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巴伦 باران(2001)

巴伦 باران(2001)

又名: 天堂挚爱 / Baran

导演: 马基德·马基迪

编剧: 马基德·马基迪

主演: 侯赛因‧艾博迪尼 萨拉·拜赫尔米 默罕默德·阿米尔·纳吉 侯赛因·马哈古 克里斯托弗·马利基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上映日期: 2001-01-31(德黑兰电影节)

片长: 94分钟 IMDb: tt0233841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伊朗德黑兰北部的一个建筑工地上,阿富汗工人纳贾夫摔断了腿,作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他的受伤立刻使全家陷入困境中,好心的工头梅马不忍看到惨象,同意让他的大儿子莱麦特(Zahra Bahrami)接替他的职位,不久,梅马发现莱麦特十分不适合干扛水泥的体力活,可是却会细心地布置餐桌,于是决定让他代替自己的侄子拉提夫(Hossein Abedini),负责工队的膳食。

演员:



影评:

  1. 作者/弓长火羊

    我今晚看的电影叫《巴伦》,久违的马基•麦吉迪,伊朗在他的手里是株普通却干净的草,这草像所有或名贵或卑微的花一样长着,健康,顽强,善良,明亮。

    故事发生在1989年的伊朗,苏联撤离阿富汗后,整个阿富汗陷入了混乱的内战中,140多万的难民涌入伊朗。这些阿富汗人在故乡与“故乡”这个概念之间为了生存挣扎和逃避。

    巴伦是一个女孩子,电影的前半部分她为了接替被砸断腿的父亲在工地上的工作,化装成男孩子,后半部分她是阿富汗的一袭长纱,里三层外三层的女儿装。巴伦的力气自然无法承受水泥石灰的重量,一次力不可支的意外后,工头可能出于对她父亲的愧疚决定她替换拉提夫的工作。小伙子叫拉提夫负责给工人们买烟做饭烧水煮茶,是一个清闲而且能有些小“收入”的工作,因此这个换岗引起了小伙子对巴伦的憎恨。

    巴伦把小厨房重新收拾了一下,抹了泥镶了镜子,把锅碗瓢勺摆放齐整,所有人都夸赞巴伦的茶味美色正,但是小伙子每次都把姑娘递上来的茶倒到进火力,屡屡与她作对。好奇的驱使,小伙子撩起在微风里已经变得柔美的门帘向厨房里看时,发现了巴伦的秘密——“他”是个女的,莱麦特不是莱麦特是巴伦,巴伦正放下粗布里的长头发对着镜子梳头,这个场面从而扭转了整个故事,也扭转了小伙子的生活。
    我不分析拉提夫出于什么心理原因从此开始帮助巴伦和巴伦一家,大约爱情是必然的,除了爱情一切都是偶然,包括民族命运。面对一双清澈沉默的眼睛,面对贫困,拉提夫从为了巴伦跳着高和工友打架到疯狂地用蛮力阻止检察院的人对巴伦的逮捕,直到撒谎说妹妹病了向工头结算了所有工钱,还卖掉了在阿富汗人眼里异常宝贵的伊朗人身份证,他把能换钱的东西都换了钱,能倾注的都倾注了。每次他爬在桥后面偷看单薄的巴伦,为了挣点微薄的钱她在冰冷的激流中和其他阿富汗人向岸上拖木料时心如刀绞……最后,巴伦和断腿的父亲回阿富汗了,在强大的命运面前她没有发言权,她也从不发言,拉提夫看着水汪中巴伦剩下的一个脚印笑了,雨把这这个脚印变成了湖。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简单的爱情充满震撼,因为世上本来没有复杂的爱情,包括生离死别。如果哪个爱情复杂了,那已经不是爱情了。

    我突然得到了一种说法,决绝而唯美——爱情的美在于相互的无保留和相互的得不到,甚至得不到对方的一个眼神,得不到一次交谈,也得不到片刻的沉默,爱情充满伤感,这伤感是世界上最重的伤感,是世界上最轻的幸福,这种伤感像桃木餐桌,这种幸福像白纱的桌布。

    看《巴伦》也像几年前看《小鞋子》一样,一种被召回的感觉,那是一种大美无言的朴实,像《小鞋子》中小哥哥为妹妹去补鞋子却把鞋子弄丢了后,兄妹俩共用一双,每天哥哥为了赶在妹妹下午上课之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在巷子里和妹妹换了,靠在墙上喘着气伤感地看妹妹像穿着拖鞋一样远去。临走的时候,巴伦把自己破屋子里那些最后的瓶瓶罐罐用篮子提出来,撒了一地,小伙子跑上去帮忙,他们对视了,一瞬间而已,姑娘脸上看不出笑,没有伤心,没有感激,没有惋惜,我不知道她那一刻眼神中流露出的是什么,她猛地撩下了面纱,只露出两只眼睛。

    我那一刻我也猛地一下,无限伤感,我从这没有任何表白和示意的眼神中看出来的,她已经是他的爱人了,一辈子都已经是了,哪怕她从伊朗回到阿富汗接了婚生了子,她都还是。我为什么能看出来呢,因为她的眼神中只有平静,不见底的生活中不见底的平静,是这种平静让我无限伤感,一种东西,他们无法掌握,无法理解,但是彻底拥有。

    就像我一直认为的那样,真正的戏剧是悲剧一样,就像一个人和我说她只敢养触摸不到的动物一样,就像最本质的爱情一样,比如那些在黑夜里偷偷哭泣的喜剧演员,比如鱼,比如鸟。


    公众号“弓长火羊”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2. 真主最伟大

    ——观伊朗电影《巴伦》

     

                去年看完伊朗大导演马基·马基迪的《天堂的颜色》后,就知道他还有一部反映阿富汗难民的电影《巴伦》,我对这部片子又是向往已久。昨天晚上,终于有机会看到这部片子了,感谢真主。

     

                电影一开始还是烙大饼,就和导演的另一部佳作《天国的孩子》一样。然后是一个愣小子在工地上端茶送水,尽管伊朗禁止阿富汗难民打工,但包工头还是雇了很多阿富汗难民,因为阿富汗人穷得一无所有,包工头正好可以剥削廉价劳动力。一个阿富汗人出了工伤摔断了腿,他的女儿巴伦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只能女扮男装来工地打工。巴伦因为力气小,被分配干烧饭送茶的干活,而原来干这差使的伊朗小伙子只能去扛水泥袋。伊朗小伙恨死了巴伦,但后来他发现巴伦是女孩的秘密,便悄悄地爱上了她。巴伦被移民局(就像中国查暂住证的收容所)发现问她要身份证,巴伦没有只能逃跑,伊朗小伙为了救她而与移民局打在了一起(在中国这样的内容大概要被禁掉的吧)。巴伦离开了工地,男主人公到处找她,当他找到她的时候,她却要离开伊朗回国了,伊朗小伙只能目送着她远远离去。最后,意味深长的镜头里只留下巴伦的一个脚印。

     

                导演是著名的马基·马基迪,我看过他的前两部电影《天国的孩子》与《天堂的颜色》,都是赚人眼泪的感人杰作。但前两部电影都是儿童片,但这部片子却直面社会现实,描写了塔利班统治下阿富汗难民出逃到伊朗,被迫打黑工的悲惨遭遇。不过,片子里的女主角不像一般深目高鼻的伊朗人,而是圆而白皙的脸,眉毛和眼睛的距离较远,鼻子也是小小的,看起来有点像中国人的样子。

     

                尽管影片放在了阿富汗塔利班倒台的背景中,尽管有人说这片子有迎合西方人口味的问题,但我认为影片中表现的伊朗人与阿富汗人的区别,正相当于中国的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事实上,我更觉得这像是一部伊朗的民工电影——看啊,一切都是那么似曾相识,宛如就发生在我们所处的城市:建筑工地上灰头土脸的外地(阿富汗)民工们的,拖欠民工工资的小气的包工头,出了工伤摔断了腿却得不到赔偿的阿富汗人。更相似的是抓非法移民的伊朗官员,在大街上追逐阿富汗小姑娘,让中国人不由得联想起城管队、收容所、暂住证还有孙志刚。电影里的伊朗旅馆一定要身份证,但民工把身份证押在老板那里,于是就不能住旅店。更悲惨的是影片的最后,男主人公看到巴伦和一大群阿富汗女人,在湍急的河流里搬运沉重的大石头——生为阿富汗的难民,就只能像牲畜一样地生存——生为ZHONG国的农民工,是否也是如此呢?

     

                伊朗导演的镜头永远都是悲天悯人的,他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最残酷的一面,也是最真实的一面。

                尽管伊朗和阿富汗离我们都很遥远,然而,我相信影片中展现的一幕幕场景,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城市中,这样的人们每天都生存在我们周围——只是我们视而不见。

                

                然而,在极其相似的背后,影片中的人们又与中国人有几分不一样,即便是那令人生厌的包工头,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补鞋的老汉瞧出了主人公的心事,卷了主人公钞票远去的阿富汗人,还留下了一张带有血手印的纸条。在严酷的生存中,换上女装的巴伦竟是如此艳丽,尽管最终还是戴上了面纱远去。

     

                这绝不是导演的故意做作,而是伊朗社会的真实写照,无论命运多么悲惨,无论社会多么残忍,但人心深处最纯洁的东西并没有丢失,因为宗教使然。在这个全民信仰伊斯兰的国度里,只要还存有一分对造物主的敬畏之心,就不会让心迷失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爱与善。正如电影开头打出的那几个阿拉伯字母——真主最伟大。

                

                看完全片的时候,我才发现了片头这几个字母的意义——这绝不是单纯地诉说苦难的电影,而是绝望中的希望,黑暗中的光明,这希望就是男主角那颗由无知鲁莽变得细腻善良的心,这光明就是女主角那双由屈辱悲伤变得坚强镇定的眼睛——所有的苦难都不能阻止人性中最本真的这些东西,所有的黑暗都将在女人的双手中消散。当我看到男扮女装的巴伦将原本肮脏不堪的工地厨房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甚至还在小镜子前放上了一束养在玻璃瓶的绿叶;当我看到男主角明知自己无法和巴伦在一起,却还牺牲自己仅有的一切来帮助她们一家,甚至还要以包工头的名义,最终目送着巴伦一家远去,留给他的只有女孩的一只脚印,我终于理解了什么是希望。虽然,万物归主——造物主可以剥夺你幸福生活,但造物主不会剥夺你拥有希望的权利,除非你自己放弃了希望。

     

                我相信,能养育如此悲天悯人的导演的民族,能拍出如此优秀电影的民族,是一个智慧而善良的民族,是一个有前途有希望的民族。

                但我依然感到悲伤,我悲伤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同胞,遭受着与巴伦他们同样的苦难,然而我们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吗?同样是进入西方人视野的亚洲艺术电影,与阿巴斯、马基迪等伊朗导演相比,中国张艺谋这帮人实在差得太远了,最终只能沦为某某英雄的奴才。

     

                最可怕的并不是黑暗,也不是苦难,最可怕的是在黑暗中见不到明天,苦难中见不到希望。看看我们身处的国度,那些残害别人的人们,哪一个不是比豺狼更凶残,那些正在遭受苦难的人们,又哪一个不是行尸走肉呢?在他们的身上,没有希望,只有欲望,失去了希望与爱的奴隶,不过是些奴才与暴民而已——这才是真正的绝望与恐惧。

     

                附记:单位的老房子在改造,我身边常走过那些戴着安全帽,灰头土脸的民工,忽然莫名其妙地难过。

     

     

     

     

     

     

     

     

     

     
  3. 好吧,我不得不承认,我迷上了伊朗电影,从此许许多多的好莱坞电影在我眼中失去了魅力和感觉。

        在这个西方价值观橫行全世界的时代里,我们似乎习惯了美国影视剧带给我们的画面,漂亮的女主角,性感丰满,一定会有一两个裸露的镜头;孔武有力,英俊高大的男主角,也会与女主角有一段刺激的爱情,那刺激一定带着肉欲,在荧幕上出现男女的舌吻和喘息,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仿佛不如此就不叫爱情,没有作爱,就没有吸引力。这是美国电影给我们的视觉享受,赤裸裸的简单直接,深入又浅薄的爱。所以,很难找到一部没有色情镜头的美国电影或电视剧。我们也习惯于被它们所吸引,最原始的欲望,也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情。

         是的,我们似乎已经忘却了什么是“情窦初开”,难以理解“发乎情,止乎礼义”,那种“柏拉图”式的最美好的感情,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的恋爱,在这个时代几乎是笑话了。于是,巴伦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没有牵手,没有拥抱,排除任何身体的接触,甚至没有一句交谈,就因为在一瞬间看到姑娘在小窗口梳起秀发的背影,那颗心里满满的爱便被点燃了,于是,竭尽所能地保护她,为她的生活担忧,拿出自己的全部默默地奉献,纵然姑娘并不知情,“只要你过得好,对我来说,这就够了!”我想,那个像斗鸡一般冲动的男孩子,在爱情来临时安静了,也变得如此地无私。

         如此含蓄简单的感情,好莱坞怎么拍得出来呢?习惯了高科技,发达的商业经济的社会,以为他们拥有最先过的文明,但是文化本身却与这一切无感,人性的美好需要的是一颗简单的心,朴素的感受。我不由得后悔以前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追美剧,看那些冲击自己感官的电影,那是对自己身心的可怕损耗。而得到的只有更深的空虚和肤浅的认识。

        马基迪的电影里女孩子们都是那么纯净美好,仿佛脱尽一切尘俗,那个可怜的阿富汗女孩秀气的面孔令人回味,我不记得她说过话,似乎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那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神,带给人的洁净,足够受用了。

         女孩头上那个小发夹,被男孩别在帽幨上,最后结尾那个可爱的小鞋印,马基迪的电影里经常会有这些小物件的铺垫或衬托。令人想到《天堂的颜色》里奶奶胸前的发夹掉在泥水里;《麻雀的假期》里金鱼铺满地面,这些简单不费力的小细节带给人无穷的心灵震撼,艺术的感染力如此奇妙,从来就与大制作,高投入无关。

       写到这里,不由得再次像那群伊朗电影人致敬,在那个长年动乱,贫穷不安,充满苦难的国度里,却拍出了如此有力量的片子,刷新了我们对那片土地和那个国家的认识。
  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一路艰辛找到他偷偷喜欢的姑娘,可是看到的是她站在冰冷而浑浊的河水中搬运笨重的石头。他默默的躲在桥墩后面流着泪看着,踟躇不前。这时我想起了这句诗。

    这是一个沉默的爱情故事,没有任何的一句言语表达。他们相识于伊朗的一个灰灰的工地。他,负责工地的饮食,快乐的外出采购;她,来自阿富汗的难民,迫于生计扮成男装,顶替摔断腿的父亲来到工地,赢弱的肩膀抗起生活的重担。

    善良的工地老板见她不堪此负,将她和他的职位调换。她开始做相对轻松的膳食工作;他,没有了之前的安逸,抗起了沉重的石灰。他对她充满了仇恨,寻找一切机会进行着孩子式的报复:泼石灰水,破坏刚整理好的厨房……她面对伤害不发一言。

    改变缘于一场风。风掀起帘子,他看到了灰暗工地不曾有的风景:她正对着浑浊的镜子盘着她的秀发。有什么东西轻柔拂过心,他再一次的改变:他开始时刻追随着她的身影,她外出,她归来,他都偷偷在天台守望;他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哪怕干活会很快弄脏;他在她为难的时候立刻挺身而出,即使得罪了工友……他站在远处深情的凝视,默默的关怀。

    他为这场青涩的暗恋倾其所有:检查官发现她是阿富汗人,他尽力奔跑帮助她逃脱哪怕自己被抓;身份暴露,她不能留在工地了,他请假到处寻找;他看到她的艰难,执意找老板要了一年工资,因为腼腆托人转交却被携款逃走;他最后不惜卖掉了自己的身份证沦为跟她一样的黑市户口,送钱去的时候却说是老板给的。

    蒙蒙细雨中,她即将踏上回乡的旅程。她打翻了篮子,他默默帮她捡拾,默默的将她卡在泥里的鞋捡起,默默的替她穿上。她放下面纱,默默的透过帘子凝视,和车子一起消失在迷蒙细雨中。留给他的是泥泞中贮满雨水的浅浅的脚印。

    自始自终,他与她相互没有一句交谈。她的名字叫巴伦,波斯语中意为“雨”。

    在伊朗这样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选择“爱情”这一题材,委实很危险。导演却从两个青年男女心里暗生的情愫切入,不同以往那些充满迷乱情色的喧嚣世界的爱情,带给我们的是久违的温暖和清新,一切都是那么毫不张扬,干净而纯粹。影片中有很多导演擅长的细节处理:路上发现了一枚硬币,他踩住硬币缓缓蹲下身捡起它。在灰尘弥漫的工地,一方土墙上,一个盛满清水的小玻璃罐,插着一蔓绿意昂然的枝条。躲避检查官追捕的时候的快满镜头的切换及清晰的喘气声。镜头中慢慢推进的他的帽子,帽檐边别着工地上捡到的她的小黑发夹……

    影片拍于2001年,那一年战争不断的阿富汗是国际政治形势的焦点。大量的阿富汗难民涌入伊朗,也成为一个城市难题。那一年伊朗拍了三部和阿富汗相关的电影,除了这部还有没有剧本边走边拍的《坎大哈》。保持了一贯的伊朗电影风格,类似DV自拍的形式,下层平民就是最好的演员,他们的生活经过镜头被赋予了丰富的语言。听说《巴伦》战胜了《坎大哈》代表伊朗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尽管最终未能折冠,但是通过镜头我们再次看到了借着爱和正义的旗帜的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

    “情变使人成长,家变使人成熟”,什么可以让社会成长,让世界和谐?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