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饿死诗人》的剧本时,我和王某在大学的兰州拉面馆吃着大盘鸡,我当时没有很仔细看剧本,但作者的表达的意思和他的表现手法我看出来了,我在想,这特么是有多离经叛道的人才会写出这种旁门左道的剧本来。
伪纪录片,变化的画幅,自我陶醉且还有些开头恶趣味的诗词,没什么存在感的女主角(或者说魅力不太够的女主),不那么让人浮现连篇的结尾,表现手法和主角的人设颇有意思,总的来看,影片风格有些古怪,想像一下,你在路边看到一个长相奇特的翩翩少女,以现代的审美观去衡量她。五官,身材均算不上好,但她身上散发出独特气质却让你记住了她,于是你总会时不时地在脑海里想起她的样子。
片子第一版出来我看完后沉默了,我说这女主怎么看怎么拧巴,风尘女子怎会表现得这么脆弱敏感,娇柔扭捏,而且有些镜头穿帮了,明显是拍摄的时候过于匆忙,来不及顾及细节。
导演也意思到了这个问题,中间改了好几版,花了不少精力时间甚至金钱,甚至到元旦的时候因为资金不足四处筹资,后来导演保留了两个版本,一个有旁白的,一个没有旁白的,单凭个人感觉,我并不喜欢带南京腔解说的那个版本,不是这作品不适合加旁白,而是那旁白的某些内容听得出戏,甚至将作品的某些尴尬点放大,也许是扬长避短的缘故,杨万里和女主的室内戏被几分钟的旁白直接盖过,于是我作为观众看完后和导演争论这样做的合理性是否足够?后来想想这种絮絮叨叨的话其实某种程度上和作品的内核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如果完全忽略掉导演在国内获得的一些奖项,入围了什么什么电影节这些殊荣,回归电影本身看,我还是觉得这部电影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作品就像是匆忙做出来得一颗深水炸弹,料虽很足,但内部结构没有很好地打造,导致炸弹触底后没有炸出多少水花来,这点我觉得很遗憾。
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我为数不多能让我记住名字短片作品。全中国(还不包括中外合作的),我见过形形色色的微电影大赛,短视频大赛.....也看过些参赛的短片,但能让我认真看完的作品还是少数。
《饿死诗人》的优点在于他摒弃了不少大多数人用俗用烂的表现手法,用相对独特的视角,独特的镜头语言,聚焦在边缘化却有些可爱的人物上。你虽能很明显地看到导演的一些小聪明,小算盘,但这些小心思其实是主创个人才华的直接表露,毕竟一块金子若是不努力地在熠熠生辉,如何被人从众多砂砾粗石中挑选而出。
片中的杨万里其实不是一个人,一群人,他们都是浪漫主义者,每个人都想着诗和远方,清高的背后是难以掩盖的野心。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被人赏识,然后发出李太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般豪言壮语,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当才华配不上野心,野心找不对路子,当世界笑贫不笑娼。四处碰壁的浪子们在雨雪风霜下渐渐倒下,有的再也爬不起来。
也许将来,杨万里能够找到伯乐,也许会成为柳永,一辈子在青楼里郁郁不得志,直到死后还要红尘女子们出钱埋葬。又或者会像屈原一样投江自尽,将尸骨埋藏在青山绿水下。
作品其实没有把内核很好的诠释出来,有些批判和刻画浮于表面,但对于一个年轻导演,我觉得没必要对作品有过多苛求,作为一个学生作品,它基本的完成度有了。
木卫二说,一个导演至少要拍三部长片风格才会成熟,所以期待导演的下部作品,但愿这簇刚刚燃起的微弱火花能够找到一个适合的温床继续燃烧下去......
我是这个片子的主演,也就是诗人杨万里的演员。应恬不知耻的导演邀请和挑战,试图以观众的视角,再回头看看这个片子。 在我极其有限的文艺片观影体验中,《饿死诗人》有别与他的地方就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我一般的观影感受。在文艺气质、文艺元素的加持下,相对完整的展示了一个潦倒诗人的几次挫败。相比较其他片子强制性的留白,《饿死诗人》其实对普通观众更加友好。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主要做人物,也把人物做的不赖的片子。诗人杨万里的定位,像是工厂流水线上卡住的齿轮,指尖上的倒刺,或者说鼻尖上的黑头。诞生于本体,但又固执的对抗。他的性格中带着常常看到的理想主义者一贯的面具——固执的生存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他像“孔乙己”一样拒绝接受外界的转变,没有底气的鄙视所谓的世俗,又自我保护式的寻求甚至说主动创造自己的舒适区。他的命运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像被碾死的蚂蚁,像被子里的屁。存在过,也仅此而已。 再来说说旁白吧,其实引出来一个我的思考——文学性情绪性的旁白,能否补充叙事,甚至能否代替叙事?在《饿死诗人》的片子里,其实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个不能说不完整的故事。但是张新阳让合乎影片气氛的旁白的插入完整了这个片子。但也削弱了一部分黑色的气质和魔幻的气质。 在最初的设想中,现实手持的部分和洗头房定林寺抒情部分是做出区别的。这些带有魔幻色彩的场次因为旁白的插入变得戏谑,风格上也变的统一甚至雷同。原本追求的割裂感其实是被模糊了的。那么再回到我最初的议题,这种文学性的旁白其实已经补充甚至替换了叙事。这种操作的成果是不可复制的,也是存在着很大让步以及风险的。 我主动承认我不是一个文艺片的观众,我也不爱好这类型电影。那么为什么一些和我一样的商业类型爱好者,或者普通观众还能看得下去《饿死诗人》呢?这其实是关于类型的讨论。张新阳统一了一个“脏”气(主要运用旁白或是对白),将这股气加持在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上。将文艺气质的影片按上了一条脊椎骨,将片子变的更通俗易懂,更简洁明了。削弱了云里雾里的观感,拓宽了它的受众。 其实再回过头来深究人物,你会发现诗人之外的人物设置都是脸谱化的,甚至其实诗人本身也是不曾转变的。整个故事不曾改变任何人却为什么或许能打动那么一部分观众呢? 那就是一直在画面中缺席的摄影师角色。他代表了观众视角,引领了观众的观感和情绪,控制着影片的节奏。用这个视角配合旁白,给观众打开了一扇进入诗人内心的门。 无可厚非,张新阳删除了观众一部分思考的空间,但是这也是一个导演的取舍。没有优劣之分。就好比标题中诗人在水中央,其实不需要你游,走桥就行了,或许道路轻松一点,但是你更容易见到我。
作为一个非电影专业的毕业生很难从专业的角度来做评价。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尝试拍一个三分钟短片的人,可以感受到拍一个这样的短片对一个学生来说有多困难。很多人都想拍些什么但最后都是放弃,但是有人在大学时代就能做出来我真的很佩服(当然不排除我对电影专业一点都不了解)。观影过后的采访部分有人问张新阳导演拍的作品是想表达什么,现实中发生的事,他这样回答。我想很多人觉得有所失望大概是觉得同自己想象的不太相同吧。单从名字饿死诗人上来讲,让人更多想到的是一部画面精美的文艺片,这样的文艺片的内核一般不太容易一研究看出来,而事实是饿死诗人的核太过简单且现实了。
男主我很喜欢,身上确实有诗人的气质,配乐也恰到好处。张新阳导演说贾樟柯对他的影响很深,我所能看出来的地方就是画幅的改变,我只看过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在山河故人里画幅的改变代表着时空的转换,至于饿死诗人里面的画幅转换我则有些记不清楚了。
张新阳导演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人(至少我在访谈里面看他是真的很可爱)。他说自己在拍这部短片的时候很狂,想什么就拍什么,同学也很支持他,大家一起凑了3万多最后才有了这部短片,里面的配乐也都是学长学姐完成的。我惊叹于他们的执行力,也渴望拥有这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勇气。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