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新鲁冰花:孩子的天空 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2009)

新鲁冰花:孩子的天空 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2009)

导演: 陈坤厚

编剧: 陈静慧 钟肇政

主演: 周幼婷 陈至恺 吴浚愷

类型: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上映日期: 2009-04-03

片长: 95分钟 IMDb: tt1743696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古阿明(吴浚恺 饰)是国小四年级的学生,家里世代经营着茶园的生意。古阿明热爱画画,可是他的画,在旁人的眼中,不过是肆意的涂鸦,。班上来了一位名叫郭云天(陈至恺 饰)的美术老师,在古阿明的画中,郭云天发现了无限的潜能,他决定帮助这个充满了天赋的男孩,让更多的人看懂他的画,看懂他的才华。

演员:



影评:

  1. 新版其实就是小鲜肉,剧情方便确实是361度的大转变!
          一:旧版讲述古阿明的父亲因为欠乡长的钱担心年底还不起而不敢去问乡长借钱,宁愿自己一家大小辛苦一点去用手抓虫;生动的讲述啦当时一个忠厚老实勤恳农民对物质社会的人情世故的保守格调。编剧导演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们,因为你们是那样的人就不要强加给忠厚老实的农民,还有啊你们找的这个新版古阿明父亲一看就是一个狡猾之人,没有一点农民的形象!
          二:古茶妹这个这么重要的角色都删掉!一个为啦这个贫困的家庭而没有白天黑夜风雨不变勤劳懂事的孩子,她不也是反映啦一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三:新版的故事情节设定的时间是21世纪,不是20世纪的情节,所以故事情节全乱套啦!
     话我也不多说!看过旧版的给我赞。


  2. 《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Colorful Mind]》斑斓
    by @xinl.ve 090804

    看着孩子,可以在画板上信手就画出大海中行进的船舶,令人嫉妒地拥有了表达情绪的工具。电影中的台湾儿童,拿着简陋的蜡笔,吭哧吭哧地用图画象征出自己的名字,然后回想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小朋友的大书包,世事恍然。台湾今年的高考升学率要高达98%,明年估计要达100%,邰志源笑言大学不用考,来了台湾就能上。等到没有升学的压力,小孩子们是不是能多学点乐器,多看点杂书,真正如《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Colorful Mind]》中的孩子,整茬整茬地能在绘画中传递自己的心意。

    怕了《鲁冰花》的悲苦,儿童的悲剧可以赚人眼泪,也的确可以到达人心最软处。电影会获得好评,看客如我却接受不了。明知道古阿明的绘画会获得世界大奖,但却可以预见的悲剧(是多么期望“新鲁冰花”可以改掉老版的悲剧结局!),让自己赶快抽离出去。假装着一切都是电影里的演戏,假装古阿明并没有死去,假装阿弟只是不再在镜头中出现,假装那只黑猫是被淋了雨的道具,假装古阿爸只是一时伤心而说出让阿弟去死的气话。他们都在世上好好活着,悲惨并没有在任何一处发生。无法承受真实世界的悲惨,只好视而不见,远远避开。

    静静幽然的台湾电影,它的悲苦总在你无法防备的一刻出现,《囧男孩[Orz Boys]》里的1号与疯子父亲的同时出现。古阿明小小的身躯被装进一个盒子,他的母亲全然是以一个未见世面的农妇捧着小小的他。为斑斓心灵的过早离去,也为辛苦操劳一辈子而不得改善家人生活的父亲,还为那好人没有好报的先生嬷短短时间就失去了两个孙儿,叹息纠结。古阿明的不幸,尘世少了一个天才。老父的暴躁是因为生活的艰辛与无望消磨了耐心和父爱,假若不为衣食谋,古阿明自然能顺利轻松地学习画画。慈祥和蔼的老人先生嬷,她又因为什么要承受如此的痛苦?

    色彩明丽的田园风景画,小提琴和钢琴的伴奏中,期望着两位年轻的老师能有一段小小的爱情。爱情没有来,电影也没有变成悲伤的漩涡要把所有的人都吸入。活泼开朗的古茶妹/古大树在古阿明离去的同一年能出生,应该为家庭带来一些欢愉。

    画作的欣赏要带上背景的研读。梵高的黄色中,小小的孩童面对硕大的茶虫,那是因为漫山遍野待清理的茶虫相对于孩子而言的确太大了,太多了。

    —————————–
    主题曲 孩子的天空
    作曲 陈扬
    作词 陈静慧
    主唱 曾淑勤

    95年度辅导金项目

    献给母亲 阿四

    Colorful.Mind.2009.DVDRip.XviD-CoWRY
  3.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家乡的茶园开满花,妈妈的心肝在天涯,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这首名为《鲁冰花》的歌在我们听来并不陌生,我小的时候就会唱,那时,我虽然不懂它的意思和来由,但仍能懵懂地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那份悲伤。
           电影《新鲁冰花》于2009年上映,是对1989年上映的《鲁冰花》的翻拍。时隔20年,剧中人物与情节多少有所改动,演员的演技及电影表现手法也难免有所相差,这些就暂且按下不议,单就从电影所要表达的最核心的思想来看,我觉得不论是旧版的还是翻拍的,两者都是一致的。
           电影的主人公无疑是这个名叫“古阿明”的孩子。他家境贫寒,无权无势,成绩也不好,在学校里被老师与同学公认为是个“差学生”,任何比赛或是荣誉,从来都与他无缘。然而,这些对于古阿明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他与家人相亲相爱,与伙伴真心相交,他快乐的像一条鱼,在清澈的溪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没有烦恼,也没有束缚。
           没有人发现这个孩子的天才之处,直到郭老师的到来。这个充满了理想的美术老师,自看到古阿明那纯真的笑脸起,就被他所感染,而当他看到古阿明那充满想象力与童趣的画作时,更是就此认定,古阿明就是他理想中的天才。他意欲将古阿明的才能展现在世人眼前,更希望能以此开始他的理想教育。然而,现实无疑是残酷而又真实的。贫寒的家庭无法为孩子提供物质保障,势利的李主任只支持林议员的儿子代表班级参赛而竭力否定古阿明的能力。当然,我觉得李主任否定的不仅仅是古阿明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否定的还有郭老师所主张的自由与想象,他认为一切都应该方是方,圆是圆,规规矩矩,一板一眼,这样才合乎教育。
           在这样僵化与功利的现实之下,脆弱的生命带着它的天赋终于凋谢。
           我们每个人,一开始都是“古阿明”,充满着童真,拥有着天赋。然而,在现实与体制的一再打压与禁锢之下,我们逐渐地被迫丢失了单纯而美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从“古阿明”变成了“林志鸿”,从自然人变成了体制中的人,从一张纸都画不下我们的思想,变成了我们的思想都画不满一张纸(当我写到这一句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真是可悲又可怜)。
           其实,在看电影的时候,我曾一度对郭老师这个角色感到反感。虽然,是他发掘了古阿明的才能,是他为古阿明点亮了慰藉生活的灯,也是他说的:“只是想把画画的快乐传递给孩子们,等有一天他们长大了碰到了烦恼,或遇到难关时,可以用画画来舒缓心情,然后面对人生无数的挑战”。然而,也是他让古阿明看到了自己的天才敌不过现实的无情。如果没有郭老师,也许古阿明永远都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样他也许就不会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到失望,也许他也就不会那么早的走向生命的尽头。对此,我曾一度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可悲的莫过于知道了自己的不平凡,但是终归却不得不回归于平凡。亦如古阿明,这样纯粹而又弥足珍贵的童真与才能,终究还是随着生命的逝去化作了一片雾。
          然而,在结局处,导演终究不忍抹杀人们心中依旧存留的希望。
          古阿明离开这个世界前画的最后一幅画:蓝蓝的天空,下着温柔的小雨,明媚的彩虹挂在天上,喵咪化作的小女孩与他一起欢乐嬉戏。这幅画干净得让人流泪,而阿明最后的那一抹灿烂无邪的笑容,更像是一束纯洁明媚的阳光,照进了人们的心里。古阿明那纯粹的童真也许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慰藉。
           古阿明带着他纯净烂漫的笑容走进雾里,消失于无形,永不再现。现实依旧歌舞升平,体制也依旧规划着人们的思想,但阿明最后的笑容却给了我们希望,一份执着于理想与天真的希望。
     
  4.     青山环抱的丘陵地带,一排排茶树好似海面滚滚的浪涛,巍然屹立的山脊又仿佛风浪中航行的巨轮,这就是古阿明眼中的世界。古阿明——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在《新鲁冰花:孩子的天空》一片中再次勾起我久远的记忆:一个爱画画儿的台湾小男孩的故事。
        古阿明这个想象力极强的茶农孩子,被新来的美术老师郭云天所发现,在郭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获得了国际少儿绘画比赛的金奖。古阿明拥有绘画天赋,并能被郭老师相中,得到指导,的确是他的幸运。但他又是不幸的,他的家庭条件太差了。家里没钱,甚至连蜡笔都买不起;家里没背景,只好将参赛资格让给他人;依旧是缺钱,小小的感冒被耽误成严重的病毒性肺炎,最终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尽管影片的故事结构比较简单,但主人公那探索自然的童真、热爱生活的童趣和充满想象的童年,不断让观众产生共鸣,勾起对金色时光的回忆和向往。同时,影片也不忘批判成人世界的种种劣迹,这在教务主任与郭云天老师的冲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务主任教育孩子们每一笔都要严肃地画、认真地画,而郭老师却告诉大家画画儿是一件快乐的事,严肃就画不出来了。教务主任为了自己升职,不顾一切地推荐林议员的儿子参加比赛,却无视水平最高的古阿明,郭老师还为此事对主任大打出手,最终被迫离职,放弃爱情。
        媒体在影片中也成了批判对象。古阿明家的茶树受茶虫侵害,产量大减。阿明的父亲找林议员借钱买农药,林议员一毛不拔。可在选举前夕,林议员带着喷药队亲自下乡视察,还专门请来记者拍照。可喷过药的茶树依然有虫,正如阿明的妈妈所说:他只是做给记者看罢了。看来记者和媒体已经沦为某些官员的传声筒了。
        许多观众或许会问:古阿明的画为什么更胜一筹呢?影片中,阿明的班主任和郭老师也探讨过这个问题:童趣和想象力来源于哪里。阿明家没钱,但全家人互助互爱、幸福和睦,为他创造了温馨的成长环境。阿明常帮家里做家务、收茶叶、抓茶虫,因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拥有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可以说,他的家庭赋予了他绘画天赋和创作条件。可也正是这个家庭,让这朵生命之花如此短暂。
        我很羡慕古阿明,曾经自由飞翔在想象的天空。而此刻的我,早已忘记是否有过自由想象的美妙体验。只记得很小的时候,就被迫学习诸多程序化的东西:背古诗,却不知其意;写书法,但不懂其法;画国画,然不问其道。一味按照长辈和字帖所定的标准、步骤,抛弃自己的风格,磨灭固有的个性。不断学习的结果,只提高了“粘贴”和“复制”作品的能力,若谈创作仍束手无策。
        进入学前班、小学、中学和大学,哪一科目的学习不是为了目的性极强的考试?为了让自己的思想吻合出题人的思路,重复和程序化的作业练习充斥了大半求学时光。
        无论是长辈观念还是教育体制,无须再繁文缛节地批判了。我只是在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否应该引导他们张开一次想象的翅膀,去体验一下自由飞翔的思维历程?而不至于在他们成人后提出这样的疑问:我的想象力哪儿去了?是谁偷了我的想象力?
        这点要求还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