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尚书》的考辨经历了从西汉到清乾嘉时期长达近1800多年的历史。一些人出于炫名、牟利或其他目的,先后伪造了两部伪《尚书》,一部是汉成帝时东莱人张霸伪作的百二篇《尚书》,另一部是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的<古文尚书>,共五十八篇。该书前有一篇伪造的孔安国<序>,及孔安国为<古文尚书>作的传。其次,还零散地出现一些伪篇。百二篇<尚书>当时就被确定为伪书。<泰誓>等伪篇经过马融等人的考辨,也真相大白。从北宋开始,一些学者开始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实性,首先提出疑问的是宋代的吴棫,其后朱熹不仅对其发疑而且进行了考辨,他对经书疑辨的示范作用影响深远。明代的梅鷟首次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考辨,直接启迪了清初阎若璩等人作进一步全面系统的论证,最终宣示了伪<古文尚书>作伪的结论。
我就吐了,搞文化那波人里面到底有多少遗老遗少,还是拿了美利坚的工资当行走的50w 第一,宋应星的祖父是明朝的尚书宋景,他和他的哥哥宋应昇都是万历年间举人,他和他哥哥从小一起读书长大感情极好,然后他的哥哥甲申天变后两年服毒殉国,请参考颜真卿颜常山旧事,你哥哥殉国了你去当汉奸?? 第二,宋应星留下的祖训是不准当清朝的官(不得仕清) 第三,在我看到的所有有关于宋应星的雕像绘画中,全部是明朝士人形象,没一个阴阳头 第四,阴阳头是清末形象,清初是新朝雅政,金钱鼠尾辫,这些满清遗老遗少是不是自己也觉得丑换了个阴阳头,不知道什么样子的请百度或者想象给你剃光头然后插上一个猪尾巴[呲牙] 第五,宋应星死于1666年,甲申天变1644,但是明朝的实际灭亡是1683,宋应星一直认为自己是大明臣子,不是大清的,还有说当时江西已经沦陷,不剃发易服就要砍头的,宋应星是隐居!!直接拒不出仕!!清朝不可能也不具有实力去深山老林里抓人强制剃发易服! 在吐槽一遍那些遗老遗少,能不能实事求是,别可个劲的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因为你在这颠倒黑白我还得辛辛苦苦的打字让大家提高警惕防备管文化那群人里的遗老遗少[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还有人说你们是在试探,我就好奇你试探你妈呢,有本事你就跳出来,你看人民的军队是不是把你骨灰扬了,赶紧的吧,我就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这群该死不死的满清遗老遗少下课[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
《典籍里的中国》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电视栏目,虽然现在只播出了两期。作为一个古典文化爱好者,我肯定会追下去。
第一期播出之后,我和很多朋友都在猜测第二集会播出什么。我猜应该是《诗经》,“诗书”嘛!也有人猜是《论语》。待到播出之际赫然发现,居然是《天工开物》!
这个选题,起初觉得有些意外。虽然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宋应星、知道《天工开物》,但这毕竟不是拥有广大受众的作品。想想我们身边的人,说起古籍,多半会表示要读读《诗经》,读读《论语》。听说过有谁准备读《天工开物》的吗?——当然,要排除李子柒,建议她好好读读,可以做一些复古的食品。
不过,细思之下,在这个时代,在这个时间节点,对于国家级的电视台来说,出一期科技类的典籍,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近年来我们的科技发展成就,足以傲世群雄。2020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东风起码和西风打个平手。正如在《天工开物》这一集中,编剧脑洞了明末科学家和当代神农“袁隆平”的握手,也让他见识了今人如何登上天宫、潜入龙宫。
正是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之际,这样一期节目符合央媒身份。
创意虽好,但也有几处如骨鲠在喉,不得不说。
宋应星(1587—1661年),字长庚,江西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
宋应星少时聪慧。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宋应星与兄宋应昇赴省城南昌参加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8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县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
但这一次得意,似乎用尽了他一生的好运。从 30 岁至45 岁宋应星,连续六次进京参加会试,均告失败,最终绝意仕进。
失之东隅,得之桑榆。进京赶考,也让他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随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他的思想认识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与科举制度渐行渐远。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注重搜集实践知识。
崇祯八年(1635年),48岁的宋应星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负责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这个职位,他呆了4年(1635—1638年)。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阶段,他的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包括《天工开物》。他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
“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炊灯具(备)草”,日夜写书,但“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他的哥哥仕途发展倒是好一些。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崇祯八年(1635年),也就是宋应星任分宜县学教谕那一年,宋应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1644年,清军入关时,宋应昇已升任广州知府。
明亡后,兄弟两个都回老家呆着,寄望于南明朝廷收拾失地。但这个小朝廷终归令他们失望了。隆武二年(1646年),宋应昇服毒殉国。此后南明与清军拉锯的十余年间,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有文献记载:“公退居家食,抒生平学力,掞摛文藻。” 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就这一点来说,宋应星是不可能剃发梳辫的。
首先他作为一个明朝的遗民,挚爱的哥哥还为此自杀,亡国灭种、国仇家恨,怎么可能易发换服?再说他生活的地区很晚才真正被清军彻底征服,多半没有机会强制剃发。
至于清朝的地方官上门感谢这个桥段,更是扯淡。虽然他是大科学家,按照今人的认知,这一级别的科学家,至少应该是院士级别的吧?今天的院士自然是个宝。但在那个年代,对不起,“万般皆下品”,政府只承认读好《四书五经》的人才是人才,科学家?没那待遇。怎么可能有知县上门感谢?
晚年的宋应星,是一个“泪尽胡尘里”的遗民、一个落拓的穷秀才而已。事实上,连他在哪一年去世的,都存在疑窦。丁文江先生在《重印天工开物始末记》一书中认为,宋应星去世约是1661年;据《宋应星评传》作者潘吉星估计,宋应星约在1666年辞世。
文学创作想像当然可以,但不可违背基本常识。
宋应星在剧中反复问:“我的书后世还有人读吗?”小撒说:“你的书被译成几种外国文字,被称为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宋应星甚是欣慰。
得亏小撒没告诉他这本书在国内的遭遇。
这本书在国内的流传,也是令人唏嘘的。崇祯十年,在好友涂绍煃帮助下,《天工开物》发行初版,很快引起学术界和刻书界的注意。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就曾引用了《天工开物》的有关论述。清初顺治年间,杨素卿刊刻发行第二版。到18世纪后半叶,乾隆设四库馆修《四库全书》时,发现《天工开物》中有“北虏”“东北夷”等所谓的反清字样,因此《天工开物》没有收入《四库全书》,并成为禁书。在近200年间,此书实际上在国内失传。
反倒是日本人,发现《天工开物》后如获至宝。1771年,日本书商原屋佐兵卫发行了《天工开物》第一个日本翻刻本,也是第一个外国刻本。政府将其作为生产技术的基础图书,在日本各藩的“植产兴业”中被奉为指南。不仅如此,书中所载各种科技成果,如沉铅结银法、铜合金制法、大型海船设计、提花机和炼锌技术等大量应用于日本国民的生产生活。
——中日之间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发生。清末魏源的《海国图志》在国内发表,影响不大。传到日本之后,又“如获至宝”,上下学习,在国力振兴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1783年,朝鲜著名作家和思想家朴趾源向本国读者推荐了《天工开物》一书。《天工开物》传到欧洲,很快引起轰动。法兰西学院著名的汉学家儒莲陆续将其翻译成法文,在重要的科学杂志物上刊登。达尔文读过儒莲的译作之后,称赞《天工开物》是一本科技“权威著作”。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天工开物》称为“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在国内,直到1912年,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地质学家丁文江在云南考察,翻阅明清两朝编撰的《云南通志》,其中有关采矿的部分,大量引用了《天工开物》的记载,引起了丁文江对《天工开物》一书的极大兴趣。
回到北京后,丁文江到各大图书馆和古旧书店四处搜寻,同时向众多藏书家问询,都一无所获。后来他偶然发现《天工开物》日文版,几经周折在日本找到了《天工开物》的原始中文刻本,把它重新介绍到了国内。
为什么此书会在中国差点湮灭?关键就是演员反复念叨的台词:“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有清一代延续了科举制传统,《四书五经》是功名利禄的源泉。“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还犯忌的《天工开物》,如何还有人读?
此书造福邻国,却对本国没什么影响。当然责不在书,传统文化志不在此。
江西宜春博物宋应星造像:
在剧中,宋应星还看到小撒展示的嫦娥五号登月的情景。
恰巧这几日,国家博物馆在展出月壤。
月壤是嫦娥五号登月采集回来的样品,封存在一个密闭的玻璃容器里,在大厅里设置展览。
透过玻璃,观众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球形的一团。这是来自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的物体。虽然看不清其面貌,也不知道有哪些不同。但是,光是它来自月球这件事本身,就足以震撼!
中间模模糊糊的一团便是月壤:
当然,更主要地是看将这一小团土带回来的设备。下面是嫦娥五号的轨道器(1:1比例模型):
以及嫦娥五号的上升器和着陆器模型(均是1:1):
2020年的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12月1日22时57分,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从距离月面约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在地面控制下,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面工作,采集月球样品。
完成样品采集后,上升器离开月球。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下面是返回器,月壤由其带回地球,带回中国:
这是降落伞。返回器和降落伞都是实物。
这是嫦娥五号探测器表取机构:
存贮月壤的容器:
这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模型,背后是月球模型:
这里还有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模型:
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被称为“李约瑟难题”的命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
近代中国人为什么发展不出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因为中国人根本不想做这件事。
农业社会,男耕女织,四书五经,君君臣臣,就可以过个好日子,为什么非要搞那些“奇技淫巧”呢?
传统农业时代,天不变,道亦不变。如果社会没有变化的话,农业社会对于科学的需求并不是太高。在古典时代,这个社会并没有一个主观向前的意志。四书五经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束缚住了中国人的才智,将其局限在无休止的“内卷”中。如果没有外来刺激,它将永远这样进行下去。
其实,就这样进行下去,对于民族的繁衍生存来说,倒也没什么。
据说拿破仑曾经感慨:"中国是一头沉睡的东方雄师,一旦醒来,必将会震惊世界。"他希望这头狮子永远沉睡下去。
但是,欧洲人的坚船利炮已经把这头狮子惊醒了。一同醒来的是中国人的创造力。
近百年来,中国人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实践证明,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创造力,也不缺少聪明才智、进取意识。
中国人骨子里是一个很倔强的民族,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民族。一旦摆脱了传统的枷锁,中国人战天斗地的豪情,“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都是小意思了!
《典籍里的中国》 第一季,11期。 《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徐霞客游记》、《道德经》、《周易》、《传习录》。 每一集我都哭的一裆综艺节目,央视的格局真的不错。 古今对话这个创意很动人。 把每一种典籍的诞生和流传故事用舞台演绎(话剧)的方式展现,真的是能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更加懂得典籍背后的传承和光荣。 最感动的还是穿越这个立意。 穿越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历史时空中的那些遗憾,对话先贤,实在令人动容。 挑选的典籍不仅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典籍,更是他们彼此之间有联系,有交织,先贤的思想的光芒总能从不同的典籍里流出来汇聚到一起,形成流传千古的光辉。 无论哪一部典籍,都渗透着“民本”思想,先贤追寻的大道从来都无关乎自己得失,而是天下苍生,这种格局也令人敬仰和钦佩。 演员们演技也很不错,演的很能让观众共情,每一集我都会被感动到落泪。 最喜欢两处舞台设计,一个是镜子,镜子里是先贤,镜子外是演员,他们通过镜子对望,像对方虔诚的施一个礼,是穿越时空的对话,也是旧友重逢的欣喜。另一个是那条舞台走廊,仿佛时光隧道,撒贝宁通过这条隧道把先贤带到我们眼前,弥补那份遗憾,体验新的旅程。 还有一处也令人潸然泪下,就是先贤从时光走廊独自走回过去,是一卷书页缓缓的合上,可能寓意着他们从典籍里来,再回典籍里去。而撒贝宁则留在现代舞台,凝视着先贤的背影,仿佛在作着一种无声的约定:我们一直在文字里相遇相知。 其实是典籍才是那叶时光长河里的扁舟,载着先贤,载着我们,共同驶向未来。 《尚书》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读它,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费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虽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但读它,学习先贤求真务实,造福人民的精神。 《史记》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它,我们学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坚韧。 《本草纲目》李时珍的: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读它,我们懂医生的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心怀苍生的悲悯和善良。 《论语》孔子的:仁者爱人。读它,我们学习修身立世,学习仁慈爱人,解人生之惑。 《孙子兵法》止戈为武,铸剑为犁。读它我们知战争不过手段,和平才是意义。 《楚辞》屈原的爱国情怀以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徐霞客游记》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热爱山河大地,热爱风云四季。 《道德经》中脍炙人口的“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学习,学习先贤的智慧和思想,让自己也开始闪烁一点光芒。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流传。 《传习录》中:立志、立言、立身、立德的追求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探索精神一直熠熠生辉。 典籍里的中国,让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正如《天行健》唱道:昆仑巍巍、河水汤汤;先辈言传、声犹在旁;艰苦奋斗、矢志不忘;五岳巍峨、四海荡荡;先辈身教、历历不忘;从不畏惧、绝不屈服;战天斗地、为民为邦。 这也许就是薪火相传的美好。 中华文明的载体不止典籍,但典籍一定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在时光的浪潮里奔腾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