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集体 Colectiv(2019)

集体 Colectiv(2019)

又名: 医官同谋(港) / 一场大火之后(台) / 科莱采夫 / Collective

导演: 亚历山大·讷讷乌

编剧: 亚历山大·讷讷乌 Antoaneta Opris

主演: Razvan Lutac Mirela Neag Camelia Roiu Catalin Tolontan Tedy Ursuleanu Vlad Voiculescu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卢森堡 德国

上映日期: 2019-09-04(威尼斯电影节) 2020-01-28(罗马尼亚)

片长: 109分钟 IMDb: tt10706602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导演亚历山大·纳诺(Alexander Nanau)跟随罗马尼亚报纸Gazeta Sporturilor的一个精锐调查小组,试图揭露一起巨大的医疗欺诈行为,这些欺诈行为让大亨和政客致富,并导致无辜公民死亡。

演员:



影评:

  1. 首发于深焦:

    2021年对罗马尼亚电影界是个不错的年份。先有拉杜·裘德加冕金熊,正式坐稳罗马尼亚当今“四巨头”席位,后有亚历山大·讷讷乌的《集体》抢下两个奥斯卡提名,而这也是历史上罗马尼亚电影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这是之前无论是前辈大师扬·波佩斯库-戈波或是卢奇安·平蒂列,亦或是新浪潮风头最劲的“三巨头”,均未能达成的成就。此前最好成绩是克里斯蒂安·蒙久凭借戛纳双奖作品《山之外》入围过最佳外语片短名单(另一个最接近提名的是,拿下克莱蒙费朗大奖和欧洲电影奖最佳短片的「圣诞礼物」,该片入围过最佳真人短片的短名单)。不过再往前数,蒙久的《四月三周两天》未能入围短名单,除了引发巨大争议(当年一篇著名吐槽评论的标题为《请问“奥斯卡丑闻”用罗马尼亚语怎么说?》)也引发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规则调整。

    当然还可以聊聊的是罗马尼亚本国的提名程序。目前罗马尼亚选送代表本国参加“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评选的机构是罗马尼亚电影家协会(UCIN,读音大概是“乌沁”)的一个专家委员会(而不是所有会员)。UCIN虽然名称比较像中国电影家协会(也就是金鸡奖的主办单位),但是架构还是仿照奥斯卡背后的“学院”而建设的。UCIN的投票结果经常很迷幻,比如在2016年他们就投出了普优的《雪山之家》,而并非人见人爱的蒙久代表作《毕业会考》。既然蒙久能撼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审规则,为了冲奥显然《毕业会考》是个更好的选择,很可能挤掉《禁忌之恋》砍下罗国影史第一个奥斯卡提名(当然那一年的局面是法哈蒂因为川普的政策意外反杀成功二封反正也没奖……)。蒙久在墙外更香那简直是不争的事实。莫说这个,蒙久跟罗马尼亚戈波奖闹翻也好几年了……

    这次《集体》拿下两个奥斯卡提名,堪称罗马尼亚电影又一个历史性突破。当然2019-2020年的罗国电影并非没有其他的选择,即便是纪录片方面,拉杜·裘德的两部力作《大写印刷体》和《火车出站》也可以一战。那么为什么是《集体》?这个选择还是颇有些意味的。


    首先可以看看《集体》的电影节路线。影片于2019年威尼斯电影节特别展映,并同时登陆多伦多电影节——这是典型的颁奖季电影的路线。影片好评如潮之后还入围了包括阿姆斯特丹IDFA、哥德堡、圣丹斯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电影节,并拿下了2020年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影片在美国转了一圈电影节后进入发行流程,并收获一堆影评人协会的提名与奖项,还拿到了英国学院奖和独立精神奖提名(未颁奖)。这一通操作其实有点像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修女艾达》。

    美国观众和影评人很容易理解这部影片。首先是社会公正-调查记者这个题材,影片里调查记者那条线剪得实在有点像《聚焦》,当然更大一个故事是个人对抗大公司/政府,官商勾结,线人爆料、腐败窝案、政治谋杀、内幕重重这种戏码,简直是美国电影电视剧的标配。这个故事易于共情的点还在于恰逢新冠疫情,不仅影片谈的就是医疗体系的问题,而且卫生部长那条叙事线,稍稍一联想就是川皇抗疫不力,有识之士勉力支撑屡败屡战的投射,简直不要太像。加上愿意在电影院里读字幕的观众(奉俊昊已经说过这个问题了,而且其实《里夫金的电影节》里,“subtitled film”应该直接翻译成“外语片”才对嘛)本身就是教育程度较高的、政治上倾向民主党的观众。怎么可能不把这部片子“内植”成自己的经验?

    稍稍解释一下“内植”这个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戴锦华老师提出的这个概念极好地解释了《阿甘正传》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戴老师认为《阿甘正传》对美国六十年代伤痛的处理方式,被中国(知识界/电影界)借用,象征性地疗愈了一部分文革及八十年代末的伤痛,这个内植的过程在于,我们这边的伤痛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无法被言说(只能是“伤痕”)和想象性的抚慰,而必须借助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文本,用以代替自己的经验,其实也带有“移情”的过程。类似的例子比如《悲情城市》,比如最近电影圈人人交口称赞的《亲爱的同志们》(这个译名才准确……)。美国观众和影评人对《集体》的内植稍有不同,只是因为他们还处在忙着拍《神奇女侠1984》这种打脸片的阶段,以及疫情来的太快,能用来抚慰和反思的影片还没拍出来,这时一部如此好看,如此对症下药的片子出现(不过恰好是罗马尼亚片而已),当然,要叫好。

    回来说《集体》这部影片。译名方面曾长期被译作“科莱采夫”,这个翻译也蛮搞笑的,音译也不能这么译(标准音译是……科莱蒂夫)。港译“医官同谋”并不准确,因为还有供应商的问题;台译“一场大火之后”还算不错。不过直译“集体”还是比较准确的,“集体”俱乐部本身开在一个前工厂里,而这个工厂空间是一个典型的后冷战标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这也被认为是罗马尼亚的一段黄金时代),罗共执政时收归国有,罗共倒台后原来的所有者未能成功收回,反而成为了前厂长的私人财产——典型的后冷战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资产私有化案例。“集体”这个颇具社会主义历史的命名,提示着工厂的空间和前社会主义历史,同时也暗示着后续事件中,记者与新卫生部长要对抗的也是一个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成为既得利益联盟的“集体”。


    影片主要人物托隆坦具备一切斯皮尔伯格影片男主角的特质,看上去是个“普通先生”,但被不公正激发出了惊人潜能。嗅觉灵敏,业务熟练,下手稳准狠,也有积极的社会介入意识。在调查“集体”事件(罗马尼亚对这一事件的说法叫做“稀释消毒剂丑闻”)之前,托隆坦是罗马尼亚第一大体育报纸《体育日报》的主编(2009年发行达6万多份)。《体育日报》创刊于1924年,一度也做得很大,2008年甚至还开办了自己的电视台(2014年关闭),2010年改版后还曾刊发3D图片广告。2018年被瑞士荣格集团收购。不过影片中出现的报社印刷厂已经被报废并拆除了。托隆坦跟随这部纪录片也去了许多电影节,随着颁奖季的一片好评,他也成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焦点人物,如今以数字出版为主的《体育日报》也自豪地在网站上援引《纽约时报》的评论“我真的想知道《体育日报》这种头版只关注足球的报纸,是怎么培养出如此出色的新闻调查团队的。”

    当然,如果你读托隆坦的博客的话,他自己就专门开了一个“调查”的分类,虽说他的第一分类是足球,但他的足球文章写得是越来越少了……现在基本上是个专业调查记者了。他在调查“集体”事件之前,就曾经调查过罗马尼亚足球界的洗钱案,其结果是包括著名球星格奥尔基·波佩斯库在内的8个人被判刑。最近他一直在报道跟疫情和疫苗有关的新闻。在奥斯卡提名揭晓后,他发了三篇文章。来看看题目吧:

    3月15日:调查记者在哪里等待奥斯卡的新闻?在布加勒斯特法庭上是最好的方式

    (这篇文章也很劲爆,托隆坦写到他最近三年一直在调查的中国黑帮拉皮条案……)

    3月15日:NARCIS HOGEA:对父母而言,最悲惨的事情是失去了孩子,并感觉他死得毫无价值。我现在可以说:“ALEX,我们亲爱的儿子,世界将听到你的故事!”

    (本文发布于提名公布之后,是对火灾中烧伤、因无法出国治疗而在医院去世的Alex Hogea的父亲的采访。托隆坦写道:“这次的曝光,让这个故事不再仅仅属于我们,整个国家都在质疑,并且等待答案”)

    3月22日:186次庭审0最终宣判,“集体”事件相关的5个案件中的司法公正

    托隆坦在这篇跟踪报道中指出,时隔五年,仍然没有任何责任人受到法律的惩罚。五个案件分别为:“集体”俱乐部消防安全案(上诉中,4月2日下一次宣判)、Malaxa医院经理挪用公款案(已有7人认罪并被判刑,主犯未审结)、Malaxa医院经理虚假合同案(延期审理)【这一案件出现在纪录片当中】、Hexi制药案(即影片中稀释消毒剂丑闻,这一案件被两个法庭拒绝审理,“没人想审理这个案子”。最终于2019年初审,此后被上诉法院推迟审理),以及“集体”中烧伤者医疗事故案(还在检察官办公室,连被告都没有被确定)。

    看看是不是业界良心?热点都蹭的这么业务!

    影片的剪辑和叙事线安排显然也是在向《聚焦》靠近(不少构图和细节安排都很像)。不过影片的结构也并非没有瑕疵,比如视点在后期切换到新卫生部长一边,虽说“书生救国+技术官僚+对抗体系”的人物弧线挺不错,但视点上就比较割裂,而且问题逐渐被带偏了,最后落到器官移植法案上面,不由得不说这是有些离题——但这也可以说是纪录片/Non Fiction的题中之义,由医疗体系的问题讨论到政治体系(尤其民粹政治势力把医疗问题政治化……)上。

    问题在于,中国观众或者美国观众,搞得清楚罗马尼亚政治么?

    我来捋一下时间线:

    2015年10月30日:火灾。

    2015年11月3-9日,罗马尼亚多地爆发群众游行,抗议政府无能。

    2015年11月4日,总理蓬塔及社会民主党(PSD)政府辞职。

    2015年11月17日,总理乔洛什及无党派的技术官僚政府上台,执政至2017年1月4日。

    2016年3月27日,追思会——电影时间线开始

    【追思会文章链接:】

    此后是托隆坦的调查,爆出丑闻,文章可以在他的个人博客上阅读,如2016年4月的几篇著名文章:

    比如这篇直接怼卫生部长的:

    2016年5月9日,原卫生部长辞职。

    2016年5月20日(周五),新任卫生部长弗拉德·沃伊库莱斯库上台。

    2016年5月23日,Hexi制药老板Dan Condrea死于车祸。

    此后就是卫生部长的时间线,尝试改变,但是陷入了死结。

    然后是结尾:

    2016年12月11日 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党获得45%的选票,取得67个参议院席位及154个众议院席位(全部席位:参议院136,众议院329,最终由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联盟党联合组阁)。

    看清楚了吗,政府在火灾之后就辞职了,影片开始于火灾发生的5个月后。托隆坦反复质询的是技术官僚政府的卫生部。所以影片的时间线聚焦在“集体”俱乐部大火发生之后一年内的事情,而且要点在于……体育记者可以搞调查,但技术官僚救不了罗马尼亚。卫生部长跟父亲那个电话,简直就是“如此生活三十年,大厦还没崩塌”。问题在于,当年罗马尼亚可是革命成功了啊,然后呢?

    所以,影片这个奇怪的结构是有用意的,前半段是托隆坦的调查与提问;后半段转到卫生部长视点的段落,当然是一次试图回答,但并不是预想中的答案。一铲子挖下去,挖出来的是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所以这才是纪录片比起故事片更动人的地方,因为即便生活再像电影,它仍然不是电影,没有剧作法或者观众要求的大团圆结局,它的结局是,无解。

    是不是很眼熟。是不是,不能不明白?

    如果你以为影片说的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揭露了腐败导致的医疗事故并导致卫生部长下台,那只是一个层面。影片对这个事件的分析还是得需要结合些国情才看得出来。比如,革命后的私有化/资本主义化进程,新既得利益群体的形成,新社会制度下旧的权钱交易和腐败的模式,社会运动的遗产,民粹主义的兴起,以及当今社会政党政治的弊病,环环相扣,死结纵横。

    这个时候只需要一个导“火”索。

    熟悉罗马尼亚历史的都知道,1989年圣诞节前那一个星期发生了什么。


    我不禁怀疑导演讷讷乌有些历史循环论,不过只是在这一刻,才能发现这一代罗马尼亚导演,共同都在处理着一个命题:究竟1945-1989年的历史是如何在影响着今天。在普优那里,是“咖啡与香烟,还是这一套”,是勒泽雷斯库先生之死的偶然与必然;在蒙久那里,是《毕业会考》里让下一代赶紧离开这片土地;在波蓝波宇那里,是后革命社会中,一些改变了,一些尚待改变;在拉杜·裘德那里,影响着今天罗马尼亚社会的历史,得从二十世纪初数到直到革命之后。

    把现实的问题历史化,罗马尼亚导演太擅长了。

    随着这两个奥斯卡提名,被罗国评论家宣布了好几次的“罗马尼亚纪录片新浪潮”终于算是站在了聚光灯的中央。从早年的安德烈·乌日克、弗洛林·耶潘和亚历山德鲁·所罗门开始,新世纪以来的罗马尼亚纪录片其实一直也相当扎实,还诞生过《齐奥塞斯库自传》《共产主义银行大劫案》这样的杰作。但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统治力如此之强(至少在国际电影节圈子里,2005-2013算是顶流),也掩盖了不少纪录片光芒。随着跨界过来的裘德大放异彩,加上2020年讷讷乌和拉杜·乔尔尼丘克的巨大成功(后者2020年纪录片《我的家》(Acasa - My Home)获得圣丹斯世界纪录片最佳摄影奖,并入围多个重要电影节),再来一个导演就可以正式宣布纪录片新浪潮了!

  2. 病患被白色床单遮住脸,两个人挤在同一张床上......

    2015年10月30日,罗马尼亚一家夜店内的音乐会上,摇滚乐队在舞台上嘶吼,微弱的火苗在人声鼎沸时窜起,当火灾蔓延开来时,人们惊叫着涌向出口,烈火加慌乱引起的踩踏,最终导致了27名年轻人当场死亡,180人受伤。

    为何一场突发的火灾,却让罗马尼亚整个国家的医疗体系,甚至政治格局发生了变革?纪录片《科莱采夫》记录下了这一切。

    影片从体育报调查记者、新任卫生部部长、灾后幸存人员的三方视角出发,抽丝剥茧地还原出了整个事件的脉络。

    被“稀释”的人性

    事件最开始的矛盾点是医院在知情的情况下,让患者待在有菌的环境里,并使用了稀释后的劣质消毒剂。该消毒剂由无良厂商通过贿赂手段提供,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极低,起不到任何的杀菌消毒作用,很多患者不是死于火灾,而是死于细菌感染的并发症。

    其次,罗马尼亚政府也信誓旦旦称,将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这一导火索,引燃了整个罗马尼亚的医疗系统,人们开始问责受贿的医疗管理层,和默许这一切发生的罗马尼亚政府。

    一位良心不安的医生爆料出了最残酷的现实,落后的医疗系统,应付不了突发的灾难,病患被白色床单遮住脸,两个人挤在同一张床上,伤口经劣质的消毒水清理后,身体各处开始感染,甚至长出了蛆......

    劣质消毒剂害死了数百位病患,但被稀释的不只有劣质消毒剂,还是医院的公款,也更是医疗体系管理层的“人性”。爆料的医生自愧道,很多罗马尼亚医生为了钱,已经不做“人”了,勾结手术室的上司,只为把病患送进手术室,收取更多钱......

    荒谬的是,这一重大社会新闻的调查报道,全出自当地的一家体育日报。影片在记者举步维艰的采证、调查、对峙中前进,很冷酷地用旁观者视角记录了一切。

    当真相慢慢还原,人们在街上高喊出记者姓名,向他表示致敬,这一幕着实感人。有良知和社会担当的记者是增稠剂,他们搅动了看似清澈的表象,让这个被“稀释”了的世界,不再那么寡淡。

    拉起“无知之幕”

    事情发生后,民众对于罗马尼亚政府的愤怒来自于早期的无动于衷,与后期的掩饰真相。罗马尼亚政府滥用了民众的信任,谎报医疗条件的同时,还宣称劣质消毒剂是有效的。(授权涉案医院的相关人员对消毒剂进行了“检查”。)

    “当媒体向决策者妥协时,决策者便会滥用公民的信任。”调查记者在电视上愤愤然说道,他唤醒了盲目中的人,也向无能的权力者,发起了挑战。这是腐败与革新的斗争,也是是贪婪与公正的对决。

    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无知之幕”,意思是人们要公正对待一件事,一个人时,先聚集在一块幕布下讨论,并约定好每个人在走向幕布后,都随机分配到社会中的各个身份,保证了讨论的绝对公正性。

    影片的质地是坚硬的,但其内核却柔软无比,它避开了最煽情,最容易切入的伤口——展示幸存人员的遭遇、采访受难者家属。而像一把锐利的尖刀,猛地扎向最内核的部位,径直切向大动脉。

    《科莱采夫》的记录拉扯下了罗马尼亚政府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它试图理性而冷酷地拉起一张“无知之幕”,给民众以更自由,更公正透明的讨论环境。

    在整个事件的调查中,真相总是呼之欲出,却难以触碰。消毒剂供应商离奇死亡;被贿赂的医疗管理人员暂无下文;短暂上任的卫生部部长看似一道曙光,却无疾而终。或许残酷的真相永远隔着一层轻薄的羽衣,一切好像马上要揭开了,却又被人遮盖起来......

  3. 科莱采夫

    刺破社会脓疮

    戈弓长

    2015年10月30日,罗马尼亚的夜店“科莱采夫”发生严重火灾事故,造成27人死亡。惨剧令人痛心,而随后的事情令舆论哗然,幸存的37名烧伤患者在国立医院因严重感染陆续死亡,他们都是年轻人,悲伤的父母挤在医院讨说法。面对消毒不规范的质疑,电视新闻和卫生部长依旧一脸麻木、满嘴官腔,宣称“我们的条件完全符合欧洲标准,不必把患者送出国就医”,并展示官方检测机构的证明,自己查自己。在媒体集体噤声之时,专业并不对口的《体育公报》承担起调查职责,挖出消毒剂生产商和医院主管勾结,消毒剂被大量兑水稀释而失效,政府4年前就知道内情的丑闻。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迫使政府下台,临时上任的卫生部长是个无党派技术人员,他支持记者调查,越来越多的医疗腐败被挖出:由市长任命的医院院长靠行贿上位,毫无才能、贪婪成性、有恃无恐,不把下属当人,侵占救助款多达1075次。他手下许多医生 “只在乎钱,已经不是人了”,烧伤病患伤口烂了长蛆都不管。新任卫生部长哀叹医疗系统“烂光了”,锐意改革,提出设立监管机制,医院主管不得担任行政职务,为政治利益运转,但一年后的选举中原政党以压倒性优势再次上台。

    colectiv是火灾夜总会的名字,译作英语是collective,就是集体的,共同的。罗马尼亚的执政党社会民主党,是80年代末苏东剧变后倒台党的继承者,树大根深、拥有大量资源和宣传机器,其他新兴小党派难以匹敌。虽然罗马尼亚早有了选举,也已加入欧盟,但转型迟缓,人民普遍失望,没有投票热情,精英去往西欧,把国家留给腐败官僚。影片叙事简单,报社、记者会和电视访谈撑起全部场面,前后两段分别跟随资深记者卡塔林·托伦坦,以及年轻斯文、还有理想和热情的新任卫生部长弗拉德·沃库莱斯库的视角展开。一场突发事件刺破整个社会的脓疮,镜头如手术刀层层深入,到最后却戛然而止。面对选举结果和民粹媒体鼓吹提倡市场化就是卖国,新任卫生部长失望说道:“我们抵达了罪犯的巢穴,却无功而返”,父亲让他回到维也纳,别想着唤醒国家。除了悲愤和无奈,也有善与美,调查记者穷追不舍,有良知的医生勇敢爆料、担当吹哨人,在火灾中失去手掌和容颜的女艺术家在镜头前展示她的身体,烈火过后的疤痕之下,依旧有美与希望。

    环球影幕

  4. 集体

    导演:亚历山大·讷讷乌 编剧:亚历山大·讷讷乌/Antoaneta Opris 主演:Razvan Lutac/Mirela Neag/Catalin Tolontan/Tedy Ursuleanu/Vlad Voiculescu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日期:2019-09-04(威尼斯电影节)/2020-01-28(罗马尼亚)


    谁能想到,一场猝不及防的火灾将罗马利亚政府和医疗系统背后隐藏多年的烂疮曝露在青天白日之下。这道属于罗马尼亚的伤痕被来自罗马利亚的导演亚历山大·讷讷乌拍成了纪录片《集体》。《集体》在上映后立刻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观众自然地将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思考意义与深陷在后疫情时代的当下结合在一起。

    图 | 2020年11月14日(当地时间),罗马尼亚皮亚特拉尼亚姆茨市一所新冠病人定点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发生火灾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

    导演亚历山大·纳纳乌认为,“医院腐败和随后政府集体掩盖的事件虽然发生在罗马利亚,但是这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性的故事,它有一种普世性,这在后疫情时代后更为重要。政治腐败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因此维护社会正义和新闻自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现在,正是把这部电影带给国际观众最恰当的时刻。”


    揭开政治背后的毒瘤

    时间回到2015年,罗马尼亚的一所夜店在摇滚乐队演唱过程中发生了火灾,27名年轻人当场死亡,180人受伤,在受伤的人中有37人随后在医院中过世。吊诡的是,这些在医院中死亡的人并非因大面积烧伤过世,绝大多数都是由于细菌感染。与此同时,政府却依旧在大肆宣扬着国家医疗系统的优越,声称能为伤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并不批准伤者赴国外治疗。

    在政府完美的口号之下,一个又一个伤者在医院死去。很明显,政府在说谎,医疗系统也并不完美。体育公报的记者卡塔林·托隆坦携团队对此展开了私密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众人大跌眼镜,原来,来自荷西制药公司的消毒液已经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医院,但是这还不足以令人惊讶,真正可怕的是,这些消毒液全部都被稀释了十倍,也就是说,消毒液消毒杀菌的功能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这也就解释了火灾中的烧伤患者为何都死于细菌感染。

    图 | 2015年10月30日(当地时间),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一家夜总会发生大火。

    随着卡塔林·托隆坦团队日复一日的努力,这个用稀释消毒液垄断进全国范围内医疗系统进而令无数人死于细菌感染的幕后大毒瘤终于被找到了,他就是荷西制药的老板丹·康德拉。他用低廉的成本价加上对医疗系统领导大范围的贿赂实现垄断,赚了个盆满钵满。然而,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丹·康德拉的“成功”离不开接受他贿赂与他达成合作的医疗体统里的领导们,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这些领导的身上几乎都带有着民主党派的印记。也就是说,杀死人们的不是细菌,不是消毒液,而是荷西制药的幕后资本家和备受人民信赖的政府,他们一同站在食物链顶端品尝着钱权盛宴。

    图 | 2015年在夜店发生不幸的大多数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联合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申讨医疗机制的不完善。

    就在卡塔林·托隆坦团队有望将与丹·康德拉达成贿赂交易的政府官员一一揭露出来之时,发生了戏剧般的逆转,丹·康德拉神秘地死去了,丹·康德拉和他背后的黑暗秘密一同归于毁灭之中。丹·康德拉的死亡无疑是犯罪高层对卡塔林·托隆坦的警告,他们站在黑暗处,永远不由得托隆坦窥探出他们的真面目。然而,卡塔林·托隆坦团队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甚至对拿出虚假报告的卫生部长提出质疑,从而逼迫后者辞职。

    图 | 涉事死者的家人在向卡塔林提供一些检验报告。

    这一过程中,卡塔林·托隆坦显然在一步步地刺破政府包装真相的虚假外壳,罗马利亚的民众在看到新闻后甚至举行示威,人们惊惶地看到最好的新闻调查竟然出于体育公报,一时之间民众的愤懑达到顶峰。然而,不免有人将民众的示威以及康德拉的死亡都归咎于卡塔林·托隆坦的头上,以新闻道德的名义去苛责他的真实爆料。显然,这些人无法面对卡塔林·托隆坦呈现出的血淋淋的真相,他们宁愿重回平静,但是,即使重回平静那也只是虚假的平静。托隆坦坚持认为,民众的沉默是对当局的纵容,如果保持沉默,我们就是共犯,我们需要去了解这背后的权力关系,因为它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归咎责任的迷障重重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叙事视角逐渐转向了新上任的卫生部长弗拉德身上。作为独立在政治之外的技术官僚,弗拉德怀着满腔热血来处理医疗体系内的糟粕。然而,事情远非简单,等着他的是面对彻底腐败的医疗体系的无力。腐烂已经不止于稀释的消毒液,其实早已深深刻进了每一道医疗程序里。

    图 | 新上任的卫生部长弗拉德,还是太年轻。

    在层层深入后,弗拉德看到的是医疗体系的彻底腐烂,高层领导掌控大局根本不会被弗拉德这样的小卫生部长所影响。他们既是权力罪行的实施者又是事发后制定新政策的决策者,他们的权力渗透进医疗体系的每一个环节,医生服从于他们的同时又从他们手中捞得利益,在医生权力层之下的员工们则便只有听令的份。领导们在其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他们贪污的钱本来可以为罗马尼亚建立拥有真正完善医疗系统的医院。

    图 | 《体育公报》的卡塔林·托隆坦虽然是一名体育新闻记者,但是作为记者这个特殊的职业,他要做的就是寻求真理和真相,并将此公诸于世。

    与此同时,人们正在死亡,幼虫爬上烧伤病人的脸,弗拉德必须做出决定拯救人们。然而,对于巨大的体制溃烂,弗拉德只能尽自己所能做出一点点的改变,一点点不足以动摇整个体系的改变。面对紧迫的局势,弗拉德决定在下一轮选举之前登出紧急法案,要求医院主管不得在党派内担任职位。面对市长为了照顾国家形象的威逼,弗拉德则坚持不做政治工具,而是对民众实事求是地公布真相。


    罪恶之下无辜的赎罪者

    尽管有坚持正义和真相的卡塔林·托隆坦和弗拉德为民众看清真相,但是最终,没有人能掰倒权力者的手腕。在选举中,民主党胜出,弗拉德的卫生部长的职位也顺理成章地被民主党派的官员替换。卡塔林·托隆坦的团队则不停地受到威胁和诅咒。一切看似都依旧没有改变,“这个国家无法挽回了。”弗拉德的父亲哀声道。

    图 | 选举结束后,弗拉德在回去的路上与父亲通了一个电话。可见父亲对他的举动表示了支持,并表明这个失败是因为这个国家“没救了”。

    回到这部纪录片本身,整部纪录片在冷峻犀利地跟随着正义者揭露真相之外,还交杂着另外一条叙事线,集中于在火灾中被大面积烧伤并丧失了一只手的阿迪娜身上。导演在揭露腐败链条的过程中穿插进阿迪娜勇敢地面对伤痛并积极地投入康复进程的生活,她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坚强有尊严的生命所蕴含的珍贵意义,她既是肮脏交易者的灰色链条中的牺牲者又是一道在一片黑暗中真正闪光的生命。

    图 | 在火灾中被大面积烧伤的女孩。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活下来了。她是不幸的,因为细菌感染,她永远的失去了她的左手。

    除此之外,影片没有忽视对受害者家属以及社会群众的群像刻画。在那些无关火灾事件的社会群众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与火灾牵连者的深刻联结。他们站在示威队伍里为受害者们发声,他们站在阿迪娜的伤痕照片前沉默深思,这足以能看出罗马尼亚民众的共情与反思能力是强大的。

    图 | 阿迪娜照片展上,弗拉德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另外,还有一些沉默的人。他们是受害者家属们。他们沉默地面对着亲人亡去的伤痛,这个深深伤害到罗马尼亚整个社会的巨大伤痕无情地渗透进他们每一个个体的伤痛之中,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为罪恶者赎罪的竟是无辜的民众,魔鬼依旧在人间操控着一切,无人能改变这一局势。

    *本文由cinewoo独家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