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相见恨晚 Brief Encounter(1945)

相见恨晚 Brief Encounter(1945)

又名: 偷情记(港) / 难续未了情 / 相逢恨晚

导演: 大卫·里恩

编剧: 诺埃尔·考沃德

主演: 西莉亚·约翰逊 特瑞沃·霍华德 斯坦利·霍洛威 乔伊丝·凯里 埃弗利·格雷格 玛乔丽玛斯 玛格丽特·巴顿 Cyril Raymond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1945-11-26

片长: 86 分钟 IMDb: tt0037558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普通不过的一出中年婚外恋,各自拥有平静甚至自认为幸福的家庭生活,一朝偶遇,擦出火花,一发而不可收拾的燃烧下去,但很快就各自将这火焰生生掐灭了。

    对的,这女人并不是寂寞芳心,或许她对之前的生活挺满足的。她也不是不爱丈夫或小孩。她爱读诗,内心有渴求浪漫的一面而不自知。医生的热情燃旺她心里暗藏的火焰,一路发昏地烧了下去。

    大卫.里恩把这段普通的中年恋情拍得极真切,编剧和演员也好。火车站小店里女老板那部分显然是个对比,也许是用来反衬中产生活的单调被动。

    最后丈夫把她从失神的回忆中唤醒,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你终于回来了——听上去,这真太像个英国丈夫。他体贴冷静,理性十足,有时却很迟钝,不知是不是在装糊涂。总之有朝一日她遇见那另外一位,才发现他太就是冷静太理智,满足不了自己的冲动爱欲。

    这算不算配错了对?我真不敢下结论。我想电影的重点也不在这。如果她要追求的是浪漫,当然婚姻给不了她这些。不过就算她当初她嫁的是那医生,那些热情也未必能持久。一旦分手,一两天的恋情却可以刻骨铭心。我这么说是因为当她一路燃烧下去,脑子闪现的竟是舞会、海滩这些罗曼蒂克的场景,真够包法利夫人!也许她太年轻就出嫁了,还没来得及享受生活。到她意识到她想要些什么,却早已是贤妻良母,责任感、道德感或本能都促使她放肆得极有限。她挣扎在深渊的边缘,痛苦是真痛苦,恐怕未来都会不快乐。

    我总觉得这电影讲的不止是婚外恋,也许大卫.里恩更关注的是人与环境的摩擦和挣扎。而这是他许多电影中津津乐道的话题。单就婚外恋而言,他们的感情还没有到那一步——虽然激情是足够了。她爱上他是因为他的热情与孩子气,但也让人感觉到那个年代中产阶级感情生活之贫乏,她的世界那么窄。而一当她有出轨之可能,全世界的眼睛仿佛都盯上她了——一部分是她自己心理作祟。女人的朋友在车站遇到他俩,喋喋不休一心想打听出点八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医生的朋友,深夜归来发现医生用自己的房子和人约会。医生解释说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并抱歉让他生气。他平静地收回钥匙,说不是生气,是失望。

    所以电影无形中指控的其实是那个年代和那样束缚深重的环境,出轨的念头刚起就被周遭道德警察们犀利的监控掐灭在摇篮中。观众自然是同情这对男女的,因为故事从他们的角度说起,他们从互相吸引到相爱自然不过。但站在那朋友的角度,他也许就把他们想象成狗男女,所谓失望,意思大概无非是他本来以为医生是君子,没想到也会有这类风流韵事。这种道德洁癖有时也可以很残忍,当事人倒未必意识到——这些才是电影真正想说的。

    但环境的压力反而使恋情短暂却更可珍贵,他走之后也许就是天各一方,生离死别,那一瞬间她无法忍受,几乎想跳轨自杀。相比之下,80年代好莱坞有部 Falling in Love,德.尼罗和斯特里普主演的,也讲婚外恋(廊桥遗梦不在我兴趣范围内),故事出奇的相似但情调完全不同。来自社会的压力小了太多,两人之间的纠缠近乎轻描淡写。这又让人感觉到,中产男女的生活更自由但也更无聊了。相见恨晚里的婚外恋虽然也普通,却要古典得多。

    有时我疑心,环境既是这段浪漫感情的谋杀者,同时也是肇事者。至于浪漫是否真的那么重要,那已经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2. “When I behold upon the night starred face.,huge cloudy symbols of a high romance.”女主角劳拉一边沉浸在无法言及的隐秘情事中无法自拔,一边淡淡地回答了这句济慈的诗歌。“Romance”,劳拉不停地沉吟着丈夫字谜的答案,若有所思。接着,劳拉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留声机,房间里传来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窃以为济慈的这句诗歌是《相见恨晚》的题眼,又辅以拉赫玛尼诺夫的节奏,古典文学与古典音乐作为引导者,似乎不经意让四十年代那个远去的年代蒙上了一层熟悉感。谈及四十年代,印象中似乎往往是二战为主背景下宏大史诗,连你侬我侬男女情深之事也被逃脱不了“大时代小人物”的命运。《相见恨晚》诞生于世界二战结束的1945年,背景设为英国伦敦附近的城镇,故事中已经看不见战火的硝烟,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趋于平静。在这一年之前,战争的介入,社会的动荡,使得人们往往关心于你死我活的社会焦点事件,纠结于个人生死存亡,可以说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都处于生死攸关的激变之中,而电影的叙事通常侧重于强烈的戏剧冲突,往往表现惊心动魄、人命关天的重大命题抑或个人坎坎坷坷的人生道路。战争的结束意味着转折点。西方尤其是以英国为首的国家逐渐向中产阶级社会过渡,社会内部呈现稳定,大多数人达到温饱。诸如失业等社会矛盾不再像战时那样突出,然而新的社会矛盾又出现了,《相见恨晚》中的女主角劳拉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女主角劳拉不仅仅代表着一个个体,她似乎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被创作者赋予了时代的灵魂。首先,她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家庭主妇。中产阶级意味着什么,电影的种种细节都在像我们表明:她平时无所事事常常搭火车去邻镇购物看电影,在酒吧优雅地喝一杯白兰地吃一口曲奇饼。在家喜欢读济慈,听拉赫玛尼诺夫,被儿女催促带着他们去看歌剧抑或杂技表演。可以说是物质生活满足,精神生活看上去也同样富裕。其次,众所周知,物质文明的发达会带来社会的异化和人与人之间的间离,尽管生活在繁华热闹的都市却免不了难以消遣的孤独,人与人之间每天不得不打交道,但真正的心灵沟通却少而又少,人际关系的危机构成了社会的障碍,这便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矛盾。一方面,影片开头,老妇人看似熟络亲切的问候交谈,实则为满足自己的窥视欲和八卦心理,这引起了劳拉生理心理的双重反应。她对老妇人的絮叨显得头痛难忍,后又与丈夫抱怨“当人们装出一副很好的样子来,是不是很恶心?”不仅如此,当劳拉与哈威在街头被熟人撞见一起吃饭时,劳拉还必须刻意划清界限,摆出热情寒暄的样子,但一切却都免不了沦为日后人们口中的谈资。还有,哈威的朋友在意识到哈威带女人来公寓时,不听哈威解释便把他赶出了房间。人际关系的危机,隐藏在每个人周围,不带真诚的交流,让人心烦意乱。另一方面,在这种人际关系危机的矛盾之下,当影片初始,哈威认真地用手帕拭去劳拉泪眼中的那颗沙后,便注定了此种感情的不寻常,像是埋下了一颗真诚的情感种子,只待时机喷薄欲出,怕是生命中这种真诚的心灵沟通少之又少罢了,随后男女主人公的六次相遇像是为之作注解。除了人际关系的危机,也不应忽视个体内心深处的危机。人类是唯一一种会探求生命意义的生物,这种探求在衣食无忧时会愈加突出,因为只有在衣食无忧的大前提之下,人们才会思考内省类似的问题。劳拉也是如此,物质生活的满足并不代表生活的完美度,直到哈威拭去她眼睛中的沙粒,原本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破,情感的巨变使生活有了理智无法操控的波澜。电影的情节线设置为两个陌生男女的情感演进,它将焦点从社会外在危机转移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内部危机之中,将镜头对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内心情感甚至于不成形的潜意识,这不得不说是时代的进步,电影剧作模式的创新。

    值得玩味的是,世人公认英伦三岛与法兰西的风情、伊比利亚半岛的狂热相比,少了浪漫与激情,显得略为寡淡刻板。但导演大卫•里恩则以这部1945年的早期作品打破了以往人们的惯有印象。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六次相遇堪称经典,贯穿始终。情感由一开始的无意识到自我察觉,躁动的自我安慰,直至失去理智的一发不可收拾,期间借由台词、情节呈现出“发乎情,止于礼”的状态,由迷醉激情到回归道德的过程,体现出英国人不同于美国人的道德取舍,这种“导演手法”的取舍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的制约:影片开头导演首先便选取了沉重的钟声与火车进站的轰鸣声,辅以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开头八小节沉重的旋律,这种景象象征着无时无刻的社会约束力。此外熟人时不时打扰了两人正常的约会,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自省审视自己的行为等等也都有所体现。另一方面是自我约束,女主角的独白贯穿其中,一直在刻意提醒自己重新回到正常轨道,重新回归“母亲”“妻子”的位置,一方面感慨“这种快乐不能持续”、被人撞见是“罪恶羞愧”的,一方面又自我安慰,“这次在车站能碰见他吧?”发誓“回到家中再也不见面了”,两个人下周四又如约相见。细腻的情感借由台词呈现,实为妙矣。尤其是哈威在谈及自己身为医生的“预防医学”理论时,其实也在潜意识里和盘托出自己对待这份感情的态度。“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值得50种治好的方法”,两个人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抵御着最后的防线,防微杜渐,以预防的姿态去处理这份属于中年人的婚外情。

    发乎情,止于礼,却也只能留下满满的惆怅,不圆满的结局。但是相比美国人的信马由缰,日本人樱花凋落般的东方式暗淡,英国人最终还是让理性与真情占了上风,留下了朦胧的光亮。刚才看到,有人引用了一句菲茨杰拉德。菲茨杰拉德说:“All life is just a progression toward, and then a recession from, one phrase—I love you.”(生活便是不断朝‘我爱你’这个字眼靠近的过程,然后又不停地退却),这个过程与电影中的开端结尾相呼应。开端,火车驶过,泪眼中多了一颗沙。结尾,火车驶过,风吹乱了头发,扰乱了心绪,望穿秋水也只好止步前行,感慨一句相见恨晚罢了。
  3.     “生活不就是不断的朝着我爱你这个字眼靠近,然后又不停的退却”–菲茨杰拉德

    近日在家边的碟片铺中发现多了一些老电影的片子,相对不是那么出名,于是胡乱挑了几张。
    其中有一张是《Brief Encounter》,昨日看完,有些感想,记下来。
    电影写一个家庭主妇劳拉的日常生活,写她每周一次去城里采购食物,(二战刚刚结束,大概英国物质还是相对匮乏)用多余的时间去看一部电影,去借一本书,或者去和朋友们喝茶约会,然后再赶晚上的火车回家。至于家中,有善解人意的老公,和两个顽皮活泼的孩子。
    这样普通,规律,日复一日的生活,直至有一天,在车站,有一粒煤灰吹进了她的眼帘。吹进的不只是她的眼帘,可能还有她的心。因为医生阿历克,正好也在候车。
    因缘际会,劳拉和阿历克迅速认识,虽然他们的火车开往不同方向,却都是每周要来城里一次,万事皆备,故事自然发生。
    编剧Noel Coward是个剧作家,他借劳拉的回忆倒叙,写了非常多的内心独白,还有两个人之间的对话。那些独白和对话你一听就知道是多么了不起的优美的文字。就是这样,编剧将他们的感情写得单纯美好,充满欲言又止的含蓄,还有必不可少的道德感的折磨。他们很自然的在一起,再后来又不得不他们分开。只是拥抱,挽手,接吻,婚外之恋如果都能这样发乎于情,止之于礼,叫人平添的只是些惆怅罢了。
    何况这部影片还有个明亮的结尾。
    丈夫其实发现了劳拉的不对劲,于是在结束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当劳拉回忆到不能控制开始哭泣时,丈夫上去拥住劳拉
    丈夫:你已经离开我们很远了
    劳拉:是的
    丈夫:欢迎你回来。
    电影就此结束了,而劳拉应该又回到了普通,规律,日复一日的生活。
    看完电影,也许你会想这恋情其实和道德没关系,只是可能会伤害了你爱的人。
    让我喜爱这部电影的倒不是他们的恋情,而是那些丰富的细节,那些细节让你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看这60年前的黑白影像,寻求那些瞬间。
    有些瞬间和你的记忆暗合,你才知道原来你敝帚的珍藏,也是许多人共同的情感:
    当你想要安静的大把的时间来好好想一个人的时候,平时对你不理不睬的外部世界,这时候突然和你发生关联,可能是工作,很多的工作让你充忙,或者是有人要和你说话,不断的说话,而每一句话都让你绝望。
    当你和谁谁就要分手,也许就是天涯的时候,时间即使你每一秒每一分钟的刻度,它还是走的太快,而那些交通工具总是准时,仿佛他们从不迟到一般,然后她转身离开。道别的那么绝然。你望着背影开始幻想她会又出现在你面前,告诉你她不想走了。然而最后她的声音只是出现在你的手机里,说她平安到达。

    谁是Noel Coward?
    因了这部电影,于是开始在谷歌上搜索编剧noel coward的信息,中文信息很少,用我蹩脚的英文看来,似乎是一位英国有名的剧作家,但是没有被翻译过来的作品。

    我很高兴,我没有错过这部电影,我很遗憾我不能知道这个编剧更多。
  4. 一列火车向我的生命缓缓驶来,

    它喷薄着岁月的燃料,

    载满了平淡、琐碎、往昔、向往。

    一粒灰里能见绿洲,

    一天就如同永恒。

    永恒不会停站,

    在无言的注视中,

    留有余温的手悄然按下了永别的鸣响。

    一列火车向我的生命缓缓驶离,

    载满了欢乐、激荡、期盼、遐想,

    我不知道它会驶向何处,就像我也不知道要喷薄出多少岁月的烟尘,

    才能掩埋我相见恨晚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