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裆藏雷、手撕鬼子什么的弱爆了,里程碑式的抗日神剧来了! 这是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敌后便衣队传奇》,只看第一集,观众就能体会到他们有多“传奇”。 第一集,红军准备成立淮北军区淮北便衣大队,于是办“比武大会”选拔队员。 然后,我们的马洛上线了。 他自称“爆破王”,一上场就狂怼其他人,拽得二五八万。 “爆破王”掏出了随身带的包子,给首长们每人送了一个; 首长一吃,嘿,味道还不错~ 不过我们这儿比武呢,你小子干嘛呢? 马洛表示,这可不是专门吃的,是用来孝敬小鬼子的。 只见他拿起包子,咬了一口,随手一丢,竟然炸了!
正在吃包子的我忽然很紧张…… 首长惊呆了,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包子。 马洛:首长,你吃啊!俺的包子能吃也能炸! 然后他左右开弓,咬一口包子,扔一个,炸一个; 笑嘻嘻地再扔一个,再炸一个……
马洛骄傲地向首长介绍:这是俺发明的“包子雷”,可以藏在各种食物里面,专门迷惑小鬼子。 为了调节小鬼子的胃口,俺还准备了很多。 听说他还还有新玩意儿,首长开心地随手把吃了一半的包子扔。。。掉。。了。。
小编心里一惊!天了噜,以包子雷的威力,这是要团灭啊! 然而……并没有爆…… 这是敌我自动识别机制???
咳咳,马洛不是给小鬼子准备了很多调节胃口的新玩意儿吗? 他献宝似的搬出了一个箱子,从里面依次拿出了西红柿,黄瓜,胡萝卜,辣椒…… 调节小鬼子的胃口?难道不该给太君们切个刺身或者寿司雷吗! 然后,他把西红柿丢出去,boom! 把黄瓜和胡萝卜掰两半,吃一口,扔出去,boom! 这嚼起来嘎嘣脆的胡萝卜竟然能爆…… 嗯,这是他研究的“蔬菜雷”。
接着,他又从箱子里掏出了一个夜壶…… 这是他研究的“尿液触发雷”,只要往里尿尿,十秒钟就能炸飞。 他往夜壶里到了点水,不久,壶口开始冒烟; 然后,boom! 战士们被“爆破王”折服了:真厉害! “爆破王”还没秀完,他的箱子简直是哆啦A梦的口袋:俺还有好多种雷呢,天蝎雷,闪电雷…… 得了得了,同志我觉得所有的这些雷都比不上你雷。 感觉全世界都欠你一个诺贝尔奖……
这两天无意中上网看到“包子雷”这段,被吐槽说是抗日神剧,编剧胡编乱造,鬼子坚持十四年不容易云云。我乍一看也觉得很讶异,我不禁也疑问包子能吃能炸,可能吗?骗人的吧。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三天三夜,直到今天晚上我买了几个包子来吃,才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短暂的欣喜过后,我想到这部剧“包子雷”的情节居然为广大网友诟病,实在不是编剧的错,反而是大家的无知让这样的良心剧饱受冤屈。所以我要把科学的真相公布于众,还这部良心剧一个公道,替马洛同志正名。
乍一看马洛同志是一个憨厚的厨子形象,可是人不可貌相,马洛同志其实是个搞物理的民科,其造诣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你以为包子雷是简简单单炸药就能引爆的么,我告诉你吧,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先说一下我是怎么推理的吧,首先马洛同志吃包子得时候很自然,没出现什么难以下咽的表情,而且还给首长尝了尝,首长吃着也没什么问题,那说明什么呢?说明这包子确实是面粉和馅做的,至少吃起来味道一样的。那会不会是面粉和或者馅料是特殊的炸药仿真的呢?我马上推翻了这种猜想,因为马洛吃到一半的黄瓜也能炸!然后我就想,如果包子能炸,黄瓜也能炸,那么问题一定出在他们共同含有的物质上!还能有什么呢,只有一个答案:水。
好了既然是水,那么这水肯定不是一般的水,是掺了某种物质的溶液?不可能,因为包子用什么和面都没问题,可是黄瓜是种出来的啊,用溶液来灌溉,汁水也不会含这种溶液啊。那么好了马洛用来引爆的物质一定是纯净水。
既然是纯净水,能够爆炸,那一定不是普通的纯净水。难道还有特殊的纯净水吗?当然。我们都知道水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自然界界中氢原子按中子数的不同可分为氕、氘、氚,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的叫氕,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的叫氘,一个质子两个中子的叫氚。同理分别由氕、氘、氚组成的水称为:水、重水、超重水。这三种水无论怎样混合都是纯净物,也就是纯净水。所以马洛同志的的包子和面用的水,和种菜用的水,一定含有重水或者超重水。
那么又是如何爆炸的呢?相信到了这里,大家几乎就想明白了。
重水和超重水中的一个氘原子和一个氚原子碰撞结合,产生一个氦原子和一个中子,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这是什么?氢弹啊。所以马洛同志的包子、黄瓜其实就是小型氢弹。至于其中所涉及的原理和技术,我学识有限实在是不得而知。
那么得出的结果是令人震惊的:马洛同志不但先于美国一步研究出了原子弹,而且研究出了氢弹!以一个民科的身份,一人之力研究出氢弹,得让多少物理学者汗颜啊。
我相信,编剧只是要还原一段史实来提醒我们,我们民间曾经出过一位了不起的大物理学家,尽管已经被遗忘,也没有具体的证据拿出来,但是却不能让这样一个天才就此不被人知,不能让真相被历史的黄沙所掩盖。
网友有一点说的没错,鬼子们不容易啊,小日本究竟长了几颗脑袋敢侵略世界上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真替鬼子们捏把汗啊。
一说起中国的“抗日神剧”,大家马上会想到各种天雷滚滚的电视剧桥段。
最近引发网友吐槽的《敌后便衣队传奇》更是一举登上雷剧巅峰:
日军在和中国军队对打时要制作防弹裤衩,才能保命逃生。中国士兵仅用包子、黄瓜、胡萝卜、西红柿,就能轻易把鬼子炸上天。
里面的革命战士还个个都是武林高手,杀起鬼子来,体位很多变,什么梅花三弄(轻功起飞)、五马分尸(飞刀杀敌)、四大皆空(凌空回旋),齐活儿。
在神一般的“抗日英雄”面前,是猪一般的敌人。
日本人,永远一见中国女人,就色眯眯地大喊“花姑娘”,丑态毕露;说着阴阳怪气的中国化日语,总是一副吹胡子瞪眼的滑稽相;上了战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不是像白菜一样被切碎,就是吓得跪地求饶、抱头鼠窜。
……你太熟这些,我就不叨逼叨了。
在我们的“抗日神剧”美化自己、丑化敌人的时候,日本人在拍什么呢?
他们的近代史观,我们很多人不同意。但他们眼中的“抗日战争”,却值得研究。
这几年,日本反响热烈的有《硫磺岛家书》《男人们的大和》《永远的0》。
《硫磺岛家书》中的栗林忠道,在美军漫天炮火的进攻下,即使身负重伤也在坚守阵地。
直到硫磺岛被攻破,还要执着地问手下士兵一句:这里还是日本领土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才肯剖腹自杀。
这部电影,是从战败者的视角,渲染美国的强大。
《永远的0》,则把镜头对准神风特工队。
整部影片告诉观众,神风特攻队员是被逼无奈才撞向美国航母,他们是弱小的受害者。
历史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见得。但与国产抗日神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电影都极其“谦虚”。
把自己塑造得渺小又无助,对战场上的另一方,却是仰视和尊重——
《坂上之云》中,秋山真之深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精读《孙子兵法》;《二百三高地》中,战前精细绘制对方辽阔的版图,时刻保持敬畏和警惕。
清朝真有钱啊,装备都是世界最新的
有句话说的是,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而国产抗日神剧,哪哪都在藐视,还是变着法子地藐视。
但,这究竟是侮辱了谁?
显然不会是日本人——
观众会想,“他们居然在神一样的对手面前,用猪一样的智商,坚持了十四年没被打败,那真的很棒棒哦。”
而历史的数字是,在中日战争中,日军伤亡130万人,中国伤亡3500万人,1:27。
如果说日本人真的是猪一般的对手,那么,抗日神剧究竟侮辱了谁?答案显而易见——
原本武松打虎这一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武松打狗。
我们看不下去,军媒当然也看不下去。
侮辱观众智商、侮辱牺牲先烈的抗日神剧,成了过街的老鼠,被大家骂惨。
但,它们真的很惨吗?
并。没。有。
以朋克头、哈雷摩托一路耍帅的《向着炮火前进》收视率稳居第一;
以“手撕鬼子”引发强烈吐槽的《抗日奇侠》收视飘红,一集就卖到200万。
这就是最匪夷所思的地方——
一面被骂得狗血淋头,一面又赚得盆满钵满。
一个赤裸裸的事实是,在暴利之下,再不齿的事,也有人去做。
所以我并不认为,抗日神剧野蛮生长的势头,会在短时间内被骂下去。
首先,它肯定有着不小的受众人群。
拍弱智的剧,也得有那么多……愿意看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虽然不想承认,但它也是有渊源的。
不得不提样板戏时期,文艺创作就有“三突出”方针: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甚至从长相、化妆、服装、灯光各方面都规定了,好人该什么样,坏人该什么样。
正面人物永远高大全,永远不败;而敌人永远贼眉鼠眼,永远屁滚尿流。
我们早知道这种文艺观,肯定过时了。
但今天手握遥控器的很大一个人群——中老年观众,当年就是看着它们长大的,那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科幻片”“超级英雄电影”。
所以,还有什么比抗日神剧,更能抓住观众的最大公约数吗?
然后,抗日神剧还相当于一张“免死金牌”。
你没发现,抗日神剧都很没节操吗?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被后神射手技能觉醒……
导演陈家林笑称:
为什么抗战剧会泛滥?就因为之前这个不许拍,那个又不通过。
但一旦挂上“鬼子”就能够通过。
因为审查中它最安全,几乎不会有任何经济风险,还能以低成本取得高利润,符合电视剧投资方的利益诉求。
而且,也几乎不会遇到政策阻力。
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期间,停播娱乐节目,重点播放抗战题材
久而久之,在别的地方无处安放的软色情和恶趣味,到了抗日剧中,却可以顶着政治正确的光环,盛情怒放。
不容轻辱的抗日题材,居然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画风越来越cult。
它的泛滥,既是掩盖历史的遮羞布,也是骗取利益的无耻幌子。
不少观众,还沉浸在日本鬼子被包子雷炸飞的意淫中,一脸满足。
可这天雷滚滚的剧情,就说明中国是强者吗?
依我看,抗日神剧就是一个笑话,它恰恰证明,我们还不是强者。
因为真正自强的民族,根本不需要用丑化敌人的方式,来掩盖曾被侵略的耻辱,更不需要靠贬低对手来抬高自己。
同样是抗日题材,不得不提——姜文的《鬼子来了》。
作为老电影,《鬼子来了》之所以有别于抗日神剧的肤浅,能成为经典,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
写实。
对那段漫长的抗战史,它没有和抗日神剧一样,用“意淫”的方式痛杀鬼子,让观众获得满足,而是清醒地正视那段屈辱、沉痛的历史,记录了中国人在抗战时的麻木、愚昧和日本人屠村的惨无人道。
在采访中,当姜文被问到“为什么不在影片中痛痛快快打鬼子”时,他回答得太好:
比如说,这些老电影被日本人拿到日本去放,并以此教育日本的年轻人说:你们看,中国的老百姓哪一个不是间谍,他们哪个不是不穿军装的军人?既然他们“全民皆兵”,我们就可以对他们“全民歼灭”。于是,我们的老电影反而成了他们掩盖当年屠杀中国平民的把柄。
但事实上,那时我们并没有“全民皆兵”,那只是我们的一个理想。而我们现在拍电影,就再不能给日本人这种口实了。我觉得通过拍一部电影过嘴瘾是容易的,而且往往能很急功近利地讨点好,但是事情过去之后既不起作用又不能使观众真正进行思考。
说真的,这样的片子,才是理智的爱国,进步的爱国,用发展的眼光爱国。
爱国的深处,不仅是尊重每一个血肉同胞,更是尊重对手和异族,尊重人类的共性。
再次引用姜文的话:
比“卖国贼”更可怕的,是“爱国贼”。
在战争年代,我们痛恨卖国贼。
而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恰恰是这些爱国贼,用猪一般的作品,侮辱了每一个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