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妙人异迹(港) / 傻佬放大假(港) / 胡洛先生的假期 / Mr. Hulot's Holiday
导演: 雅克·塔蒂
编剧: Pierre Aubert Jacques Lagrange 亨利·马尔凯 雅克·塔蒂
主演: 雅克·塔蒂 娜塔莉·帕斯考德 米舍利娜·罗拉 Valentine Camax 吕西安·弗雷吉斯 苏济·维利 Marguerite Gérard Louis Pérault André Dubois 雷蒙德·卡尔 René Lacourt Nicole Chomo 爱德华·弗朗科姆 Georges Adlin Pierre Aubert 亨利·马尔凯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1953-02-25
片长: 114 分钟 IMDb: tt0046487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谁是于洛先生? 20年代,青年时期的塔蒂在第16骑兵团服役时,认识了一个叫Lalouette的人。这人是个理发师,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在军队里和在外面是不同的。他叫长官永远是sir,而不是上校之类的,被纠正后,他会很真诚地道歉: I’m sorry,Sir。他永远骑不好马,也丢三落四的,而且从来不脸红。这种愚蠢加天真反而使他显得无所畏惧,不可战胜。这个人就是后来于洛先生的原型。于洛这个名字则取自塔蒂的一个邻居。 人们喜欢将于洛先生与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塑造的银幕形象相比较。比如,卓别林的流浪汉裤子肥大,于洛先生则裤子短小,裤脚总是短3分。流浪汉戴礼帽,于洛先生则是软帽。流浪汉总是拿着那把标志性的拐杖,于洛先生则总是带着把雨伞。流浪汉总是后仰着走路,于洛先生则走路前倾。而于洛先生的条纹袜子,据说是从基顿那里学来的。 不过,于洛先生和他们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塔蒂说:“我与卓别林或基顿正好相反。以前,喜剧演员总会说:‘我是这部影片里负责逗乐的人。我会跳舞,会唱歌,会玩杂耍,还会做其他很多事情。’但于洛先生不同,他就是生活本身。他不需要制造笑料,只需走路就行了。” 是的,于洛先生就是一个你能在街头见到的人,而不是一个负责逗笑的角色。他不知道自己举止滑稽,在于洛先生的世界,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喜剧。 于洛先生在哪里度假? 塔蒂决定让于洛先生和那些中产阶级一起到海边度假。1951年的夏天,他和美术指导Henry Lagrange开始在比利时和法国的各个海滩巡视,寻找合适的外景地。Lagrange一路对见到的海滩做记录,直到塔蒂最终选中了Saint-Marc-sur-mer海滩。那是一处海滨度假胜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部分毁坏。为了拍电影,他们重新设计了那里的建筑物。 于洛先生他们住的旅店在拍摄期间仍然营业,不过,为了不妨碍旅店正常生意,塔蒂在旅店的一侧造了个假门。实景拍摄带来意想不到的逼真效果,在那里度假的游客们有机会体验一把当演员的感觉,不过有时候还是会被清出拍摄现场。 影片热映后,很多来这个海滩游玩的人都提出要住于洛先生住过的房间。旅店主人只好一遍遍地跟大家解释,于洛先生住的房间根本不存在,那只是一个天窗而已。 如何演好自己? 作为一名哑剧演员,塔蒂不仅善于模仿他人,还喜欢指导业余演员模仿他们自己。塔蒂喜欢业余演员,他觉得职业演员永远演不好真实生活中的感觉。他指导业余演员的时候,会让他们学习如何表现自己。他会模仿他们某种特殊的步伐或姿势,再让他们来模仿。 比如,频繁去接电话的商人本身就是个商人,他是女主角的老公,因为女主角不想离开老公太久,塔蒂索性把他一同签下,让他演自己。其他那些演员有的是塔蒂从舞台上找来的,有的是业余演员,很多都只演了这一部戏。 真的自由了吗? 远离日常生活真的能获得自由吗?塔蒂怀疑这一点。影片中,这些中产阶级放下工作,收拾好行囊,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赶往度假胜地,就像在上班,闹闹哄哄,匆匆忙忙,显得新鲜又好笑,塔蒂先生善于从日常中发掘喜剧因素。 然而,度假的日子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在沙滩上晒日光浴,一起打网球,参加野餐,骑马,散步,打牌,就像在履行一项项任务。他们通过铃声得知什么时候吃饭,晚上要安安静静地听收音机,按时睡觉。休闲度假显然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出于习惯和计划,他们做的事情和去年一模一样,并且计划“明年一定还来”。 除了于洛先生,大概只有那对无时无刻不在散步的老年夫妇有些不同,他们显然很享受这次旅行,而且颇欣赏于洛先生的古怪。在看到于洛先生和女主角跳舞后,老先生也获得了一种乐趣。而于洛先生,不仅毫无计划,还乱七八糟,他初到旅馆,就让一阵风扰乱了大厅原本的安静。他大声播放爵士乐,惹来所有人的不满,他害一艘正在上色的船飘到海里,还因为搞不定一匹马无意间放了女主角的鸽子。他令几乎所有游客厌烦,离开时,几乎没有人愿意与他交换地址。 你因什么而发笑? 于洛先生的形象是从那辆1924年的Amilcar牌轿车建立起来的。他开着这辆响声极大看起来快散架的车前往度假的海边,相对的,人们骑着单车,乘坐火车或大巴前往。于洛先生显然跟他们不是一类人,连在马路上睡觉的狗都懒得给他让道。 就像古董车古怪的声音一样,塔蒂给予影片中很多物体一种夸张而突兀的声音,让我们发现平常不会注意到的声音细节也能很有趣。比如餐厅大门关闭时的咯吱响声。影片中段,用餐时间到了,一位服务生开始切肉,在他背后,游客们排成一列,迈着节奏相同的步伐,穿越响声不断的大门。每进来一位游客,服务生就根据其胖瘦切下一片肉,大门就配合着响一声。肉落下的速度与游客进门的节奏一致。塔蒂不仅让这些元素构成一种平衡的美感,还将切肉和进门的节奏与一首钢琴曲做了滑稽又充满韵律的融合。 对大多数喜剧导演来说,主角就是负责搞笑的家伙,而在塔蒂的电影中,笑点分散在同一场景的不同景别中,每一位角色都有其有趣之处。比如那对喜欢散步的老夫妇,老妇人每当捡到一块贝壳,都欣喜的交给丈夫,老头却看也不看马上偷偷扔掉了。一位由于厌恶于洛先生而过度关注他的服务生,总是由于目睹于洛先生的古怪举动而让工作出差错。而每次于洛先生给旅店大厅带来混乱——一阵小型龙卷风、突如其来的爵士噪音——都能让大家观赏到每个人滑稽的反应和奇特之处。戈达尔认为,这部影片最重要的是对世界滑稽而冷静的观察。“这是塔蒂的兴趣所在。平凡的万物。青草的叶缘、风筝、孩童、小老头等的所有事物。每一件事物都在同时令人感到真实、奇怪与迷人可爱。” 下次见,于洛先生:) 影片原始的结尾最后被剪掉了。结尾是这样的,大家离开海边坐上火车,一群人开始互相交流照片。照片上的游客都是静止的,带着标准的笑容。只有于洛先生永远在运动中,所以总是有一条胳膊或一条腿在画框外。最后一张是于洛先生的单人照片,他鼻子上有一块创可贴。 影片在1953年发行,在艺术院线上映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之久。于洛先生在当时红极一时,有那么一段时间,只“于洛先生”的预定就能让任何一家艺术影院赚上整整一周的好票房。 但是塔蒂和制片人奥莱恩却从此分道扬镳,他们由于提成的问题闹上了法庭。塔蒂决定完全独立,但是迟迟没解决的纠纷让他无法拿到自己的那笔收入。新片的投资遇到挫折,得罪了奥莱恩,其他投资商也不敢贸然给他钱,在一个时期内,塔蒂和法国电影好像隔绝了。于洛先生再出现在观众们的视野中,已经是五年后了。
公众号:电影套盒(laodianyinghualang)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中断了许多次。 虽说看黑白电影,貌似很有复古腔调,但从小看惯了彩色高清电视,突然看这种画质的着实有些不舒服。 更重要的是我完全看不懂这部影片,可能被现代喜剧片全程紧凑的梗与嘻嘻哈哈的形式先入为主,这部喜剧我看了一大半完全get不到任何笑点。 既不明白这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也不知道于洛先生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看到于洛先生帮忙搬行李却从房子的一端失足走到了另一端,把一艘小船的中间踩折导致下一个人游到中间时船只对折沉没成鲨鱼模样,还一根火柴报销了整屋的烟花爆竹,这些都让我本能的产生反感,或者说是不喜欢。 怎么会有这么愚蠢的人呢?他的存在好像就是为了无脑的捣乱,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 如果说我身边有于洛先生这样的人,我可能并不会讨厌他。 因为在生活里,他的不一样,反而显得他这个人生动而有趣,时不时调侃他几句也蛮有意思的。可如果是在办正事的时候碰到于洛先生,估计自己能被气个半死。同样放在电影里,我着实喜欢不起来,至少一开始是这样。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反差呢?不可否认的是我有些功利了,体验感不够。
毕竟是巴赞夸奖过的喜剧,我对这部片子还是怀有期待的。 翻了翻相关影评,听了另一些声音,我好像突然被敲开了一根神经。 我所讨厌于洛先生的点,恰恰也是他的可爱之处。 这种冒冒失失,就像小孩子一样。 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小孩拿着放大镜聚焦阳光,把帐篷烧出个洞以后还不肯罢休,甚至敢拿旁边露着肚皮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人做实验。 如果这时小孩的家长在他身边,一定会严词把他拉走,并教育一番。 小孩之所以是小孩,之所以会被大人不停地教育,是因为孩子不关心后果,只会放任好奇心驱动本能行为。 大人的行为总是被预想的后果遏制,久久的不作为又把好奇心逐渐消磨殆尽。 于洛先生的矛盾点在于,他有着大人的年龄,小孩的行为。 你可以不喜欢他怪异的走路姿势,可以不喜欢他总是好心办坏事的冒冒失失,也可以不喜欢他对人情世故的不闻不问。 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轻松自然,来享受的是没有工作的假期,而不是假期里的工作;他的乐于助人,会主动上前帮几位女士搬行李箱;他的彬彬有礼,和穿着裸背礼服的女主跳舞时,他只是把手轻轻搭在绕过脖子的衣带上,没有任何本可以占便宜的逾矩行为。 也许这就是除基本礼貌之外,我们还愿意称于洛为先生的原因吧。
如果说这部电影值得一看,不只是它对声音的巧妙应用,也不只是它舒适愉快的氛围让人感到轻松有趣,还有它跨越时间的持续价值。 电影拍摄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时的许多人,即使在假期也不能完全处于一种放松状态。最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施穆茨先生,他的神经永远因一根电话线而紧绷着。 一家人正在沙滩上收拾东西准备搭帐篷,他身为男主人,知道电话响了以后迅速离开;正要给已经在门口摆好姿势的人们拍照时,又被一个突然的电话叫走,留着大家在相机面前静止不动;好不容易舒舒服服仰在海面上晒太阳的时候,又因为一个电话,迅速扑腾着游回酒店…以至于到后来,一看到施穆茨先生,就想到他是不是又要去接电话了。让人觉得好笑,也有点无奈。 这样的假期,只是从一个地方换了一个地方临时工作罢了。 施穆茨先生的假期因工作被电话捆绑,那我们的假期又被什么所捆绑了呢? 我不想说现在的人整天就知道盯着手机看,因为我就是这样的,同样,除了这是一种时代大潮,也总有些迫不得已的因素。
今年八月份的时候做了一段时间线上兼职,整天就是盯着手机看。对方跟你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有消息你就回,没消息就歇着,可这句话的隐藏含义并不是说你有多自由,而是说你的二十四小时都要奉献给工作。 那简直是我最想休息的一段时间,我渴望能够摆脱手机的魔音,让我安安静静睡个觉,吃个饭,看个电影,出去痛痛快快玩一场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但对那个月的我来说,这些好像也变成了一种奢望。 朋友责备我出去玩还老盯着手机,我很无奈,也很没办法。 同样我的一位朋友,自从进了校学生会的管理层,一起吃饭的时候经常埋头处理手上的任务,消息一条回了有一条,语音听了一个还有下一个。 可能就像施穆茨先生,也像现在很多已经有工作的人吧。 完全屏蔽掉工作上的一切可能会有些不负责或者不放心,但被工作占据大量的休息时间又让人很不甘心。 可以的话,希望我们尽力去平衡一些东西,没法绝对,至少在相对方面我们还可以努努力。 可以的话,希望假期没有被工作裹挟的我们,也可以放下一些电子设备,放下一些过度繁琐的杂念,去享受我们难得的假期。就算我们捡到的贝壳被人随手丢掉也没什么,就算有点冒失但只要不过分妨碍到别人,好像也没什么。
于洛先生虽为主角,但在环境里是格格不入的,他是极少数者。而影片里的大部分人,都是施穆茨先生那样的,或者是女主身边永远拿着报纸或书本喋喋不休的人,又或者是最后在归程的车上,看到于洛先生的照片时一脸嫌弃的那位女士。 如果指着影片里的大多数人说,这不就是你嘛。我想很多人是不愿意承认的。在批评一个人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听。但在夸一个人的时候,即使有一些不准确,只要差距不过分的大,大家都会乐滋滋就承认的。包括我自己在内。 这个时候,回顾一下刚开始的心情。 会发现,初识自诩旁观者,回首已成影中人。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甚至是十分欣喜的。即使此处所指的影中人并不是个很讨喜的象征。 这就解释为什么我在最初的时候,就像影片中的大多数人一样不喜欢于洛先生,到最后却发现我所讨厌他的,正是他可爱的地方,也是我所缺失的一处。 我说这部喜剧无聊,却发现无聊的原来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