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or和Jock是那种真正的死党,Conor从来不会因为周围的人不喜欢Jock而跟着讨厌Jock,而Jock也不会因为Conor的反应迟钝而嫌弃Conor,他们一起干坏事,一起分享快乐,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救了鸭子和Billy,他们还一起找了女朋友,纹了一模一样的纹身,到后面还有了同一个妈妈。
Conor和Jock,一个看起来傻里傻气,一个看起来痞里痞气,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很有自己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们尤其擅于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从来不会受别人影响而去对一个人产生偏见。在几乎所有人都觉得Jock是个坏孩子的情况下,Conor却始终觉得Jock是个好小伙,而Jock甚至比Conor妈妈还要了解Conor,他说:“公平地讲,你儿子还是有灵光一现的时候的。”
Jock说Linda傻的时候,Conor反驳到:“她不傻,她只是不像其他大多数女孩儿那样一直做样子,她从不扯谈!”大家都还以为Conor模仿Jock,可事实上Conor是个很有主见的人,至少在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儿这件事上,他不会受人左右。Conor和Linda发生过不少尴尬的事情,特别是Linda不小心把鼻涕流出来的那次,Conor非但没有嫌弃Linda,还把衣服拿给她擦。在别人面前流着两条鼻涕这种事情挺难为情的但它又是如此真实的,Conor不会因为这些所谓尴尬的事情而对Linda好感下降。他们第一次接吻咳痰的时候也是如此,Linda也会陪着Conor一起犯傻,做着别人看来恶心的事情(当然这可能只是为了喜剧效果哈哈)。他们是实实在在地喜欢着对方的,在他们看来彼此都是完美的,所有的缺点在他们眼里也都变成了可爱之处。这种喜欢单纯又美好。
当Mairead劝告Jock离她儿子远点的时候,Jock对Mairead说:“这些话听着很难受,对,有些说的可能没错,但你也不完美,可我从未说过你坏话。”可见Jock是一个很有包容心和自知之明的人,他了解自己的不完美,所以他也不会轻易去评价别人。Conor也说过,虽然Jock生活过的不如意,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几乎不说别人坏话。我想一个能做到不说别人坏话的人,就已经很酷了,更何况Jock的生活还如此不易。事实上,Jock真的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救鸭子的时候他率先割了自己的手,住在Conor家会想着帮忙分担生活费,捞鱼绳的时候即使游泳不行他也选择了跳下去,女友怀孕了他也没有打算不负责任(就是没有做好安全措施这一点大意了),总之,是一个不会让生活打败的人。
最后一集大家一起帮着救Billy真是被感动得不行,即使Conor和Jock以前常常被Billy欺负,他们也不会因为这些就看着Billy走上绝境而幸灾乐祸,反而Conor想出了办法救了Billy。他们都有着一颗会宽容和理解他人的心。
一部特别棒的剧!
《去他*的世界》、《德里女孩》、《少年犯》,最近的青春剧都走向了如何讲述国外土味青少年的道路。这部从电影版就火得不行的《少年犯》,原班人马回归,改编成剧版,立马被预定了第二季,一路拿奖拿到手软。
看上去描写的不过是两个中二少年的二逼日常:翘课、偷自行车、撬铅皮换钱买充气娃娃、勾女仔还被嫌弃,总之,正经事从来没他俩的份儿,坏事总逃不出他俩的脑袋。
相比电影版,剧版延续了前作的搞笑逗比,也讲述了生活在这两个中二少年身边的人:喜欢Conor和Jock的校长女儿,天天防贼一样怕女儿们谈恋爱的校长,Conor在市场卖鱼的母亲,暗恋Conor母亲的隔壁警察老王(雾)……
原本是两个捣蛋鬼的日常,渐渐变成了反叛少年逃离不幸的原生家庭,反抗平庸生活的故事。
前两集还让人笑得肝疼,让人感受到两个傻子之间的亲密友谊:
同款地主家傻儿子发型、同款耳钉、戒指、大金链子、袜子、鞋,连情侣装(雾)的运动衫都走的红蓝CP路线。连怕自家儿子学坏的Conor母亲,都不得不怀疑自己儿子是gay,开始脑补谁攻谁受,认为这样才能说通两人的关系。
然而死党大概就是,如果让你选一个人搞基,你会愿意选他的那个人。面对警察的审讯,蠢萌吞下衣服标签的Conor说“你们都讨厌Jock,每个人都是这样。我是唯一站在他那边的人,你们却说我应该出卖他”,虽然知道你俩在做戏,但大概是Conor的心声吧。
第一集结尾两个人跳起爱尔兰社会摇,动作一致,节奏爆笑:我们是死党,自然志趣相投,任何有死党的人都会理解的。
在追女友上这件事上两人更是能同步把女盆友气到肝疼,让我一度怀疑校长的俩女儿其实是腐女为了看两人搞基,才答应他们的交往:
要约会,女生们美滋滋打扮好蹬着高跟鞋出来,结果两人偷了四辆自行车要去兜风;
勉强骑着自行车逛街,自行车掉链子,只能催着女生赶紧走,怕被车主追来;
二呆要去游泳,为了看女生们穿泳装,结果Jock溺水式的泳技让妹子们觉得无比丢脸……
然而就是这样看来又蠢又大男子主义的两人,对于如何挽回感情,却拼尽全力:内向的Conor 找Jock练习如何约女生,如何接吻,虽然画风不忍直视;在遭遇误会后,只会尬聊的Conor 会竭力争取,想用一天的约会改变女生对他的看法。
面对女友的分手,撩妹高手如Jock也会伤心难过,跟基友坐在一起哭得一塌糊涂。
我听说只有你的初恋才能让你心碎,在这之后,你用尽一生来尝试修复破碎的心。
两个中二少年如何成为问题少年,影片给出的答案是不幸的原生家庭:Conor的父亲早逝,全靠母亲,拉扯他长大,然而母亲偏偏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嘴上天天骂人,心里其实疼爱儿子;
Jock的母亲去世,父亲只会成天酗酒,把Jock打个半死。
因此在遇见农夫想打死小鸭时,两人选择割伤自己也要将鸭子救下,Conor跟母亲争取把鸭子留下时说把小鸭送回农夫家只不过是“一个会被锤子砸脑袋的家”,这句话何尝不是在评价Jock。
所有人都认为Conor是Jock 的跟班,因为每次两人的鬼点子都是Jock想的,Conor的母亲更是讨厌他,对他百般辱骂,可是Conor才是最了解Jock的那个人,会和他一起解救无辜的小鸭,就像解救那个被困于不幸原生家庭的死党。
看起来大大咧咧不谙世事的两个土味少年,其实敏感得不能再敏感。Jock会一脸认真对Conor的妈妈说:“你也并不完美,但我从未说过你一句坏话”——我知道我自己不够好,开始我跟基友的感情却不容践踏。
Conor在中了校长的陷阱,没有为自己反驳,也没有对女友说校长坏话,反而是坦诚告诉校长自己的真实想法:
你根本没有花时间来了解我的任何事,你不知道我喜欢什么食物,我长大后想做什么,我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你就只看到了这张脸,听到这个口音,看到了我的穿着品味,你就打定了主意。但相比这些,我脑子里的想法更为重要。
或许每个人都认为他俩是无可救药的废柴,但谁能说这不是我们的日常?
对至亲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在不经意间造成深深的伤害;对恋人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
看似蠢萌二人组,猝不及防就给你一记催泪暴击:
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东西,把他们和自己的妈妈紧紧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和别人的都不一样的纽带。
我❤我妈妈的纹身一秒带你入戏。
青涩、迷茫、有些傻气,不懂成人世界的种种套路,只是任凭自己一股脑在社会上撞个头破血流,伤害了最亲近的人而不自知。
可是只有在面对自己死党的时候,我们才会找到自我,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抵御疲惫生活的庸庸碌碌,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我们普通、我们渺小、我们有些幼稚,可是我们却有自己爱着珍惜着的人。
于屎尿屁的剧情,时光向来都是拒绝的。
尤其当主角的颜值丑出新高度。
反常的是,最近有一部画风这样的剧——
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同时又迫不及待得将这部BBC开年大剧安利给各位——
少年犯
说它“大”,实则不然。
比起BBC的其他剧集——
左至右,《神探夏洛克》《无人生还》《夜班经理》
它又丑,又low,又土。
可说它不大,又不全对。
剧集改编自同名电影,预算超低,却是爱尔兰当年票房最快突破100万欧元的本土院线片。
甚至拿下了包括爱尔兰电视电影奖最佳剧本奖在内,11个大大小小的奖项。
剧版短短6集,每集半小时,豆瓣9.2,
一向苛刻的IMBD,也给出了8.4的高分。
这剧有毒?
还真是。
剧版请来了电影版的原班人马,剧情上也是影版的拓展延伸。
来自高中的一对好基友康纳(亚历克斯·墨菲饰)和乔克(克里斯·瓦利饰),是爱尔兰一座偏远小镇的居民。
他们不仅长得随心所欲,造型还有点蠢(sha)萌(bi)——
两人除了个头差距,基本就是亲兄弟。
同款的锅盖头,同款的小胡子,同款走路姿势,同款大金链子。
外加同样的装扮,走在街上宛若智障,时不时还来一段社会摇(恐怕剧版别名《爱尔兰社会摇》就出自这里)。
虽然他们又穷又土,还上高中,
可缺德的事没少干。
面对经常恐吓抢劫他们的街头混混比利,他们在网上定制了他的真人倒模面具,
戴着面具,哥俩偷了警局门口的自行车。
警察找上门,顺带发现了比利家中私种的大麻,监禁半年。
搞定对头,哥俩为了挣钱,又去偷人家屋顶的铅皮。
一边偷,一边合计……买!充!气!娃!娃!
还是自己会叫的那种,时光表示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大计还未实现,警察就发现了。两人在楼顶无路可去,只能跳到对面的楼顶去。
乔克说,跳。
康纳应承:You jump,I jump!
结果一同掉进了楼间的垃圾堆里。
捡回一条老命,哥俩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完了,结果恰好碰到了自己高中校长的两个女儿。
为了保证姐俩不把他们偷盗的事情说出去,哥俩想出了一个一般人想不到的办法:撩。
乔克作为情场高手,一个动作就撩到了肤白貌美的姐姐。
康纳有女生恐惧症,撅着嘴也亲不到五大三粗的妹妹。
不止如此,情商极低又反应迟钝的康纳,搭讪的话题竟然是——
你是黑人吗?我都没注意哎
时光内心独白:活着不好吗?
哥俩和女儿谈恋爱的事情,很快让校长知道了。
老谋深算的校长在自家开了个小趴体,顺便让两对小情侣间有了一些嫌隙。
于是他们准备逃课一天,让两位女神(jing)回心转意。
吸引女生的活动,也有点过于脑洞大开——骑着偷来的自行车,去公共大桥下游泳……
哥俩能不能成功挽回芳心?我们的女主又不能不能回心转意?
本着不剧透的原则,时光就不多说了。
但是作为一部迷你剧,《少年犯》却真真实实触碰到了每个观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表面上,《少年犯》充斥着逃课,早恋,脏话,暴力,偷窃和毒品,
但内里却包含着一颗无比温暖的正能量内核。
两位主角,乔克和康纳,用我们的话说,长得就不像是什么好人。
主角如剧,行动上看,他们也确实不是好少年。
十几岁的年龄,在学校随地吐痰,满嘴脏话,抽烟逃课,放在哪个国家都会被当“问题学生”对待,
更何况,他们还时不时磕几口大麻,无时不刻不带着老虎钳子偷自行车,简直“无恶不作”。
名副其实的少年犯。
恰恰这种设定,反而让我们时不时想起自己初中高中那些尴尬又不失美好的青春记忆。
比起国产青春剧中的霸道总裁爱校花,堕胎逆光出车祸,
这种又土又嗨的接地气,反而成了引起我们内心共鸣的可贵气质。
中二气息,尴尬的恋爱,长相普通,校长严厉,
每个设定,都在拉近和普通观众的距离,
每个情节,都在试图用夸张的镜头语言描述曾经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
这里,时光又不得不提一句所谓的“国产青春片”了。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自己的青春既不璀璨、也不残酷,有的只是平淡如水、普普通通。
为了满足观众对于青春的浪漫幻想,像《栀子花开》这样的国产青春片可谓极尽夸张之能事,青春要撕逼、要异装、还要死人,一死还得死一堆。
我们见过了太多美女帅哥满屏秀颜值的青春电影,反而几乎忘记了自己的青春长什么样子,
我们在国产青春片努力制造与普通人差异的轨道中越走越偏,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忘记了青春真正的滋味。
而《少年犯》,至少从外貌上抹平了这种差异,从经历上否认了国产青春片自带的特殊属性。
对青春片来说,有时候,“普通”反而是它们最闪亮的地方。
恰恰,这部英式青春片,则试图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即使平凡的青春,可能对很多人而言,也有着独特的意义。
有友情。
乔克和康纳的友情,是贯穿全剧的主线。
外人看来,乔克是全校最渣的人,可康纳却不这么想。
所谓友情,不正是两个人都能看到彼此的闪光点吗?
第一集中,两人因为偷窃铅皮被抓,康纳的母亲和警察达成共识——只要康纳说是乔克威胁他一起盗窃,便不追究。
可康纳给出的答复却是这样——
大家都看错他了
虽然他过得很不容易
他几乎从不说别人坏话
而乔克,也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康纳。
第四集,一家人出去买冰箱,汽车中途抛锚,一向呆头呆脑的康纳自作主张想着办法,
当他母亲质疑儿子的时候,乔克却说——
公平的讲,你儿子有时候是个天才
不夸张得说,乔克比康纳的母亲都了解他,
表面上,两个人因为共同的土,蠢,皮走到一起,
实际上,确是性格中的闪光点让他们相互吸引,用剧中康纳的话说,
如果他是个gay,他也愿意和乔克谈恋爱。
开启国产青春片时代的巨作《小时代》就不同了。
影片一而再地催眠年轻观众群体:“我们对这个世界相当重要。”
于是,观众看到一群少女如同喝凉水一般地操纵跨国公司、玩商业并购、盗取机密文件,她们青春,所以她们无敌。
大时代被隔绝在了这群年轻人所营造的小时代外面,所谓的友情,不过是闺蜜之间的撕逼而已。
比起剧中我喜欢和你做朋友,只是因为你的好,
《小时代》里动辄歇斯底里的吼叫和这帮天生富二代自带的各种buff属性,简直就像开了挂的人民币玩家,将“青春”这场游戏,玩儿成了高级过家家。
但时光必须强调——
普通,并不代表平庸。
不信,你看《少年犯》里纯洁如水的恋爱观。
乔克是个情场高手,可对校长女儿西沃恩(詹妮弗·巴里饰),却用了真感情。
你看他失恋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样子。
再说一个关键词:堕胎。
作为国产青春片三大要素之首,关于堕胎的讨论,绵绵不绝于耳,似乎青春就是和堕胎画上等号。
同样,《少年犯》也有怀孕的情节,
得知西沃恩因为自己而怀孕,看看少年犯乔克的第一反应——
这是件好事,我觉得
看到两个人幸福得碰碰脑袋然后相拥。
其实,怀孕并不可怕,怀孕也不是不可不用的烂梗。
真正可怕的是,是国产青春片里一分手就怀孕,一怀孕就堕胎。
青春并不意味着经验和责任的双重缺失。
如果说怀孕是因为经验不足一时疏忽,那么堕胎呢?
我们的青春就活该不负责任,哪怕连一点点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承担都找不到?
既没有短暂的坚持,也没有该有的担当,“堕胎”,成了儿戏。
之于怀孕和堕胎,《少年犯》则用包容与和解,在讨论青春叛逆期“性”主题的同时,给每个生命以尊重,给涉世未深却又意外为父为母的少年以包容。
平庸的堕胎梗,玩儿出了水平。
最后,还不忘了亲情。
康纳的母亲,在他父亲去世后独自在市场卖鱼养活家庭。
这个16岁就生下康纳的女人,也不是什么善茬——骂人,竖中指,对自己儿子动不动就F***。
虽然如此,开心时,她也会和儿子讨论性取向的问题,并拿他开玩笑——
你就是他的小弱受
儿子翘课找不到的时候,她也能放下自己大人的威严,用please这样的词请他回电话。
正像第三集片尾康纳所说——
只有当你相像到你妈妈不在的时候
你才意识到自己有多想她还在身边
那个I ❤me mam的纹身,也是我见过最漂亮的纹身了。
可贵的是,《少年犯》所讨论的,还不止于此。
甚至,还有人性,还有大爱。
哥俩帮康纳母亲去农场买旧冰箱,农场主执意要杀一只鸭子。
农场主接电话的时候,哥俩以自己没杀过东西为由,揽下了这个活儿。
并拍下了一个及其“血腥”的视频放给农场主以为证明。
结果回家路上,听到鸭子叫,
原来他们为了救下鸭子,把自己的手割破,录了一个假视频,并把鸭子偷偷塞冰箱带了回去。
最后一集,曾经抢劫过哥俩50多次的比利,阴差阳错,他拿着刀上了一辆巴士,不小心就劫持了乘客,被警察追捕,骑虎难下。
这个脑子不够用的“劫匪”,明明警察早就认出他,却还在笨拙地隐藏。
然而无心之失,比利却因此面临终生监禁。
就在警察前堵后截的危机关头,为了拯救清白的比利,康纳和乔克想出一个办法——每个人都戴着比利的假头套下车投降,
真的比利也这样做,乘机逃跑。
如果在他小时候能给他一点点关爱,他会不会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
一集一个主题,不做作,不偏执。
没有伟光正的人物形象,更没有高大上的故事设计,
反而深入骨髓,直击心灵。
《少年犯》不过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
至于青春期那些出格的事情和龌龊的行为,不过是因为装酷和叛逆激发的小小插曲,
而内心深处是否善良,往往和人们眼中看到的大不相同,
对于意外和死亡,《少年犯》用祭奠和怀念,让爱成为青春萦绕不散的主旋律。
在表述自己过硬内核的同时,《少年犯》又用少年特有的视角,去纠正成人世界中的不合理,
它不遗余力得去除成人看待孩子的有色眼镜,就像它用同样暖心的方式,教给你做人的方法一样。
一贯以“人渣”看待哥俩的校长,在一次交流后就受到了康纳这样的教育——
有没有感觉到扎心?有没有感觉到笃定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源头,也正是时光下边要说的——
《少年犯》是在以悲剧人物,讲喜剧故事。
仔细看看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相同点:悲剧色彩。
乔克的妈妈两年前失足溺水身亡,最后连尸体都没找到,
父亲整日酗酒,不省人事,一个不高兴就对乔克拳脚相加。
康纳的父亲是个建筑工人,一次因为一场意外,被坠下的锤子击中,意外身亡。
母亲为了挣钱,整日忙于工作,天天加班。
家里连一个像样的冰箱都没有。
康纳引以为傲的“锅盖头”,也来源于自己的父亲。
表面上中二神经的两位男主,骨子里都承受着那个年龄不该承受的苦难,
与其说这种叛逆来源于青春期的躁动,
不如说原生家庭的恶性循环,逼着他们以这种方式生活。
导演清楚,我们也清楚,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如康纳乔克般善良的,只是少数,
他们会用欢笑和嘲弄,戏谑和中二的方式,
缓解自己的苦难,化解生活的困窘。
可大多数孩子,只会变成酒鬼,罪犯,瘾君子,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个个笑中带泪的关于哥俩的故事,除了过硬的内核,不难看到主创背后的隐忧。
话说回来,隐忧也好,内核也罢,
三分粗糙,三分中二,两分土味,两分温情,
《少年犯》用全世界观众都能够接受的方式,
完成了自己剧集主旨的每一块拼图。
同时,拒绝高喊口号,拒绝刻意煽情,
用看似礼崩乐坏,实则温婉柔情的两面,
给了那些所谓主流媒体的主流剧集,一记响亮的耳光。
它将粗鄙操蛋的生活外壳,转化成了一场温情的告白,不论彰显在剧情上还是台词上,
都能看到无数感动和希望的影子。
感动的同时,我想再谈谈青春。
其实,青春无关乎堕胎车祸死亡绝症,这些事情都会存在,都有可能发生,《少年犯》也是。
不同的是,真正的青春,却在于处理这些事情的方式和对待它们的态度。
我们看不惯国产的青春片,并不是看不惯车祸堕胎绝症的主流剧情,更不是看不惯那些人过中年却又装傻充嫩,穿着校服又蹦又跳的小鲜肉。
我们只是看不惯主创们对待青春事物的眼光,
看不惯每次出现意外,那么虚伪而又偏激的处事方式,
他们无法赋予青春真实的意义,也就没权利讨论青春的真正价值。
青春有偏激,也有热情,有冲动,更多的却是理性与和解,不然,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如今我们还是活得那么快乐?
经过那些比谁吐痰吐得远的游戏,我们总会用自己的方式迎来自己的成熟,
但这种方式,绝不像国产青春片中那样跌宕起伏,歇斯底里。
反而像这部中二的《少年犯》那样,平静,淡然,和谐,温暖。
青春并不是永远阳光,热血,没有人能够承诺说,只要你朝前奔跑,就一定能找到幸福。
恰恰相反,正视青春的残酷,往往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当乔克为喝醉酒的父亲盖上毯子,当康纳在自己的胳膊上纹了“我爱我妈妈”的纹身,这不正是我们青春所经历的?
正如陈凯歌在《少年凯歌》里写下的那句话:
当我们相信自己对这个世界已经相当重要的时候,
其实这个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我们的幼稚。
不独青春,人生也是如此,人们那么努力地奔跑着,并不一定为了最后那份让人眼红的成功,
或许仅仅是希望,那些我们在乎、也在乎我们的人,在回忆起我们时,能浮现出一丝温暖的微笑,如此足矣。
最后一集伴着corno的中指结束了,我也哭的稀里哗啦。
很难想象这样一部没有颜值,没有出名的演员,只有爱尔兰怪怪的口音,脏话,屎尿,各种违和的disgusting的事物组成的电视剧,竟然把我看得老泪纵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思索人生。
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很糟糕,偷窃、逃学、离异、酗酒、抢劫、年少怀孕,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斥着不被主流社会认可的生活方式。
两个蠢到家的丑丑的小屁孩,看似一无是处,却又那样温柔。Corno说,即使糟糕如Billy,也一定有他之所以“堕落”的原因。再十恶不赦的人,都会有一段令人心碎的过去。
这种温柔真是令人动容啊,虽然这两个小孩看起来又蠢又傻,过着绝大多数人眼里糟糕的生活,甚至极有可能,他们的一生也将会是这样。
在看这部剧前,我对于所有不愿好好学习、不够努力的颓废的人生充满了厌恶,这两个人的生活,如果被我遇见,一定会被我嗤之以鼻,我甚至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生活。
我看见父母庸庸碌碌,为我操心奔忙,我不屑;我看见同龄人们在舒适区里蹉跎,我不屑;与很多自命清高的读书人一样,我觉得生活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获得某方面的成功。
我的十五六岁,埋葬在了书本,我想要摆脱的是贫瘠庸俗痛苦,想要climb up a social ladder,获得另一种人生。
但是生活的快乐,从来与你在何方无关啊。
这部剧里的傻逼庸俗真是令人痛快,我也想体验一把这样的青春,这样的快乐时光,然后纵身一跃,继续我这更贫瘠更无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