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The Score: A Film Music Documentary
导演: 马特·施拉德
编剧: 马特·施拉德
主演: 马可·贝尔特拉米 莱纳德·马尔廷 克里斯托弗·杨 大卫·纽曼 约翰·戴布尼 盖瑞·马歇尔 詹姆斯·卡梅隆 特沃·拉宾 贝尔·麦克里里 莫文·华伦 麦切尔·丹纳 汉斯·季默 蕾切尔·波特曼 克里斯托弗·贝克 约瑟夫·特雷帕尼斯 霍华德·肖 巴克·桑德斯 罗伯特·唐森 约翰·巴里 大卫·阿诺德 琼基·XL 泰勒·贝茨 西托·佩雷拉 马克·马瑟斯鲍夫 J·拉尔夫 达里奥·马里安奈利 帕特里克·道尔 陈秀兰 莫比 巴拉克·奥巴马 昆西·琼斯 杰瑞·高德史密斯 兰迪·纽曼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罗伯特·克拉夫特 克里斯托弗·里夫 布莱恩·泰勒 约翰·威廉姆斯 黛博拉·劳瑞 史蒂夫·埃尔多迪 乔·克雷默 约翰·芬克利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 哈里·格雷格森-威廉姆斯 康纳德·波普 艾略特·戈登塞尔 丹尼·艾夫曼 克里斯托弗·伦内茨 托马斯·纽曼 约翰·鲍威尔 J.A.C.雷德福 特伦特·雷诺 阿提喀斯·罗斯 亨利·杰克曼 斯蒂夫·贾布隆斯基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6-10-08(汉普顿国际电影节) 2017-09-05(美国)
片长: 93分钟 IMDb: tt4207112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1. 关于乐团相较于电子合成器的魅力和合奏的意义:you have many, many players trying to play the same note, but no one can. Everyone is off by a micro percentage which gives it that chorusing effect. If everything is consonate and perfect, music would... it would be terrible.
2.关于Hans Zimmer:Hans took the string section and made them sound like a guitar! They are playing rythme! I don't think anyone has really done that before. (ex. Caribbean Pirates)
2‘ (in Dark Knight) bluring the line between the giant symphonic sound and electronic so that you don't know where one ends and the other one begins...
3. 关于混音:Film music is essentially an recorded art. Once you have the recording then you are into the mixing and the more techninogical part of the production. (其实电影本身不也算是一种recording art吗?)
3’ (82min)哇变形金刚那里圆号一出来真的绝了!
4. (31min)("Married life" theme from Up) 谭教授关于小提琴的一段上行琶音配合飞起来的气球的理论很有意思同时非常academic ---------> the eyes doing the same thing the ears are doing
5. 乐团可以做到当场视奏的主要因素大概在于其实电影配乐大部分情况下都……很简单?
SCORE - 这个讲电影配乐的纪录片
长久以来即使被认配乐为是陪衬和为画面服务,但是电影配乐和电影本身一样重要,配乐是配乐师对于剧本和导演意图的理解和再创造,并使人们对电影画面的感知能够延伸。很多时候其实对于一些剧情和片段的回忆都是因为听到了特定的曲子,比如听到Concerning Hobbits想到夏尔,听到 Harry's Wondrous World想到哈利波特和他在对角巷的那段剧情,听到星战主题曲....好的你已经知道它是星战了....也是现在才知道了电影音乐史,知道了那些对这段历史有很里程碑式的意义和贡献的配乐师,知道了从默片到用管风琴配乐,再到一些弦乐到后来的有了合成器之后的时代。
这个纪录片其实像是简略的把这个电影音乐史提及了一遍,并配合对配乐这个过程的介绍。(主要是对一些比较著名的配乐师访谈类视频的剪辑,还有一些比较著名的STUDIO(比如ABBEY ROAD STUDIO)的简略介绍和部分配乐录制的视频。对于很表面的了解是绝对够的,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阔能还是得等我啃完那几本书(并学好乐理)才会知道了…
总的来说是个还算不错的入门级的纪录片!
专业人做专业事,艺术家们在专业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不断的尝试,探索,挖掘更多惊喜和可能性,所以,就看到了每一位创作人员凝聚所有灵感爆发在电影作品上,呈现在观众面前,为之惊叹,沉浸,旋律绕梁于耳,以至于有位作曲家有点羞涩的表示会在影片公映的时候看看大家的反应,甚至于影片结束散场跑到卫生间听观众私下哼吟主题配乐回馈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成功。还真是挺震撼的,不得不说,诸多大片的配乐都是管弦交响乐的集合,中国电影加油。
多數人在觀看電影時主要留意畫面而忽略了配樂,除非聽到了特別熟悉或動聽的旋律,至少我自己也是多年前看了羅展鳳的《映畫X音樂》才發現配樂如調味料一樣,如何與影像相輔相成,既提升菜式的味道而不喧賓奪主。
這套紀錄片可算是以配樂為主題的大製作,涵蓋了所有荷里活片最頂尖的作曲家,例如John Williams(作品包括《Star Wars》、《E.T.》、《Jurassic Park》)、Hans Zimmer(作品包括《Inception》、《Interstellar》),還有許多「你未必知道名字,但一定聽過他的配樂」的作曲家。
紀錄片以訪問為主,詳述電影配樂在功能、音樂類型、錄製方式各方面的演變歷史和幾個重要的轉捩點;更難得的是解構了作曲家與導演的整個合作過程,由前期會議、創作過程至最後錄音部分一直緊密聯繫。或許亦因爲作曲家必須擅於與導演及和合作單位(錄音師、樂手)溝通,每個作曲家在訪問片段中把每段音樂背後的理念都解說得頭頭是道。
然而,也由於電影內容太豐富,把音樂填得滿滿的,直至電影後段,對於氣勢磅礴的管弦樂竟有點審美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