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飞行物 Winged Creatures(2008)

简介:

    洛杉矶的一家普通餐馆里,发生了一件混乱的枪击案。案件的幸存者们,此后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觉得到处都是危险所在。不管他们的亲友如何劝慰,他们都困于其中无法自拔。可真正能解救他们的,也只有他们自己。终于这些幸存者们醒悟过来,携手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努力生存下去。《飞行物》是一个关于遭遇灾难与获得希望的故事,非常有戏剧表现力,它强调了我们的生命是飞逝的,就像天空飞行的小鸟,就像飞行物。

演员:



影评:

  1. 《飞行物》是一个关于遭遇灾难与获得希望的故事,它暗示着我们的生命是飞逝的,就像天空飞行的小鸟和蝴蝶。

    洛杉矶一个小镇的餐吧里,做侍应的年轻母亲,正欣喜地听着电话里孩子的声音。男孩和女孩开着善意的玩笑。等待服务的黑人无奈地翻着宣传册,谦让的医生正缓步离开。这个早晨,人们本该继续着各自平静的生活,却遭遇一起突如其来的枪击案,凶手在餐吧里打死多人后,饮弹自尽。
    案件的幸存者,事后回避交谈,尝试重新融入生活。但案件在心里留下的印记却成为无法驱散的梦魇,蝴蝶效应一般,搅乱了平释的内心。经历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生死观瞬间改变,对生命的怀疑,对周遭的不信任,无论亲友如何劝慰,他们都陷入自己设置的囚笼中无法自拔。灾难引起的内心剧烈变化,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女孩,男孩,侍应,医生,黑人,患上不同症状的强迫症。
    女孩目睹了父亲在死前因恐惧而小便失禁,事后极端冷漠和麻木,企图扭曲这一段记忆。她强制在心中留驻父亲的勇敢,从不信教的她不断在众人面前不断祷告,想用宗教信仰来抵制心中滋长的负罪感,仇恨,失去亲人的悲痛。她告诫自己:“不,这些恐惧会像它们瞬间到来一样顷刻飞走,不要被它们左右,上帝不希望那样。”在案发时,窗外欲飞的小鸟,映入她的眼帘。之后她试图接近小鸟,像是一次次窥探生命的真谛。
    男孩一直拒绝医生的心理援助,因为女孩请求他对父亲之事守口如瓶。他失眠,真相无法回避,家中不断争执的父母又让他的矛盾愈发堆积。他空洞的眼睛里,潜藏着泪水,无法释怀又找不到生活的力量,起了轻生的念头。
    女侍应因在案发时未能顺利报警而感到自责,惊吓过度,眼中停留着茫然若失的混乱。她试图在电话中和远方的母亲求助,却被毫不知情的母亲因忙碌而挂断了电话。深夜的她敏感而脆弱,看着颤动的电视机屏幕,流下无助的眼泪。作为单身母亲,她感受着从未有过的无依无靠。面对婴儿持续的啼哭,她手足无措,敏感而焦虑,不断地强迫自己把婴儿弃置一旁,在陌生人中寻觅安全感。
    医生在案发前谦让地为凶手开门,事后未能挽救重伤者的生命,他背负双重的自责。生命的易逝让治疗的工作成了他肩上难以承受的重担。他想尽力治愈每一个病患,他让患有偏头痛的妻子服用有副作用的新药,企图通过不断地拯救行为来驱散心中的愧疚感,重获他自认为消失的信任,却差点儿因为药物副作用而害死妻子。
    颈部受子弹擦伤而幸存的黑人,接受着他人的祝福。他在赌城,靠着他自认的“不能白白浪费的运气”大赚一笔,却在赌场的霓虹和人们的追捧中迷失了自己。好景不长,沉溺赌博不惜举债的他,输的血本无归,最后痛苦地被放贷者砸断了手臂。


    太多时候,我们对生命本身欠缺直接和深刻的思考。而猝不及防的直面死亡,强制地让人停下自己的心来反观生命。那一刻,明白了它的短暂,它的不堪一击,如同手中握不住的沙。灾难发生之时,内心中原有的生死观在瞬间轰然倒塌,却没有新的信念灌入脑海支撑,在期间的废墟之上,便只能是长时间的自我流放。面对突然在眼前展开的生命之轻,他们内心绝望而无助,对日常所处环境以及人际关系丧失了信赖感。于是,拒绝倾诉,自我封闭。


    当女孩在男孩的强迫下讲出真相,当侍应受到急刹轿车的惊吓,当医生悔恨地亲吻昏迷的妻子,当黑人用断臂沉默地拥抱女儿。这一刻如同命运给他们的一记响亮的耳光,脸颊灼烧之际,唤醒了人心中被压抑以久的希望和求生本能。他们留下了忍耐已久的眼泪,敞开了紧闭的心门,明白了要携手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努力生存下去。


    《飞行物》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日益被人们关注的灾后心理危机。灾变之后,幸存者会陷入长期的失眠和过度警觉。他们注意力难以集中,与他人疏远 ,回忆反复地侵入。只有尝试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敞开心扉,多与人交流,才能重获心理平和和信任。即使在寻找的过程中,会痛苦,会迷失。但最终能重获了生活的勇气,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
    片中男孩的父亲曾说过:“没事的。我会保护你的。你会想清楚的,你会跟我说的,就像飞翔般自由的直抒胸臆,没有顾及,就像飞翔一般自由。”作为没有经历过灾难的旁人,虽然很难感同身受地给予幸存者安慰。但只要是持久的支持和鼓励,无言的陪伴,及时的倾听。这黑暗中一束光线,一定会让尘封的人们摸寻到那把钥匙,开启紧闭的心门。

    世上最悲哀的事情不是失去,不是背叛,不是别离,不是死亡,而是面对短暂的生命,踟蹰不前,坐以待毙。抱着更加虔诚的态度继续生活,必须摒弃对生命易逝的失落感。毕竟,拥有生命,本来就是一件值得心怀感恩的事。生命易逝的真相不容更改。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积极地奋斗来追寻精彩,真诚地相待来寻找美好。面对结果,即使事与愿违,无需争执,无需怨念,无需面红耳赤。一切都在追寻的过程中被沉着地洗练,只剩下简单的真实。
    我想,这才是片中的祈祷辞的真正含义:
    让我们乘着天使的翅膀翱翔吧,
    从而面对恐惧,
    消除自满,
    克服诱惑,
    并怀有感恩之心,
    超越人间所有罪孽,
    给予我们力量吧,
    好让我们也给予他人力量。


    又见Jackie Earle Haley,这个演员不禁让我想到了《身为人母》。《飞行物》给我的感觉有些无力,使得它和“推荐”失之交臂。这并不在于情节在人物间的频繁转换,也不在于对整个主题推进的把握。
    究竟为何我还不能道明。只是让我这么一个经历过灾难的人觉得,导演用人物极端的状态来诠释他们紊乱的内心,想把那些微妙的心理活动放大到平常人可以觉察,却因为稍有些空而机械的对白,让人觉得不能够信服,如同是换了形式的教条。如果要做个比喻,就像《身为人母》与《美国丽人》之间的差距,总少了某种物质,让影片想表达的人文关怀显得稍欠火候。

    亮点:1.Kate Beckinsale在片中的表演。
          2.有关飞鸟的镜头和暗示意义。
          3.影片的主题。
    据亮点评3星。
  2. 几个主人公在遭遇突发事件之后的表现,铺陈不够,缺乏说服力。而且很多情节的前后衔接混乱,莫名其妙。

    BTW, 我不明白一个小女孩为什么就不能接受父亲在被一个疯了的家伙用枪指着时尿裤子,而要撒个大谎借以逃避,还强迫在场的小男生配合(那厮后来也痛苦地莫名其妙,发展到最后要用枪来逼小女孩吐露真相,哦,好大的真相),发起群体祈祷时又表现的那么乖张。

    本来是冲着bekinsale来看片的,结果......

    窃以为,故弄玄虚。
  3. 主啊..在你创造的新世界里
    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因果
    一切皆有其归宿
    这样想让我们不再有负罪感
    岁岁年年..在这同一片天空下
    我们希冀..梦想..欢笑..
    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迷失过..
    但是..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
    那些曾破裂的时刻
    总会重新拼凑在一起
  4.        剧情简单地copy下来:洛杉矶的一家普通餐馆里,发生了一件混乱的枪击案。案件的幸存者们,此后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觉得到处都是危险所在。不管他们的亲友如何劝慰,他们都困于其中无法自拔。可真正能解救他们的,也只有他们自己。终于这些幸存者们醒悟过来,携手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努力生存下去。《飞行物》是一个关于遭遇灾难与获得希望的故事,非常有戏剧表现力,它强调了我们的生命是飞逝的,就像天空飞行的小鸟,就像飞行物。
           如果是第一看到这样的电影,会觉得还是可以看的。但是,因为看过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的那几部电影,又看了《大象》,不免觉得有相似的影子。
           情节不是亮点,圣经不是亮点,背景音乐很不错。各种音乐听着都很享受。只听那些音乐也很受用。那个小女孩的演出有点出位,言行举止都不是那个年龄改有的。医生这个职业原本就具有相应的心理素质,而美国的医生更不好当,要求更高,电影里把美国的医生塑造成这样,实在是一种诋毁。那位单身母亲原本是有责任心的,案发的时候努力要拨打电话求救,最后发展成生活糜烂的女人也有点可笑。幸存的吉米为什么要轻生,真的是让人很想不通,只是隐瞒真相而已。反而是查理和凯西,让人觉得更真实。但是,美国放高利贷的人竟然那么文明,真让人想象不到。
           可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突发事件,很难确定当事人受到了怎样的刺激,但是类似的情况其实可以看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幸存者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灵创伤。这是很值得欣慰的地方,很多新闻报道大肆地报道,为了发行量,确实应该注意当事人感受。而人性并不能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光辉,脆弱才是真正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