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叔这部片,堪称纪录片中的《富春山居图》,在我短短十几年的观影记忆中,很少有这么令人崩溃的经历。关于这部片的高人气影评原名叫“我陪着老妈看完此片我是有多孝顺”,巧了,我也是陪着老妈看的。不过我是抱着一份真挚的好奇去的,然后现实狠狠的抽肿了我的脸。然而就是这样,要说一个东西如何的好,并不很容易说的出彩透彻,赢得满堂喝彩;可是要吐槽一个东西如何的烂,却相对容易的多,因为美是一种妙手天成,而丑、尴尬、别扭,却像菜市场拉杂的地面,是件很日常的事儿:
1. 首先这个海报,远看像魔术广告,仔细一看,背景有些类似舞台或者宇宙飞船的东西,又像某种科幻电影,崔叔清新做作的半身写真居于中间,又仿佛是一场脱口秀演出;
2. 开场后那看起来非常低像素的vr似的动画让人措手不及,伴着浓烈的艺术人生的背景音乐,崔叔和一个不做自我介绍看起来十分有名和自信的梁植同学开始了尬聊。这种语气和对白依旧还是大学里搞文艺汇演或请院士来忆苦思甜作报告的画风。虽然已毕业多年,但偶尔去上个党课时,也依旧是这熟悉的味道。
3. 接着,场内寥寥无几的观众们都笑了。只见梁植同学出现在了一个类似于宇宙飞船似的背景前,双脚隐去像是个肃穆的灵魂浮现在荧屏正中,然而口里却轻快潇洒的说着:你看懂了么?吃惊么?期待么?之类的帅气串场词,非常自然而不做作的将晚会,哦不,是影片引入了下一个环节。
4. 影片的主旨是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民族电影的发展史,这类题材的纪录片其实并不少见,甚至有很多堪称模版的套路。所以如果墨守成规是很难出挑的。崔叔应该明白了这点,他结合自己擅长的谈话类节目加上富有感染力的煽情手段,成功将本片变成了灾难片的典范。当讲到本片的灵魂-蒙古电影时,很多佳作草草带过,有些连片名都不报一下。观众正在责怪自己看片不仔细没看清名字并开始猜剧情时,镜头马上给到了参演演员们,声泪俱下的回忆着演戏时种种敬业牺牲的故事。最出彩的是,不同于传统纪录片,受访者常常在纯黑的背景下克制情绪的冷静讲述,《您》剧让实话实说嘉宾们坐在五毛特效合成的或是大红大金满堂春或是青青草原一片绿的背景下,用话剧腔流着眼泪商业互吹着。
5. 讲到商业互吹,就不得不提下某些令观众觉得十分惊悚的谈话内容了。麦丽丝导演在谈《东归英雄传》时说到一个场景:几匹马连同人过一座吊桥时,吊桥断裂,人马齐落如水中。麦导与他人春风含笑的说道:这个场景居然没有任何人员伤亡,一点都没有。落入水中的是我们请的转业军人们,他们水性非常好,每人每天仅600元的费用。这样的落水画面用如此低的费用就拍出了,连斯皮尔伯格都说没见过。(??)接着,谈到自己的男主角自愿从70米的断崖上要跳下时,麦导潸然泪下了。而展示的影片显示,这个拼接片段里,男主角吊着威亚并没坠落,而他胯下的那匹马儿倒是真的从高高的崖上摔了下去。可怜的“竟然没有伤亡”的群演和可怜的马儿,麦导们的泪水里并没你们。
6. 接着得吐槽下全片最令人无奈的地方了,那就是全片两位主持人和所有受访嘉宾的集体自恋。显然受访者是蒙古族学院派艺术家们,这些人中的尤其是中老年一辈,散发着一种旧式贵族的优越与傲慢。他们几乎全部来自一个封闭的世袭的小圈子,他们那种对艺术创作时的投入和牺牲的自我陶醉并不算招人反感,致命的是他们无意间流露出的对群演或圈外人的冷漠。当然,相比这种无心之过,最为致命的,还是崔叔和梁植的有意装逼。影片中后段,充斥着很多令人不知所措的主持人面部特写和慢镜头,以及他们深情并茂的晚会串场词。
谈了些零碎的观感,最后只想说,人哪,真的不要膨胀,志大才疏并不可怕,拒不悔改还总说反对者们都是水军那真的就很令人遗憾了。
原标题:陪我妈去看这样的电影 我是有多孝顺…嗯,我刚刚也去问了一下我妈,我妈也觉得片子拍的粗糙不走心,跟电视似的。也觉得我答应陪她去看这种片子是真爱了。说我不孝顺的人可以闭嘴了。陪着去看而被孝心绑架说此片好看的确实是孝顺,愚孝。
作为一个伪电影人号称是纪录片民族电影爱好者的我,陪着崔永元的脑残粉我妈去电影院看的。舞美镜头什么的太可怕了,剪辑的更是超级没逻辑,看的过程我不停的提醒自己要有包容的胸怀...看完还不能骂出声...尴尬至极(︶︿︶)那些说什么崔永元一股清流的人请问那股清流是脑子里进的水流出来的吗!???能不能不要把没头脑当作情怀去鼓吹呢?
请大家明确一点 对这部片子的欣赏到底是对老电影人的欣赏还是对本片制作方的欣赏呢?纪录片制作者是不是只要拿到好的资源好的素材随便拍拍都能拿大奖呢??
纪录片,拍电影崔老爷子您还是歇着吧...如果这也能算口述史 我也就呵呵了 拍成这样实在是对不起老一代电影人 浪费了珍贵的老电影资料 狂一点说 如果电影史资料给我剪都不会那么差 要说什么有情怀 也不能光有情怀没有脑子没有专业精神啊!我小时候还挺喜欢看崔老爷子拍的电影人生的,这电影有监制吗请问,真的不如电视节目电影人生啊!!
ps:在一个国营的电影院看的片子(全市仅有的排片)散场时发现进了中老年人专场,我大概是全场最年轻的观众吧。。我怀疑很多老年人是退休职工单位赠的票呵呵呵
pps:居然有人来私信我找我撕逼,我郑重申明,如果从你的豆瓣主页上看到你这辈子只看过崔先生这一部片子的话,我拒绝和你交流。本片打5分4分的人,不说全部,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围笑)
动辄说这个电影有良心“这辈子只看过这一部片子的情怀∪・ω・∪”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觉得这部片子增长了你们的见识,让你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内蒙古的电影的人: 你们想增长这方面的见识是好事,但没见过世面孤陋寡闻的情况确实有点严重了。几部内蒙老电影拍的好,和这部纪录片也没有什么关系。你们可以多看CCTV6,这种老电影的展播不是很多吗。
约了文艺好友,满怀激动的进了电影院,丧着出来......
老艺术家们的访谈以及电影相关资料串联起来的...纪录片。艺术家们的故事,电影制作的历史的确是值得我们去记录并且思考些什么的,认真看的话,这部电影字里行间都是内蒙古电影人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无奈、收货、成长等等吧,题材真的很好。
至于剩下的,我不懂为什么会这样。首先,电影的制作我认为完全不到能上映的水准,为什么我国电影审核那么严却只审内容不审制作呢?这部电影的剪辑、后期等等或许拿去中央十套播出都还欠点...居然拿来上映,我觉得这只是因为所谓故意这样以突出主题之类的原因,是真的没用心,电影里就一个主持人的串场都能没有对上嘴形后期随便配了音,这种情况上次出现还是在年度最烂片《追捕》里,任何现在学传媒的大学生拍作业遇到这种情况,我想也不会敢交的。至于电影特效制作,简单的滚动字幕,粗暴的剪辑方式都令人害怕,电影爱剪辑风格片头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打开了b站...内容构造上来说,也是简单的内容堆砌,小小的升华,崔做了这么多年节目,我想他不会不知道一部讲述有点偏门内容的纪录片,长达近两个小时的单纯的内容堆砌的后果是什么,内蒙古电影里那么多能抓人眼球的,震撼心灵的内容都没很好的展现出来,真的郁闷,明明可以更好的,为什么呢?究竟为什么?
整部电影的制作水品也就是专业大学生大一交作业的水准,做片子被反复强调,说烂了的问题,比如说不要拖沓影响观众接受,滚动字幕不要过多会造成视觉疲劳,甚至最基础的后期配音要检查对上画面都出现了,想不通,真的想不通......这样的制作对得起那些出境的老师们吗?老师们仿佛是在帮衬一帮做期末作业的学生一样......真情实感也是需要框架和制作来支持的,不然观众凭什么要掏钱?
最后,电影是好电影,题材是好题材,但不是所有小众的,讲情怀的,回忆性质的,有纪念意义的都要无条件的去吹捧它,除了内容本身外,它首先是部电影,要上映,那么请尊重电影本身。
可能是近几个月来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崔永元和“华谊系”众人旷日持久的纠纷,想着他会怎样手撕冯小刚、范冰冰等圈内大咖,却忽略了一部由他本人参与主创的纪录片《您一定不要错过》已经在近期悄然登录国内院线。也许是那边的口水仗打得实在太过激烈,分身乏术的崔永元并没有为这部作品过多站台吆喝,而这部电影也并未借着崔永元本人近期极具提升的影响力冲出《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等片的合围,近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排片与票房让它像一颗在子夜时分掷入大海的砂砾,掀起的波澜几近于无。
这部在命名上可谓简单粗暴至极的纪录片事实上讲述的是内蒙古民族电影从1947年至今的七十年历史,一个看似小众但实际上相当具有挖掘价值的选题。但凡对华语电影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很清楚,内蒙电影在中国电影版图上的重要地位不光是体现在担当拍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先驱者,也不仅仅是因为其贡献了塞夫、麦丽丝、斯琴高娃、三宝这些编、导、演、乐方面的杰出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黑骏马》、《天上草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鲜明少数民族精神和特质的作品为整个华语电影拓宽了一种表达上的可能,而近年来张大磊、德格娜、周子阳等新一批青年内蒙导演在各大影展上的强势表现让人们开始注意到他们一直在关注和书写的内蒙其实在电影上曾拥有过一段光荣但却罕为人知的历史。
电影的基本创作意图是以时间为主轴,然后通过对各个时间段中参与相关代表作拍摄制作相关人员的访谈来还原内蒙民族电影的光荣历史,用这种类似写电影史的思路来编排纪录片没有太大问题,而且尽管没有明确的标注,用心的观众还是可以很清楚的通过这部片子划分出内蒙电影的成长踪迹:四五十年代在共产党和新政权的帮扶下从无到有,实现了少数民族题材拍摄的重大突破;文革后延循八九十年代当代文学中的“寻根”浪潮,开始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内核进行深入挖掘;新世纪后少数民族题材的转向以及青年导演一代的崛起。
不过,以上对内蒙电影历史的描述更多时候出自于影迷基于自身电影史知识的脑补。倘若是一个对内蒙电影不甚了解的普通观众,恐怕在电影开场不久后便会感到极度的烦躁和疲倦。原因在于影片的编导在抛出内蒙电影七十年历史这条主线后便弃之不顾,取而代之的是把大量的影片剪辑和人物采访堆砌在正片当中。扮演着讲述者这一角色的崔永元本来应该通过串场独白与画外音实现章节间的平稳过渡,同时为观众做出必要的说明解释,但仅仅登场一两次之后,小崔就化身成了摇着放映机的放映员,甚至在影片的后半段彻底人间蒸发,让整部电影沦为了沉闷呆板的老胶片剪辑。
客观来说,影片在史料搜集和当事人的采访还原上做得都还算用心,而且凭借着崔永元本人在口述史和老电影方面的建树,以及导演麦丽丝对内蒙电影的了解程度,理应值得人们对其抱以更高的期待。但漫不经心的制作最终还是把一个精品题材糟蹋成了亮点寥寥的平庸之作。但究其本源,国产电影制作的浮躁心态难辞其咎。这几年来,我们在影院里看到了太多打着大电影名义的电视综艺节目剪辑、电视纪录片剪辑,借着品牌尚未降温,赚一波快钱已成为相当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从这点来说,《您一定不要错过》亦是这种IP电影的代表。如果我们注意看正片,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更像是脱胎于一期由刚出校园的实习编导完成的期末作业:作为纪录片,几乎没有任何外景的拍摄,只有内景里的讲述和放映;松散随意的内容编排;嘉宾夸张煽情的讲述;各种技术层面上极其明显的纰漏(用滚动字幕条罗列每部影片的奖项、演员字幕注释的延时与错位);甚至是解说词中极其明显的历史错误(崔永元在影片开场将诺门罕战役的发生时间说成是1945年)。考虑到这部电影的出品方背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呼和浩特市政府、中国传媒大学),我们可以说,这部电影更像是在完成了它最初赋予的政治任务后,为了实现经济上的收益而做了一番二次包装后的产物,而且这包装还是仓促而粗糙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影片上映时的物料海报做得如此廉价业余,为何在命名上要如此简单粗暴,为何梁植在片中的几次登场显得如此突兀尴尬,因为,这原本就不该是一部拿来放在院线上映的纪录片,而应该是一期叫做《内蒙古民族电影七十年》的电影频道特别节目。
在当下对国产电影的评价当中,尤其是对纪录片这一小众题材的评价中,题材本身的稀缺性与话题性仍是居于首位的权重指标,似乎占据了题材的制高点,就可以享有免于批评的至高权利,影片的艺术性,素材收集拍摄的用心程度,后期制作剪辑的细致程度,反倒都可以成为可有可无的部分。总的来说,《您一定不要错过》的最大意义主要还是在于提供了一份内蒙电影的导览清单,倘若真的能够把片中提到的作品通看一遍,对内蒙电影七十年来的沿革自然也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但若是仅靠着电影的九十分钟,恐怕也仅仅能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因此来说,这部电影的受众群体还是相当有限的,如果不是对中国电影史,特别是地域电影史感冒的研究者或影迷,恐怕都很难对这部电影提起太大的兴趣。类似这样的一部电影,哪怕错过,也并非什么值得懊悔万分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