剧喝止,被观众叫骂。

    奥斯卡 都是木偶傀儡

    ————————————自黑————————————
    本片所要表达的,正是犯的错误,这也算是真实吧。
    所以我国用大量烂片,讲烂故事烂人烂社会,好像也没错。

    吐槽一个自己所处的系统,往往会忘了自己正是其中的元素。

    ————————————虚构的相似——————————

    梦是由自己创造,自己审查,创作也需要如此。
    场景空间、身份、时间的错位,
    将我们看见的真实悄悄转换到虚构,让本片感觉像梦境。

    1不知何时开始,觉得真实,已经进入虚构(梦、故事)
    2成为不同主体进行体验(梦的片段、多人物故事)
    3结束发现虚构。(醒来发现那些不是自己,发生的也不是真事)

    在3中,维持外部内部的统一,自我的统一,是让我们得以检验真实的重要原因。
    如果无法统一,我们就会开始无从分辨真实和虚构。
    另外丧失记忆,抛掉知识,依赖感官,我们也会无从分辨真实和虚构。

    —————————————真实的世界——————————————
    其实我们把所处环境的认知称为真实,又或者是他的基础。
    我们现在的科学,并不是发现真实,而是应用真实。
    如果有一个更高层的世界,或者与我们不同的平行世界,
    我们是无法感知。我们所知道最真实的事,只是对当下宇宙而言。

    所以才会有人认为,我们的目的不是理解宇宙,而是改造他。
    ————————————联想——————————————
    1优秀的元小说影片很多。如果可以抛开黑色喜剧,直接在上映的影片中,实践真实和虚构的互动多好。让影片实时和生活发生互动。

     
    2如果是两个互相创造的故事,彼此难分真假,想必更有意思。


  4. 这是一部描述“意识决定存在”的哲理片
    ——关于影片《真实》基本逻辑的一点认识

    几天前我就看过《真实》(Réalité 2014)这部电影了。说实话,我被它催眠了几次,看完后只觉脑中一团浆糊,完全不明白影片想表达什么,大家给这部片子打分不高,或许是因为大家都跟我有类似的感觉。但从演员的精湛表演来看,这应当不是有意混乱逻辑的乱搞的片子。今天沉下心来,我认认真真地再看一遍,好像有点收获,不妨写出来以就教方家:这似乎是一部描述意识决定存在的哲理片;就本片而言,所谓“真实”,就是你能意识到的同时也能让别人意识到的事物。

    之所以本片让一些人产生不合逻辑的观感,是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强调“存在决定意识”,即只有实际存在的事物,我们的意识里才会相信它是存在的。而本片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哲学观一种反动,这就是本片让我们产生不合逻辑的观感原因所在了。举个例子来说,持存在决定意识观念的人就难以相信上帝的存在的,而持相反观念的人就会相信上帝的存在。影片通过脱口秀节目的前后两次不同主持人与嘉宾的问答对这一分歧给予了很好地描述。在前面,主持人Dennis问那位嘉宾,“你相信上帝存在吗?”,嘉宾回答:“如果你指的是那位留着胡子,住在云里的老头儿,那我不信。”在后面,主持人被换成了Dennis的湿疹医生,他问:“你信上帝吗?”,这次嘉宾的回答是相信。嘉宾前后的不同回答,似乎说明了“存在”和“真实”间的微妙区别:你可以不相信上帝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不影响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主观存在,这就是本片所说的“真实”的本义。影片给出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即Dennis认为自己有湿疹,结果全身就痒痒,即使事实上他没有任何毛病,这就充分说明了个人主观意识的确可以影响到个人的感觉存在,然而,他的感觉别人是不相信的,也就是说,湿疹未必是“真实”的,如何让他人也感觉到“湿疹”,这就是本片主要目的了。

    假如我们想劝导一个人相信上帝,这个人对上帝是否存在是持怀疑态度的,我们该怎么做?我们会告诉他有许多神迹的故事,而且会不断地说,等待神迹要有耐心,要不停地祷告,等到有了一件好事,我们会说,看,神迹出现了,上帝也就这样在这个人内心成为了“真实”。Jason找投资人Bob投资电影《Waves》,Bob投资的条件是Jason得在48小时内找到“奥斯卡级别的呻吟”。事实上,这就是Bob的一种委婉拒绝,因为无论Jason找出什么样的呻吟,是否符合要求得Bob说了算。但Jason还是相信了,并为此努力,也因此恶梦连连。Bob是个神经兮兮、出尔反尔、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这点Jason非常清楚,为了找到这个“影史上的最佳呻吟”,关键是如何让这个“呻吟”能说服Bob,使Bob愉快地相信这就是他想要的,Jason不得不寻求Bob投资的另一部影片的导演Zog的帮助。刚好Zog需要在影片中制作使Bob惊喜的内容,于是他俩共同导演制作了野猪肚里的“录像带”。录像带本是Zog影片中的一个悬念,Zog一直不让Bob看见里面的内容,只是不断地告诉Bob要有耐心,会有惊喜的,为了制造这个惊喜,也为了帮助Jason,他让Jason成了录像带中的主角,并制造了录像带中的、处于噩梦中的Jason和试片场中的Bob通话的情节,这个设计让Bob觉得非常惊奇,顿时感到Zog是个天才;恰好Jason在通话过程中有痛苦的呻吟,而这声呻吟让Zog的影片主角小女孩Reality露出天使般的微笑,这个美丽笑容让Zog兑现了他对Bob的承诺,也让Jason的呻吟达到了Bob的要求。当Bob同意跟Jason签约时,Zog说:“这就是了,一切为了今天。”一个小“阴谋”昭然若揭了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Zog为什么要不断强调“悬念”、“惊喜”和“美”了,他无非是要将Bob意识中的这些期待变成“真实”的存在而已。

    或许有人会说,就这么个情节,怎么就有那么大的惊喜?其实这只是本片编导选择的一个例子而已,例子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能表达意识决定存在的意思即可。当然,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除了自己确信外,如何让别人也相信也是有技巧的。人为制造一个神迹无论如何是无法让一个人相信上帝的,这点对于有拍摄纪录片经验的Zog来说再清楚不过了,因此,他除了不断强调,掌握好时机外,关键要除去“人为感”。他拍摄小女孩梦境,就要求真实,甚至不惜花费昂贵胶片等待小女孩进入梦境,他传达给Bob的是他影片中的梦是真的。当录像带中的Jason说自己处于噩梦中时,Bob当然也相信这是真的,这样惊奇效果就出来了,而且不会让Bob有人为设计之感。另外,录像带中的“呻吟”也不能有人为感。Jason发现他人为制作的呻吟都不能令人满意,他最欣赏的两次完美呻吟,一次是在录制脱口秀现场一工作人员无意中受伤时,一次是在他梦中被枪击时,两次呻吟的特点都是“在无意中”。录像带中的内容主要是反应Jason的循环噩梦的,一个梦中的呻吟当然让人感到是真实的。这样,Bob在他意识中愉快地接受了他曾怀疑的一切。当然,或许也有人会说,奥斯卡级别的呻吟有点搞笑,其实这应当是一种反讽,有钱人想折腾人时提出的要求或许就是这类无病呻吟的要求。

    再回个头来解释一下小女孩Reality(简称小R)这条线。小R不是本片的主角,她是Zog拍摄影片的主角,关于小R的镜头几乎都是Zog的片子中内容,她与本片主角Jason的交集是在最后24小时内才出现的,所以,先期拍摄的内容中她父亲打猎回来没有跟Jason交谈,打猎回家途中她也没有遇见易装癖的校监,第一次试片时,录像带只是个悬念,里面的确如Bob猜测的尚未内容。Zog跟Jason合作后,Zog了解到校监有易装癖(校监是Jason妻子的病人,应当知道他是易装癖而非梦中易装,即使是梦中易装,那也是现实一面的反映),所以,这就有了后来小R的反制校监保护录像带的情节的增加,以及为了让小R的梦境与后来录像带中的梦境产生关联,加上了Jason跟小R父亲交谈并借枪的情节。Jason借枪是出现在小R的梦中,为了保证录像中梦境的真实效果,这个情节同时也被安排在Jason的梦中,Jason借枪是为了再现他梦中被枪击时的完美呻吟,所以他带枪去了医院(从外观看像是精神病院或监狱)。这条线对于本片而言完全是为了Jason的噩梦服务的,但对于Zog的影片来说,它似乎想表达信马由缰的拍摄风格可能是造就所谓天才导演的必要条件。当然,本片某些情节是不好参透的,或许我们可以归因为对梦境的写实性,梦本来就有许多不合逻辑的地方。(作者:石板栽花,转贴请保持文章完整,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