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第四公民 Citizenfour(2014)

第四公民 Citizenfour(2014)

又名: 四号公民

导演: 劳拉·珀特拉斯

主演: 爱德华·斯诺登 朱利安·阿桑奇 杰里米·斯卡希尔 威廉·宾尼 雅各布·阿佩尔鲍姆 伊文·麦克阿斯基尔

类型: 纪录片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德国 英国

上映日期: 2014-10-10(纽约电影节) 2014-10-24(美国)

片长: 114分钟 IMDb: tt4044364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第四公民》将能高度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演员:



影评:

  1. 《Citizenfour》的诞生本就是一种力量。作为多年关注人权问题的记录片电影人,导演Laura Poitras因她的独立精神、不畏强权和对受访者高度负责的职业态度被斯诺登选定为这场风浪的登陆点。他在邮件里说:“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了你。不是我选的,是你自己。(You asked why I chose you. I didn't, you did.)”

    我不懂法律,也对政治没大兴趣,再说围绕掌权者以维稳之名侵犯公民隐私的争论也够多了,我只想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说说这部片子。

    首先得明确,该片不是传统意义上揭露社会问题或以科普为己任的典型记录片——这些片子往往充斥着数字、事实和喋喋不休的访谈,即使涵盖多方观点,但基本都有偏倚的一方。而Citizenfour属于近几年兴起的实验纪录片范畴,与2013年的Leviathan和The Act of Killing一派,它们重在呈现全方位浸润式的观者体验。监听风波是个有持续媒体热度的重大社会事件,几乎无法淡化处理,而导演选择第一人称视角,沿袭cinéma vérité的风格,肯定摄像机和她本人作为事件一方的介入,是一个明智、大胆也水到渠成的选择(其实她“后911”三部曲的前两部都是揭露社会问题的传统风格),但这就意味着她要牺牲话语平衡和政治引导,来达到一种历史现在进行时的即兴亲历感。这是她对审美和新闻价值两者的调和,也正是这种调和成全了全片的动感、惊悚和力量。

    开场,车窗外光影流动的香港隧道引出导演的目击者身份,也呈现出她孤注一掷的内心状态。此后大多数镜头都是静止观察,在持续关注中剥开表面的平和,显露斯诺登以及其他人物内心的暗潮翻涌。泄密人和记者,从陌生、质疑到齐头并进,围绕报道方案、保密措施和秘密文件内容展开对话,空气中的手势,沉默,放远窗外的视线,以及前台的电话和火警间歇性打断对话,给香港酒店房间的段落注入封闭空间悬疑剧的色彩。能将这些静态画面排列重组出惊栗片的动感,《罗拉快跑》的剪辑Mathilde Bonnefoy同样功不可没。在美国机场被搜身盘问对Poitras来说是家常便饭,但此片的拍摄让她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能再回美国,于是临时决定栖身柏林处理影片后期。Bonnefoy不但于此时加入,而且与她丈夫一起为香港归来的Poitras提供帮助。

    虽然片名是斯诺登的化名,海报上是他的靓影,但本片并没有把他偶像化,什么“传记片”更是胡扯。看完影片,我们对斯诺登的了解也依然仅限于他在风波中的言行表现,我们除了一些基本信息之外,对他的性格和成长轨迹各方面仍然一无所知(这些在Glenn Greenwald的书里倒是有细致描述),我能确定的只有他的智慧、勇气和思维的老练,并在最后莫斯科屋外的镜头中感叹他和女友Lindsay这郎才女貌的一对。斯诺登说,他将所有文件交给记者处置,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的身份和偏见影响事件发展("remove my bias from the equation"),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这方程式中的关键一项,但也仅此而已。他是主要人物,但绝不是传记主角。

    有人说这部片子观点不平衡。我要问,观点是什么?一部110分钟的片子,总共也没有几段是直接控诉美国窃听行为的,相关引语的选用(包括斯诺登本人的)也很有限,而且电视里还是看到了奥巴马的“肺腑”之言以及政府派嘉宾的言论。我怀疑那些觉得观点不平衡的观者,也是因过这两年在斯诺登事件媒体轰炸下已掌握了大量事实内容,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再说,美国政府也不会傻到开诚布公地公开窃听计划幕后的来龙去脉,试图以透明来换取公众同情。Poitras在访谈中也说过,不是故意不想包括国安局的声音,如果他们能有人为这部片子站出来说话那最好,但是这并没有发生。这场个人与机构的对抗注定是信息不对等、观点不平衡的,如果大家想要平衡的观点,那就去看各大媒体的文字报道——作为一个新闻人,我深知观点平衡作为职业标准的重要性,但在人性层面上,那是自欺欺人,我想这也许是更多电影人规避唇枪舌战的桥段而选择自然呈现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部片子讲的就是几个人试图揭露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一段经历,直接而简单。如果该片真有观点,那就是:与政府对抗,对个人来说是危险又刺激的。

    不过话说回来,评判电影当然没有对错,如果别人不能将Citizenfour看做一部体验式的电影,坚持用传统记录片的标准来要求它,那我也完全理解他们的负面评论。其实,就看你站在哪儿,从哪个方向看。而且我也不讳言自己对Leviathan和The Act of Killing的钟爱——也有的是人把这两部片子骂得一无是处,甚至质疑电影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每个人的目光短浅和思想片面也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

    回到片子。Poitras因斯诺登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却依然将事业的绝对重心放在记录电影的拍摄和制作上,对抗快餐式、碎片化的传媒潮流,努力寻找新闻事件中有普世价值的“人本体验”(human experiences)。当急功近利的媒体和受众联手将深度报道打入冷宫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电影人肩负起了追求审美、还原真相的双重重任。他们甘愿牺牲多一点安全来换取多一点的创作自由,试图通过视觉体验让现实有更深更广的张力,这已是难能可贵。从这个意义上,Citizenfour是一个宣言。就像片尾所暗示的,更高层的揭秘者在斯诺登的带动下站出来,相信Poitras的作品也会引导更多人用深邃的眼神探究现实。而斯诺登,我的同龄人,也在时刻羞辱/鼓舞着我,指明在这个混沌的和平年代,一个30岁的人能有何等的智慧和勇气。
  2. 先把我的“偏见”晾出来:

    纪录片的开头有一段第九巡回法院的口头答辩。我在模拟法庭课上答辩的也是一个第九巡回法院的案子。我是政府方,要提扯淡的话,我知道扯淡是什么样的。

    纪录片里有人讲到波士顿,说警察在猎捕设置炸弹嫌疑犯Tsarnaev 的当天,人们自愿放弃个人自由,甘心把自己锁在家中。我马上想,老子他妈的当时就在波士顿,在家饿了一天就压根没想过自己原来是“放弃了个人自由”,而不是不敢出门。

    那样滥用波士顿事件讲蛮理的行为简直让我恶心。从那一刻起,我作为观众的旁观者心态便已完全消失。本身就满怀自由派政治理念,敬佩Snowden,越来越对奥巴马无语的我,完全将整个案子当作私事,情绪被带得非常激动。

    说以上这些,就是想讲,力荐,只是因为想让所有影迷听到更多的Snowden的声音,感受到我所担忧的政府权力过大的问题。而对于纪录片本身,我需要回到影评的角度重新判断。

    《第四公民》跟踪拍摄了Edward Snowden揭露美国政府监听、监视人民私人信息内幕前后的行踪,近距离的捕捉了这位2013年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的情绪和思想。

    作为一部电影,它非常的感人,有很强的感染力,里面的人物说话都特别有条理,整部片子,让我从头到尾都一直在投入。

    作为一部纪录片,它却不能得满分。一部纪录片肯定不能100%中立,它的目的应该是致力于传达一种信息的,它免不了要尝试说服观众。但是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是将矛盾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呈现,同时让观众思考、评判、最后自己到达拍片子的人想要他们到达的结论。

    这部片子没有给观众呈现足够的政府观点,所以虽然观众最后很容易站在Snowden这一边,但却显得多了份感情,少了一份理。等我说完:

    政府在监听、监视人们的隐私,这一点我们已经有了充足的证据。我认为电影缺乏的,是足够的对于国家安全局这一行为是否违背美国《宪法》的讨论,是美国借《爱国者法案》将Snowden定罪是否正当的讨论。电影里有太少的政府一方维护国安局的行为、维护将Snowden定罪的理由,从而就有太少的Snowden的律师对于该系列理由的驳斥。如果将本片类比为一份法庭辩论备忘录,此片缺乏对于该事件最核心问题的探讨。

    当然,这是我是作为法律人所感兴趣的,没准是我的侧重点偏了。电影确实捕捉到了:不止Snowden一个人发表出了“这件事怎么这么政治化啊!” 的感叹——既然政府是在玩政治,在藐视法律,那么干嘛还介意辩论法律呢?不过你想一想,如果电影多花个几分钟,把两边的法律论点摊开来给我们看一看,那么“政府只在玩政治,而没有在论法律”的这一点,岂不是会更加形象的展现给我们,更加容易被我们观众自己通过观察而意识到,而不是由片中的人物喂给我们?

    当然,除了不够“中立”之外,片子的其他优点非常的明显。镜头对Snowden本人,以及事件主角之一——记者Glenn Greenwald的表现非常成功,通过拍他们谈公事,将他们的人格也捕捉到了。几句四字经,真的让我非常痛快。利用各种媒体资料,与香港酒店中拍摄的主人公的镜头相互填充,将Snowden“出柜”前后那几天他本人的心态、所思所想,以及整个世界的动静,非常生动的表现了出来,让我亲眼看到了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好似亲身体验到了焦躁、兴奋、紧张、但又很自由的那种情绪——就像在飞一样。由于我太喜欢英雄,太喜欢小人物挑战大权力的故事,也真的相信政府肯定是错的一方,所以在不少场景难免还会激动。在这一点上,电影是成功的。

    我对于政治本身,还有很多的话要讲,但是鉴于这是豆瓣影评,我就克制一下吧。即使我提到了影片的问题,但是影片对于Snowden本人的展现却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推荐大家看一看这个人,听一听他有什么话说。有的人说,我不喜欢英语,对政治没兴趣,对于美国的事更不关心,干嘛看?对此我想说,一旦你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政治是涉及到你我生活细节的非常有趣的话题,而美国政府在做的,你觉得其他政府没有在做吗?
  3. 纪录片《第四公民》以真实的镜头还原了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引爆“棱镜门”事件的过程。这部电影在以一种冰冷刺骨的真实感重现这起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让观者不得不认真思考,公权与私权的界限在何处?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该如何选择?爱国与叛国究竟该如何定义? 首先,像任何纪录片一样,《第四公民》的拍摄风格极为写实。因为主角是一个向外界透露政府机密并因此被政府通缉的人,所以很多拍摄活动一直在暗地里进行。本片最震撼人之处也正在于此,无论是镜头前面的“whistleblower”斯诺登或者与他并肩作战的《卫报》记者Glenn Greenwald,还是镜头后面的导演Laura Poitras,都时刻面临被美国政府监控甚至限制人身自由的危险,电影中有多个片段都真实地表现出这种既紧张又刺激的氛围。当时,斯诺登藏身香港The Mira酒店,Greenwald和《卫报》专门派来的另一名记者对他进行采访。当他准备用笔记本电脑向两位记者介绍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监控体系时,他竟然用一张毯子把自己和笔记本电脑罩起来,以免暴露自己输入的密码。他介绍说,NSA的无人机盘旋在世界各地,其工作人员可以随意查看任何跟踪目标的视频监控,而就在此时,镜头突然切换成了从室外高空中观察斯诺登房间的玻璃窗,一种时刻被监视的感觉顿时袭来,令观者感到后背发凉。电影结尾的一个片段也很有意思。Greenwald在莫斯科向已成功申请避难的斯诺登介绍最新情况时,他竟然没有把关键词说出来,而是写在纸上给斯诺登看,二人谈完之后再把纸撕碎。其实,在Poitras的镜头面前,在得到俄罗斯官方保护的情况下,他们不必这么紧张,但他们依然这么做了,为的就是以防万一,因为他们比观众更清楚NSA的监控能力有多强。可以说,这种贯穿电影始末的紧张气氛最好地阐述了本片的主题:在政府强大的监控网络之下,公民几乎毫无隐私可言。不仅如此,正如片中一位角色所说,失去隐私也就意味着失去自由,因为失去隐私的人会有顾虑,也就无法自由地表达和行动。这不禁让人回想起2006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窃听风暴》,在隐私荡然无存的情况下,自由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全片都透着一种类似《谍影重重》的紧张气氛,但斯诺登本人相当冷静,他自始至终表情凝重,谈话中偶有微笑,也是一带而过,脸上立刻重现出镇定的神态。他的沉着和冷静,既是一个29岁的年轻人在应对巨大压力和迎接巨大挑战时成熟的表现,也促使观众去体会当事人在做出两难选择时的痛苦和无奈。公事方面,他虽然坚定地选择站在人民一边,揭发政府的不正当行为,但他也必须着手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他是否需要暴露自己的身份,暴露之后如何应对可能面临的危险,甚至如何应对舆论对他的形象塑造,等等。私人方面,他的女朋友还在美国,且受到了政府的调查,人身自由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限制,他本人下一步何处容身也是问题。从电影中我们知道,他一切不违自己初衷,不做任何妥协和退让,立场站得很稳。所幸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最后也与女朋友在异国团聚(好在美国政府肯放人)。 斯诺登的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但《第四公民》抛给我们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例如,片中一位律师说,按照美国的法律,泄露安全机构的秘密就是叛国罪,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不是泄露给敌国,而是为了公众利益而泄露该如何判处。按照法律的字面规定,恐怕仍然构成叛国罪。很多美国人视斯诺登为真正的爱国者,而政府视其为叛国者,爱国与叛国究竟如何定义?关键可能在于“国”字的含义,以及是否存在更高的道义,或者说更高层面的爱国。 电影还对时下流行的大数据概念进行了抨击。影片中,NSA正是利用对公民各种信息集合而成的大数据来调查任何他们想要调查的目标。你的一举一动、你的各种偏好、你的社交网络等等全部在政府的掌控之中。在电影之外,近年来关于大数据与公民隐私之间的矛盾始终是舆论的关注焦点。大型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纷纷成立大数据部门,试图精准定位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最大限度创造利润。然而,政府以保护国家安全之名侵蚀公民隐私尚且到如此地步,你还能指望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有所克制吗?《第四公民》的警示意义正在于此,如果没有民间的监督,没有媒体的制衡,这些侵害公民隐私的行为肯定会变本加厉。 “棱镜门”曝光后,很多国家都举行了听证会,调查美国是否对他国公民也进行了非法监控。我们看到,这样的听证会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大局的结果。美国的强大决定了其他国家最多只能有限度地抗议一下,至于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监控是否因此而收敛就是另一回事了。《第四公民》能做的只是把这段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让更多的公民知道,他们的隐私在受到侵害,他们在失去自由。另外,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两处有意思的情节。一处在片头,导演的旁白告诉我们,是斯诺登主动联系她和Greenwald,而非他们找到斯诺登。斯诺登在给导演的邮件中说:“You asked why I picked you. I didn’t. You did.”(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你。我没有,是你做的选择。)导演明确告诉观众,她正是因为本人被监视才和斯诺登取得联系的。多么讽刺啊!导演牺牲了自己的隐私才换来了这样一部作品!另一处在片尾,斯诺登和女友在莫斯科团聚,导演选择在远处像狗仔队一样拍摄二人在厨房煮饭的镜头,这同样是对监控公民隐私的讽刺,但更是一种善意的警告,你以为你真的安全了?

  4. (原载界面网)
    公众对于纪录片的探讨,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会跳过拍摄手法和艺术价值,而直接进入影片所关注和呈现的主题之中。这在奥斯卡提名纪录片《第四公民》身上反应尤甚,由于其近乎“直播”了斯诺登和棱镜门事件,带出了小人物挑战大权力的“刺激故事”,就非常容易引发观众对影片主题——安全监控与公民自由之边界——的热烈讨论。
        单看剧情,《第四公民》以小博大的对抗精神,也实在符合左翼自由派立场的好莱坞胃口。但其零编剧的陈述方式,或许又会让很多年来被“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原则、以及奥斯卡式“好看纪录片”惯坏了的观众所接受。从《海豚湾》到《寻找小糖人》再到《离巨星二十尺》,人们已经习惯于导演为制造悬念而牺牲事件原本逻辑的编剧技巧,也让很多获奖纪录片的剪辑,愈发适用于15分钟进一段广告的电视台播出机制。而以批评态度,通过制作多部美国对中东政策纪录片而闻名的导演罗拉·柏翠丝,从最初接到署名“第四公民”的电子邮件后,所发起并参与的纪录片项目,更属于1960年代在法属西非兴起的“真实电影”(Cinéma Vérité)范畴,即摄影机是“参与的摄影机”,以访问形式出现并影响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互动关系。
    电影,也即真实事件中的罗拉·柏翠丝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在“第四公民”匿名邮件的指引下,于2013年6月飞到香港,在The Mira酒店见到并连续多日采访了爆料人爱德华.斯诺登。按照后者坚持的发表次序,6月5日,英国《卫报》先投下第一颗重磅炸弹: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6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接力披露: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随后几个月,巴西企业情报遭监控、拉美和欧盟国家政要私人电话被监听等猛料,又被进一步揭出。
    罗拉·柏翠丝作为这段著名历史的重要参与者,将纪录片的最大篇幅放在香港高楼的逼仄房间中,镜头下戴眼睛的斯诺登,也是符合大众想象的技术宅男,终日蜷缩在床上,双指飞速在键盘上滚动,也从紧张羞涩到落落大方的,向两家重要媒体及摄像机,勇敢交待着自己的身份和爆料行为的成因。即便在访问和陈述本身已经成为最强剧情张力的过程中,导演也没忘适时加入一些制造危机感、却也不易被观众察觉的蒙太奇。譬如当斯诺登像一个魔法师那般,将床单罩住自己和笔记本才输入密码时,镜头切到了从室外高空观察房间的俯角,或许真如爆料人所称,“国家安全局的无人机盘旋在一切角落”;再如,这位“第四公民”露出庐山真面之前,镜头在黑暗中刷出流光的香港隧道中穿梭,隐喻着一种不安和刺激,而在罗拉收到的匿名邮件中,第四公民写到,“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了你,不是我选,是你自己(You asked why I chose you. I didn't, you did.)”,清楚表明导演作为异见分子早被监听的事实。
    当然,出于对恐怖活动人皆有之的担忧,这样一部纪录片和作为背景的棱镜门事件,并不会取到同为指控性质的《海豚湾》那般一边倒的支持。国家该在多大程度上作为公民的保姆?个人自由是否该有某个明确边界?从来就是众口难调的议题。纪录片中的斯诺登,像是那种叫嚷着“我不要你管”的叛逆少年,宣称自己“不想生活在一言一行都被记录的世界里”,坚信如今“什么错都没有的人,也许只是因为拨错了电话号码,就可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一旦连上网络,就能被验证机器。”可奥巴马在事件曝光后也立即辩护道:“你不能在拥有100%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拥有100%隐私、100%便利”,而且坚持这一项目的目的仅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国人安全,而且经过国会授权,并置于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的监管之下。”
    事实上,9.11后的美国本土,除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外,也确实没再遭受什么严重恐怖主义袭击。这注定得归功于棱镜项目所设置的安全门,但对内它也确实不受管控的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对外借助于人人依赖的社交网络工具,在北非和中东的一系列乱局中起着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作用。甚至可能让饱受上网查阅正常资料之苦的我们,都或多或少思考,美国那些互联网巨头真可以独立运营,而不受外交政策干扰吗?
    在斯诺登被奥巴马政府吊销护照、成为无国籍人士后不久,又曝出美国国家安全局2010年起,即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部分美国公民的“社交连结,辨识他们来往对象、某个特定时间的所在地点、与谁出游等私人信息”。其实,这与微信朋友圈分发宝马、Vivo和可口可乐广告也有相似之处,大数据时代,美国人、中国人、欧洲人、中东人,都成了拴在一条数据线上的蚂蚱,成为比特流中可以被轻易截获和监听的无隐私数据。国家安全和个人自由的矛盾和悖论,也就前所未有的突出。
    纪录片结尾部分,以政治避难身份留在俄罗斯的斯诺登,与其女友在莫斯科郊外的屋子里做晚餐,镜头以狗仔般的粗糙效果呈现。而斯诺登与《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重逢后,将谈话关键词写在纸上并最终撕个粉碎。批评了国家却也接连受普利策和奥斯卡嘉奖的导演,还是清楚表达着批判意图——监控无所不在,个人没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