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巴赫曼:沙漠之旅 Ingeborg Bachmann – Reise in die Wüste(2023)

简介:

    奥地利诗人英格褒·巴赫曼与瑞士文豪马克斯·弗里施坠入爱河而又分手,为情所伤的她开启了前往沙漠的避世之旅。本片通过对巴赫曼与弗里施、德国作曲家汉斯·亨策、奥地利剧作家阿道夫·欧佩尔之间故事的交叉叙述,刻画了这位诗人从“为情所伤”到“追求意志独立”的女性自我觉醒过程。曾以《德国姐妹》拿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再次凭借其对女性人物细致入微的体察,展现了巴赫曼在公共光环背后更为真实多元的形象。入围2023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演员:



影评:

  1. ##BerlinalePalast #Competition 柏林第十场,主竞赛第七场,目前最佳!关于女诗人Ingeborg的传记片,完全不了解这位诗人,看前只是简单的查询了一下,单以传记片看,本片在叙事结构,内核表达,视听效果和角色演绎都属于绝佳。

    叙事结构,电影以女主的三个“部分”做切割,三个时间线对应三个主题交错叙事,平行推进剧情,内容互相呼应,我理解的三个部分为,爱情,自我,遗忘。

    第一部分爱情是与作家Max的相处,整个故事讲述的是女主的奉献,前期被Max花言巧语“蒙骗”,后被PUA,最后被“吸食”“灵魂”(对应现实)。

    第二部分自我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因为我认为这部分和最后的那部分的男性其实“并不存在”,一切都是女主对于“自我”的找寻,她带他回顾那段爱情,同时也不惜余力的爱着他,这种爱像彼此灵魂的触碰,不留余力生死相依(尤其是那场情欲戏,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直白的展现),所以我感觉这个角色不光是对于Max渴望产生的一种投影,更多的是对自我的投影。

    遗忘则是最后一部分,代表着与过去和解,她在片中说完成了复仇,其实是对于曾经的释怀。两次忍不住落泪都是在这部分,沙漠中大喊和最后慢慢走近焦内,直视着观众。

    三个部分以时间推进平行剪辑达成一种错乱感,但内容相呼应,再利用回忆转场叙事,在错乱中达成一种美妙的感觉。

    内核表达上整部电影并没有纠结于女主的人生走向,甚至结局,更多的是以三个部分来完整呈现女性对于一段情感的完整感受。

    视觉上主要是冷暖色的使用,用于呈现女主的精神状态,以冷色调为主的受困和以暖色调为主的自由,还有很多的镜中人物的呈现,噩梦的展现都很好的塑造了女主即将崩溃的精神状态。镜头运动上则是非常流畅,只有一场印象较深的近景随目光切到了远景非常不爽。

    听觉着重注意到的是女主噩梦中的声音,电话,打字机,都是一种创伤展现。

    角色上属实是惊艳,每个角色演绎的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女主,热情,直率,聪慧,展现底线,伴随着不同时间点的交叉展现,非常精彩,当然还有各种语言的表达,目测有英语,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除了英语都听不懂,不知道水平如何)。男主这个角色也是前期的包容体谅对照后期的决绝舒适把渣男演活了,尤其是高端甜言蜜语和PUA对比观看,只能说服了文化人。

    赶场《命案》,折腾一路,好多细节都在路上遗忘了…希望有机会二刷!!

  2. 巴赫曼:沙漠之旅 Ingeborg Bachmann – Reise in die Wüste (2023)
    #13thBJIFF 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8/10 电影以交叉叙述的故事结构,将不同时空下的人物情感故事交织一处,串联起巴赫曼追寻自由独立和自我救赎的沙漠旅程。
    日记作为男性对女性无意识审视评判规训的象征物。荒芜的沙漠,是痛苦情感经历的象征,也是被压抑被摧残被埋藏的女性自我的化身。时空的错乱反映人物内心的波动,梦魇以及打字机噪音成为创伤的具象。冷暖色调转变反衬压抑到自由的情感状态,成为无意识自我在现实中的投射。
    而沙漠中的多人场面,更像是一种超现实的表达,以性解放成为自我意识觉醒和独立的象征,被黑色梦魇和绝望无助包围着的巴赫曼,在广袤无垠的沙漠绽放出动人的笑容,这一幕非常有力。“婚姻制度不适合有工作、有思想、有主见的女性”,此番话落,观众席响起阵阵掌声。

  3. 请你离开无言忍耐的我;

    我曾诞生在你脚边,你却已把我遗弃;

    我的火焰过度明示了它的王国;

    我的珍宝已沿着你的铡刀底座滑落。

    沙漠仿佛是放置唯一美妙炭火的避难所

    从未为我命名,从未归还于我。

    请你离开无言忍耐的我:

    激情的三叶草在我手中已化作坚铁。

    在那开启我航路的大气的惊愕中,

    时光将一点点修剪我的容颜,

    仿佛一片尖刻的耕地中一匹劳作不息的马。

    【法】勒内·夏尔《愤怒与神秘》(附言)

    突然想起这首诗所言很贴合电影剧情

  4. 关于男女关系的探讨,文本上给出一些有深意的解读,然而还是局限在异性恋的框架内,但如果有可能,我愿意看第二遍,德语有着诗性的韵律,听起来永远都是严肃且美妙的,巴赫曼要忠于语言和内心的自省,弗里施却把她当作一个神秘的女性样本来观察。

    从小便意识到婚姻对独立女性是一种限制,但对细节与语词有极高敏感度的巴赫曼,依然选择和弗里施共同生活,同时寻求其他的情人,她需要多变的、遵循内心秩序的精神生活,两人同为作家,因此恋人之间的嫉妒心、占有欲、好胜心、自私与自恋在他们身上一样都不少,却唯独没有亲密感,弗里施完全展示了什么叫做一个“不愿成为女人附属品的男人和他虚幻的诺言”。

    巴赫曼说沙漠是她的limbo,也是salvation,炙热的沙漠令她的形象模糊不明,但影像浇灌出冷静的色调,就像那个面对众人演讲的巴赫曼,诗人未必是领导者,却是观察者与思考者。

    今晚的影厅始终弥漫着一股奇妙的香气,和这部优雅从容又极具女性风格的影片有无言默契,加上Vicky Krieps 带有明显个人气质的表演,将所有人带到一个全然不同于现实的时空。当然,无论是本片导演还是主演,她们塑造与想象的巴赫曼与历史上真实的女诗人究竟有几分重合,这有待观者做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