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苦路十四站 Kreuzweg(2014)

苦路十四站 Kreuzweg(2014)

又名: 赴难之路(台) / 受难之路 / 十字车站 / Stations of the Cross / 少女的歧祷

导演: 迪特里希·布鲁格曼

编剧: 安娜·布鲁格曼 迪特里希·布鲁格曼

主演: 莱亚·凡·艾肯 弗朗西斯卡·薇兹 弗洛里安·斯泰特 露西·阿伦 安娜·布鲁格曼 Michael Kamp Moritz Knapp Birge Schade 斯文·泰迪肯 汉斯·齐施勒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上映日期: 2014-03-20(德国)

片长: 107分钟 IMDb: tt3465916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自從開始上天主教慕道課以來,恪守教義的少女瑪麗亞便遠離了流行文化,抵抗撒旦化身的種種誘惑。長大之後,嚴厲的母親仍以絕對威權的方式,約束她的生活起居與交友狀況。虔誠的瑪麗亞不但努力達到要求,為了讓罹患自閉症的弟弟能開口說話,她暗自做了一個危險的決定。

演员:



影评:

  1. 14岁的玛利亚,是一位问题少女,却更是在开放德国社会下极其少见的宗教问题少女。她来自小镇上一个严格信仰天主教圣保罗圣会的家庭,她的世界极其简单,狂热追随上帝的母亲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家长,社区牧师是让她与上帝沟通的可信媒介,天生聋哑的弟弟是上帝摆在她面前的考验难题,除此之外的其他一切,包括情感和两性意识萌发的学校男生、流行电影、摇滚音乐和电视节目,全都是魔鬼撒旦的邪恶诱惑,必须坚决抵御。她是宗教课堂上钻研最深的学霸,是渴望让上帝尽快显影的忠实信徒,是决定以纯洁肉身和灵魂深入天堂的殉道者。面临即将到来的教会坚振圣事,她确实开始这么实践了,不仅只是听从牧师去弃绝一切文明诱惑,更决意以远离世俗食物的隐秘行为,作为牺牲和奉献之虔诚态度,以此换回弟弟的语言能力,并得道升天。

    为表现这么一个极端的当代圣母玛利亚,导演迪特里赫-布鲁格曼做出了绝妙的极简处理,以14个超长镜头搭建了14幕戏剧舞台,并以诸如“耶稣第一次陨落”、“耶稣背负十字架”等宗教标题,将电影故事分割成14座意涵丰富的“十字车站”。固定机位下,出色的演员们在一场场冷色调的舞台上,上演一幕幕让人发笑又揪心的悲喜剧。发笑,源于这些既陌生又真实存在的角色,作为时代的异数,他们正儿八经的言语和行为,都如同把圣经人物丢到夜店后形成的荒谬效果;揪心,源于少女玛利亚走向殉道的脑残行为,这个时代不再需要愚圣,更何况是这种被愚昧社区和死板家庭毒害出来的牺牲者。

    这种极具高度浓缩性的艺术手法,不免让影迷想到罗西里尼1950年的名作《圣弗朗西斯之花》,也是以11个片段去展现圣芳济会的布道历史。不过,与大师60多年前从二战废墟中树立某种精神气质不同,新时代下的迪特里赫,秉持的观点是明确对原教旨主义的批判。

    其实,在当下德国社会,无论是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还是天主教,都早已流失了大量信徒,严格奉行原教旨主义的天主教徒更是少之又少,但只要存在就会有着容易被猎奇的冲突性故事。玛利亚在学校图书馆认识了男生克里斯蒂安,男孩邀请女孩去他们教会唱诗,“除了巴赫,还有灵魂乐和福音”,可在玛利亚那位铁板着脸的妈妈看来,新教教徒们的巴赫只是借口,以爵士乐为载体的福音是撒旦撒播的节奏。

    更大的冲突,非常现实的进入了社会公共空间,比如校园。体育课上,老师为同学跑圈配上了洛克赛特节奏强劲的名曲《The look》。对原教旨天主教徒如玛利亚来说,这无疑是撒旦的声音,她坚决拒绝跑步。老师不得不停下音乐,并教育开始以下流玩笑进行对抗的男生,“大家不都认可包容吗?”“老师,为一个圣母的个人信仰,牺牲大家的利益,这是哪门子的包容?”

    因绝食而奄奄一息的少女躺在病床上,牧师送进嘴角的最后一片圣餐彻底要了她的命。圣母最终如愿以偿的荣主蒙恩了。聋哑弟弟却奇迹般的发出声音:“玛利亚去哪了?”一次向伯格曼宗教奇迹《处女泉》的诚恳致敬?最后的第十四座车站“耶稣躺在墓穴中”,镜头终于从孤寂的十字架坟冢前摇起,越升越高,以上天的视野俯瞰田野和社区,似乎在说,这些“十字车站”不会只是属于玛利亚一人的悲喜剧。
  2.     作为一部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剧本银熊奖的作品,《苦路十四站》有着典型的“欧范儿”。14个段落,14个生活切片,14个长镜头,一个少女从生到死,在短短的时间内。从第一个镜头开始,那间逼仄的房间,横平竖直的构图,就会让你不自觉地想到尤里西•塞德尔的《天堂:信仰》,而且越往后看,还会使你联想到蒙吉的《山之外》。
        是的,《苦路十四站》和那两部优秀的片子有着类似的主题,并且显露着同样优异的光芒,甚至相比之下,它更加节制、内敛。所以那种令人憋闷到无处诉说,又想发泄的感觉会愈发强烈。
        中学生玛利亚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自从陷入其中,就自觉远离了一些世俗生活的“诱惑”。流行音乐、男孩的亲近、打扮自己、拍照等等一切原本无比正常的,属于年轻姑娘的日常欢愉都被她看做是不洁的。她只想“献祭于上帝”。其实,这种对于世俗欢愉的放弃,并非没有内心的挣扎。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少女,她无法抑制自己对于穿衣打扮的天性热爱,也必须面对来自心爱男孩儿的约会邀请,但她一次次通过“忏悔”把这一切压抑下去。她不理解自己为什么如此虔诚却还会被魔鬼搅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算得上罪孽深重。
        《苦路十四站》绝没有把这个题材拍摄成对于怪异、边缘人群的猎奇,而是把这个小姑娘植入了一个最普通的现实背景。在德国这个如今多元、开放的社会中,像玛利亚这样的女孩儿注定是“奇葩”式的存在,但电影的视角没有一丝歧视甚或俯视,导演通过非常“端正”的角度,正面描述了这个女孩陷入的每一次纠结。
        撇开宗教对人性的禁锢这种老生常谈的大话题,《苦路十四站》其实还给出了很多世俗层面的困境展示。从世俗原因上分析,玛利亚陷入某种极端情绪,是因为她的弟弟。小男孩到了该说话的年龄一直无法学会讲话,四处求医未果。神父偶然间的一句“或许是上帝的旨意”,似乎给了她某种来自灵光一闪的开释,玛利亚决定奉献自己,以求得让弟弟痊愈。其实,这是一种对于现实中绝望境遇的抵抗,只是这让自己陷入了某种心理疾患的渊薮。
        而另外一个层面,玛利亚的家庭看似和睦,但危机重重。母亲有典型的躁郁症倾向。她被不会说话的小儿子的疾病困扰,也因为自己是虔诚的教徒而变得偏执,她无法做到一个称职的、世俗意义上的母亲,只会在高声斥责和无效的安抚之间摇摆。而父亲的角色更加有趣,整个电影中,父亲只有三四句台词,还都是“过一会就会好的。”这种无效的话。某种程度上说,父亲是缺席的。焦躁、强势的母亲加上沉默、弱势的父亲,在很多心理学的研究中被认为,这样的原生家庭,是造成子女心理障碍的最典型的温床。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电影不仅仅把逼问的镜头指向教会,不仅仅让人们思考极端的信仰如何变成禁锢自身的威权,而且也指向了我们身边的环境。如果不是父母的失职,玛利亚最终不会死去。这个女孩冬天脱掉外套,故意让自己生病,不正常进食,拒绝体育课,被同龄人嘲笑,这一切,父母都像从未发觉。
        与这种极端脱离于现实的,不负责的角色相对,导演安排了几个“正常”的角色,在玛利亚家中做保姆的留学生,希望和玛利亚交朋友的隔壁班男生以及医院的医生,但最终,这些正常的外部世俗力量败给了来自内部的——家庭内部和精神内部——变异的力量。那些灰暗的物质困住了一个年轻人。
        玛利亚因为长期持续性流感和营养不良死去,这在当今的欧洲似乎是个巨大的讽刺。它嘲讽的其实是冷漠。挑选棺材时,母亲从癫狂转而痛哭的时刻,如此令人崩溃。
        从电影本体上讲,《苦路十四站》也很有野心。很多镜头都一动不动地对准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你可以像是就在现场的旁观者一样,把目光从一张张面孔上扫过,去分析他们的细微的表情。伴随这种故意呆板的镜头,一个布道的声音总在一旁一直诉说着。除了第一场戏,神父出现在镜头之中,大多数时候,来自“高处”的话语只有声音而没有形象。这更增添了神秘感。这是个奇妙的隐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陷入某种固执而极端的情绪,走着自认为正确道路,却最终跌落下悬崖。
    (文/杨时旸)
  3. 文/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苦路十四站》精心构建了一位年轻而虔诚的天主教信徒角色——德国少女玛利亚,当她遭遇霸道的母亲,教条的神父和神迹的上帝,家庭和学校两个社会中身份的撕扯,让她筋疲力尽,压抑禁欲的小女孩最终只得为荒诞和罪恶作出让路。

    玛利亚成长于一个严格的天主教家庭,母亲是一位霸道冷酷的专制者。这位面色苍白身形纤弱的姑娘和大多数离经叛道的孩子不同,只是循规蹈矩地遵守着教义。玛利亚接受的世界观极其简朴,侍奉上帝遏制欲望。她觉得死亡是上帝的旨意,她生活里的一切几乎都是罪恶,都是来自撒旦的诱惑。在四处漫溢的诱惑面前,玛利亚单纯虔诚,如同圣人一般,以纯洁不受玷污的肉体殉道换取上帝奇迹的显灵,以让弟弟能够开口说话。

    影片形式感十足,严谨而又内敛,导演迪特里赫.布鲁格曼的镜头语言也相当清心寡欲。全片共十四个章节,分别以耶稣受难一路的过程来命名,串联起少女玛利亚生活中的十四个片段。电影的标题直接取材于此,“苦路十四站”的膜拜也对应着少女十四岁的年纪。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长镜头,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叙事线又推进得非常快速,这也这让整部电影的叙事节奏十分紧凑。编剧精妙地设计了一场文字游戏,将历史传统和当代议题巧妙地玩转于股掌之间,最佳编剧银熊奖的授予名副其实。

    这部电影相对宗教传统而言显得特立独行,它见证了一个严谨刻板的德国家庭教义以外的典型特征,甚至稍带伊斯兰教的信念烙印。导演迪特里赫.布鲁格曼的前作多以轻喜剧为主,尽管他对玛利亚的悲剧和信仰抱有坚定的否定和讽刺态度,但是影片也不是断然只有沉重压抑,在质问声中,导演加入了不少幽默元素,只是这更显出极端宗教态度的幼稚可笑。节食殉道心意已决的少女最终被病榻上的一块圣餐饼呛住了喉咙窒息而死,她的旁边是惊惶失措的母亲和神父。这一场死亡发生得如此反讽,以至于观众用笑声伴随着她走完了最后历程,当代玛利亚的蒙难之路看起来也好似一场荒谬的闹剧。导演迪特里赫.布鲁格曼将自己怀疑主义的精神一贯到底,用非正常故事的手法拍出了严丝合缝的道义。

    纵观整部影片,会让人联想到莱妮•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讲述德国民族信仰狂欢的纪录电影。个人的信仰对比集体的信仰,宗教的意义被放大甚至变得更为极端。电影兴许在德国以外的国家未必能掀起如此狂澜,但是撒旦精神始终忠守每个人内心。人都不愿只用一种思维方式或者信仰活着终老,也不愿废掉数年时间达到别人轻而易举的成就,这就是生活的样子。人生其实有很多不同,现在终将过去,改变习惯思维打破固守信条,让自己看到不同于过去的经历,这或许就是电影带给我们的沉思与启示。

    发表于《电影世界》2015年,禁止转载。

  4. 冷静甚至克制 只使用一个长镜头和无背景音乐来构成每一幕

    宗教在少女身上带来的全方位的压抑 在十四幕之中完美展现
    少女不仅生活在宗教家庭的牢笼之中 她还在为自己构筑牢笼 这是她眼中的赎罪 在我眼中的顺从
    讽刺 而且不出所料 甚至大快人心的是 她最后死于母亲的一往的固执 而母亲作为家庭中最大的宗教推力 其实是宗教的在家庭方的代替

    到此为止 全片强烈讽刺 批判意味浓烈 就如剧情介绍一样
    "探討極端的信仰狂熱如何成為威權高壓統治的變種"

    但是少女的牺牲换来了弟弟的声音作为一种认同 瞬间把本片变成不带意识形态的作品 这个平衡建立在少女一直受到的苦难和苦难得到应得的回报之间 与耶稣的苦路十四站达到共鸣

    所以这是在讲述现代少女的苦路十四站 干净利落不带感情
    让观众自己感受

    the simplicity is designed 我感受到了导演的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