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民国——他们享受的今天是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争取来的,前赴后继的动力来自勇气与孤独,朝着自由的明天奋进。
很能理解这种永无出头天的感受。自身的处境,女工们被摧残,驱使全泰壹想到年幼的妹妹,他决心奋战到底。
分别以黑白和彩色影像并置讲述两个劳工抗争故事,专制政府无情镇压抗议群众。
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汉江奇迹、亚洲四小龙、韩国今日的民主和富足便不复存在。
时光仿佛定格在全离开的那个下午,泰壹瘦弱的身躯走进幽径深处。
工人们的血泪史是一封写不完的信,泰壹用自己的生命写就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者将永远铭记他留下的火红足迹。
画面忽黑白忽彩色,除了表现两段故事间隔的年代。几组类似画面的转场,使本片有种间离感。
全和工友接连走访黑心工厂,有的工人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没有生理假。昏暗的工厂没有安装照明灯,没有通风扇,大量工人患上眼疾,长期操作机器导致手被损伤。连续加班还被注射类似兴奋剂的东西。
想到拖欠工资的狗东西,不禁头皮发麻。导演的工作,就是与人较量。
一列火车、一盏油灯,夜深人静时熟睡的家人挤在逼仄的房间。全泰壹决意以身殉道。
他全身浇满汽油,点燃手中的劳动法,奔向自由广场。传来人群骚动和呐喊声。
“我们不是机器,遵守劳动法”
那些助纣为虐的狗腿子们,我不信你们猜得中我们的结局。我不信这世上没有正义。我们绝不放弃对权利的争取,自己救自己。我们绝不会让他们的牺牲付诸东流。
(编剧:李沧东~)偶真是李沧东忠实门下走狗() 喜欢喜欢,眼泪嗒嗒滴……双线并行,黑白是60-70年代全泰壹的生命轨迹,彩色是1975年,被通缉的大学生金永洙想要写作全泰壹的传记,而触碰他的人生。拍摄时间是90年代——当当代韩国最该引以为傲的“运动”的历史偃旗息鼓,当“民主”似乎已成为“现实日常”,当年轻人们开始忘却、无知无觉地拥抱醉生梦死的消费社会,为什么还要重提全泰壹和他的死? 对韩国社会现代性的双重批判,资本主义工业的压迫与剥削,吐血呜咽的女工,被迫注射兴奋剂延长工作时间的童工;还有作为一种现代性意识形态建制的“法律”之无效,明明有《劳d法》,劳工部却以拖延以z压对待w权的工人,全泰壹点燃《劳d基准法》,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拒绝与抗议。这个演员选得真好,一张天真意气的脸,声音轻柔,情绪细腻——很奇怪吧,几乎不具备(本人常见)叙事中“阳刚勇猛”的男性革命者形象——称得上“美丽青年”,青年楷模,纯洁的赤子,在道德上毫无瑕疵。我想影片中“宗教殉道”的色彩,应不是无意为之,而好在“唯一获得博爱的方式,不是否定阶级矛盾,而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战胜资产阶级”。
影片的结尾,是一个男孩拿着《全泰壹评传》经过,永洙对怀孕的贞顺说,你就是全泰壹。这部电影由7000多人共同捐款拍摄,他们的名字在片尾字幕中一一出现。千千万万个全泰壹,在普通韩国人之中复活,是“耶稣之心”,也是革命的力量,在如何重焕全泰壹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所能携带的动员性力量这方面,本片做得非常成功。然而。然而。九十年代的韩国,还是一去不回头。在国际共运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历史节点,这部电影不可避免地沦为一部对“激情燃烧”的韩国的怀旧挽歌。
ps 1970全泰壹的死,和1971爆发支持金大中选举的群众运动,是朴正熙政府开启维新体制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