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雨水危机 También la lluvia(2011)

简介:

    为拍摄一部关于哥伦布美洲探险寻宝的电影,导演塞巴斯蒂安和他的制片人科斯塔来到了玻利维亚,然而他们的剧组却被搅入了当地民众抗议水系统私有化的政治危机当中。

演员:



影评:

  1. 友情提示:看这部电影之前,应该对哥伦布登陆美洲的历史有所了解,他在哪里上岸,他的诉求是什么。应该对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神父有所了解,可以看看《西印度毁灭述略》 略有了解。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再研究一下什么是Quechua人,他们所处的地方是怎么样的。
    如果还愿意,可以再看看科恰班巴水危机的相关资料

    有了这些背景知识,才能了解这部电影的笑点、萌点和泪点(严肃帝们请鄙视我用这样的词来亵渎这部严肃电影)

    这部电影大概应该面对的是西语地区的观众,因为他们才有足够的contexto,所以在奥斯卡奖上打不过极简主义的丹麦片,也就很正常了。

    左中右的同学们都应该来看,这部电影从开始到结尾都在讲全球资本的故事,不论是去找黄金白银的哥伦布,还是找投资的制片人,还是看不见的水务公司,都在围着资本打转。

    剧本非常好,内外各种照应,很精细。但是没有背景知识,可能会觉得冗长,费解。但其实每一场戏都有来历,没有一个镜头是废镜头。特别适合历史地理国际政治控。

    不要被“危机”这个名字骗了,这不是一部无脑好莱坞大片。
  2. 如果让你拍一部讲述哥伦布残酷统治和剥削美洲印第安人的电影,你会怎么拍?首先你得来到加勒比海沿岸国家对不,你得找很多当地印第安人当群众演员对不,然后你得真实再现历史,对不?
    这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谁都会这么干。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即便是演戏,但要印第安人在这个文明社会重新去体会祖先所经历过的那些苦难,仍然是十分残酷的事情。
    西班牙影片《雨水危机》,今年1月在西班牙上映,它讲述的情节就是如此,一个剧组来到玻利维亚拍摄这样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尽管它的立意是为了控诉侵略者的残忍,在政治上无比正确;尽管反对哥伦布的牧师台词十分感人——“看看印第安人的眼睛,他们就不是人吗?他们就没有理智的灵魂吗?”然而,有好几场戏,印第安群众演员演得揪心,看得也难受。比如印第安妇女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被哥伦布手下放的狗咬死,不得不忍痛把他们沉入水塘的那场戏,作为群众演员的印第安妇女,说什么也不肯演,哪怕只是意思一下,抱着孩子走入齐腰深的水塘即可,但她们说这样的举动“连想都不敢想”。
    这几乎是一个悖论——电影想表现控诉欧洲人对印第安人的残酷统治,就必须还原历史的真实,但这样的真实,恰恰又会对印第安人敏感的心灵再次造成伤害。也许正如片中印第安人“丹尼尔”所说:“有些东西,比你们的电影更重要。”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遇到了一场水资源危机,印第安居民奋起反抗白人政府将水资源私有化,并收取昂贵的水费。斗争最后演变为一场可怕的全城暴动。剧组陷入危机,只好纷纷逃离。他们内心有再多的善,也无法给当地印第安人带来免费的水资源。他们发现,哥伦布只是起了个头,几百年来,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剥削也许从来没有停止过。
    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才有五月花号的远征,也才有美国及现代民主制度的诞生。人类文明由此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然而,印第安人所经受的苦难,却无法弥补。
    不过,好在人类总是越来越文明的。所谓文明,从本片的角度来看,无非是让不愿进步的民族有保持落后状态与安宁生活的权利,以及享受到本国其他民族能享受到的一样的福利待遇。而不再是以前那样,“落后就要挨打”。
  3.   不管你在影片中是如何的正义凛然,比如说“我在这里代表沙漠里耶稣的声音,而你们却是那么的贪婪”(牧师的扮演者);
    不管你在影片外是如何的同情弱者,比如用DV拍纪录片(那位摄影师小姐);
    但是一旦影响到了你自身,这时候你的第一反应还是想买张机票赶快逃离。
      反而是那位反面人物“哥伦布”的扮演者,还把水给被抓到囚车上的示威者喝;那位土著面孔强烈的导演,虽然极力不赞成到最后关头去救他人,终究也没有走;更想不到的是那位白人光头型男制片人,以前是想着什么事情都用钱摆平的、不希望自己剧中的演员去参与抗议活动的,可是到了“是走还是留”最关键的时刻,还是受不了良心的不安而冲关救人。
      所以,你说什么、演什么、拍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本地人做了什么。
  4. 从看完这部电影起,我就觉得这是导演博亚因是在向拉丁美洲爆炸文学的部分主将致敬,尤其考虑到这位导演是女性,能够拍出这样的片子更为不易(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我也是在塞万提斯学院女性电影周上邂逅的这部电影)。科斯塔在片子中说道,“这部片子如果用英语拍,能够多赚一倍的钱。”光凭这句话,就应该为博亚因再加一分。

    读完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之后,觉得欧洲人已经剖开了这个大陆的通道;读完卡洛斯-富恩特斯《墨西哥的五个太阳》之后,觉得欧洲人继续残忍地解剖着拉丁美洲的躯干,过于残忍。看完《雨水危机》,有种感觉:欧洲人到了极限,准备吃了拉丁美洲人,结果遭到了顽抗。这条线和殖民化路线以及西班牙帝国后期退潮的轨迹近似。

    文中主人公的名字也是非常有趣。科斯塔在西班牙语里是海岸的意思,隐约让人觉得和哥伦布远征有些联系,当然那个在十字架前的说辞衬托了这个观点;塞巴斯蒂安,圣塞巴斯蒂安的电影节世界闻名,这个年轻人也有着同样的梦想,最终几乎被现实摧毁,最终能否实现不得而知,但他的心灵已经升华了。这是艺术给人灌输的额外力量,而这种杜拉斯或者卡佛式的结尾再次显示了导演的别具一格。

    有些东西超越了艺术的范畴。比如塞巴斯蒂安要求妇女儿童们配合在河边拍摄一幕溺水戏,只闻孩子的哭声和女人们冷冷的眼神,丹尼尔的那一句“有些东西比你的电影更重要。”其实,塞巴斯蒂安没有完全领悟这句话,要不然,他怎会在最后与科斯塔争执不愿救助丹尼尔的女儿。科斯塔彻悟了这一点,应该是在塞给丹尼尔一万元要求其配合拍摄不再闹事却在第二天的电视上看到丹尼尔被警察逮捕的一幕开始的:这是一次强烈的心灵撞击,而科斯塔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塞巴斯蒂安。

    片子开头给了十字架很长时间,意味深长。“向上,向上”的喊声连绵不绝,到最后,科斯塔和塞巴斯蒂安真的向上了;而怯懦逃离的另外一些人还像生活在安托瓦内特“面包和蛋糕”的迷梦中。他们没能洗去哥伦布时代的尘埃和罪过,没能在耶稣面前完成自我救赎:这是现代西班牙,曾经的殖民地国度留给后人的思考。

    电影结束前的两个镜头意味深长。科斯塔在丹尼尔的车间里找到了两张纸,一张上面是普桑的名画《屠杀婴儿》,这个镜头应该是针对这是科恰班巴水危机中政府屠杀一位17岁少年的控诉,而且普桑的画中拦阻屠杀婴儿的最后一人正是女性,正好也能照应到科恰班巴群众最初闹事的一幕,女人们对抗荷枪实弹的警察;当然,也和挽救丹尼尔女性的一幕很能呼应,当科斯塔拿起这幅画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阻止屠杀婴儿的使命,在这之前他已经完成了心灵的救赎,因为他选择留下。第二张纸是毕尔巴鄂媒体《邮报(El Correo)》的报道,这张报纸的政治宣传功能还是比较强的,之所以选择毕尔巴鄂媒体而非《国家报》《世界报》《先锋报》或者《ABC》这样的首都媒体,可能也是在影射西班牙动荡的危机,那个年代,埃塔的势力震颤着整个巴斯克乃至西班牙。

    作为一个曾经殖民地国家的女导演,能够用这样的问罪心灵手法拍摄电影,已经殊为不易了。当然,前提是她必须追求自由并且内心崇尚道德律。一个推断是,拉丁美洲爆炸文学时期的硕果影响了这批西班牙的导演和文艺人的诉求(显然包括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的著作),他们愿意反省前辈的作为,用这样一些文艺成果来问罪,来求赦。不知道我们的国家能否出现这样的导演和这样力透纸背的片子,至少我们不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对历史的反省和对内心的自省。

    为了那滴水,为了忘却的纪念。