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歌声不绝 Song to Song(2017)

简介:

    BV(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是一位对音乐充满了理想抱负的年轻人,为了在行业里立足,他决定和超级制作人库克(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合作。菲耶(鲁妮·玛拉 Rooney Mara 饰)是库克的女友,同时也是他的助理,在三人相处的过程中,BV和菲耶渐渐相互吸引了。

演员:



影评:

  1. 如果你在两个小时之内,并没有在碎片化的剪辑、实验性音效和导演特仑苏(北纬40度世界公认的“黄金产毒奶带哟)完全不屌观众的镜头语言中沉沉睡去,大概还是能获得一些精神层面的启迪和思考。情节线其实很简单,故事梗概先按,在人设部分会有大量剧透。 1. 人设与表演 导演完全不想让演员有什么突破,演好老路子就可以。于是法鲨还是一个性瘾患者,和Shame里不同的是还有一段比较纯真的爱恋,并且结婚,虽然最后因为放荡的性行为逼疯了信教的传统德州妻子;于是高司令还是那个爱情失意的音乐家,不同的是他并没有什么事业追求,最后为了追求淳朴的爱情和生活变成了工人;于是鲁妮玛拉还是那个看上去纯真实际上内心骚动的路人女孩,劈腿、玩3P、当拉拉,最后莫名其妙地也和最开始的原配高司令放归乡野。 表演方面无功无过,但是导演和演员之间仿佛有一种默契的感知。四位主演贡献了很多堪比现代艺术短片一样神叨叨的演出,很多片段可以直接放到MoMA播放也毫无违和感。个人很喜欢高司令和瘫痪父亲的一场戏,真挚到超过爱乐之城所有技术性表演,也为这个人物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相比之下鲁妮玛拉的转变令人措不及防,明明是个内心骚动的小婊砸,却突然愿意当农妇。 对于故事的结尾,刚看的前十分钟深深反感,不知道为何特仑苏要给这样一个收尾。不过既然导演抛出了这样一个生活状态的困局,给出一种解决办法也无可厚非,毕竟他就是不屌观众。 2. 情节与镜头 情节很简单。从最开始的三角恋为起点,鲁妮玛拉乖巧下的躁动、法鲨衣冠下的禽兽、高司令温暖下的缺心眼儿,都在这段三家关系中合理共存。接着三人分道扬镳,出轨的一方克制、一方移情,事业伙伴由于志向不和不欢而散,情侣也因为黑暗的过往曝光而分手。三人各自找了另外三人,延续着他们青年时期的病症,法鲨逼死了妻子、高司令因为妈宝姐弟恋失败、鲁妮玛拉的拉拉恋也淡了散了。最后法鲨愧疚,原配二人返璞归真,紧贴大地。 “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最后高司令满身尘土,躺在田埂上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碎片化的剪辑方法,我们很难知道具体的时间轴上发生的事情,一切都变得模糊;大量的手持镜头极限地靠近演员,让我们的感官体验更加真实;结构上有些长段落的演出被分别剪入叙事中,不仅削弱了故事的线性结构,而且营造了现代人类在生存中永恒存在的彳亍感。 3. 配乐与音效 最让我佩服的是倔强的弦乐,在若干个短镜头中强行中和了一发,本来令人不安的频率被串起,弦乐成为让人平静的白噪声。另外,在声效处理方面也非常专业,虽然剪辑让整部电影的可看性下降很多,但是音乐使得这种个人风格变得易于接受。 片中大量使用独白,中等段落的语言叙述也让碎片的镜头成为他们生活中攫取的片段。生存状态这种东西太有哲学意味了,这是特仑苏的长处,也是让很多观众觉得不安的地方:明明故事线那么简单,主人公都是渣男贱女,为什么要如此装逼。其实特仑苏的想法很简单,他不想让人去单纯看一个故事,而是去体验、理解、经历一些人类共同的阴暗面瞬间。 因为不说不代表不存在,世界上的鬼犹如此,人心里的鬼,有是连最亲近的人都难以察觉。社会对人的约束从来不曾减少,而人对内心自我探索的好奇心并不会因此减少半分。贪欲、性瘾、欢念、暴力;吃饭、喝酒、抽烟、嫖赌;人的罪恶从不会因为社会的进步而减轻。 人性本恶。这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是本能。从歌到歌,就是从这一秒的欲念,到下一秒的欲念。 特仑苏提出的方法看来黑色幽默,也有过半百之人的人生智慧。

  2. 泰伦·马利克再度激怒了豆瓣文艺青年,他的新作《歌声不绝》(Song to Song)在豆瓣上评分只得5.7。从2011年的《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豆瓣6.8)、2012年的《通往仙境》(To the Wonder)(豆瓣6.5),到2015年的《圣杯骑士》(Knight of Cups)(豆瓣5.8),再到2017年的《歌声不绝》,这位曾拍出《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等经典之作的导演俨然成为烂片代名词。群众们对他那种晃来晃去的装逼游魂电影彻底失去了耐心。

    我却一直都很喜欢。不能说越来越喜欢,但他这种自顾自的抒情(还够不上诗化)电影文体,还可以说是迷人。

    看完泰伦·马利克上一部作品《圣杯骑士》之后,我写了一小段评论表达我的心情:

    这种电影根本就不要指望豆瓣评分,上面已经是骂声一片。很奇怪电影里塔罗牌的设定竟然没有博得豆瓣小清新们的爱,同样,他们一方面推崇国家地理杂志另一方面又讨厌把电影拍成国家地理杂志风光片、一方面推崇海德格尔另一方面又讨厌海德格尔的弟子拍摄其自己的「林中路」、一方面狂爱克里斯蒂安贝儿凯特布兰切特娜塔莉波特曼另一方面又厌恶这样一部将以上型男靓女们拍得美轮美奂的电影,我委实难以理解。电影里那么多美丽的玻璃建筑、那么多奢靡淫乱的派对、那么多日出日落、那么多海洋天空、那么多裸女,都打动不了他们。豆瓣这些小清新们都是共产主义战士不成?

    这个评论同样适用于《歌声不绝》。没错,爱听古典音乐的泰伦·马利克肯定无法像爱听摇滚乐的马丁·斯科西斯那样,把一部以摇滚乐为主题(或背景装饰)的电影拍得地地道道,但这部电影里Patti Smith出现了三次(在别人家的豪宅里跟那个叫做Faye的女主角,喃喃诉说丧夫之痛,并鼓励她:拿下那个男人),Iggy Pop一如既往地露肌肉(七十多岁的老肌肉),高司令法鲨鲁妮玛拉娜塔莉波特曼凯特布兰切特等俊男靓女在各种美景和玻璃建筑里神神叨叨、游走摆拍,加上“山羊”露背斯基大神级的手持摄影,和奥斯汀音乐节的轰轰隆隆,难道,不享受吗?很多人看睡着了。睡了又醒,两小时过去,电影还没结束。他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比如性瘾者法鲨的三P。

    所有的镜头都有意义。所有的镜头也都没有意义。反正导演就是要表现现代人的空虚和迷失,所以里面的漂亮男女们都是一副想要触摸而又不舍得的样子,无止境地依偎着、拥抱着、抚摸着、拉手又松手着……他们的皮肤和眼睛在最美好的光线下呈现于巨大的屏幕,深深地震撼着影院里平凡的观众们,而他们的情欲又像凉丝丝的薄荷糖,融化后在你的口腔里留下了冰冷的空气。不间断的独白简直分不清此刻是谁在坦白从宽,它们可能只需要你放心跟着,看看你会不会跟着走到他们内心的荒漠。

    所有的缺点都成了优点,所有的优点看样子也是缺点,非常奇怪的电影对吧?有人说这是意识流。意识流才不是这个样子的呢!它们都是被切断的瞬间。生活由瞬间构成,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瞬间都能连接在一起。不同于《天堂之日》里那种古典的嫉妒和牺牲,当代人没有一种连贯的意志去黏合那些破碎的瞬间,他们只是这里扑腾一下那里扑腾一下,要不目瞪口呆,要不摇头瞎嗨,像看音乐节一样,看着自己生活里的各种烦忧与喜悦的角色粉墨登场,最后,连自己是干什么的都忘记了。

    虚张声势的那些东西都成了诚实的交代。演员们的独白都是陈腐老套的废话,但独白(语言)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奢靡的生活和脏乱差的摇滚都是幻象,而幻象本身却是“存在”的确证。复杂且纠缠的关系就像琼瑶剧,可是“关系”胜于“实体”的道理,早就从物理学延伸到了虚拟社交时代。从《生命之树》开始,泰伦·马利克的电影已经不是要讲述一个故事了,它们是在用某种上帝一样的视角,展现在世界文明的巨大幕布上,一些微小的生物被更巨大的手掌拍成了蚊子血,他们自身连续性的断裂,其失却了意义根基的破碎思绪、无法修复的结构性丧失,彷徨于当下亦无从归去,诗意栖居永不可得的崩溃图景。

    可以将《生命之树》、《通往仙境》、《圣杯骑士》、《歌声不绝》看做泰伦·马利克的四部曲(也许还有第五、第六……),也可以将这四部电影看做同一部电影的反复,某种变调或互文。这样一种华丽又败落的抒情,谁说不是顶级的抒情?建筑、音乐、诗歌、豪车、公路,这些现代文明造物压垮了男男女女的内心,她们的小腰太细,他们的欲望太大,他们是屏幕上美丽的花瓶,向我们发出风在里面回旋的声音。你真的以为,这些就是泰伦·马利克要拍摄的主体、要歌颂的对象?风,才是。

  3. 高司令,长得一点也不摇滚...他可能搞爵士还行

    法鲨,看起来是个有钱爸爸...但是每天除了骗人和orgie什么也不做

    可怜的朋克教母,只会拨一个弦...跟野果儿谈人生

    红辣椒后台,Flea在焦段以外的地方手舞足蹈

    明明是最可爱的Alan Palomo,没有正脸

    鸟鸣兽嘶,水波涟漪,高草丛生,就是没有一首歌

    这大概不是Song to song,是Shit to shit

  4. 说实话一开始对这个片子期待还是挺高的,毕竟卡司惊人能凑齐高司令、法鲨、鲁妮玛拉、娜塔莉和大魔王这样的阵容,只想让人看看到底是哪位导演能有这么大的面子。一看不认识,没事这不重要题材还是剧情/音乐,嗯嗯很对胃口了值得期待。然而当看到此片一出先是朋友看完给出了一言难尽的评论,然后豆瓣评分没上6,底下评论一堆的“烂片”,我就心想难不成一盘山珍海味还能给炒砸了?结果看完之后得出结论,不止炒的味不太对,可能连锅都得扔了。 我对于意识流电影的态度向来还是友好的,虽然我个人还是更喜欢那种情节递进,结构工整的片子,但对于剪辑叙事方式的运用我也并不排斥,像《记忆碎片》这种诺兰炫技玩弄叙事方式,用剪辑营造了一个核心其实十分简单但看起来异常烧脑的故事我也很喜欢。更多意识流像墨镜王的《阿飞正传》《重庆森林》它们虽然用着意识流的拍摄手法,但仍然把想说的建立在一个讲明白的故事上,意识流电影是通过对人直觉行动和潜意识非理性行为的描写去体现人物内心的,但是这部《歌声不绝》着实是把电影当成了MV拍,还不给你放曲子。 我不反对意识流的各种描写能更加深刻的体现角色的内心这一点,但当你放弃通过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为你的人物描写去搭设一个框架时,直接出现的意识流旁白,晃动的手持摄影和超广角镜头下的画面就会显得十分突兀。可以说纯意识流电影是一种挑观众的电影,注定无法被大众所接受。 影片的故事其实也并不复杂,故事由一段鲁妮玛拉高司令法鲨之间的三角恋开始,法鲨一如既往地演不了正常人,本色出演般的性瘾者角色。鲁妮玛拉也是老戏路,表面无害安静如鸡的乖巧女孩,背后的躁动却从未停息。高司令更别说了lalaland里音乐人身份直接带入,扔掉事业心戴上绿帽子,温柔老实人形象。三人之间朋友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一直维持着,直到高司令终于发现自己的女朋友一直出轨自己的合作伙伴,从头绿到脚,这段伪和谐的关系才终于得以结束。 分手后的三人各自过上了各自的生活,法鲨拉着自己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妻子天天沉迷于性爱、乱交,最后妻子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终于自杀,癫狂迷乱骄傲全片的法鲨终于流下悔恨的泪水。而另一边离开小白兔的高司令,阴差阳错认识了大魔王,本以为这就是新的开始,却被他妈的一句她不适合你轻松搞散。全片最迷茫的存在鲁妮玛拉,在各种地方躺下,在各种地方趴下,在各种地方啪啪啪,手持摄影摇摇晃晃的镜头总是恨不得戳到她的脸上,全仗着长的太精致太好看不然真是受不了。离开高司令后和法国女郎开启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拉拉剧情,小白兔也算是姬片老司机了。 故事走到最后经历了父亲生病的高司令好像终于看破了人生的意义,重遇小白兔两个人互相坦诚之前的故事,再次走到一起。参透一切的高司令决定回归简单的生活放弃音乐到工地搬砖,让一切重新开始。 本片最大问题可能就在于,太过在意于形式了,但同时它最大的鲜明特点也就在于这种碎片式剪辑,意识流拍摄的形式。当这一特点不复存在后,我不知道它还能剩下什么。这里面大多数人都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大家都沉溺于眼前的享受,眼前的一切,即便我们知道了将要离开的是最爱的人,却都无力停止也不想挽回。再到后来即使再遇到让你心动的人却依然记挂着曾经,再也无法给出内个最好的自己。这一点倒是满贴近现实的,谁又不是选择陌生却又眷恋熟悉呢? 影片里给的最终解决方案还是偏向于美好的,最后一句台词“你想回归简单的生活,我也一样,让我们之间没有任何阻碍,这个,只有这个。”两人还是跨过了围栏连在一起。马拉和高司令一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自由是什么,所以她用背叛尝试着所谓的自由,内心却也受着煎熬,直到最终失去了对她而言真正自由的人。在我看来高司令的角色是唯一一个试图改变的人,大家一开始都在破罐子破摔,都在沉沦,但当父亲生病他意识到该重新开始了,追随自己的内心哪怕去搬砖,而工作后获得内心平静的笑容也是全片都少有的,可以说相比于悔恨的法鲨,忠于自己内心简单生活的高司令也获得了最好的结局。 这么说吧如果你能扛过这冗长催眠的120多分钟,再多看几遍细节总归还是能得到点什么的,但如果你不是这类意识流电影的爱好者,并且这强大卡司也不能足够吸引你的话,还是别逼自己了,人生里120分钟也不短了,用来看《歌声不绝》应该不算是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