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毕业会考 Bacalaureat(2016)

毕业会考 Bacalaureat(2016)

又名: 毕作亏心事(港) / 毕业风暴(台) / 全家照 / 高考 / Graduation / Family Photos / Recycling Feelings

导演: 克里斯蒂安·蒙吉

编剧: 克里斯蒂安·蒙吉

主演: 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玛丽亚·德拉格斯 拉雷什·安德瑞斯 莉亚·巴格纳 马利娜·马诺维奇 弗拉德·伊凡诺夫

类型: 剧情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法国 比利时

上映日期: 2016-05-19(戛纳电影节) 2016-05-20(罗马尼亚)

片长: 128分钟 IMDb: tt4936450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罗密欧(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Adrian Titieni 饰)和妻子玛格达(莉亚·巴格纳 Lia Bugnar 饰)结婚多年,两人共同养育着女儿艾丽莎(玛丽亚·维多利亚·德拉格斯 Maria-Victoria Dragus 饰),漫长的婚姻生活令罗密欧和玛格达都感到疲惫不堪,对妻子早已经没有感情的罗密欧唯一的指望,就是将艾丽莎送出国留学,希望她能够尽早离开这个陈腐不堪的国家。

演员:



影评:

  1. 他是这一切的根源,他怎么惹了一个养狗人

    《毕业会考》(Bacalaureat 2016)这部电影在针砭时弊的同时也深入刻画了人心和人性。片中的某些细节值得仔细推敲,若不这样,我们可能会得出完全错误的认识。“针砭时弊”当然是故事的连带起的效应,但若我们仅考虑故事中事件发生的原因,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片男主角、外科大夫罗密欧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他不仅是自己家庭危机的制造者,也是他女儿毕业会考前麻烦的间接制造者,而其中的关键可能在于他并不知情地惹毛了一个养狗人。

    为何说他是自己家庭危机的制造者呢?他妻子现在的状况就可作很好的说明。他和妻子都是留学归国人员,在东欧剧变的背景下选择回国应当说他们是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然而,即便罗马尼亚的制度发生了变革,但人心似乎亦然,整个社会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在发展,他们失望可想而知。显然,他并不是个能抗拒诱惑、保持初心、坚守原则的人,而他妻子可能刚好相反,因此夫妻间的嫌隙应运而生。他妻子现在烟不离手,原因还不仅在于婚姻危机,还有她的某种“坚守”。在那样的社会,“坚守”,哪怕一丁点,都有可能会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她现在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业在某种程度上就可视为明证,她心中的悲苦又岂是手中的烟能化解的。

    相比他的妻子,他可实际得多,他不会作毫无利益的“坚守”。他跟那个叫布莱的前海关官员、现在的副市长在商讨利益交换时的一个细节似乎可以说明他的上述个性。他一开始想拒绝布莱给他倒的一杯酒,当喝完后发现是好酒又主动要一杯时,这分明是想说明他并不是个有原则的人。而现实当中,他背叛妻子便有了个性基础。

    正因为他对妻子的背叛,跟曾经是自己的患者、现年35岁的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保持着情人关系,导致他女儿毕业会考前遭人袭击。这个袭击者显然并非意在他女儿,因为袭击者根本就不想实施强奸,似乎也不是想阻止他女儿毕业会考,虽然他女儿的会考的确因此受到了影响,但仔细分析他女儿被袭后的表现,尤其是她能够指认犯罪嫌疑人却故意不予以指认,我们似可断定这其中必有蹊跷。要解释清楚这一点需从他们家不断遭到的“骚扰”开始思考,而线索就是他每次被骚扰时都有狗的影像出现。

    第一次是他家的窗户玻璃被人砸坏时,他下楼追找闹事者,他背后有条黑狗,而在不远处的铁道另一边站着一位穿黑裤子的人,他想追上这个人,不巧遇上飞驰而来的火车,等火车过后,那人便逃得无影无踪了,显然,这个人的嫌疑最大。第二次遇骚扰是在他驾车带女儿回家的路上,一条狗从车的右前方突然窜出来,虽然急刹车避开了这条狗,但他和女儿都受惊不小;虽然我们也不好断定这条狗的主人是在有意释放狗来骚扰他,但结合后面的事件,我们是可以推断这次“窜狗”决非随机事件。第三次他送女儿参加第一天的会考,出门便发现自己车子的雨刮被人扯起了,不远处有条狗在蹓跶。第四次是车子的挡风玻璃被人砸了,吓得车前的那狗扭头便跑了,这个砸车子玻璃的人应当是狗的主人。第五次,是他女儿不想指认犯罪嫌疑人后(警方根据录像抓住的人被放在其他人中间这是很容易辨认的,而那个不读纸条上的话直接背出来的人应当就是袭击者),他坐公交回家时,突然发现那位被释放了的嫌疑人很诡异地看着他,于是他突然明白了什么,下车追赶,进入了一个狗吠声一片的社区,这个社区正是他情人居住的社区,可以想见,犯罪嫌疑人是有意在暗示什么吧,这个细节显然也在向我们提示:狗主人就是犯罪嫌疑人,他之所以要对医生的女儿实施袭击,是因为他跟医生的情人同居一个社区,而他实施袭击时正是医生跟情人缠绵之时。如果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话,那么,袭击者定与这个情人有某种关联,或是暗恋,或是某种卫道者。

    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1)卫道者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所以,他的袭击行为容易被原谅。这至少是他女儿不指认嫌疑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便她被袭击时,嫌疑人可能还有其他要挟的砝码,或许就是她爸爸的性丑闻。(2)卫道者要维护某种伦理秩序。扔石头似乎有某种宗教意味,而最后他带着情人的小孩在公园玩时,这个小男孩就向另一个不遵守秩序的小男孩扔了石头,这似乎是暗示,扔石头并非为了行为者的直接利益,而是出于义愤。此外,卫道者的目的一旦达到便不会滥及无辜。所以,当他被妻子赶出家门后,本来一直想装窗户护栏的妻子便不再想装了,显然,他才是这个家的危险源。他只要离开了原来的妻子,无论他跟不跟现在的情人继续,婚姻的伦理秩序都得到了维护,骚扰估计便不会继续了。(3)他女儿不再想出国或许也与卫道者有某种关系。他一心想让女儿出国,甚至跟情人保持悖伦关系也说成是为了女儿,他将出国之事一定搞得沸沸扬扬,这多少会引起极端的宗教狂热分子(如果这个家伙是狂热一分子的话)的不满,由骚扰到人身袭击,攻击的程度似乎是在加重的,这可也就是卫道者在加强警告的程度。当然,他女儿已有男朋友,不想出国留学,有她自己的考虑,而且某些细节似乎也表明她有意不想考好毕业会考,比如她不穿袜子在室内行走,她父亲就提醒过她两次。(文/石板栽花 2016年12月14日星期三)

    ps.感谢奇遇电影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2. 「如果我们只是用我们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来教育我们的后代, 年轻一代是否会变的更好? 我不确定. 」

    - Q: A: - A: 我很早就知道我要写什么了, 我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故事. 有几个我感兴趣的事情, 但是最感兴趣的还是描绘这个年龄段的人的形象. 我想要拍这样的一个电影: 当你回望过去, 你明白生命中大部分重要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但你向前看, 你还有很长的一段生命. 你知道孩子很快将要离开自己的身边, 所以你并不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 因为你发现生活并不像你之前想象的那样, 而且是非常不同. 所以对我来讲, 这是一部关于变老的电影, 关于家庭的电影, 关于「生活不同于想象」的电影. 当生活中有一些事情并不尽如人意的时候, 我们便寄托于孩子. 我们希望, 我们经验中的一些东西, 我们自己搞错的一些东西, 也许可以帮助他们. 而实际上, 这只是一个巨大的幻觉, 孩子们还是会犯他们自己的错误. 但是, 很有趣的是, 我们对孩子重复着我们从家长那里听来的相同东西, 那些话在我们的身上从来就没起到任何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需要向我们的孩子重复这些话. Q: 关于男主角从公交车上下来到后院寻找嫌疑犯的场景, 你是怎么想的? A: 时间太久我已经忘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场景是怎么设计的, 当你创作这样的电影的时候, 你需要确保总有一定的现实成分在其中, 所以对于那个段落也是有合理解释的. 如果你跟上了电影的情节, 你会发现, 他注意到公交车外面的人正是刚才在警局指认的四个嫌疑犯之一, 他于是下车跟踪这个男子. 我非常喜欢这个场景的一个原因是, 理解一个人从最开始的捕猎者身份变成了猎物: 一开始他寻找那个嫌犯, 最后他变的很恐惧. 当我们谈到罪责的时候, 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个作品对我来讲是一个关于感到罪责的人的电影, 关于这部电影的总体感觉是: 描写主人公在一种思绪中, 而这在电影中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是文学作品的话, 描写一个人如何感受, 他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就很容易做到. 但是在电影里, 你甚至要为了描述主人公的想法和感受而创造一个场景, 以希望在结尾的时候, 观众能理解一个因为说谎而感到罪责的人的感受. Q: 你提到自己重写了剧本的最后三十页, 那么本来的结局和现在的这个有什么不同吗? A: 没有, 结尾的关键是体现当面对父亲对她的要求的时候, 女儿是怎样的一种立场. 毕业与否, 去不去英国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理解她的立场将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 这并不是我来决定的, 我尝试着不仅仅给出我的答案, 而且去理解我身边的人, 因为整部电影不仅仅是我对于发生的事情的观点, 还包括了很多失望的情绪. 一些属于我, 大部分的失望来自于我所在的社会, 更多的, 我想这些失望大多数也属于你. 我觉得现在是一个人们非常容易感觉到失望的年代(?). 他们不想接受事实的原因, 是因为审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你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人, 你做了很多并不太正确的决定, 这就是我为什么拍这部电影的原因, 我觉得在大屏幕上看别人的故事, 然后自己思考一下要容易许多. Q: 结尾当 Elisa 说 “I did it my way” 的时候, 这是你点出新罗马尼亚社会的一种方式吗?你对于罗马尼亚社会的感受是什么? A: 对我来说这不光是一部关于罗马尼亚的电影: 一部电影必须要被设置在一个地点, 我现在还住在那里. 我觉得对于电影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他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了解, 而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场景. 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人性的电影. 实际上如果你仔细看结尾的话, 她确实「用了她自己的方式」, 但是她发现了另一种「安全」的做事方式, 如果这另一种方式是「安全」的, 那么我是很难欣赏它的, 因为我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一个答案. 当我写作剧本的时候, 我脑中想到的是: 我们是否能对未来感到乐观, 以及在此基础上, 如果我们只是用我们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来教育我们的后代, 年轻一代是否会变的更好? 我不确定. 这部电影也讲述了关于「走出去」的重要性: 只要我们按年龄来讲还是决定者, 我们就必须要确保能为年轻一代创造可以产生变化的框架, 否则就只是一种非常幼稚的乐观, 而这在政坛中很常见.


    Cristian Mungiu | lleiou ©

    - , ATH, New York, New York. | Oct 11th, 2016. -

  3. (文/杨时旸) 和导演蒙吉著名的前作《四月三周两天》或者《山之外》相比,这部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毕业会考》显得温和了不少,尤其是结尾,没有惨烈的死亡,一切都在暧昧不定的聊天中隐隐结束。相比于直接、可见的残忍,这或许是一种更深长的无奈。 相较于蒙吉之前的代表作,《毕业会考》的故事家常而缺少戏剧性。罗密欧是一座小城的医生,他的愿望就是让女儿伊莱扎在18岁后去往国外读书。一切只差女儿毕业会考的成绩,就能拿到国外一流大学的奖学金。但考试前一天,女儿在街边意外遭遇了歹徒的攻击。心绪不宁让她难以用正常心态面对考试。面对这样的突变,父亲开始想使用一些原本自己厌恶的灰色途径解决问题。 《毕业会考》遍布着焦灼的对话和父亲心神不宁的举止,在一幕幕最俗常的场景中转来转去,罗马尼亚小城中产阶层的卧室与厨房,室外荒凉的小路与工厂,这是罗密欧生长和奋斗的地方,但如今,他却下定决心让女儿离开这里。他对女儿的“驱逐”是出于最浓稠的爱意,他对女儿说,“当年革命后,我和你母亲决定回国生活,现在我们已经付出了代价。改变这个国家,我们留在这就够了,你还是要离开。”到底是怎样的社会与环境,才让父亲如此决绝地想将独生女推向远方呢?那些平静的镜头在告诉人们,这里没有战乱冲突,没有资源枯竭,人们读书,上班,安之若素,但总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笼罩在头顶,比如精神的凋敝,隐隐的绝望,说不清的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换句话说,看似正常又平静的生活里缺少尊严。 作为一个有过西方生活经验,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来说,没有谁能比罗密欧更能体会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他明白,女儿伊莱扎留在这里只能是耗尽自己,而不是改变周遭。他自己就是个例子,当年回国是因为某种想推动变革的热情,但如今,却被冻结在绝望里。这种绝望难以言传。他有着宽大的住宅,私家车,体面的职业,但就是有某种东西横亘在那,挥之不去。 这部电影最为绝妙的地方在于,蒙吉用父女俩之间的对话和暗自里的心理较量表达了一次拷问——在一个遍布虚伪的地方,是否能诚实地活着?父亲的性格塑造复杂又暧昧,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不屑于与权贵交往,从不获取不当之利,但他却有一个秘密情人。而更有意味的是,他一直在强调,自己从未欺骗过情人,他告知了对方自己的妻女与处境,他觉得这样也算是一种诚实与坦荡。父亲这个形象和他身处的社会互为镜像也彼此同构,他觉得自己没有同流合污,但其实没有人能幸免于难,虚伪像雾一样包裹在每个人身上,而我们总会下意识又发明出一套解释系统,为自己的虚伪辩驳。每个人都是施害者,每个人都是受害者,长此以往,我们已经彻底分不清到底是谁造就出这雾霭般的虚伪,谁需要负责,谁只能承受,而谁又能解决?当这成为无解的命题,人们能做的只能自暴自弃或者逃离此地。 而紧接着又一层拷问降临了。我们奔赴干净、有尊严的生活途中,如果需要用谎言铺就道路,我们该如何抉择?罗密欧必须和权贵搭建关系,必须让自己卷入了一场又一场,一环扣一环的交易,这是他一直逃避和不屑的东西,但这又是让女儿离开这里唯一的办法。更加残忍的是,他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牺牲女儿,要女儿在试卷上配合作假,才能达成目标,而这与他一直教给女儿的价值观相悖。他送女儿出国就是想让孩子避免这一切,但现在必须先沾染这一切,才能逃离这一切。还有什么比这更荒诞更残忍吗? 罗密欧家的玻璃一次次被人打破,一桩谜案。直到有一天,他情人的孩子朝着小伙伴习惯性地扔出一块石头。这形成了某种暗示,或许是他做的,或许不是,这更像是一桩隐喻,有人成为众矢之的,有人在暗地中伏击,你根本不知道冷箭来自何方,也不知道会被谁所伤。 这故事里的人物都令人同情,罗密欧的妻子,曾经也心怀梦想,如今沦落于图书馆无聊的工作,终日病恹恹几近足不出户;他的母亲停留在老迈的回忆里;女儿浪漫、乐观又单纯;罗密欧孤独无助,内心搅拌着清醒和执拗,却也已然被虚伪同化,而还自以为仍在坚持与反抗。 在毕业典礼上,罗密欧为女儿和同学们拍下了纪念照。封锁在照片中的年轻的笑脸,会不会在多年之后变成一张张冷漠的脸?不再相信能做出任何改变,只想着能尽早逃离。

  4. 晚上有课,下午等在学院,看了蒙吉去年这个第三部戛纳获奖影片。从2007年开始, 差不多五年一部,《四月三周二天》、《山之外》(2012)及16年的这部《毕业会考》,分别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主及最佳导演,几乎把戛纳节的奖摘遍了,真是罗马尼亚新电影“旋风”的代表人物!

    同处于从社会主义的过去转型后之社会,他表述的故事与人物我们身边都有,他使用的风格与手法我们也都熟悉及掌握,可就是拍不出他这样的准确及老道,导不出他那样的丰富与深刻!他68年出生,30岁开始导演生涯,40岁至近50岁的十年中,一直能保持着思想与艺术的上升与辉煌,这是为什么?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导演蒙吉马上要到上海国际电影节来做评委会主席了,趁此机会重看看他的片子,思考下这些问题,对我们的导演们应该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