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当我还是歌手时 / 当我曾是歌者 / 退休歌手 / When I Was a Singer / The Singer
导演: 泽维尔·吉亚诺利
编剧: 泽维尔·吉亚诺利
主演: 热拉尔·德帕迪约 塞西尔·德·弗朗斯 马修·阿马立克 克里斯汀·奇蒂 Patrick Pineau 克里斯托弗 Jean-Pierre Gos Antoine de Prekel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06-09-13(法国)
片长: 112分钟 IMDb: tt0464828 豆瓣评分:6.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这是一个关于衰老和孤独的故事,并不忧伤,因为爱情恰好出现。
一个过气的老歌手,用浑厚的嗓音在一些老式歌舞厅里演唱温柔的歌。那是一些温柔至极的曲子,和摇滚、嘻哈没有任何关联,有着蓝色的调子和蓝色的词。在法国这个严重老龄化的国家里,这样的旋律在攀高的年龄层中轻缓地迂回,仿佛时光中穿梭的鱼带来海水的气息。这里的人怀旧,恋旧,作旧,他的歌也是如此,他的生活也是如此,老去,终究是一场逃不出的孤独与颓败的体验。
和马里恩的一夜情,在早晨阳光射进落地窗,他哼着歌刷牙的时候,化为摆在桌上的一顿平凡的早餐。也许是被马里恩的年轻所吸引,或许又是内心不甘老去而去寻找的反抗,又或许是她一头金色短发下倔强却又温暖的笑容,才有了这样的一夜。她离开时穿着红色的衣裙,依旧带着属于一个姑娘自己的故事,故事里时常装着一个令她哭泣的过去...或许也和爱情有关。
这本该是一个由一夜情开始的俗套故事,情感却没有在这种俗套中变得俗套。导演年轻的时候在1999年就拿下了戛纳电影节短片类的金棕榈奖。他摒弃了在情节上的推陈出新挖空心思,因而反而带着浓浓的古典情怀,情节之于这部影片反而毫不重要,这也一点上非常法国。从上世纪有了电影这种艺术产生,有了印象派对法国电影界长远的影响,有了他们对节奏深深的关注,使得很多法国影片今天看起来更接近音乐这种艺术而非戏剧或其他艺术形式。导演也继承了法国电影的一贯传统,任你高科技和奇幻冒险故事讲的天花乱坠,他总能找到自己关注的“生活”,这才是他们膜拜的日常。无论是终于逝去的印象派,还是表现派,留下的都是要向观众展示生活的细节:不可避免的生病及消沉,年龄带来的肥胖臃肿,岁月积淀下来的傲慢无礼以及对新事物充满的愤怒...导演就是通过这些细节去影响你的主观感受,无论你看到的是人物还是通过人物的眼睛在看别人,都巧妙的勾画出了主观性。此时此刻你就在窥视人物的心理不是吗?马里恩对男主直接表示出的爱意举动采取了强硬躲避的态度,取而代之的镜头是她一个人坐在浴缸里默默流泪。当男主将那张老旧的光盘放进读碟机里时,镜头里的她不再动弹,一个人被这种怀旧的真挚与暖意紧紧拥抱。这时候,导演的镜头画面由半弧型的绿色草地转向草地上面的半弧型的蓝色天空,180度的剪辑下,在很低很低的左下角是两个交缠在一起的小小影子,就在这淡淡的蓝色音乐里,我们知道这两个微如尘埃的身影终将重新找回拥抱大地的爱的姿态。
最后,男主那场试图重振旗鼓的演唱会,戏谑般地未展开便结束,又意味着进入某种不可逆转的现实。彼时只是彼时,时间并不懂得等待。他和马里恩互相对视,无可言说,在岁月与现实面前,说什么都是多余,说什么都无用。马里恩转身离去。男主角只能漠视着爱人离去前方的雨夜,3秒,她突然奔跑折返,两人紧紧相拥,原来还是唯有拥抱才能彼此完成救赎,quand j’étais chanteur...两个人终于接受了过去的过去与现在的现在。
影片在节奏和缓的表面下,其实始终有冲突的暗流在激荡,比如过去音乐品味和现今音乐趣味的斥离,比如老去的权威与身体的虚弱,比如年轻的妄为肆意与心理上的脆弱...所有这些细节展开了就是一场场互相纠结的角力,唯有永恒不变里重复着生活的虚无与孤独,以及人对爱的渴望与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正是现代生活的一个缩影,在每一个精心设计的镜头里,在每一首品味纯正的哼唱里,这些现实里的自我还在陶醉不已,执迷不悟中走的更远。这样的罔顾自然一向才是现代生活的真谛。
影片其他部分表现平平,不算有大的突破,这也正是当下法国电影的样子,没有刻意张扬个性,经历了上个世纪惨痛的落败,它还在某处静静诉说和再现一个又一个的生活,悄然触及你尚还柔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